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工艺的整体要求
安装工艺是以安全高效地生产出优质产品为目的的,应满足下面几点要求:
1.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安排工序和采用最佳的操作方法达到目的。
2.确保产品质量的优良性和稳定性。这一点具体体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部件、半成品在生产线上的直通率高,成品的检验合格率高,技术指标一致性好;成品中不合格品的返修故障原因没有不稳定因素或反常故障的出现。
3.确保每个元器件在安装后能以其原有的性能在整机中正常工作。简而言之,不能因为不合格的安装过程而导致元器件的性能降低或参数指标改变。例如:安装导致了元器件的机械损伤,划伤了机器的外壳等等。
4.制定详尽的操作规范。对那些直接影响整机性能的安装工序,尽可能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以减少手工操作的随意性。
5.工序的安排要便于操作,便于保持工件之间的有序排列和传递。在安装过程中,要把大型元器件、辅助部件、组合件安装在机架或底板上,安装时的内外、上下、左右要有一定规律性,还要注意各个被装器件的形状符号和标记位置,便于检查时的观察并且还要注意组合时的先后顺序。总体说来,一般遵循如下规律:
(1)先轻后重。安装过程中,先装轻型器件,后装重型器件。
(2)先铆后装。安装过程中,同时采用了铆接、螺接、焊接等工艺时,应先铆接,然后螺接,最后焊接。
(3)先里后外。在将组合件进行整机连接时,首先从机架内的组合进行安装,然后逐步向外安装。
(4)先低后高。先安装低小的元器件,后安装高大的元器件。这样可以减少高大元器件在安装过程中的碰伤,也便于小元器件的安装。
(5)易碎后装。先装常规、普通元器件,后装易损、易碎元件,可防止安装中的损坏。
6.保持工作场地整洁有序,有效地控制生产余料造成的危害。
7.安装人员要有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8.严格的操作规程、完备的保护措施、完善的防火和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等都是生产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