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板安装工艺
面板对于不同的产品其内容也有所区别,如电视机的面板包括屏幕框架、波段转换指示板等;收音机的面板包括机壳前面部分:刻度板、各种旋钮位置、喇叭板,收录放部分等;无线电测量仪器的面板包括显示器、指示器、各种开关控制旋钮、插孔座、接线柱等。某些仪器设备的面板还有内外面板之分。下面分别以收音机、电视机和仪表设备从几种不同的方面来讨论面板装配工艺。
1.收音机、电视机面板装配工艺
收音机电视机面板装配工艺流程:
准备——烫金——热铆——安装——整理
准备:核对面板加工的自制件,零部件的规格、质量、数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烫金:面板的商标铭牌、指示、刻度等按工艺文件规定采用烫金工艺加工。某些整机不烫金,采用丝印工艺等其他方法,可按照具体的工艺文件规定进行。
热铆:对具有热塑性能的材料采用热铆工艺加工、如中框与前面板、中框与透明板、中框与刻度板、中框与屏幕框等。
装饰件紧固一般采用弯脚方法;某些整机的装饰件、商标等采用粘贴工艺;喇叭布、扬声器紧固一般采用螺接工艺。
整理:检查面板总体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质量是否符合工艺规定。如频道转换开关装配,刻度要对准插孔座装配,要防止把面板划伤。接线柱装配后不应有松动现象。某些机器在质量检查后还要做好封漆标志。面板加工完毕后,还须加上保护套,便于生产流程中表面不受损坏。
2.仪器设备面板装配工艺
常用无线电测仪器设备的面板可分为点面型、立柜型、移动式三种,它们是根据电路复杂程度,搬动的次数多少而定的,其面板装配一般有单一面板装配和内外面面板装配二种,它们的工艺流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工艺流程:
单面板装配
准备——面板元器件安装——导线连接——整理
准备:核对内外面板安装中所需要的自制件、零部件、紧固件等的规格、质量、数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内面板安装:内面板装配一般采用螺接工艺。加工中要注意方向,正反面是否有差错,电位器、开关件、转轴、扳键、插孔座等安装在内面板的内部采用沉头或平头螺钉,装配时在内面板表面不应有凸出的地方,以保证外面板装配的平整服帖。
工序说明:
(1)按材料清单领取本工序所需材料。
(2)装KSZ型按钮开头时注意与面板孔对正,螺钉头部不凸出。
(3)装小型微动开关。
(4)装小型直键开关部件。
(5)加工后自检各器件规格型号应符合工艺图纸要求,开关拨动正常。
(6)内面板与机架的导轨、滑轨相吻合,要保证组合件箱或单元插件活动灵活,不应有卡住的现象。
外面板装配:外面板装配,通常采用螺接方法紧固。装配中,要注意左右、上下之间的距离相等,保证内外相吻,导轨上的组合件箱或单元插件进出外面板时,同样要保证活动灵活,表面有划痕或文字、符号有缺陷的面板不应装入机器。
旋钮装配时,开关上的旋钮应对准各档刻度。电位器上的旋钮有刻度时,应对准零位;无刻度时,旋中时应两面对称;若360度旋转,无刹车开关,必须注意按档定位。旋钮与面板高度安装时应该保持一致。切勿紧贴面板、避免擦伤。装套旋钮时,两旋钮之间间隙控制在1mm左右。
面板与信号发生器的步级衰减器连接必须平整和紧密,否则亦将会产生漏讯现象。
面板上装饰件装配,不应有起伏不平的现象,表面商标、铭牌等粘接后,四周不许有粘液残留。
表头安装应与面板相吻,二者之间不应有间隙,还要注意安装方向,注意旋紧的力度:旋得太紧,容易使表头碎裂;太松易振动变位,影响电表指示的精度。读数指示位置安装中要求尺寸配合精确,指示鲜明,同时应注意减小视差,也就是度盘与刻度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减小,以提高读数精度。
对于桌面型、立柜型面板,通常两侧还装有拉动机芯的把手,把手紧固不能有松动现象。在整机装配时,面板部分需加保护措施,如加布套、塑罩等,保护表面涂层不至损伤。
面板导线连接:导线连接一般先接面板上的导线,再接对外连接线,连接的导线应加套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