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年留学志在强国

百年留学志在强国

时间:2023-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科技界被誉为中国科技世界巨擘的钱学森就是中国百年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由于美国当局的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历程达5年之久,历经了坐牢、监禁、审讯等磨难。吴鹰回国创业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引来了全世界的目光。1998年6月,在美国《商业周刊》亚洲版评选的50位领导和影响亚洲政治经济变化的风云人物中,吴鹰同韩国总统金大中等同时成为亚洲风云人物。我国向国外派留学生逾百年,从清末到1978年,出国留学人员约13万。
百年留学志在强国_国际化人才:世界沟通的桥梁

百年留学志在强国

赴海外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实现自己的救国、强国梦想,是百余年来每一位中华青年学子孜孜不倦的追求,为此,中华学子前赴后继,不断创造海外留学的新记录,从1847年中国的第一位留学生留美开始,到上个世纪初鲁迅、郭沫若、周恩来等海外留学,他们都有一股强烈的强国救国愿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辈们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知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他们不辞劳苦的求学精神,激励着中华青年一代又一代后来人,涌现出许多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我国科技界被誉为中国科技世界巨擘的钱学森就是中国百年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1934年夏,年仅23岁的钱学森在上海交大毕业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预备班,满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从上海乘船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飞机制造专业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 1936年又转学到加州工学院攻读博士。

钱学森在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影响下,自己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原子弹等提高综合国力的经验,从中看到了技术科学是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关键。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且都是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由于美国当局的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历程达5年之久,历经了坐牢、监禁、审讯等磨难。

1955年回国后,他迅即投入到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国防科技建设事业中。钱学森通过40多年的奋斗,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论、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学、半导体等领域和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杰出贡献。钱学森为报效祖国,冲破重重阻力的壮举,鼓舞着一批又一批海外学子学成归来。

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的吴鹰舍弃在国内优越的工作和待遇,带着30美元离开祖国,赴美留学,在飞机上他花1美元买了杯啤酒,以后又在美国机场用去2美元为非洲饥荒的难民献了爱心。最后,他用那仅有的27美元在新泽西洲开始了留学、打工生活。1985年,学业优秀的吴鹰很快进入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1991年他在美国创办斯达康公司, 1992年便回国创业,成为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UT斯达康在中国投资已达20多亿元人民币,其产品“小灵通”无线市话以及被电信部门广泛采用的AN——2000综合接入网设备在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吴鹰回国创业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引来了全世界的目光。1998年6月,在美国《商业周刊》亚洲版评选的50位领导和影响亚洲政治经济变化的风云人物中,吴鹰同韩国总统金大中等同时成为亚洲风云人物。对于回国创业,吴鹰说:“不管到哪里,我们永远是炎黄子孙,唯一不同的是去了美国一趟。”

我国向国外派留学生逾百年,从清末到1978年,出国留学人员约13万。从1978年以后20多年间派出的留学生近40万之众,其中有14万学子已学成回国。百余年间,学子们回国的时间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归国创业,报效祖国的愿望是共同的,百年留学,志在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