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回焊炉的维护保养
任务要点
☆回焊炉整体的维护保养计划和方法
☆传送机构的维护保养方法
☆加热、冷却及助焊剂回收机构的维护保养方法
☆回焊炉电器及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4.2.1 回焊炉整体维护计划和基本内容
对回焊炉进行定期维护保养除了可以延长机台的使用寿命之外,还能够保障SMT稳定生产,提高产量,从而保证通过回焊炉的产品质量。在进行维护保养之前,必须制订好周期性的保养计划,并且准备好常规性的保养工具和保养用品。
1.制订维护保养计划
维护保养按照保养内容和保养周期的不同分为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季保养和年保养。如表4-5所示。
表4-5 回焊炉保养计划表
2.准备维护保养的常用工具和用品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有些物品和工具是常规性的,而某些较为特殊的工具要另外准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物品和工具。
(1)吸尘器,无尘纸或碎布,毛刷,铁刷。
(2)清洁剂(CP-02),炉膛清洗剂,高温链条油,WD-40保养剂,煤油,酒精。
(3)英制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铲刀,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铁皮箱,测风仪,D-TEK检漏仪,万用表,游标卡尺。
3.维护保养的基本内容
1)日保养
(1)用无尘纸或碎布蘸少量清洁剂擦拭清洁回焊炉表面的灰尘等脏物。
(2)检查自动加油器中的高温链条油的存量,如图4-17所示。
图4-17 自动加油器
(3)将炉子的上盖打开,清洁内部的助焊剂和掉入炉中的杂物。
2)周保养
(1)选择COOL DOWN模式。
(2)调节炉膛升降开关将炉膛升起。
(3)用吸尘器将炉膛内的助焊剂等脏物吸附掉。
(4)用碎布或无尘纸蘸上炉膛清洁剂将吸尘器无法吸掉的助焊剂等脏物擦拭干净。
(5)对炉口进口处用布或擦拭纸进行擦拭清洁。
3)月保养
(1)在传送系统的方杆上加油。
(2)检测传送网的松紧程度。
(3)检查机器中各个排风管是否清洁,将污物清除。
(4)用吸尘器清洁设备内的灰尘及顶盖上的散热风扇。
(5)清洁轨道调宽的丝杆。
(6)检测传送系统上的各个传动齿轮,必要时进行清洁、加油。
4)季保养
(1)观察炉膛顶面和出风口是否覆有助焊剂等脏物,如有则用小铁铲将其铲掉,再用炉膛清洁剂清除。
(2)将冷风区的吹风电机拆下来,清除电机叶轮上和涡轮中的助焊剂。
(3)检查轨道固定边与轨道可动边的前后钢板是否覆有助焊剂等脏物,如有则可用小铁铲将其铲净,再用炉膛清洁剂清除。
(4)将回焊炉的上部盖打开,检查其上端热风电机及上盖散热风扇是否有污垢和异物,如有污垢及异物可将其拆下用CP-02清洁剂清洁污垢再用WD-40保养剂除锈;检查下端热风电机,如有污垢及异物可将其拆下用CP-02清洁污垢再以WD-40除锈;检查抽风扇是否有污垢、异物及排风管有否破损,用酒精清洁排风管的管壁。
(5)对炉口进口处用布或擦拭纸进行擦拭清洁。
(6)检查链条是否有变形及与齿轮是否吻合,链条与链条的间孔是否被异物堵塞,如有可用铁刷将其去除。
(7)检查前中后轨道的平行度,看其是否有变形,可用PCB在轨道上运行,然后检查轨道与PCB的间隔是否出入过大。
(8)检查UPS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用万用表测量其输入/输出端电压。
5)年保养
在季保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对回焊炉的内外部件进行维护。
4.2.2 传送机构的维护保养
1.传送机构机台精度校正及调整
1)轨道平行度调整
(1)调整方法 用游标卡尺配合PCB生产基板测量,一般以进口处宽度为基准点,如果出板处宽度不对称,则用固定钳和19mm开口扳手将链条与轨道后端的转动齿杆分开并放松,再用手转动后端传动齿杆调整到与前、中端距离相同。
(2)调整过程的作业标准如下。
①进口处、中央传动组合和出板处为测量要点。
②以固定边轨道为基准,测量第3区、第6区、第9区和第12区到机座边缘的距离,各个距离值要平行一致(允许偏离范围在±1mm以内)。
③进口处与出板处放置PCB后间隙距离应该在1.2mm以内。
④中间传动组合应该比进口处、出板处宽1~1.5mm。
⑤基本调整完毕后,可将回焊炉加热至生产设定温度,实时打开炉膛盖,用生产PCB板比对测量,观察PCB板是否能够顺畅划动而不发生卡板、掉板现象。
2)轨道移动装置调整
(1)调整方法 在WAKE UP温度挡中,将手动调整轨道宽度开到极限,观察滚动滑轮的运动情况,检查其是否因阻力而影响轨道宽度。如果阻力较大,则应适当地放松移动装置。
(2)调整过程的作业标准 滚动滑轮滑动情况正常。
3)轨道固定边和移动边前后钢板的调整
(1)调整方法 先用水平仪检测轨道固定边和移动边前后钢板的平行度,然后用内六角扳手检查螺丝的松紧程度。
(2)调整过程的作业标准如下。
①前后钢铁板不应发生偏移、变形等现象。
②上紧轨道固定螺丝。
4)轨道调宽装置的调整
(1)调整方法 轨道调宽装置如图4-18所示,检查调宽传动电机、传动杆和各齿轮链条能否正常的运行或转动。如果出现松动、偏移等情况,则用内六角扳手和宽口钳进行调整。如果调宽装置出现变形、弯曲的现象,则要及时更换新品。
(2)调整过程的作业标准如下。
①齿轮、链条的松紧度适中,装置能够正常转动,用内六角扳手上紧轴心固定内六角螺丝。
②轴杆的轴套在正常位置,用宽口钳调整到无沟槽间隙产生。轴杆传动正常,不应有偏移、弯曲或变形等现象发生。
图4-18 轨道调宽装置的调整
5)前段及中部传动装置的调整
(1)调整方法 前段及中部传动装置如图4-19所示,检查前段及中部的固定齿杆、齿轮和轨道运动轴杆的咬合情况,各装置能否正常运行,再用内六角扳手上紧螺丝。如果出现松动、偏移等情况,用内六角扳手配合宽口钳进行调整。如果装置出现变形、弯曲甚至断裂现象,则应及时更换新品。
(2)调整过程的作业标准如下。
①前段及中部固定齿杆、齿轮需与转动齿轮正常咬合,不允许有偏移,弯曲及变形现象发生。
②前段及中部轨道运动轴杆需与运动电机同步移动,移动要顺畅。用内六角扳手上紧轴杆与轴杆之间所连接的固定内六角螺丝。轴杆不可有偏移、弯曲、变形、螺丝松动或断裂等现象发生。
图4-19 前段及中部传动装置
2.传送机构的清洁及保养
(1)炉内腔体传送机构如图4-20所示,清理传送机构中的无用螺丝和残留杂物。
(2)链轮如图4-21所示,清理链轮,并加入适量的机油。
图4-20 炉内腔体传送机构示意图
图4-21 链轮示意图
(3)将轨道调整至最宽位置,在入口处找到链网接头,用尖嘴钳拆开链网,如图4-22所示。在网下铁板上喷上炉膛清洁剂稀释助焊剂等污垢后,用铲刀将污垢铲净,最后用擦拭纸或碎布蘸少量炉膛清洁剂将其擦拭清洁干净。
(4)检查链条与链条的间孔是否被异物堵塞,如有,则用铁刷将其去除。
(5)对回焊炉的进出口及中部、方形轴杆、支撑辅助杆和调宽丝杆上喷上炉膛清洁剂,稀释助焊剂及污垢,用擦拭纸或碎布蘸少量炉膛清洁剂将其擦拭清洁干净,最后在表面上均匀涂上一层高温油进行润滑和保护。
(6)传送机构两端圆杆如图4-23所示,用异丙醇将传送机构两端的圆杆擦净,并加入适量的机油。
图4-22 链网示意图
图4-23 传送机构两端圆杆示意图
(7)用碎布蘸酒精清洁传送带和滚筒上其他污垢。
(8)清洁网带驱动各转动轴。
(9)清除所有多余的润滑油和机油。
4.2.3 加热系统、冷却及助焊剂回收机构的维护保养
1.加热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1)炉膛外观见图4-24所示,清洁炉膛外部、抽风罩以及周边其他位置,必要时用酒精擦拭。
图4-24 炉膛外观图
(2)将回焊炉炉膛上盖打开,并且等待炉内温度降低到室温左右。
(3)检查炉膛上盖是否附有助焊剂等污垢,如果有,先喷上炉膛清洁剂稀释助焊剂,再用铲刀将污垢铲掉,最后用无尘纸或碎布蘸少量炉膛清洁剂擦拭清洁干净,如图4-25所示。
(4)炉膛内部如图4-26所示,用无尘纸、吸尘器等清洁工具等将炉膛内的灰尘和助焊剂擦拭和清除干净。
图4-25 炉膛上盖清洁示意图
图4-26 炉膛内部示意图
(5)上下端鼓风机加热电机如图4-27所示,检查电机是否能够正常转动,有无异响,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用无尘纸或类似的清洁工具蘸少量炉膛清洁剂将其擦拭干净。
图4-27 上下端鼓风机电机示意图
2.助焊剂回收机构及冷却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助焊剂过滤结构如图4-28所示。
助焊剂过滤结构的维护方法如下。
(1)打开助焊剂过滤盒(F/F BOX),取出过滤器,更换新品,如图4-29所示。
(2)清洁周围部件,为了在维护后使助焊剂在排风时完全抽出去,复原时注意气密情况和开关接触情况。
(3)助焊剂抽风管和回风管如图4-30所示,将洞板放下,以约5.5mm或以上平方线径的电线探入2英寸回风管孔,测试管路是否通畅。
图4-28 助焊剂过滤结构图
图4-29 助焊剂过滤盒
图4-30 助焊剂抽风管和回风管
(4)检查助焊剂回收热交换系统抽风管,如图4-31所示。检查其有无破损,清除抽风管中的污垢和异物,并打开抽风测量口,按风向用抽风测量仪测量其风量是否足够,要求风量在500~700SCFM或风速在1480~2470ft/min范围内。
图4-31 助焊剂回收热交换系统抽风管
(5)检查冷却风机和冷却风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如图4-32所示,及时擦拭灰尘和污垢,并用吸尘器将细小的灰尘吸净。
图4-32 冷却风机和冷却风扇示意图
4.2.4 回焊炉电器及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保养
1.电器系统的维护保养
应定期检查回焊炉电气系统中的线路连接和部件运行情况,保证线路无断路或漏电情况,确保继电器和空气开关工作正常。回焊炉中的继电器和空气开关如图4-33所示。
图4-33 回焊炉中的继电器和空气开关
(1)各电路接头螺丝用内六角或螺丝刀拧紧,观察各线路绝缘胶皮是否有破损或发黄老化的现象,必要时进行更换或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2)如遇继电器损坏,则需更换继电器,具体的更换方法如下。
①关闭电源,打开电控箱面板,检查并找出损坏的继电器部件。
②用螺丝刀将继电器的固定螺丝拧开,断开线路连接,将其取下,用散热剂涂在新部件背面和对应的散热铝板位置上。
③安装固定新继电器,连接线路,检查确定无误后再接通电源测试。
(3)如遇空气开关跳闸,则应马上关闭电源,检查确认跳闸的原因,待故障排除后,再打开电控箱,将跳闸的空气开关复位,最后接通电源测试工作情况。
2.计算机系统维护保养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是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和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系统时,要避免其发生受潮、撞击等,避免不明来源的移动存储设备接入系统,保持计算机表面的清洁和良好的散热。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电源线与信号线的可靠连接。
(2)开机时应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再给主机加电;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再关各外部设备。开机后不能立即关机,关机后也不能立即开机,中间应间隔10s以上。
(3)在进行键盘操作时,击键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影响键盘的使用寿命。
(4)经常清理灰尘及擦拭键盘与机箱表面,计算机不用时要盖上防尘罩。
(5)在通电情况下,不要移动主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