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欧洲,随着战争的爆发、一代人的离去,改变了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生活的态度,19世纪的设计观念需要改变的事实已经无法扭转。1935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大范围的现代武器和新技术被运用于战争中,人们充分认识到机械化所产生的威力,它将人们完全带入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中,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
第一节 艺术变革
一、美术革命
20世纪初期,欧洲的一系列艺术运动风生水起,这场革命性的艺术运动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面孔,但也具有相似之处。它们首先肯定艺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特别是在工业文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促使了几何的、抽象的形式和机器美学的产生。在19世纪被很多人排斥和无法接受的工业化以及相关的产品成为了艺术形式的主体,产生了新的视觉形式,它们相互影响,从而使产品具有了工业化时代的特征。在这场美术运动中,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流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等,这些流派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立体主义(Cubism)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立体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属帕布洛·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也是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不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是取决于观念认识和理性思维。立体主义的艺术家们从造型上入手,用几何形式(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和球体等),以抽象的描绘方式把人、物的本来形象分解后重新组合,再以几何的形式重新出现,描绘客观世界。立体主义的流派很多,艺术家们都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主要有格莱茨、艾尔宾、梅金杰、罗特,立体派的一些风格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影响非常的广泛。
未来主义(Futurism)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最早出现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由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Marinetti)和画家、雕塑家乌姆博托·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1882年—1916年) 于1909年开始倡导的艺术运动,他们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派宣言》,引起了一些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狂热追捧。未来主义流派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粉丝,它狂热赞扬现代机器、暴力和速度甚至战争,对于当时意大利的传统文化进行排斥和肆意诋毁。波丘尼等认为画家应该否定过去,转而表现当代的生活意境,如火车、飞机、工厂、机器的威力。未来主义排斥传统的艺术规律,大力宣扬把机器和工业作为现代艺术偶像和主题,以此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们将一些普通的批量产品作为描绘的主题,1929年,席勒(Charles Sheeler)的油画《上甲板》直接以机器作为创作的主体(图3—1),未来主义对机器的崇拜确立了它在现代美学中的核心地位,并且在艺术家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勒加(Iremand Leger) 20世纪20年代所作的一幅画《机械的要素》(图3—2)和德普罗(Fortunato Depero)20世纪30年代所作的《钢与透平》中的机械构图就分别体现了这两个方面。对于未来主义者而言,机器既是抽象的基础,也能用于比喻,更对设计产生了影响,如法国的钟表之前被设计成希腊神庙的形象,现在则穿上了立体主义的外衣;瑞典的一位艺术家还做出了一尊内置扬声器的机器偶像的雕塑(图3—3)。
图3-1 席勒的油画
图3-2 勒加《机械的要素》
图3-3 古尔登和尼尔森设计的座钟和扬声器
未来主义的观念几年后也影响到了建筑领域,波丘尼早在1914年就发表过《未来派建筑》,他认为新建筑是一种严谨的、光和动态艺术,应当回归到造型和速度上来,认为未来派建筑是:向所有方向发展的建筑性装置。波丘尼反对装饰,折服于工程师的工作和新材料的魅力。
在这场美术革命中,可以看出工业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人们不再一如既往地迷恋传统手工艺风格,进而出现了抽象的、立体的、几何的艺术形式和机器美学。然而19世纪纯机器的先天性的艺术形式显然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需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成“器”。无论如何,现代艺术对于工业形式的推崇改变了传统的美学观念,为现代工业设计套上了一件得体的外套,并为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风格派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在其他欧洲国家也非常活跃,其中就包括荷兰的“风格派”。
风格派是1917年至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产生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参与这场运动的人大多互不相识或素未谋面,也没有同时展览他们的作品,但这并不能阻碍他们志同道合的艺术理想。风格派是一场松散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泰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是这场运动的主要组织者,风格派运动的艺术家们主要通过1917年在莱顿城创建的名为《风格》的杂志来维系彼此,杜斯伯格是该杂志的编辑兼出版人。
图3-4 蒙德里安的油画构图
风格派的主要阵容包括荷兰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ian)、建筑师皮埃特·奥德(Jocobus J.P.Oud)、霍夫(R·V·Hoff)、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以及诗人柯克(Aethony Kok)等人。风格派旨在建立一种绝对抽象的原则,即切断艺术与自然物体的联系,而遵循理性的、有规律的、几何的组合和构图的法规来体现一种相协调的事物法则。其中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就是风格派的视觉语言的经典代表(图3—4)。他认为,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真谛所在,可以独立存在。只有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和最纯粹的色彩构成的绘画才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在蒙德里安和其他风格派艺术家的作品中,三原色色块以及非彩色的黑、白、灰色是基本要素,是整个视觉现实的基础。他们追求几何形式与机器生产的联系,力求艺术作品超越自然美而犹如机器产品般精准,他们的这种思想直到现在仍在影响着一部分艺术家。
风格派还有一位影响深远的人是建筑师兼设计师格里特·里特维尔德,他早期受过木匠训练,20岁开始学习建筑,并受到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将风格派艺术由二维平面推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单的造型和三原色创造建筑与家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是风格派的典型作品,以一个坐具结构为基础,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各个立面相互交叉,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各个构件之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在里面的连接点上使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强烈的黄色,椅的靠背为红色,坐垫为蓝色,木条漆成黑色。虽然他的椅子坐起来不舒服,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采用结构决定造型的观点,将功能主义延伸到一个全新的平台,不管你承认与否,红蓝椅无疑是20世纪艺术史上最具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在1923年,里特维尔德设计了荷兰乌德勒支市郊的一所住宅,这件代表性的建筑作品的特点是各个建筑部件在视觉上都给人以相对独立的感觉,通过构件之间的重叠、穿插以及使用原色来强调不同构件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开放和灵巧的建筑形象。室内陈设中除了厨房和卫生间是固定的,其余空间都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自由划分,并且通过色彩来区分不同的部件,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效果。这座建筑作品可以说是风格派绘画从二维转向三维空间的典型代表作品。(图3—5至图3—8)
图3-5 里特维尔德的折弯椅
图3-6 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
图3-7 里特维尔德的乌德维尔德住宅设计
三、构成派
构成派(Constructivism)亦称“结构派”,纵观艺术与设计的自身发展,在俄国革命前,苏俄画家卡西米尔·马来维奇(Kasimir Malevich,1868年—1935年)在欧洲立体派和未来派发展的抽象美学的影响下,发展了一种几何构图的抽象艺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苏俄的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风格的影响下,继续以机器美学的观念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言,他们宣扬以工业精神来改造社会生活,否认以传统材料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提倡以几何的形式,将塑料、钢铁、玻璃等现代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
图3-8 里特维尔德的乌德维尔德住宅设计
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雕塑家弗拉蒂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图3—9)。塔特林是构成派的中流砥柱,他通过使用金属材质来体现艺术、时代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将材料、空间与结构作为艺术研究的对象。第三国际纪念塔1920年首次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展出,它被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由于当时新政府反对“非具象艺术”,这座建筑一直没有建造成真实的建筑,而只是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这个作品使用钢材建造而成,不仅体现了其结构的创新,也表达了设计师的政治信念。
尽管构成派艺术家们倡导将机器时代的精神付诸于物质生活,然而他们在关于艺术家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担任什么角色这一观念上产生了分歧。马来维奇等艺术家们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实用美术,艺术元素是抽象的,可运用到任何有用的产品或是建筑中,从而忽视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使用者的要求。而塔特林等人认为艺术应该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更多地强调实用产品自身的功能。
从1918年到1921年这段时间是俄国战时共产主义阶段,列宁希望在混战中形成全新的、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的艺术形式,所以对艺术创作没有采取管制政策。在这期间,各种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包括1919年成立的激进艺术家团体“宇诺维斯”,由伊莫拉耶娃(Ermolaeva)、马列维奇(Malevich)等组建,这个团体对荷兰的“风格派”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俄国一些重要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艺术家在1918年创建的一个前卫的设计组织“因库克”,成员包括瓦西里·康定斯基(Kandinsky)、前卫艺术家罗钦科(Rodchenko)、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Varvar Stepanova)和评论家奥西勃·布里克(Ossip Brik)。还有1918年在莫斯科成立的自由国家艺术工作室,这个团体的艺术领域涉及非常广泛,包括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工业设计、雕塑等。
1912年,在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政府鼓励与西方的交流,俄国的构成主义得以为西方所知,然后这种形势随着激进派艺术家掌握大局,导致在1923年左右,一些构成主义和前卫艺术家纷纷离开俄国。此时,俄国的构成主义对西方的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世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图3-9 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1925年,莫斯科,一些构成主义艺术家和左翼艺术联盟成员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前卫艺术和设计团体“当代建筑家联盟”(Union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s),此时的俄国并没有因为斯大林执政而切断与西方的联系,这个团体成功地将俄国构成主义的观点、立场在西方传播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28年,斯大林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实行公有制,在全民中进行肃反运动,消除所有持不同政见者,从而结束了这些试验和争辩。虽然俄国构成主义广泛的传播和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也有人对这场运动表现出反对的态度。大部分俄国构成主义艺术实际上都没有能够转化成艺术成果,真正转变为构成主义建筑的是在192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设计的苏联展览馆。
第二节 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等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迅速,对社会结构手工业化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致命的冲击。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以及现代化的海报、广告、传媒以不可阻挡之势相继出现,然而,技术的进步并没有使产品的质量、性能等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纷纷打出了反对工业化、倡导手工艺、回归自然的旗帜,但是事实却是,工业和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现代文明已经具备一定的受众群体,改变了人们的审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出现已不容扭转。
在这种设计面临改朝换代的局面下,设计的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形成新的设计理念。长期以来,设计一直是为王公贵族或是教会这样的精英阶层而服务的,现代主义一开始就倡导使设计从“为贵族而设计”转变为“为人民大众设计”,以此来改变社会的状况,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虽然这种想法有些乌托邦式。二是顺应新的科学技术所形成的新的设计观,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当传统工艺遭遇现代文明,这种矛盾的局面促成了设计必须具有新的体系和规划蓝本,必须形成现代设计体系,由此产生了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现代主义包含现代主义建筑和现代主义设计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在二战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影响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对“现代主义”的定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时间上的定义,是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这一段时间内的设计运动;二是意识形态的定义,它是一个从形式、内容、传播思想等都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设计运动的意识形态的变革。
现代主义设计在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强调以功能为设计中心的功能主义,注重设计的科学性、便捷性和效率性;
二是在产品形式上提倡简单的几何造型,反对传统的装饰;
三是注重从整体设计考虑,包括设计的空间、设计的对象以及设计的费用等方面,将经济效益作为设计的一个部分。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开始发展的,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等新型材料和元素,色彩上基本以白色和黑色为主的工业化的中性色,强调“少就是多”的原则,现代主义引发了新一轮的建筑革命,进而影响到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等,形成了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德国的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1969年)和米斯·凡德罗(Ludw 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1969年)、瑞士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美国的弗兰克·赖特(Frank L.W right),还有俄国、芬兰和荷兰的一些设计师和艺术家都对推动这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主义设计最先在德国兴起,后来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发展起来,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到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在这些运动的推波助澜之下,现代主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体系。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和大规模的屠杀,使现代主义运动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大批的欧洲设计家流亡到美国,将现代主义的先进设计思想也带入了美国,并与当时美国丰裕的社会、商业需求相结合,在二战结束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际主义风格的高潮。
第三节 机器美学
说到机器美学,就必须提到建筑大师、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他是现代主义重要的先驱之一,对现代美学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尽管外界对于如何评价勒·柯布西耶的作品和风格一直存在巨大的差异和矛盾,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1987年,柯布西耶诞生1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足以证明他曾经的辉煌成就。
勒·柯布西耶是他的笔名,他的原名是查尔斯·爱德华·让涅列特(Charles Edouard Jeanneret),1887年出生于瑞士的拉·沙兹·德·芳,他的家乡由于遭遇大火而重建,几何式、棋盘式网格状的城市新规划对这位未来的大师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他标新立异的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对现代社会的物质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勒·柯布西耶早年学习过钟表技术,后师从普拉特捏(Charlesl Eplattenier)学习建筑,并在设计界逐渐崭露头角。1910年,柯布西耶在德国现代主义大师彼得·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学习工作,这段时期的经历为他以后的设计创作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1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建筑活动被迫停止,柯布西耶投身到现代绘画与雕塑中,以立体主义的立场将理想主义与机械化、现代化结合,以探索新的艺术语言的姿态走上了艺术革命的道路。
1917年柯布西耶移居巴黎。1920年柯布西耶与新派艺术家奥普方(Ozenfant)合作创办了《新精神》。在杂志的第一期上写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根植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这个刊物犹如他们自己的庄稼地,柯布西耶等人淋漓尽致地发表了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设计观念的文章。1923年柯布西耶把他自己发表的的文章汇集出版,取名为《走向新建筑》。这个刊物可以说是柯布西耶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宣传册,他提出理想主义的社会观念,赞扬汽车、飞机等现代化的工业产品,认为机器产品不应受传统势力和旧思想的限制,机器产品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在形式上歌颂简单的几何体,认为原始的形体才是真正的美的东西。柯布西耶可以说是一个温和的两面派,他一方面赞美工程师,认为“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但另一方面他又鼓吹造型的重要性,认为“轮廓线是纯粹的精神的创造,它需要造型艺术家”。
如果说一战爆发前柯布西耶的设计受到了贝伦斯的阶级观念的影响,那么战后此起彼伏的无产阶级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则让他的设计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认为设计应该为社会的稳定而服务,通过良好的设计避免社会的动乱,这一思想在他为私人家庭住宅的当中很好地表现出来。
柯布西耶对于机器时代的到来无疑持肯定态度,他是“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虔诚地崇拜着飞机、汽车等现代工业产品的精神,使他在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设计上有意识地模仿机器的造型。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秩序感、简洁的造型和几何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语言具有与生俱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产生了一种纯粹的、标准化的模式。机器美学视觉上给人的感觉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的变化为基础,强调空间、线条、比例、体积等要素,拒绝附加的装饰。柯布西耶有句名言—“住房是居住的机器”,这将他的机器美学的主张表现得一览无余。他宣扬用机器般的理性精神生产出来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居住机器”。柯布西耶折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魅力,在建筑中运用了飞机、轮船的仿生设计,因此他崇拜结构工程师,认为只有结构工程师才能将他新建筑创作的精神与机器产品通过技术完美地融入到建筑中来。
图3-10 柯布西耶艺术家住宅和工作室
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柯布西耶设计了有名的新精神宫。这座建筑使用标准化批量生产的构件和五金件,犹如一幅现代生活的美好画卷。柯布西耶因这座建筑成名,成为20世纪20年代国际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图3—10)
1926年,柯布西耶从现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这一条件出发,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色”:
1.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的平面;
4.横向长窗;
5.自由的立面。
柯布西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代表作品如库克住宅、萨伏伊别墅、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以及他参与设计的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等,都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这些作品比较符合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造型活泼新颖,对现代建筑影响很大。此外,柯布西耶也为自己的建筑更具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还进行了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如1928年他设计的现代主义的钢管结构椅。(图3—11)
图3-11 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勒·柯布西耶曾在书中写道:“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地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傍晚时分的彩虹也仿佛能够一直延续到清晨,当然,这种效果需要在事先的设计中使光与影充分地融合。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虽然我们过去的时代也是高贵、美好而富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做到更好,那也是我的信仰。”1965年8月27日,这位艺术多栖大师因心脏病与世长辞。
第四节 现代主义设计流行风格
一、艺术装饰风格的风靡
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开始出现,尤其是钢管家具更是受到众人的追捧,但大多作为公共产品,对于家庭风格的产品,人们多倾向于更具形式感和美感的产品,此时源于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艺术装饰风格依然在欧美国家流行,拥有巨大的市场。(图3—12)
图3-12 艺术装饰风格的造型语言
艺术装饰风格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一种装饰艺术的潮流,这种潮流涵盖了多个领域:绘画、广告、书籍装帧、家具、陶瓷、玻璃器皿、珠宝首饰、建筑,等等,这种风格更好地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对20世纪的工业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艺术装饰风格的流行,得益于人们潜意识里对手工艺的偏爱,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更多的是想表现法国的浪漫主义情怀。法国的工业设计历来重视手工艺和风格性,在一战后,这种潮流的蔓延渐渐地奠定了艺术装饰风格的基础。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范围广、涉及数十个国家的装饰艺术运动,建筑、家具、广告、平面、服装,等等,无一不受到这场运动的影响,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达到高潮,一直持续到1910年左右,被装饰主义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替代。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过分的装饰风格的反对,倾向于自然的装饰,如动物、植物的图案。虽然新艺术极力反对传统的装饰风格,但是一些艺术家却理性对待这种装饰艺术风格,将艺术与设计结合,加上当时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名流汇聚至此的社会环境,设计能得到名流的青睐和经济支持,设计师们更是得心应手,人们对于美的东西总是无法抗拒,这种装饰风格从上流社会蔓延到了全社会。(图3—13)
图3-13 具有艺术装饰风格的纽约克莱斯勒大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开始热衷于现代建筑与设计。1917年,法国人卡迪埃(Louis Cartier)设计了一款“坦克”表,在战前,手表多为女士使用,男人都倾向于怀表,但是由于战争中的士兵们不可能再一如既往地“优雅”地掏出怀表看时间,于是成功地开启了男性市场,这如实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文化的影响,机器意识开始渗入到文明之中。在珠宝设计中,设计师们摒弃了传统繁琐的装饰纹样,转而开始用规整的几何构图,有的饰物甚至直接以机器零件为主题,如巴黎珠宝商以重炮弹壳的形式来制造吊饰,并在手镯上安置滚珠。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少设计师尝试将现代主义严格的形式感与奢华、时尚的精神结合,如几何体银质台灯图,就如实地反映了曾经迷恋于历史风格的上流社会开始接受新的美学形式。与此同时,传统的木制家具与金属类家具开始打擂台,如包豪斯严谨的钢管家具,将贵重的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的风格就非常受中产阶级的家庭的青睐。(图3—14、图3—15)
图3-14 流线型订书机
图3-15 克莱斯勒气流小汽车
艺术装饰风格不是哪一种特定的风格,它是集大成之所在,受到了很多艺术流派和形式的影响,包括新艺术中的直线派、立体主义、俄国的芭蕾舞舞台艺术的影响。1925年,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举办了国际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旨在重新确立其在装饰艺术领域中的地位,这场博览会汇集了建筑作品、实用物品和装饰品,设计者们的优秀创意与技艺高超的手工艺者合作,不惜使用珍贵奢华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装饰主义情怀,也由此发展成了艺术装饰风格。
在这次博览会之后,大量的订单如雪花般飘来,人们渐渐以“摩登”这个词来代替艺术装饰风格的设计,“摩登”这个“无心插柳”的流行产物从法国传到了欧美其他国家,尤其在美国的好莱坞,渐渐发展成了一种夸张、奢华的“爵士摩登”。到20世纪30年代,艺术装饰风格渐渐平息,流线型风格开始风靡一时。(图3—16)
图3-16 流线型汽车
二、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是从空气动力学角度,为了增加交通工具的速度而设计的一种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式在高速运动时能减少外界的阻力,从而提高速度。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国家流行,用在工业设计中,象征速度和工业时代的精神,汽车造型以及家用电器如电熨斗、烤面包机、电冰箱甚至订书机等的外观,都采用流线型。
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工业化生产高度发展,设计师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工业设计成为了社会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工业的批量化生产造成产品价格下降,设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从为富人设计转变为为大众设计。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纯外在的“样式设计”,它真实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消费者主动掏出钱包,就必须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虽然流线型风格只是停留在产品的表面做文章,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却给大家带来了一丝曙光,流线型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体现。
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这直接为工业设计指明了方向,很多产品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大规模生产。工业设计师多仁(Harold Van Doren)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以详细的图解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193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壳的技术,完全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圆滑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流线型以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它的设计都采用了现代技术和材料,流线型体现着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流线型最早的研究出现在欧洲,1900年就已经出现了“水滴型”形状的交通工具,1921年德国就出现了流线型造型的汽车,在汽车造型方面掀起了一股小浪潮,将流线型风格用于飞行产品的是1933年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生产的波音247型飞机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生产的DC—1型飞机,飞机整体造型采用流线型,结合采用铝外壳,机翼与机身融为一体,这种造型极具美感,流线型飞机促进了流线型风格的发展。流线型风格实质上是当时美国人对产品式样要求的一种体现,它出现在“有计划废止制度”的背景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当时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Alfred Sloan)领导的设计师团队创造了汽车设计和销售的新模式,即“有计划废止制度”,利用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有计划地考虑未来几年的汽车式样,有计划地造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消费者心理老化,以刺激消费者追逐流行式样。这种方式是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该制度遭到环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对地球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这种体系已经在全世界蔓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回收和二次利用来缓解这一局面。当时的人们对流线型的热爱已经到达了痴迷的程度,任何物品都被要求设计成流线型。被盲目崇拜的流线型并不适合所有产品,当然也不能因此否认了流线型本身。
流线型风格是一种纯样式设计,并不涉及产品的功能,流线型风格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属1936年奥罗·海勒(Orlo Heller)设计的一个流线型风格的订书机,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订书机”,这是一个典型的形式主义设计的代表,圆滑的机身,通过按键来进行操作,是流线型风格的典型代表。
20世纪30年代,汽车风洞试验决定了汽车外型,试验证明了流线型确实能减少风阻,在高速行驶时降低油耗。1933年至1934年美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理查·富勒(Richard B.Fuller,1895年—1983年)设计流线型汽车“戴玛西翁”,这是一辆三轮汽车,呈“泪滴”状。在时速50英里时能节省50%的燃料。但是,对于美国汽车工业来说这部车的样式太过前卫,并没有吸引汽车生厂商投产,但这个设计却是流线型风格汽车的开端。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凯迪拉克成立了一个式样部,专门进行流线型汽车试验,市场反响也很好。此外,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主任工程师卡尔·布里尔(CarlBreer)主持设计了气流型汽车,这个产品造型也非常前卫,引起了褒贬不一的争议,尽管生产商和销售商为这个产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遗憾的是销售依然不理想,但是却对各国汽车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流线型风格从美国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对交通工具需求量的增大和通过传播媒介的影响,美国的流线型风格演化成了世界性的流线型运动。如捷克塔特拉汽车公司的V8—81型汽车,流线型的样式,尾部还有一个尾鳍,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最杰出的汽车之一。还有由德国设计师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设计的酷似甲壳虫的大众牌小汽车,是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普及面最广的一个设计,目前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图3—17)
图3-17 V8—81流线型汽车
流线型风格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一直风靡了20多年,在美国“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下,蔓延到全世界范围,对汽车设计、销售、市场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地处北欧,包括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冰岛五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斯堪的纳维亚等国的工业迅猛发展,设计领域也开始崛起,尤其是瑞典、丹麦和芬兰发展得最为快速,逐渐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但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致体现。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同时因为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他们的设计都以本国文化背景为基础,注重传统,并把传统与现代工业结合在一起,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人们称之为独特的“工业艺术”,设计领域涉及传统工艺品、金属制品、玻璃器皿、家具、陶瓷和纺织品,等等。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设计总体上各有特色,其中瑞典是五国中最早有设计活动的国家,1900年,瑞典成立了一个瑞典设计协会,旨在促进设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尤其在陶瓷和玻璃制品方面瑞典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被称为“瑞典现代风格“(Swedish Modern)。在1925年巴黎国际博览上,瑞典玻璃制品大获成功,瑞典的陶瓷、玻璃器皿造型简单、功能良好,也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民主化特色,这种简朴的风格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影响。瑞典优秀的现代主义设计还体现在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上,瑞典家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家具,瑞典产品设计深受德国现代主义的影响,它的现代主义设计一直秉承”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产品设计极大地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
瑞典设计师马姆斯登(CarlMalmsten)和马特逊(BrunoMathsson)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优秀代表,他们设计的家具考虑到北欧寒冷的地理环境,采用自然木材、皮革,遵循产品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因地制宜,造型简洁,集功能性、舒适性和方便性于一体,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他们的家具设计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奠定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基础,对二战后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图3—18、图3—19)
图3-18 瑞典马姆斯登的椅子
图3-19 瑞典马特逊的椅子
丹麦的现代设计是瑞典之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后起之秀,并在20世纪50年代赶上了瑞典的步伐,在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居用品设计方面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丹麦的工业设计优秀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年—1967年)设计的照明灯具,在1925年巴黎国际博览上一举成名,并获得了金牌。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PH系列灯具,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PH系列灯具在造型上具有极高的美学质量,遵循科学的照明原理,没有过多装饰,但极具造型美感,因而使用效果非常好,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图3—20、图3—21)
PH灯具的重要特征是:
1.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
2.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直接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
3.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
图3-20 PH灯
图3-21 PH灯
4.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图3-22 维纳设计的椅子
图3-23 维纳设计的“中国椅”
图3-24 维纳设计的“中国椅”
丹麦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维纳(H a n s Wegner),1914年出生于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毕业于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校。维纳本人对家具制作非常了解,对家居的材料、质感、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研究,这奠定了他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维纳最有名的设计是1949年设计的一把名为“椅”(The Chair)的扶手椅,这是丹麦家具的经典之作,闻名世界。维纳的设计极少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给人以亲近之感,“椅”的设计也是如此,流畅的线条、精致的细部处理和高雅质朴的造型,这种椅迄今仍大受欢迎,成为世界上被模仿得最多的设计作品之一。维纳对中国家具也颇有研究,他所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就具有中国明代家具的风格。维纳在家具设计方面硕果累累,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创作优秀作品。(图3—22至图3—24)
20世纪50年代,丹麦还有一位国际级大师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1902年—1971年)。雅各布森于1927年毕业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作品风格大多简洁、雅致,注重细节的把握,整体感觉浑然天成。雅各布森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了三款经典造型的椅子,即“蚁”椅、“天鹅”椅和“蛋”椅,这三种椅子均是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形的,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图3—25)
图3-25 “天鹅椅”
另外还有设计师克兰特(Kaare Klino)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的一把折叠椅和一把躺椅,都是斯堪的纳维亚的经典作品。丹麦在金属制品设计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有乔治·简森(Georg Jensen)、凯·博森(Kay Bojesen)和汉宁·科佩尔(Henning Kopel),还有丹麦设计家霍舍尔(Knud Holscher)设计的楼梯扶手等。
芬兰的现代设计在瑞典和丹麦之后,这是因为芬兰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稳定发展,分别在1951年和1954年的“米兰设计三年展”上崭露头角。芬兰的家具也具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舒适、人性的特点。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AlvarAalto,1898年—1976年)是芬兰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他追求自然,重视传统手工艺,他设计的椅子保持了原木的本色,加上纯天然的皮革和其他材料制作,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设计,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要特点之一。阿尔托还擅长于玻璃制品设计,他在1937年设计了一个花瓶,采用了有机形态的造型,其创作灵感来自本国的湖泊边界线,还有根据花卉的有机线条来设计玻璃器皿等。他的设计还在英国、美国有较大影响,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软”趋势,并预示着20世纪50年代的“有机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此外,芬兰在玻璃、陶瓷、纺织品设计方面达到了和邻国一样的水平,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好评。(图3—26至图3—28)
图3-26 芬兰阿尔托的花瓶
图3-27 芬兰的玻璃瓶
图3-28 芬兰的玻璃瓶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世界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作品在今天看来仍是经典之作,它的成功是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共同努力探索的结果,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者们对传统的尊重,对现代文明的理性态度,对设计孜孜不倦的追求让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享有世界一流设计的美誉,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