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4 滑动轴承合金
在滑动轴承中,用来制造轴瓦或内衬的耐磨合金,称为轴承合金。轴承是用来支撑轴进行工作的,当轴在其内转动时,在轴颈和轴瓦之间必然有强烈的摩擦,同时还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通常轴承的价格昂贵,更换困难,为避免轴颈受到磨损,又尽可能延长轴瓦的使用寿命,要求轴瓦材料有足够的强度、硬度(要比轴低)和韧性,小的摩擦系数、良好的磨合性(指轴颈与轴瓦在运转时相互配合的性能),并能保存润滑油,另外,还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腐蚀性。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除适当选择材料外,还应当使轴承合金的组织为软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质点(见图8-7),或者是硬基体上分布着软质点。这样硬质点凸起支撑轴,软基体被磨凹,可储存润滑油,形成连续的油膜,使摩擦系数减小,同时软基体还具有抗冲击和较好的磨合能力。
图8-7 滑动轴承合金的结构示意图
常用的轴承合金有铝基、锡基、铅基、钢基及铁基合金等。铸造轴承合金的牌号用ZCh(“Z”为“铸”字的汉语拼音字首,“Ch”为轴承的“承”字的汉语拼音字头),加基体元素和主添元素及其含量来表示。例如,ZChSnSb11-6表示锡基轴承合金,主添加元素是锑,质量分数为11%,辅加元素(铜)的质量分数为6%。
一、锡基轴承合金(锡巴氏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是锡-锑合金基础上添加铜的合金,其组织是典型的软基体上加硬质点,图8-8为最常用的锡基合金ZChSnSb11-6的显微组织,其中的软基体是锑在锡中的α固溶体,呈暗黑色,硬质点β相是以SnSb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呈白色方块状,以及铜和锡形成的化合物Cu3Sn及Cu6Sn5呈白色针状、星状和粒状。铜-锡化合物还会形成树枝状骨架,阻止密度比较轻的锡-锑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上浮,防止出现密度偏析。
图8-8 ZChSnSb11-6的显微组织
锡基轴承合金具有小的线膨胀系数和摩擦系数,导热性、抗腐蚀性及韧性良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适宜于制作汽车、拖拉机、汽轮机等高速轴承。常用锡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如表8-8所示。
表8-8 锡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
二、铅基轴承合金(铅巴氏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是在铅-锑合金基础上添加锡、铜等元素的合金。它的软基体是(α+-)共晶相(α是锑在铅中的固溶体,—是铅溶入以SnSb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硬质点是白色方块状的初生相及羽毛状的金属化合物Cu3Sn。
铅基轴承合金的硬度、强度、韧性与锡基合金相比要低,摩擦系数也较大,但价格便宜,铸造性好,故常用于低速、中载荷或静载荷下工作的轴承。常用铅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如表8-9所示。
表8-9 铅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
三、铝基轴承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近代汽车、拖拉机、航海、航空发动机等高速、高压、重载下工作的新型滑动轴承合金。铝基轴承合金的密度小、导热性好、承载强度和疲劳强度高,并且具有高温硬度,优良的耐腐蚀性和减摩性,适合用于高速、高负荷下工作的轴承。常用的铝基轴承合金有铝锑镁轴承合金及铝锡轴承合金两种,其中以高锡铝基轴承合金应用最广,可代替巴氏合金和铜基轴承合金。高锡铝基轴承合金是以铝为基,加入约为20%的锡和1%的铜,它的硬基体是铝,软质点是不溶入铝的球状锡晶粒,铜可防止密度偏锡,并溶入铝提高基体强度。
在机械工业中应用的轴承合金材料很多,除上述的锡基、铅基、铝基轴承合金外,还有铜基(锡青铜、铝青铜、硅黄铜、铝黄铜)、锌基(以锌为基,添加铝、铜的合金)、铁基(珠光体灰铸铁)轴承合金及粉末冶金含油轴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