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物品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兼容
目前,国际、国内出现了多种物品编码和标准并存的局面,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不同、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不同。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来制定有关的物品编码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行业间、企业间信息交互的要求,各种物品编码和标准必须相互兼容。
1.物品编码标准兼容的涵义
物品编码即物品信息的数字化是一个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源头。现代信息系统的基本工具是计算机,而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信息,因此,只有将各类信息资源(包括物品、服务等)用数字表示并输入计算机中,才能实现信息的高效处理。
将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并用数字加以表示(即信息的分类编码),是实现信息化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分类编码工作,如美国、西欧等国家均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各种统一代码标识的注册管理及日常维护工作;美国国防部就有近442人从事美国后勤管理涉及的各类物资和装备的统一编码和标识工作。
伴随对物品编码的重视而来的是各种行业、企业物品编码标准的大量涌现。但是有关行业、企业在制定这些物品编码标准时,并未充分考虑标准彼此间的兼容性问题,造成了现在的“信息孤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全球信息互通互联,实现信息的无缝链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对于物品编码的地域色彩、行业色彩和“信息孤岛”问题,国际国内都在谋求解决之道,力图通过制定通用编码标准,尽可能促进现有标准间的兼容,建立通用编码系统,以作为信息交换的平台。
因此,物品编码标准的兼容是指物品编码相关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同时存在时,应保持其相互间的互通和充分一致性,以利于不同物品编码体系间的协调和转换。具体来讲,兼容性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充分照顾本国国情和优势的战略考虑下,参照或引用ISO等国际标准并做相应的本地化修改,制定本国物品编码标准,以免引起知识产权争议。二是制定本国的国家层面的物品编码标准,给各行业、企业物品编码方案提供共同的交互和对照的基准。
2.物品编码标准兼容的意义
为顺畅地实现信息间的互联互通,必须对物品编码进行标准化,而在物品编码标准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物品编码标准的兼容性,以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国家的信息化建设。
(1)物品编码标准兼容是建立和完善物品编码标准体系的必要手段,是新时期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物品编码标准的迫切要求。
物品编码标准兼容是加强物品编码管理、规范物品编码应用的急需;是加强技术研究、开展自主创新的急需;是完善标准体系、服务体系的急需;是提高物品编码工作整体水平的急需。
(2)物品编码标准兼容是从源头抓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举措。
“信息化”要求“数字化”,即信息的编码化,物品编码是信息化的源头。从物品编码这个源头抓国家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3)物品编码标准兼容是消除行业、企业间的“信息孤岛”、加强与国际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当前,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轨阶段,各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存在很大差异。在我国,除了现已应用的商品代码体系外,已有的编码系统大都难以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而建立,具有较强的行业色彩,拓展性差,互不兼容,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同编码系统之间难以转换,缺乏通用交换平台,影响了行业、企业间的信息交换,不利于我国与国际其他对等实体的信息交换。
(4)物品编码标准的兼容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
物品编码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物品编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物品编码就是简单地给物品赋予一个代码,对物品编码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很少考虑编码资源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根据物品编码标准的兼容性,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充分利用。
(5)物品编码标准兼容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基础支撑。
根据物品编码标准兼容性的原则,可建立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兼容共享的物品编码体系,有助于减少不同标准间的转换,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电子业务模式的整合,减少人力、财力的行政管理投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3.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迫切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各种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以应对信息激增的挑战。自动化管理系统要求将各种社会、经济、科技信息实施分类编码标准化,这是自动化管理系统高效率运转的基本前提,也是各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技术基础。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就是将信息按照科学的原则方法进行分类并加以编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作为有关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处理与交换时共同遵守的规则。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信息分类与编码科研工作以来,在理论研究、标准的制定与贯彻执行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步伐,建成我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局在1988年特制定了《信息分类标准化管理办法》。现在已有的信息分类与编码国家标准达100多个,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息分类与编码技术已发展成为当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不仅有了自己的一套相对独立的方法和原则,而且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独立性又在一些方面忽视了标准间的兼容性,导致信息流通不畅。我国现有的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分类与编码标准主要根据特定的应用而制定,具有一定的行业色彩,缺少映射,导致不同编码方案之间难以转换,影响了行业、企业甚至国际间的信息交换。
(2)企业物品编码和行业性物品编码方案过多,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且有可能阻碍将来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
(3)信息管理中由于缺乏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兼容,效率低下。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程度不仅是衡量信息集成水平的标志,而且制约着信息的有效应用。实现和提高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兼容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为了更快地完善我国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和更好地与国际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接轨,在制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时,应注意与相关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1)兼容在物品编码标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是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搞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物品编码朝着跨行业、跨领域方向发展,编码标准的兼容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以市场为主导、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制定和维护作为公共基础的物品编码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物品编码标准兼容发展的方向。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推出了基于全球产品分类GPC和全球数据字典GDD技术的全球数据同步网络GDSN,力争“用同一种语言说话”,以取消地域色彩和行业色彩,实现信息在各个层面的无缝链接。
(3)实现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间的兼容性,可以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收集工作,使之既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又满足各部门的需要,可以减少对信息进行重复采集、加工、存储等的情况,最大程度地消除因对信息的命名、描述、分类和编码不一致所造成的误码解和分歧,减少诸如一名多物、一物多名、对同一名称的分类和描述不同以及同一信息内容具有不同代码等混乱现象,做到使事物名称和术语含义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并建立代码与事物或概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适用性,使之真正成为连接信息各组环节的纽带。
在此背景下,推动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兼容,全面推进国家物品编码标准化工作,完善物品编码标准体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源头抓国家信息化建设,解决制约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规范我国物品编码工作,优化编码信息资源配置,实现信息共享,提升我国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势在必行的。
4.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方法与原则
物品编码分类属于信息分类编码的范畴,物品编码的原则与方法应遵循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理论。
1)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方法
第一,与国际上的编码组织进行合作,共同制定相关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以此促进国际间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兼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物品编码标准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物品编码标准趋于兼容,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开始趋于合并或形成战略联盟。1998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推出的联合国一般代码系统(united nations common coding system,UNCCS Codes)与美国邓白氏公司的邓白氏码(SPSC)整合,推出了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分类代码(UNSPSC);2005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合并成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2005年,北约标准化机构(NATO standard agency)与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最近,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又与电子商务标准化组织开始整合,RossetNet、HIBIC又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
各大编码组织间的相互融合可以在很大限度上促进分类编码标准的兼容。
第二,建立国家级的基础分类与编码映射基准,作为与现存其他分类与编码兼容、整合的入口,作为其他行业、企业级的分类与编码进行映射的基础。如GPC即是以UNSPSC作为其基础类别的分类标准,而GPC又是与其他分类编码相互转换和映射的入口标准。
分类代码是对物品的类别属性进行管理的代码,每一代码对应某一类相似或相同的物品的综合。由于不同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分类管理需求和分类原则,不可能存在一种万能的分类方案能满足所有的应用需求,所以形成了多种分类方案共存的局面。物品分类代码包括国家基础分类代码和特定领域分类代码两部分。
国家基础分类代码是物品分类代码体系的核心,它是国民经济宏观统计、电子商务搜索的基础,并为其他分类方案建立映射。它是在国家层面上信息交换的“格林威治时间”,通过映射的方式,保证了现有的各种编码系统的无缝链接,具有先进性和高兼容性。
国家基础分类代码的编码对象是国家基础物品,所谓基础物品是指通用的国家物品信息交换用的基本单元。对基础物品进行标识与描述,并且脱离行业色彩、企业色彩、地域色彩、特定应用色彩,为各种物品建立归类、隶属关系,从而为基础物品的查询提供搜索引擎。
应用于特定领域的分类代码是为了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需求而产生的,带有较强的行业色彩。
国家基础分类代码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提供了搜索基准,用于国家信息交换、资源共享、资源整合。它是依据物品的通用功能和主要用途作为分类依据,没有行业、企业和地域色彩,也没有其他特定的应用色彩,是适合于各个分类编码体系的、实时的、开放的公共映射标准。它可与其他物品分类代码的基础分类建立对应关系,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与现有的各种分类代码的无缝链接(见图4-9)。
第三,依照当前方案进行评估、整合和一致化,建立用户分类结构,为
新产品分配代码、管理正在进行的变更、使用通用的范例层次。
图4-9 国家基础物品分类编码体系与其他物品分类编码体系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现存分类与编码标准的研究和评估,找出适合链接其他标准方案的基础,通过链接方案给当前的产品分配代码整合或相反。即先给产品分配代码,然后指定它们在分类结构中的位置来整合,并基于特定的需要建立用户分类结构一览表。
产品的创新将会促进方案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提交变更请求,重要的是需要评估变更对现存编码的影响。在无大变更的情况下,使用通用的范例层次(如果这些组织没有自己的分类结构或者它们正在寻找一个国际通用的分类结构)。
2)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原则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兼容有助于建立行业映射,消除“信息孤岛”,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和发展,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在选择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方法和类型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科学地反映各分类编码体系中各分类与编码标准相互间的关系。
(2)灵活性
应该根据各自的标准现状和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方法,以达到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的最优化。
(3)稳定性
在进行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兼容时,应以稳定为主,选择一般不会发生结构等方面重大变化的、已成为国际事实标准的分类与编码标准作为其他分类编码标准映射的基准和入口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4)可持续发展性
科学分析,预见发展,保证兼容后的编码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5)实用性
确保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个编码系统的无缝链接和有效应用。
(6)完整性
覆盖各方面(信息交换、管理与应用)、各个层次(国家、行业、企业)、各角度(领域、对象)。
5.GTIN与EPC的兼容
制定一个新的编码体系,应当以现实应用为基础,并且考虑到与原有编码体系的兼容性和衔接性,现行的GTIN编码体系在世界各国已经普遍应用,而且在产品识别与物流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鉴于此,新一代的EPC编码体系将在技术突破与结构创新的同时,将GTIN的编码结构有选择性地整合进来,以实现技术上的兼容性与使用上的连续性。这两种编码体系在编码结构设计、编码实现方式、应用目的和应用效应等诸多方面存在必然的联系。
(1)应用目的
产品电子代码(EPC)是识别所有实体对象的有效方式,包括零售商品、货运包装、物流单元、集装箱和组装件等。
全球贸易项目编码(GTIN)是用于贸易项目和包装运输的编码,多年来一直应用于产品识别与包装识别,在产品识别与跟踪、商品结算和物流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2)编码结构设计
两者都采用分级的编码结构,主要编码内容包括厂商识别代码、指示码、项目参考代码。而EPC为了实现对单个项目的标识,又额外增加了一个序列号。这样,现有的GTIN体系代码都可以转化为相应的EPC编码,已经申请使用GTIN的厂商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条码为载体的GTIN转化为射频标签为载体的EPC。
(3)管理机构
两种编码都是受GS1统一管理,进行相关的推广、实施工作。这也从一定程序上促进了这两种编码标准的相互兼容。
GTIN体系与EPC体系的有效兼容将使智能化基础设施更多更快地应用到使用传统条码的行业中来,如零售业和分销业,同时能够扩展全球标准新的领域,包括健康护理业和制造业。
另外,EPC尝试缩减其编码结构的内在信息和分类的数量。以国家编码来划分公司分类码的形式将被取消。因此,与互联网IP地址编码中没有国家或地区区别类似,EPC也将弱化国家间的区别,并且是直接面向全球导向的。
因此,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与GTIN兼容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当前的GTIN编码体系标准在未来将整合到以EPC为主导的“网络化实体世界”中来。
6.GPC与UNSPSC的兼容
GPC是目前最完善的分类体系,这个标准对客户、对用户更有亲和力,更适合采购人员在全球范围进行采购。GPC编码的特点如下:
(1)它要建立全球产品与服务的分类代码结构,统一描述和定义全球产品与服务的基础类别,它是全球电子商务得以实施的参照标准,为全球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生产厂商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描述与定义建立了映射基准。
(2)GPC是一个可修改的灵活的分类体系。它是全球产品与服务的“大黄页”,而且这个“大黄页”可以实时更新。
(3)支持零售购买计划,通过提供高级搜索功能以减少寻找货品的时间。
(4)提供一种共同语言,通过支持品类分析和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协同作业来提高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统计、分析、搜索)。
(5)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数据同步:向每一个参与数据同步的数据池提供一致的详细的贸易项分类;简化数据的发布/订阅的服务流程。
要拥有上述特点,GPC需要:①建立全球产品与服务的分类代码结构;②建立全球产品与服务的最小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产品类别,通过基础产品类别来实现映射;③对基础产品类别进行定义和描述,界定其外延和内涵,并对其属性及属性值标准化。
EAN·UCC全球电子商务基础信息平台采用《全球产品分类》(GPC)和《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分类》(UNSPSC)作为主数据的分类标准。GPC编码选用四层八位的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分类代码(UNSPSC)作为GPC产品的主体分类,用于产品的检索和查询,UNSPSC是GPC的主体目录。
GPC是EAN·UCC系统在21世纪推出的一个重大技术标准,是目前全球最完善、最科学、最权威的分类体系,是电子商务贸易主数据的全球数据字典GDD的子集。
依据GPC和UNSPSC的兼容,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方便地进行物品查询。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如要查找燕京啤酒,可按如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查基础产品类别(brick)名称和标识代码。名称:啤酒(beer),代码:10000159。
(2)查啤酒UNSPSC分类代码。UNSPSC:50202201。
(3)查属性名称与代码,属性值名称与代码。
●第一属性名称:啤酒种类(beer variant),代码:20000017;第一属性值名称:可狂饮的(lager),属性值代码:1420。
●第二属性名称:产地(country of origin),代码:20000048;第二属性值名称:中国(China),属性值代码:75。
●第三属性名称:是否加添加剂(if flavored or added),代码: 20000098;第三属性值名称:没有(no),属性值代码:1732。
●第四属性名称:酒精含量(level of alcohol),代码:20000122;第四属性值名称:低度酒精(low alcohol),属性值代码:1514。
●第五属性名称:颜色类别(style of beer),代码:20000170;第五属性值名称:琥珀黄色(amber),属性值代码:1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