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证明,施工准备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应纳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季度及月度施工计划中,并认真贯彻执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应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工程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项目经理部应申请开工报告,报由上级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

2 施工准备工作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阐述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了解准备工作的分类及要求,掌握准备工作的内容,会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2.1 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施工准备工作是指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开工和施工活动正常进行而事先做好组织、技术、经济、劳动力、物资、生活等方面的各项准备工作。它从签订施工合同开始,至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合格结束,不仅存在于工程开工之前,而且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遵循建筑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是建筑施工程序、施工项目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工程施工是十分复杂的生产活动,其技术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建筑施工程序和施工项目管理程序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和安装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

2)降低施工风险

就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而言,其生产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就多。只有根据周密的分析和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应变能力,才能有效地降低风险损失。

3)创造工程开工和顺利施工条件

工程项目施工中不仅需要耗用大量材料,使用许多机械设备,组织安排各工种人力,涉及广泛的社会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协调各种配合关系,因而需要通过统筹安排和周密准备,才能使工程顺利开工,开工后能连续顺利地施工且能得到各方面条件的保证。

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认真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合理组织资源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施工准备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若是重视和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积极为工程项目创造一切有利的施工条件,那么该工程能顺利开工,取得施工的主动权;反之,如果违背施工程序,忽视施工准备工作或工程仓促开工,必然在工程施工中受到各种矛盾掣肘、处处被动,以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2 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

1)按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不同分类

按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不同,一般可分为全场性施工准备(施工总准备)、单项(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和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3种。

(1)全场性施工准备(施工总准备)

它是以整个建设项目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其目的是施工准备工作的目的、内容都是为全场性施工服务的,它不仅要为全场性的施工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要兼顾单位工程施工条件的准备。

(2)单项(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

它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条件准备工作。其特点是准备工作的目的、内容都是为单位工程施工服务的,它不仅要为该单位工程在开工前做好一切准备,而且要为分部(分项)工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3)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

它是以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冬雨季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作业条件准备。

2)按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阶段的不同分类

按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阶段不同,一般可分为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和各施工阶段前的施工准备两种。

(1)开工前的施工准备

它是在拟建工程正式开工之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拟建工程正式开工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它既可能是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又可能是单位工程施工条件的准备,具有全局性和总体性。

(2)各施工阶段前的施工准备

它是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之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如混合结构的民用住宅的施工,一般可分为地下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等施工阶段,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技术条件、物资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布置等方面也不同,因此在每个施工阶段开工之前,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仅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而且随着工程施工的进展,在各施工阶段开工之前也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既要有阶段性,又要有连贯性,因此施工准备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地和分阶段地进行,要贯穿拟建工程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

2.3 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1)应分阶段、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施工准备工作不仅要在开工前集中进行,而且要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施工的不断开展,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始施工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为了保证施工准备工作能够按时完成,应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并列出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要求完成的时间以及负责人(单位)等。由于各项准备工作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还可以编制施工准备工作网络计划,以明确搭接关系,找出关键工作,在网络图中进行施工准备期的调整,从而尽量缩短时间,确保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应纳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季度及月度施工计划中,并认真贯彻执行。

2)建立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

由于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多、范围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按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将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以便确保按计划要求的内容与时间进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应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

3)建立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制度

施工准备工作不仅要有计划、有分工,而且在施工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排除障碍,协调施工准备工作进度或调整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4)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度

工程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项目经理部应申请开工报告,报由上级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实行建设监理的工程,企业还应将开工报告送监理工程师审批,由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通知书,在限定的时间内开工,不得拖延。

5)施工准备工作应做好几个“结合”

(1)施工与设计的结合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应尽快与设计单位联系,在总体规划、平面布局、结构选型、构件选择、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以及岀图顺序等方面取得一致意见,便于日后施工。

(2)室内和室外准备工作的结合

室内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各种技术经济资料的编制和汇集(如熟悉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室外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施工现场准备和物资准备。室内准备工作对室外准备工作起指导作用,室外准备工作是室内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

(3)土建工程与专业工程的结合

工程总承包单位(一般为土建施工单位),在明确施工任务,拟定施工准备工作的初步计划后,应及时通知各相关协作专业单位,使各专业单位及时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做好与土建单位的协作配合。

(4)前期准备与后期准备的结合

施工准备工作不仅开工前要做,工程开工后也要做,因此,要统筹安排前、后期的施工准备工作,既立足于前期准备,又着眼于后期准备,把握时机,及时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6)取得协作单位的支持和配合

施工准备工作涉及面广,不仅施工单位要努力完成,还要取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单位、银行及其他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分工负责,统一协调,共同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2.4 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建设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按其性质及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5个方面。

每项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视该工程本身及其具备的条件而异,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却十分复杂。如只有一个单项工程的施工项目和包含多个单项工程的群体项目,一般小型项目和规模庞大的大中型项目,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在未开发地区兴建的项目和在已开发具备所需各种条件的地区兴建的项目等,都因工程的特殊需要和特殊条件而对施工准备工作提出各不相同的具体要求。只有按照施工项目的规划来确定准备工作的内容,并拟定具体的、分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实施计划,才能充分地为施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

2.4.1 技术准备

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即通常所说的内业准备工作,它是现场准备工作的基础,也是施工准备的核心,指导着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对于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具体有如下内容: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的依据

(1)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建筑总平面图、土方竖向设计和城市规划等资料文件。

(2)调查、收集的原始资料。

(3)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

2)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目的

(1)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结构构造特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免施工中发生指导性错误。

(2)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建筑物或构筑物)。

(3)为了能够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使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

(4)通过审查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在施工开始之前,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

(5)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协商有关配合施工等事宜,以便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成本和缩短工期。

3)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

(1)审查拟建工程的地点、建筑总平面图同国家、城市或地区规划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卫生、防火及美化城市方面的要求。

(2)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3)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4)审查建筑总平面图与其他结构图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

(5)审查工业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配套投产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以及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合的土建施工图纸在坐标、标高上是否一致,掌握土建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

(6)审查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同拟建工程地点的工程水文、地质等条件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构筑物与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管线之间的关系。

(7)明确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复核主要承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审查设计图纸中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8)明确建设期限、分期分批投产或交付使用的顺序和时间,以及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

(9)明确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以及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条件。

4)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程序

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程序通常分为熟悉图纸阶段、自审阶段、会审阶段和现场签证4个阶段。

(1)熟悉图纸阶段

由施工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总图与建设单位要求以及施工应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程流程。熟悉图纸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先精后细。先看平、立、剖面图,了解整个工程概貌,对总的长、宽、轴线尺寸、标高、层高、总高有大体印象,再看细部做法,核对总尺寸和细部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相符,门窗表中的型号、规格、形状、数量是否与结构相符等。

②先小后大。先看小样图后看大样图。核对平、立、剖面图中标注的细部做法,与大样图做法是否相符;所采用的标准构件图集编号、类型、型号,与设计图纸有无矛盾,索引符号有无漏标,大样图是否齐全等。

③先建筑后结构。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把建筑图与结构图互相对照,核对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查对有无遗漏尺寸,有无构造不合理处。

④先一般后特殊。先看一般部位和要求,后看特殊部位和要求。特殊部位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变形缝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温、隔热、防尘、特殊装修等技术要求。

⑤图纸与说明结合。在看图时应对照设计总说明和图中的细部说明,核对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⑥土建与安装结合。看土建图时,应有针对性地看安装图,核对与土建图有关的安装图有无矛盾,预埋件、预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了解安装对土建的要求,以便考虑在施工中的协作配合。

⑦图纸要求与实际情况结合。核对图纸有无不符合施工实际处,如建筑物相对位置、场地标高、地质情况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对一些特殊施工工艺,施工单位能否做到等。

(2)设计图纸的自审阶段

施工单位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尽快地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图纸,掌握和了解图纸细节,在此基础上,由总包单位内部的土建与水、电、暖等专业共同核对图纸,消除差错,协商施工配合事项,然后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在各自审查图纸的基础上,共同核对图纸,消除差错,协商施工配合事项,并要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自审图纸的记录应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建议。

(3)设计图纸的会审阶段

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并主持会议,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三方进行设计图纸的会审。重点工程或规模较大及结构、装修较复杂的工程,如有必要可邀请各主管部门、消防、防疫与协作单位参加。图纸会审时,首先由设计单位的工程主设计人向与会者说明拟建工程的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并对特殊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出设计要求;然后施工单位根据自审记录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建议;最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所探讨的问题逐一做好记录,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参加单位共同会签、盖章,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图纸会审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

②设计规模、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尤其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③建筑平面布置是否符合核准的按建筑红线划定的详图和现实实际情况;是否提供符合要求的永久水准点或临时水准点位置。

④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⑤结构、建筑、设备等图纸本身及相互间有否错误和矛盾,图纸与说明之间有无矛盾。

⑥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

⑦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装备条件,如需采取特殊技术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⑧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有无问题,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有无矛盾。

⑨建筑物或构筑物及设备的各部位尺寸、轴线位置、标高、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大样图和做法说明有无错误和矛盾。

(4)设计图纸的现场签证阶段

在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的条件不符,或者发现图纸中仍然有错误,或者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因为施工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及时修订时,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签证。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拟建工程的规模、投资影响较大时,要报请项目的原批准单位批准。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拟建工程施工档案,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5)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原始资料的调查研究是施工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原始资料的调查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事先应拟定详细的调查提纲、调查范围、调查内容等,应根据拟建工程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工期及对当地了解程度确定。对调查收集的资料应注意整理归纳、分析研究,对其中特别重要的资料,必须复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

(1)项目特征与要求的调查

施工单位应按所拟定的调查提纲,首先向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收集有关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工程选址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以及工程概预算等资料;向当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收集现行的项目施工相关规定、标准以及与该项目建设有关的文件等资料;向建筑施工企业与主管部门了解参加项目施工的各家单位的施工能力与管理状况等。如表2-1所示。

表2-1 施工准备工作调查

(2)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

建设地区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土的性质和类别、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烈度等情况;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情况,含水层的厚度、流向、流量和水质等情况;气温、雨、雪、风和雷电等情况;土的冻结深度和冬雨季的期限等情况的调查。为编制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计划提供依据,如地上建筑物的拆除、高压输电线路的搬迁、地下构筑物的拆除和各种管线的搬迁等工作;为减少施工公害,如打桩工程应在打桩前,对居民的危房和居民中的心脏病患者采取保护性措施。自然条件调查用表,如表2-2所示。

表2-2 建设地区自然条件调查的项目

续表 2-2

(3)给水、供电资料的调查

给水、供电等能源资料可向当地城建、电力、电讯和建设单位等进行调查,主要为选择施工临时供水、供电、供气方式提供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的依据,如表2-3所示。

表2-3 水、电、气供应条件调查的项目

(4)机械设备与建筑材料的调查

机械设备指项目施工的主要生产设备;建筑材料指水泥、钢材、木材、砂、石、砖、预制构件、半成品及成品等。这些资料可以向当地的计划、经济、物资管理等部门调查,主要作为确定材料和设备采购(租赁)供应计划、加工方式、储存和堆放场地以及搭设临时设施的依据,如表2-4所示。

表2-4 机械设备与建筑材料条件调查的项目

(5)交通运输资料调查

交通运输方式一般常见的有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资料可向当地铁路、公路运输和航运、航空管理部门调查,主要为组织施工运输业务、选择运输方式提供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的依据。如表2-5所示。

表2-5 交通运输条件调查的项目

(6)劳动力与生活条件的调查

这些资料可以向当地劳动、商业、卫生、教育、邮电、交通等主管部门调查,作为拟定劳动力调配计划,建立施工生活基地,确定临时设施面积的依据。如表2-6所示。

表2-6 劳动力与生活 条件调查的项目

6)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1)编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图预算即单位工程预算书,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开工前,根据已批准的施工图纸,在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确定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或省市颁发的现行预算定额、费用标准、材料预算价格等有关规定,进行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相应定额、进行工料分析、计算直接费并计取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等费用,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技术经济文件。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预算。其作用如下:

①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施工图预算可以作为建设单位招标的“标底”,也可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时“报价”的参考。

②是实行建筑工程预算包干的依据和签订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通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征得建设银行认可,可在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考虑设计或施工变更后可能发生的费用增加一定系数作为工程造价一次包死。同样,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也必须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否则,施工合同就失去约束力。

③是建设银行办理拨款结算的依据。根据现行规定,经建设银行审查认定后的工程预算,是监督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根据工程进度办理拨款和结算的依据。

④是施工企业安排调配施工力量,组织材料供应的依据。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可依此编制劳动力计划和材料供应计划,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⑤是建筑安装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和进行成本管理的依据。正确编制施工图预算和确定工程造价,有利于巩固与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核算,有利于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⑥是进行“两算”对比的依据。通过“两算”对比,可以发现差异,及时找出原因,防止多算或漏算;可以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对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等做到心中有数,防止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等超支,避免引起计划成本亏损;还可以使企业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对收支情况心中有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编制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数量,是施工企业内部文件,是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数量的标准。编制施工预算的目的是按计划控制企业劳动和物资消耗量。它依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定额,采用实物法编制。施工预算和建筑安装工程预算之间的差额,反映企业个别劳动量与社会平均劳动量之间的差别,体现降低工程成本计划的要求。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考核用工、“两算”对比、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基层进行经济核算、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7)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编制的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乃至保修回访的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文件,也是编制施工预算、实行项目管理的依据;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它是在投标书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集合了所收集的原始资料等。

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财富再创造的过程,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2.4.2 物资准备

施工物资准备是指施工中必须有的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等的准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

工程所需的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品种多且数量大,能否保证按计划供应,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工期、质量、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施工物资只有运到现场并有必要的储备后,才具备必要的开工条件。因此,要将这项工作作为施工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施工人员应尽早地计算出各阶段对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的需用量,并说明供应单位、交货地点、运输方式等,特别是预制构件,必须尽早地从施工图中摘录出规格、质量、品种和数量,制表造册,向预制加工厂订货并确定分批交货清单、交货地点及时间,对大型施工机械、辅助机械及设备要精确计算工作日,并确定进场时间,做到进场后立即使用,用毕后立即退场,提高机械利用率,节省机械台班费及停留费。

1)物资准备工作的内容

物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准备、构(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

(1)建筑材料的准备

①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图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等提供依据。

②根据材料需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到落实。

③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按施工平面图和相应位置堆放,并做好合理储备、保管工作。

④严格进场验收制度,加强检查、核对材料的数量和规格,做好材料试验和检验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2)构(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

①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预算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做好加工翻样工作,并编制出其需要量计划。

②根据各种构(配)件及设备的需用量计划,向有关厂家提出加工订货计划要求,并签订订货合同。

③确定加工方案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3)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

①各种土方机械,混凝土、砂浆搅拌设备,垂直及水平运输机械,钢筋加工设备、木工设备、焊接设备、打夯机、排水设备等应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机具的配合要求、数量以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②拟由本施工单位内部负责解决的施工机具,应根据需用量计划组织落实,确保按期供应进场。

③对施工单位缺少且施工单位又必需的施工机具,应与有关单位签订订购或租赁合同,以满足施工需要。

④对于大型施工机械(如塔式起重机、挖土机、桩基设备等)的需用量和时间应加强与有关方面(如专业分包单位)的联系,以便及时提出要求,落实后签订有关分包合同,并为大型机械按期进场做好现场有关准备工作。

⑤安装、调试施工机具。按照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将施工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方或仓库。对于施工机具要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调试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4)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

按照拟建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要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保管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订购生产用的生产工艺设备,要注意交货时间与土建进度密切配合。因为某些庞大设备的安装往往要与土建施工穿插进行,如果土建全部完成或封顶后,设备安装将面临极大困难,故各种设备的交货时间要与安装时间密切配合,它将直接影响建设工期。

2)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

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是搞好物资准备的重要手段。通常按如下程序进行:

(1)根据施工预算、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国拨材料、统配材料、地方材料、构(配)件及制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

(2)根据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应合同。

(3)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定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4)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

物资准备工作程序如图2-1所示。

图2-1 物资准备工作程序图

2.4.3 劳动组织准备

劳动组织准备的范围既有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组织准备,又有大型综合的拟建建设项目的劳动组织准备,也有小型简单的拟建单位工程的劳动组织准备。其准备工作的内容如下:

1)建立拟建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

实行项目管理的工程,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就是建立项目经理部。高效率的项目组织机构是为建设单位服务的,是为项目管理目标服务的。这项工作实施得合理与否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建立项目经理部,应针对工程特点和建设单位要求,根据有关规定进行。

(1)组织机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

①用户满意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合同约定组建项目组织机构,让建设单位满意、放心。

②全能配套原则。项目经理应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项目组织机构的成员要有施工经验、创造精神、工作效率高,做到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人员配置应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如大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管理人员中的高级职称人员不应低于10%。

③精干高效原则。项目组织机构应尽量压缩管理层次,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做到管理人员精干、一职多能、人尽其才、恪尽职守,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④合理跨度原则。管理跨度过大,会造成鞭长莫及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管理跨度过小,人员增多,则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项目组织机构各层面的设置是否合理,要看确定的管理跨度是否科学,也就是应使每一个管理层面都保持适当的工作幅度,以使其各层面管理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的控制。

⑤系统化管理原则。建设项目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内部存在大量的结合部,项目组织机构各层次管理职能的设计应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

(2)项目组织机构建立的步骤

①根据施工单位批准的施工项目管理计划大纲,确定项目组织机构的管理任务和组织形式。

②确定项目组织机构的层次,设立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

③确定项目组织机构的人员,拟定工作职责、权限。

④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目标分解。

⑤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

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

施工队组的建立要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普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施工队组(是专业施工队组,或是混合施工队组),要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同时,制定出该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工地的领导机构确定之后,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4)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交代。这是落实计划和技术责任制的好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时间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以保证工程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内容有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月(旬)作业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尤其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图纸会审中所确定的有关部位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事项。交底工作应该按照管理系统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工人队组。交底的方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现场示范形式等。

队组、工人接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后,要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5)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其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章不循其后果是严重的,而无章可循更是危险的。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通常内容如下: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

项目组织机构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与施工单位现行的有关规定不一致时,应报送施工单位或其授权的职能部门批准。

2.4.4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是施工的全体参加者为夺取优质、高速、低消耗的目标,而有节奏、均衡连续地进行战术决战的活动空间。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即通常所说的室外准备(外业准备),主要是为了给拟建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资保证,是确保工程按计划开工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应按合同约定与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决定。

1)施工现场准备工作的范围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建设单位应完成的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二是施工单位应完成的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准备工作均就绪时,施工现场就具备了施工条件。

建设单位应按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内容和时间完成相应的现场准备工作,也可以委托施工单位完成,但双方应在合同专用条款内进行约定,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内容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完成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2)现场准备工作的内容

(1)拆除障碍物

施工现场内的一切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应在开工前拆除。这项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完成,但也可委托施工单位完成。如果由施工单位完成这项工作,应事先摸清现场情况,防止发生事故。

①拆除房屋建筑时,一般应先切断电源、水源,再进行拆除。若采用爆破拆除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由专业爆破单位与有资格的专业人员承担。

②拆除架空电线(电力、通信)、地下电缆(包括电力、通信)时,应先与电力、通信、部门联系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③拆除自来水、污水、燃气、热力等管线时,应先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办好手续后由专业公司完成。

④场地内若有树木,报园林部门批准后方可砍伐。

⑤拆除障碍物留下的渣土等杂物应清除出场。运输时应遵守交通、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运土车辆应按指定路线和时间行驶,并采取封闭运输车或在渣土上直接洒水等措施,以免渣土飞扬而污染环境。

(2)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

由于施工工期长,现场情况变化大,为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及给定的永久性经纬坐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桩,进行场地施工测量,设置场地的永久性经纬坐标桩,水准基桩和建立场地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便建筑物在施工前定位放线。

控制网一般采用方格网,网点的位置应视工程范围大小和控制精度而定。建筑方格网多由100~200cm的正方形或矩形组成,如果土方工程需要,还应测绘地形图。通常这项工作由专业测量队完成,但施工单位还需根据施工,具体做一些加密网点等补充工作。

测量放线时,应校验和矫正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测量仪器;校核接线桩与水准点,指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包括平面控制、标高控制、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工作。

建筑物定位、放线,一般通过设计定位图中平面控制轴线来确定建筑物四周的轮廓位置。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交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或监理人员验线,以保证定位的正确性。沿红线建的建筑物放线后,还要由城市规划部门验线,以防止建筑物压红线或超红线,为正常顺利地施工创造条件。

(3)搞好“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是指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接通施工用水、用电、道路和平整场地的工作。实际上,施工现场往往不止需要水通、电通、路通,如需蒸汽供应,架设热力管线,称“热通”;通电话作为通信联络工具,称“话通”;通燃气称“气通”等。但最基本的还是“三通”。

①路通:施工现场的道路是组织物资运输的动脉。为了使建筑材料、构件、建筑机械、设备等顺利进场,拟建工程开工前,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修好施工现场的永久性道路以及必要的临时性道路,形成完整畅通的运输网络,为建筑材料进场、堆放创造有利条件,使各种物资和设备直接运到施工地点,尽量减少二次转运。为了节约临时工程费用,缩短施工准备工作时间,施工用的道路应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设施或拟建永久性道路,形成畅通的运输网络,使施工现场道路的布置确保运输和消防用车等的行驶畅通。实践证明,交通道路对工程施工至关重要。有些大型工程由于没有提前把道路修通修好,一到雨季,交通阻塞工程中断,从而造成严重的停工待料和机械损耗。因此,工程开工前应提前做好交通路网,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道路的维护管理。

②水通:水是施工现场的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施工现场的水通,包括给水和排水两方面。施工用水包括生产性用水和生活、消防用水。拟建工程开工之前,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规划要求进行安排,接通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线,使其尽可能与永久性的给水系统结合起来,做好地面排水系统,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临时管线的铺设,既要满足施工用水的需要,又要施工方便,并且尽量缩短管线的长度,以降低铺设的成本。

③电通:电是施工现场的主要动力来源。施工现场用电包括施工用电和照明用电。由于施工用电面积大、启动电流大、负荷变化多和手持式用电机具多,因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考虑安全和节能要求。开工前应该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接通电力和电信设施,做好其他能源(如蒸汽、压缩空气)的供应,确保施工现场动力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施工临时供电,首先考虑从国家供电系统获得或从建设单位已有的电源上获得。前者要征求当地供电局同意,如果电压较低,则应设置合适的变压设备;后者应与建设单位协商并签证;如果供电系统电量不能满足施工用电量的需要,则应考虑自行发电系统。

④平整场地:首先拆除场地上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然后按照建筑总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图、勘测地形图和平整场地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的要求,通过测量,进行挖(填)土方的工程量计算,设计土方调配方案,确定平整场地的施工方案,组织人力和机械进行平整场地的工作。应尽量做到挖填方量趋于平衡,总运输量最小,便于机械施工和充分利用建筑物挖方填土,并防止利用地表土、软弱土层、草皮、建筑垃圾等做填方。

(4)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

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是为了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古墓、地下管道、暗沟和枯树根等隐蔽物,以便及时拟定处理隐蔽物的方案并实施,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5)建造临时设施

现场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设施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生产、办公、生活、居住和储存等临时用房。临时建筑平面图及主要房屋结构图都应报请城市规划、市政、消防、交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为了保证行人安全和文明施工,同时便于施工,应用围墙或围挡将施工用地维护起来,围墙或围挡的形式、材料和高度应符合市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标牌挂图,标明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内容。

所用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包括各种仓库、搅拌站、加工作业棚、宿舍、办公用房、食堂、文化生活设施等,均应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搭设,并尽量利用施工现场或附近原有设施包括要拆迁但可暂时利用的建筑物和在建工程本身供施工使用的部分用房,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以节约用地、节省开支。

(6)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按照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将施工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点或仓库。对于固定的机具要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和调试等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7)做好建筑构(配)件、制品和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按照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制品的需要量计划组织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堆放。

(8)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按照建筑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如钢材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等试验;混凝土或砂浆的配合比和强度等试验。

(9)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落实冬雨季施工的临时设施和技术措施。

(10)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认真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11)设置消防、保安设施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立消防、保安等组织机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布置安排好消防、保安等措施。

2.4.5 施工场外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除了施工现场内部的准备工作外,还有施工现场外部的准备工作,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材料的加工和订货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建筑制品大部分必须外购,工艺设备更是如此。如何与加工部、生产单位联系,签订供货合同,搞好及时供应,对于施工企业的正常生产非常重要。对于协作项目也是如此,除了要签订议定书之外,还必须做大量的有关方面的工作。

2)做好分包工作和签订分包合同

由于施工单位本身的力量所限,有些专业工程的施工、安装和运输等均需要委托其他单位。根据工程量、完成日期、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等内容,选择外包施工单位,与其他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保证施工按时实施。

3)向上级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当解决了材料的加工和订货并做好分包工作和签订分包合同等施工场外的准备工作后,应该及时地填写开工申请报告,并上报上级批准。

2.5 季节性施工准备

1)季节性施工准备的必要性

由于建筑产品和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绝大部分工作是露天作业,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冬季、雨期及夏季施工中,必须从具体条件出发,正确选择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以保证按期、保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1)合理安排冬季施工的项目

冬季施工条件差、技术要求高、费用增加。为此,要考虑将那些既能保证施工质量,而费用又增加较少的项目安排在冬季施工,如吊装、打桩、室内粉刷、装修、室内管道、电线铺设等工程。费用增加很多又不易确保质量的土方、基础、外粉刷、屋面防水、道路等工程,均不宜冬季安排施工。因此,从施工组织安排上要综合研究,明确冬季施工项目的安排,做到冬季不停工,而冬季措施费用增加较少。

(2)做好冬季测温组织工作

测温要按规定的部位、时间要求进行,并要如实填写测温记录。

(3)落实各种热源的供应和管理

冬季昼夜温差大,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准备好冬季施工用的各种保温材料和热源设备的储存和供应、司炉工培训等工作。

(4)做好室外各种临时设施的保温、防冻工作

冬季来临前,安排做好室内的保温施工项目,如先完成供热系统并安装好门窗玻璃,以保证室内其他项目能顺利施工。室外各种临时设施也要做好保温防冻,如做好给排水管道的保温工作,防止水管冻裂。要防止道路上积水成冰,及时清理道路上的积雪,以保证运输畅通。

(5)做好停止施工部位的安排和检查

例如基础完成后,及时回填土至基础同一高度;沟管要盖板;砌完一层砖后,将楼板及时安装完成;室内装修抹灰要一层一室一次完成,避免分块留尾,室内装饰力求一次完成,如必须停工,应停在分层分格的整齐部位;楼地面要保温防冻等。

(6)加强安全教育,严防火灾发生

落实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经常检查落实情况,保证各热源设备的完好使用,做好职工培训及冬季施工的技术操作和安全施工的教育,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雨期施工的准备工作

(1)合理安排雨期施工项目

为避免雨期窝工造成的工期损失,一般情况下,在雨期到来之前,应多安排完成基础、地下工程、土方工程、室外及屋面工程等不宜在雨期施工的项目;多安排室内工作在雨期施工。

(2)防洪排涝,做好现场排水工作

工程地点若在河流附近,上游有大面积山地丘陵,应有防洪排涝准备。施工现场雨期来临之前,应做好排水沟渠的开挖,准备好抽水设备,防止场地积水和地沟、基槽、地下室等泡水而造成损失。

(3)做好道路维护,保证运输畅通

雨期前检查道路边坡排水是否畅通,适当提高路面,防止路面凹陷,从而保证运输畅通。

(4)加强施工管理,做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教育

要认真编制雨期施工技术措施,如雨期前后的沉降观测措施,保证防水层雨期施工质量的措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浇筑质量的措施,钢筋除锈的措施等,并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5)做好机具设备等防护

雨期施工时,对现场的各种设施、机具要加强检查,特别是脚手架、垂直运输设备等,要采取防倒塌、防雷击、防漏电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6)做好物资的储存

雨期到来前,材料、物资应多储存,减少雨期运输量,以节约费用。要准备必要的防雨器材,库房四周要有排水沟渠,以防物体淋雨浸水而变质。仓库要做好地面防潮和屋面防漏工作。

4)夏季施工准备

(1)编制夏季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

夏季施工条件差、气温高、干燥,针对夏季施工这一特点,对于安排在夏季施工的项目应编制夏季施工方案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夏季施工,必须合理选择浇筑时间,做好测温和养护工作,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现场防雷装置的准备

夏季经常有雷雨,工地现场应有防雷装置,特别是高层建筑和脚手架等要按规定设临时避雷装置,并确保工地现场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3)施工人员防暑降温工作的准备

夏季施工,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调整作息时间,高温工作场所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应加强通风和降温措施,做到安全施工。

2.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编制

为了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加强对其检查和监督,必须根据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时间和人员编制出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如表2-7所示。

表2-7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综上所述,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不是分离的、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的。为了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加快施工准备工作的速度,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施工准备工作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使施工准备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和分期分批地进行,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始终。

思考题

1.简述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2.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有哪些?

3.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审查设计图纸有哪些程序?

5.施工现场储备包括哪些内容?

6.如何做好冬季、雨期及夏季施工准备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