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

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

时间:2024-10-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现行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的要求,其中的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即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突破,因此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评价结果,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30%左右。

2.3 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

2.3.1 投资估算概述

1.投资估算的概念

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特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它是建设项目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按照现行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的要求,其中的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即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突破,因此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评价结果,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

2.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

(1)投资机会研究及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这个阶段主要是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明确投资方向,提出概略的项目投资建议,并编制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30%左右。

(2)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这个阶段介于投资机会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之间,主要是进行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初步投资评价。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20%左右。

(3)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也称最终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这个阶段主要是评价选择拟建项目的最佳投资方案,对项目的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10%左右。

3.投资估算的作用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

(3)项目投资估算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设计概算就不得突破批准的投资估算额,并应控制在投资估算额以内。

(4)项目投资估算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建设单位可根据批准的项目投资估算额,进行资金筹措和向银行申请贷款。

(5)项目投资估算是核算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建设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6)合理准确的投资估算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实现工程造价事前管理和主动控制的前提条件。

4.投资估算编制的内容及要求

1)投资估算编制的内容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构成。

(1)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是指在项目筹建与建设期间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2)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是指债务资金在建设期内发生并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包括借款(或债券)利息以及手续费、承诺费、管理费等其他融资费用。具体计算见第1章相关内容。

(3)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投产后,为进行正常生产运营,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因为要考虑到正常投产运营前的投资,所以用铺底流动资金。铺底流动资金是项目建成后,在试运转阶段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在项目决策阶段,这部分资金要落实。

铺底流动资金=流动资金×30%

2)投资估算的要求

(1)投资估算的范围应与项目建设方案所涉及的范围、所确定的各项工程内容相一致。

(2)投资估算的工程内容和费用要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重复计算或者漏项少算。

(3)投资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

(4)投资估算选用的指标与具体工程质检存在标准或条件差异时,应进行必要的换算或者调整。

(5)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应能满足项目决策阶段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5.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议书。

(2)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3)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文字说明或图纸。

(4)投资估算指标或概算指标、概算定额。

(5)设计参数指标。如各类工程建筑面积指标,医院:m2病床;学校:m2/学生;暖气空调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耗热(冷)量指标,kW/m2等。

(6)当地材料、设备预算价格及供应情况;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及供应情况。

(7)已建同类项目投资资料。

(8)当地历年历季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调价及价格实际上涨情况。

(9)现场条件,如地形地质条件、供水供电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

(10)其他条件及有关规定,如取费标准、银行贷款利率等。

2.3.2 建设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中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

建设投资由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组成,把建设投资中不涉及时间变化因素的部分,即除涨价预备费外的部分称为静态投资部分。在项目的不同前期研究阶段,允许采用详简不同、深度不同的估算方法。常用的估算方法有资金周转率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单元组合法、指标估算法等。估算时,应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内容、范围、技术资料和数据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较为适宜的方法。

1)资金周转率法

该法是从资金周转率的定义推算出投资额的一种方法。

当资金周转率为已知时,则

img29

式中:C——拟建项目投资;

Q——产品年产量;

P——产品单价;

T——资金周转率,img30

该法概念简单明了,方便易行,但误差较大,不同性质的工厂或生产不同产品的车间,资金周转率都不同,要提高投资估算的精确度,必须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

2)生产能力指数法

这种方法起源于国外对化工厂投资的统计分析,据统计,生产能力不同的2个装置,它们的初始投资与2个装置生产能力之比的指数幂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img31

式中:C2——拟建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C1——已建同类型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Q1——已建同类型项目的生产能力;

n——生产能力指数;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该法中生产能力指数n是一个关键因素。不同行业、性质、工艺流程、建设水平、生产率水平的项目,应取不同的指数值。选取n值的原则是:若已建类似项目的规模和拟建项目的规模相差不大,生产规模的比值在0.5~2之间,则指数n的取值近似为1;若已建类似项目的规模和拟建项目的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n取值在0.6~0.7之间;若拟建项目规模的扩大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则n取值在0.8~0.9之间。

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简单、速度快;但要求类似工程的资料可靠,条件基本相同,否则误差就会增大。在我国,生产能力指数法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较为适宜。

【例2-1】 已知建设年产40万吨乙烯装置的投资额80 000万元,试估计建设年产65万吨乙烯装置的投资额是多少?(n=0.6,f=1.2)

img32

【例2-2】 若将设计中的化工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提高两倍,投资额大约增加多少?(n=0.6,f=1)

img33

计算结果表明,生产能力提高两倍,投资额增加93%。

3)系数估算法

系数估算法又称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用或主体设备费用为基数,以其他工程费用占主体工程费用的百分比为系数来估算项目总投资的,其方法比较简单,但精度也较低,一般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系数估算法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一种工艺设备投资系数法。

工艺设备投资系数法是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较大,并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的投资为基数,根据已建同类型项目的有关统计资料,计算出拟建项目的各专业工程(总图、土建、采暖、给排水、管道、电气、自控等)占工艺设备投资的百分比,据以求出各专业的投资,然后把各部分投资费用相加,即为项目的总费用。计算公式为

img34

式中:C——工程项目全部费用;

E——工艺设备费用;

fi——各专业工程费用占工艺设备费用百分比,简称投资比重系数;

I——其他费用。

【例2-3】 某工业项目主厂房各专业工程的投资比重系数为:工艺设备f0=1.00,土建工程f1=0.76,工业炉f2=0.20,供电及传热设备f3=0.18,起重运输设备f4=0.08,采暖通f5=0.04,给排水工程f6=0.03,自动化仪器f7=0.04,其他辅助附属设备f8=0.18。该主厂房工艺设备费用为300万元,设计与管理费为工程费用的15%,不可预见费为工程费用的5%,则主厂房建成后的费用是多少?

解 主厂房全部建成后的费用是img35=1.00+0.76+0.20+0.18+0.08+0.04+0.03+0.04+0.18=2.51

C=300×2.51×(1+0.15+0.05)万元=903.6万元

国外也将这种方法称为朗格系数法,其计算公式为

img36

式中:C——工程项目总投资;

E——主要设备费用;

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

KC——包括工程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间接费在内的总估算系数。

总建设费用与设备费用之比为朗格系数KL,即:

img37

4)单元组合法

单元组合法是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按工艺流程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系统,先估算各系统的投资,然后把各系统的投资综合起来,再考虑其他特殊工程和其他费用,即为项目建设的总投资。

例如,火电厂建设项目中,可按工艺划分为:热力系统、燃料供应系统、除灰系统、水处理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附属生产工程、生活福利工程、铁路工程、其他工程等部分。每个系统又包括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及其他费用等。把各系统投资综合起来,再考虑某些特殊情况,如水下爆破、施工排水等费用,即为火电厂建设项目的总投资。

5)指标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把建设项目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及其他基本建设费等费用项目或单位工程,再根据各种具体的投资估算指标或概算指标,进行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费用的估算,在此基础上,可汇总成每一单项工程的投资,另外再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即求得项目的建设投资。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部门已编制了相应各类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指标,并且绝大多数已审批通过,其颁布执行为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有些地区尚未编制各类项目的投资估算指标,可利用概算指标进行投资估算,但在估算时要注意,若所套用的指标与具体工程之间的标准或条件有差异,则应进行必要的换算或调整。

指标估算法精度较高,可适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①运用建设项目综合指标估算项目投资额:

项目投资额=项目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综合指标×物价浮动指数

②运用单项工程指数估算单项工程投资额:

单项工程投资额=建筑面积×单项工程指标×物价浮动指数

2.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的估算

具体计算方法见本书第1章。

2.3.3 流动资金估算

这里流动资金等于项目投产运营后所需全部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其中,流动资产主要考虑应收与预付账款、现金和存货;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与预收款。由此看出,这里所指的流动资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但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初期阶段或者小型项目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

1.分项详细估算法

分项详细估算法就是对构成流动资金的各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的具体步骤:首先计算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别估算占用资金额。

1)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是指流动资金在一年内循环的次数。

年周转次数=360÷最低周转天数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可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计算。

2)应收账款估算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赊销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预付账款估算

预付账款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

img38

4)存货估算

存货指企业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备的各种物资,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维修备件、包装物、商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img39

其中,其他制造费用是指由制造费用中扣除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其他营业费用是指由营业费用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5)现金估算

现金指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包括企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img40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

6)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估算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各种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在可行性研究中,流动负债的估算可以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两项。

img41

2.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是一种简化的流动资金估算方法,一般可参照同类企业流动资金占建设投资、经营成本、销售收入的比例,或者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额估算。

(1)按建设投资的一定比例估算。例如,国外化工企业的流动资金,一般是按建设投资的15%~20%计算。

(2)按经营成本的一定比例估算。

(3)按年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估算。

(4)按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估算。

具体采用何种基数依据企业习惯而定。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度不高,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例2-4】 某企业预投资一石化项目,该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后,全厂定员1100人,工资与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12 000元估算,每年的其他费用为860万元(其中其他制造费用300万元)。年外购商品或服务费用90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为6200万元,年修理费为5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4500万元,年营业费用忽略不计,年预收营业收入为1200万元。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30天,预付账款20天,现金45天,存货中各构成项的周转次数均为40天,应付账款30天,预收账款35天。试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年周转天数

=4500÷(360÷30)万元=375万元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年周转次数

=900÷(360÷20)万元=50万元

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年周转次数

=(1.2×1100+860)÷(360÷45)万元=272.50万元

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存货年周转次数

=6200÷(360÷40)万元=688.89万元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修理费)÷存货年周转次数

=(1.2×1100+300+6200+500)÷(360÷40)万元

=924.44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营业费用)÷存货年周转次数

=4500÷(360÷40)万元=500万元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688.89+924.44+500)万元=2113.33万元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375+50+2113.33+272.50)万元=2810.83万元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材料年费用÷应付账款年周转次数

=6200÷(360÷30)万元=516.67万元

预收账款=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年周转次数

=1200÷(360÷35)万元=116.67万元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516.67+116.67)万元=633.34万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810.83-633.34)万元=2177.49万元

2.3.4 投资估算的审查

为了保证项目投资估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投资估算的质量,防止低估少算与高估冒算,必须认真进行投资估算的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投资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各种方法均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精确度。审查时一定要先看采用的投资估算编制方法是否符合拟建工程的情况。

2.审查投资估算所采用的各种资料

编制投资估算时需采取各种基础资料,在审查时应重点审查各种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适用范围。由于地区、价格、时间、定额和指标水平的差异,投资估算数额往往有较大的偏差。因此,一定要使采用的各种资料适合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

3.审查投资估算的内容

根据选定的投资估算方法,审查其投资估算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费用项目和规定要求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有无漏项和重项现象。

(2)审查依据已建项目资料或投资估算指标编制估算时,是否考虑了地区差价因素和局部结构不同的调整因素。

(3)审查是否考虑了物价变动、汇率变动对投资额的影响,以及波动幅度的确定是否合理。

(4)审查建设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和“三废”处理方法所需的投资是否合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