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4-10-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泥的矿物组成是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最重要内在因素。在矿物组成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的细度越细,与水接触时水化反应表面积越大,水化反应产物增长较快,凝结硬化加速,水化热较多。提高温度可以使水泥水化反应加速,强度增长加快;相反,温度降低,则水化反应减慢,强度增长变缓。当降到0℃以下,水泥的水化反应基本停止,强度不仅不增长,甚至会因水结冰而导致水泥石结构破坏。水的存在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必备条件。

四、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1.矿物组成

水泥的矿物组成是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最重要内在因素。如前所述,不同矿物成分单独和水起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不同的,如C3A水化速率最快,放热量最大而强度不高;C2S水化速率最慢,放热量最少,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迅速。因此,改变水泥的矿物组成,其凝结硬化情况将产生明显变化。

img53

图2-2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示意

(a)分散在水中未水化水泥颗料;(b)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物膜层;

(c)膜层长大并互相连接(凝结);(d)水化物进一步增多并填充毛细孔(硬化)

1—水泥颗粒;2—水分;3—凝胶;4—晶体;5—未水化水泥颗粒内核;6—毛细孔

2.石膏

石膏是作为延缓水泥凝结时间的组分而掺入水泥的。实践表明:不掺石膏的水泥,由于C3A的迅速水化将导致水泥的不正常急速凝结(即瞬凝),使水泥不能正常使用。石膏起缓凝作用的机理可解释为:水泥水化时,石膏能很快与铝酸三钙作用生成水化硫铝酸钙(即钙矾石),钙矾石很难溶解于水,它沉淀在水泥颗粒表面上形成保护膜,从而阻碍了铝酸三钙的水化反应,控制了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延缓了凝结时间。

水泥中石膏掺量必须严格控制,适宜的石膏掺量主要取决于水泥中C3A的含量和石膏中SO3的含量,同时与水泥细度及熟料中SO3含量有关。石膏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3%~5%。石膏掺入量过多,将引起水泥石的膨胀性破坏(详见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3.水泥细度

在矿物组成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的细度越细,与水接触时水化反应表面积越大,水化反应产物增长较快,凝结硬化加速,水化热较多。

4.环境温度、湿度

提高温度可以使水泥水化反应加速,强度增长加快;相反,温度降低,则水化反应减慢,强度增长变缓。当降到0℃以下,水泥的水化反应基本停止,强度不仅不增长,甚至会因水结冰而导致水泥石结构破坏。实际工程中,常通过蒸汽养护来加速水泥制品的凝结硬化过程。但高温养护往往导致水泥后期强度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水的存在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必备条件。当环境湿度十分干燥时,水泥中的水分将很快蒸发,以致水泥不能充分水化,硬化也将停止;反之,水泥的水化将得以充分进行,强度正常增长。

所以,水泥混凝土在浇筑后的一段时间里,应十分注意保温保湿养护。

5.时间(龄期)

水泥的凝结硬化是随时间延长而渐进的过程,与此同时,强度不断增长。只要温度、湿度适宜,水泥强度的增长可持续若干年。强度增长的规律,在水泥和水后的几天内增长最为迅速,如水化7d的强度常可达到28d强度的70%左右,28d以后强度增长则明显减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