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试验水流泥沙特征值的确定
为了更能反映宽浅变迁河段水流泥沙的特点,本次试验设计时尽量使变坡水槽试验段与原型的水流特性一致。根据变坡水槽系统条件,确定变坡水槽的宽度B=1.0 m。变坡水槽的坡度采用人工调坡,其变化范围为0.5%~2.5%。其他特征值见表4.1。
表4.1 原型与试验的水流泥沙特征比较
续表
注:不均匀系数采用
4.2.1 流量
新疆宽浅变迁河段遇到大洪水时,一般流量为300~800 m3/s,河宽为500~2 000 m,其单宽流量较大的为1.5~3.0 m3/(s·m)。2002年7月19日在新疆拜城的卡拉苏河(天山南坡)突发特大型暴雨洪水,流量达到1 250 m3/s,比卡拉苏河2001年以前百年一遇的洪水(约500 m3/s)大2.5倍左右。拜城河宽约300 m,单宽流量为4.2 m3/(s·m)。可见,可以单宽流量为5 m3/(s·m)作为新疆宽浅变迁河段的上限。
4.2.2 水深及宽深比
要求设计试验水槽满足水流流动的二维性。明渠水流的二维性通常用宽深比(aspect ratio)来判断,而宽深比的大小可以决定水力半径的计算和边壁对水流的影响程度。
水力计算宽深比采用式(4.1):
式中 R——水力半径;
A——面积;
B——宽度;
H——水深;
χ——湿周。
当宽深比较大时,R≈H。新疆宽浅变迁河段的宽深比相当大,一般在100以上,甚至达到1 000,甚至更大。在实验室确定宽深比时,不同研究者确定的值不同,一般为5~10。
本文确定的最大宽深比为5,最大水深不超过0.2 m。
4.2.3 雷诺数
新疆宽浅变迁河段的水流雷诺数一般为(0.5~3.6)×106,在变坡水槽内的水流Re=(0.04~0.5)×106。
估算原型相对光滑度H/D为8~40,变坡水槽内的H/D为7~30。蔡克士达[118]用不同粒径的沙砾粘在槽底的方法,得出与尼库拉兹[117]相似的一组沿程损失曲线。用H/D值对比蔡克士达的成果,说明原型水流和变坡水槽的水流都为阻力平方区。
4.2.4 泥沙颗粒
新疆宽浅变迁河段的推移质粒径为5~150 mm。根据变坡水槽的流量和比降,可以做2~40 mm的泥沙起动,说明该变坡水槽的试验参数基本接近于原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