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时间:2024-10-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但尚不具有强度的过程,称为水泥的“凝结”。随后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变成坚硬的人造石——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凝结和硬化是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自从1882年雷·查特理首先提出水泥凝结硬化理论以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这时,水泥颗粒又暴露出一层新的表面,水化反应继续进行。

三、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水泥加水拌和后,成为可塑的水泥浆。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但尚不具有强度的过程,称为水泥的“凝结”。随后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变成坚硬的人造石——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凝结和硬化是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自从1882年雷·查特理(Le Chatelier)首先提出水泥凝结硬化理论以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目前一般看法如下:

当水泥和水后,在水泥颗粒表面即发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立即溶于水中。这时,水泥颗粒又暴露出一层新的表面,水化反应继续进行。由于各种水化产物溶解度很小,水化产物的生成速度大于水化产物向溶液中扩散的速度,所以很快使水泥颗粒周围液相中的水化产物浓度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并从溶液中析出,成为高度分散的凝胶体[图2-2(b)]。随着水化作用继续进行,凝胶体不断增加,游离水分不断减少,水泥将逐渐失去塑性,即出现凝结现象。但此时尚不具有强度[图2-2(c)]。

随着水化产物的不断增加,水泥颗粒之间的毛细孔不断被填实,加之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晶体、水化铝酸钙晶体不断贯穿于水化硅酸钙等凝胶体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石,从而进入了硬化阶段[图2-2(d)]。水化产物的进一步增加,水分的不断丧失,使水泥石的强度不断发展。

实际上,水泥的水化过程很慢,较粗水泥颗粒的内部很难完全水化。因此,硬化后的水泥石是由晶体、胶体、未完全水化颗粒、游离水及气孔等组成的不均质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