15.2.2 蒸汽溶盐的清除方法
在中等以上参数锅炉中,蒸汽的溶解性携带是影响蒸汽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硅酸是最主要的一种盐分。降低饱和蒸汽中溶盐的方法有蒸汽清洗和分段蒸发两种[3]。
1.蒸汽清洗
蒸汽清洗的原理是将蒸汽与给水混合,由于水中的盐分浓度低,使蒸汽中某种较高浓度的盐分向给水中进行物质扩散。图15.19所示是穿层式清洗装置,分钟罩式和平孔板式两种。清洗装置布置在锅筒蒸汽空间上部,部分给水引至清洗孔板上,使孔板有一定厚度的清洗水层。该水层靠蒸汽穿孔阻力所造成的压差将水托住。通过粗分离出来的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清洗水层进行清洗,利用蒸汽与给水之间盐分的浓度差,使得从高浓度炉水中出来的蒸汽中的盐分向清洗水中扩散,从而将部分的盐分转移到清洗水中,因此蒸汽的盐分含量大大减少。清洗后的给水溢出挡板,流入锅筒水空间。
蒸汽清洗是一个物质交换过程,其传质量取决于蒸汽与清洗水的浓度差和接触面积,以及物质交换系数。穿层清洗过程中,物质扩散按顺序通过三个区域:①具有最大的浓度差的清洗水层;②清洗水上层中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的动力泡沫层;③蒸汽与飞溅的清洗水滴相接触的蒸汽空间。这三个区域中,一般认为蒸汽清洗的主要区域是物质交换最为强烈的第二区域,即动力泡沫层。
穿层清洗装置由于蒸汽与水充分接触,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其清洗效率较高,约为60%~70%,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平孔板式穿层清洗方式清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清洗水的品质。除了提高给水品质外,还可采用增加清洗水量及提高清洗水的pH值的方法以提高清洗水的品质。通常在高压锅炉中,为了简化供水系统,方便操作运行,采用全部给水进行清洗。但是在超高压锅炉中,一般采用30%~40%的部分给水清洗,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下降管的水温,增加工质密度,防止下降管中发生汽化,保证水循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给水的欠焓很大,全部作为清洗水将使大量蒸汽凝结,则需要增加锅炉的实际蒸发量,不利于汽水分离,蒸汽品质反而可能恶化。清洗水pH值的提高使硅酸的分配系数减小,因而蒸汽品质可以提高。②清洗水层厚度。清洗水层厚度不宜很厚,一般为30~50mm,因为泡沫层是主要传质区域;③通过清洗水层的蒸汽流速。流速过小将因蒸汽与清洗水的接触面积减少而降低清洗效率,流速过大将使清洗后的蒸汽带水量增加,一般蒸汽流速不得小于0.5~0.7m/s。平孔板穿层式清洗装置的孔板厚度约2~3mm,开孔直径为5~6mm,蒸汽的穿孔速度为1.3~1.6m/s;④清洗前蒸汽品质。清洗前的蒸汽品质愈越差,清洗后的蒸汽品质也越差,应当严格控制炉水浓度并提高汽水分离装置的效果;⑤清洗水的溢水挡板。溢水挡板应没入正常水位下至少150mm,以形成良好水封,否则蒸汽可能经溢水挡板直接短路进入清洗装置的上方。溢水速度应小于0.1m/s,否则溢水可能带汽。此外,必须保证清洗孔板不出现干孔板区,即全部孔板均有清洗水流过,而且还应在50%额定负荷下校核。
图15.19 穿层式清洗装罩示意图
(a)钟罩式;(b)平孔板式;(c)清洗原理
钟罩式穿层清洗方式,清洗装置结构复杂,有效清洗面积比平孔式小两倍,阻力大一倍,一般已不采用。
蒸汽清洗方式还有喷水式、雨淋式、水膜式和自凝式等[4]。喷水式是用给水喷淋清洗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蒸汽。雨淋式是用给水喷淋清洗由旋风分离器出来后,又经过下孔板、钢丝网及上孔板出来的蒸汽,为三级逆流清洗。水膜式是给水送入旋风分离器顶部的倾斜百叶窗,蒸汽穿过时与板壁面的水膜接触进行清洗。自凝式是给水进入布置在蒸汽空间的几排冷凝管圈,蒸汽通过管圈时冷凝下来的部分凝结水起到清洗作用。这些清洗方式的效果不如穿层清洗方式。
大型锅炉的给水品质及汽水分离装置较好,可以取消蒸汽清洗装置,以简化锅内装置结构。有时为了防备凝汽器泄漏、新投产锅炉初期可能引起的水质恶化,高压及超高压锅炉仍可能需要采用清洗装置。亚临界压力时,由于蒸汽溶解硅酸的能力增大,使清洗装置的效率降低,蒸汽品质主要依靠提高给水品质来保证。
2.分段蒸发
给水带入的盐分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大部分被留在炉水中。为了保证蒸汽品质,通常采用排污的方式不断排走一部分盐分浓度较大的炉水,以保持炉水浓度在允许范围内。但过多的排污量会降低锅炉的热经济性。分段蒸发的原理就是将浓度大的炉水排走,而利用浓度小的炉水来产生蒸汽,则既能减小排污量,又能提高蒸汽品质。
锅内两段蒸发原理如图15.20所示。锅筒内,由隔板分隔成两段的水容积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循环回路,给水全部送入第一段(净段),蒸发后的净段炉水作为第二段(盐段)的给水,再蒸发后的炉水作为锅炉排污。图中Sgs为给水含盐量;ρpw为排污率,%;Sls,j及Sls,y分别为净段及与盐段的炉水含盐量;nj及ny分别为净段及盐段的蒸发量占锅炉总蒸发量的质量分数,%;Sq,j及Sq,y分别为净段及盐段的饱和蒸汽含盐量;排污水浓度Spw=Sls,y。锅筒中总盐分平衡、净段盐分平衡及盐段盐分平衡的方程式分别为
图15.20 分段蒸发原理
由此可得则盐段与净段炉水的浓缩倍率A,即
式中:ky为盐段蒸汽的携带系数,%。由于ky/1001,如果忽略,则炉水浓缩倍率A=1+ny/ρpw1,即盐段排污水浓度远高于净段炉水浓度。如取ny=20%,ρpw=2%,则A=11,即采用分段蒸发后,净段炉水浓度不到盐段炉水浓度的10%。分段蒸发产生的蒸汽含盐总量Sq为
式中:kj为净段蒸汽的携带系数,%。
不采用分段蒸发时的排污水含盐量(即炉水含盐量)与分段蒸发的盐段炉水含盐量相同,则其蒸汽含盐量S′q=kSls,y/100,如果蒸汽携带系数k=kj=ky,可得分段蒸发装置效率为
由于浓缩倍率A>1,则η<1,即排污水含盐量相同时,采用分段蒸发后的蒸汽含盐量总是减小,可以显著提高蒸汽品质。上述例子的η=0.27,即采用分段蒸发使蒸汽品质提高了2.7倍。如要求相同的蒸汽品质,采用分段蒸发后可以在更高的炉水浓度下工作,因此可以使用品质较差的给水或减少炉水排污量。
减少两段蒸发中盐段的蒸发量或增加分段的数目,可以增强分段蒸发的效果,但结构更为复杂。因此实际应用一般仅采用两段或三段蒸发,第三段通常采用锅外旋风分离器,如图15.21所示。图中去掉锅外旋风分离器即为锅内两段蒸发系统,如去掉两块隔板则成为锅外两段蒸发系统。两段蒸发系统中,锅内盐段仅需在锅筒内安装两块隔板,两端为盐段,结构简单,但盐段炉水容易回流,影响分段蒸发的效果。锅外盐段则可以避免炉水回流,装置效果较好,同时使汽水分离完善,因此可以提高排污水浓度,减少排污量,但增加了投资费用和连接系统的复杂性。三段蒸发系统通常在给水品质很差时才采用。
锅内盐段的蒸发量一般占锅炉总蒸发量的15%~20%,设计的关键是要减少盐段炉水的回流率量。隔板至少超过盐段水位200~300mm,以保证足够的高度。通过隔板上部蒸汽通道的蒸汽流速,高压时应小于1m/s,中压时应小于2.5m/s,避免增加流动阻力。隔板中靠近锅筒底部的连通管长度一般应大于800mm,管内水速为0.2~0.5m/s。
盐段水位由于水连通管及蒸汽通道的阻力而低于净段,其间水位差ΔH为
式中:Δp为水连通管与蒸汽通道的阻力之和,Pa。
图15.21 三段蒸发系统
一般ΔH保持30~50mm。为了避免影响水循环安全性及盐段炉水回流到净段,通常水连通管的阻力应保持在200~300Pa。
中压以上的电站锅炉由于给水品质大为改善,炉水含盐量基本能控制在允许值以内,一般可不采用分段蒸发系统。对于给水品质较差的工业锅炉、热电站锅炉(补水率很大)及已投产锅炉,仍可采用分段蒸发改善蒸汽品质和降低排污率。对中压锅炉常用锅内两段,对高压锅炉盐段采用外置式分离器。对凝汽式电站一般不推荐采用分段蒸发[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