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民风为之而变
手工编结业的兴盛,激发了莘庄地区妇女们的聪明才智。在普通编结人员之中,至少有1%为“高手”,能按照图纸编结出实样或设计新花样,有7%为“快手”,个人编结水平出众。她们是技艺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每年可以创翻出产品新样100多种。上海手工艺品总厂所培养的20多名技术员,每年翻创新样达1200多种,实属罕见。在近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近千种传统花形,积累了40多种基本针法。在此基础上,她们采用钩、结、绣结合和镶珠、嵌花等新工艺,使产品不断翻新,变化无穷,既实用又有欣赏价值,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那些上乘产品常被人们作为礼品相赠。她们的创造力令人佩服!
近百年来,手工编结业的兴盛,有效地改善了本地民众的生计。本地农民,一年的编结收入相当或甚至超过农业收入。镇上居民也大多将编结收入作为相对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基本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因此,长期以来,“随身一只结花篮,忙里偷闲钩起来”成了本地习俗。手中不常捏“小扎钩”的女子,时常被人们视作“懒”与“笨”的标志。而学花样最快,甚至会创造新花样的女子,自然成为人们公认的能人。
婆婆出迎新媳妇入户
长期以来,本地妇女聪明才智的有效发挥和家庭副业产生的可观的经济效益,明显地提高了妇女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直接影响着当地民风民俗。
在这里,人们家中日常开销大多“靠小扎钩做出来的”,因此女子不论老幼强弱,个个都是生财的主要劳动力。“生个女儿多根针”,自然可喜可贺,从而抵消了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不少人家将女子视为家庭小康的保障,主张把婚后的女儿留在自己家中,做“坐家囡”。即使在旧社会,当地女子对于自己的婚姻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当地男人为了让家中的女人们安心编结,主动承担了全部家务,还要挤出时间帮助女人整理结线、成品整形,认真当好下手。某些贫困户,连家中男子也加入了编结行列,而旁人决不会讥讽其有“女人腔”。女子在家中起到“摇钱树”的作用,以致本地男子向以“怕老婆”出名,有民谚称之为“娘娘手里讨针线”。同时,这里的婆媳关系也与众不同,新媳妇的花轿到了场角边,一般不会自行出轿,必待婆婆主动上前搀扶,新娘才肯登堂入室。只因为人们一致认为,家中娶了个新媳妇,不仅能生子,而且还能生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