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综合训练”课程标准

“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综合训练”课程标准

时间:2023-10-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典型零件二维绘图与考证、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普通机床零件加工、典型零件三维造型、数控车床零件加工(考证)、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典型零件自动编程加工与考证、加工中心零件加工、线切割机床零件加工、电火花机床零件加工、典型学习性工作岗位体验、数控加工岗位综合训练“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综合训练”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

标准14 “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综合训练”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综合训练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参考学时:450学时(18周×25节)        学分:28学分

前修学习领域:

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典型零件二维绘图与考证(CAXA)、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普通机床零件加工、典型零件三维造型(UG)、数控车床零件加工(考证)、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典型零件自动编程加工与考证(UG)、加工中心(多轴或复合)零件加工、线切割机床零件加工、电火花机床零件加工、典型学习性工作岗位体验、数控加工岗位综合训练

后续学习领域:

顶岗实习

1.课程性质及要求

1.1 课程性质

“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综合训练”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的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采用校企合作开发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学生学完该课程要具备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和检测机零件质量检测等质检员的基本能力。

1.2 课程要求

1.2.1 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1)能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2)掌握常用量具基本结构和性能;

(3)具备简单工量具使用能力;

(4)具备各类零件的测量方法。

1.2.2 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1)获得中职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2)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3)熟悉常用检测工具结构、原理,并能熟练使用;

(4)熟悉企业检测或质量控制技术发展动态;

(5)能解决产品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6)具有产品检测加工企业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经验。

2.学习目标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产品检测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学生将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和检测机零件质量检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质检员的基本能力,达到企业质检员的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学生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2.1 知识目标

(1)掌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检测项目的不同检测方法。

(2)掌握内径、外径、斜面、孔系、螺纹、曲面、齿形等不同结构特征的检测方法和工具。

(3)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的国家标准。

(4)掌握常规检测工具和三坐标测量机、圆度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5)掌握常用质量统计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基本应用。

2.2 能力目标

(1)具备正确分析图样技术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和工具进行产品检测的能力。

(2)具备应用质量统计分析和控制方法,预防产品质量缺陷,控制工序质量的能力。

(3)具备针对具体加工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改进措施的初步能力。

(4)能够根据质量检测的需要,自行设计和自制简单检具。

2.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检测工量具和保持工作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能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文明生产规程。

(4)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在企业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终检,出具检验报告,作为企业产品合格的最终凭证,并将不合格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该项工作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接受任务、分析及制订检测方案;准备检具并根据方案进行检测;判断产品合格性并提交检测报告;整理场地、保养检具及设备。

3.1 接受任务、分析及制订检测方案

质检人员在接受检测任务时,首先应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在运往检测的过程中是否已经出现外观的损伤;然后对被检测产品进行分类标示处理并签名确认,根据图样和检验卡,分析产品的技术要求,被检特征大概分为长度、角度、外径、内径、锥度、普通螺纹、齿轮、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等;最后确定检测方法和手段,制订详细的检测方案。

3.2 准备检具并根据方案进行检测

准备检具、工具前,应检查检具是否已经校正并能正常测量,根据检测方案检测零件精度。在检测过程中要规范测量的姿势,不能随意测量,要正确读数,准确认真地记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3.3 判断产品合格性并提交检测报告

检测完毕后按规范存放好产品,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产品的合格性,如实填写被检测产品的数据,提交检测报告并给相应的部门签字确认。

3.4 整理场地、保养检具及设备

按照现场管理规范清理及整理场地、归置物品、保养检具及设备,并填写保养和使用记录。

4.工作与学习内容

4.1 工作对象和基本内容

本课程是以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和检测机零件质量检测为主的职业岗位方向课;是集常规检具检测、自制检具检测、测量机检测、产品检查分类标志、检具及仪器的保养为一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学生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掌握质量检测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便于教学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典型零件的检测,本课程以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自制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测量机零件质量检测,作为项目教学的载体,实现项目教学的目标。

4.2 工作方法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针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教学目的、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应掌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利用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等,具体讲解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实用性。

(3)课堂模仿操作。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应该有学生的模仿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学生课内实践。根据课堂所教内容和典型工作任务要求,设计类似工作任务,让学生练习。

(5)综合工作任务实训。在每个典型工作任务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工作任务,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4.3 劳动组织

老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每组的小组长(即负责人),每组对应使用一套检测工量具及检测零件,每位同学轮流检查零件,所有同学在检测前都要接受安全教育,组长检查自己组员在检测前的准备情况,如有问题要整改。组长向老师领取相关检测工量具,学生独立操作整个检测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和组长现场指导并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给予学生评价并进行总结。

4.4 工作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检测产品,并以产品检测为主线,学习从了解尺寸公差、检测要求、测量机的使用、产品检测分类标志及仪器的保养到评价、总结及资料存档全过程的知识。

5.学习情境建议

img86

续表

img87

6.课程内容的说明

6.1 安全操作

严格按照《质量检测实训室管理制度》实施。

6.2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废物处理、噪声和灰尘的控制、5S管理。

6.3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使用量具等工具时,操作要规范,同时使用后的放置也要按操作规程做好,保护好一切工具,延长其使用寿命,凡能节约或降低成本的举措及建议应予以鼓励。

6.4 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机械行业国家标准、企业化生产管理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数控专业安全操作生产规程。

6.5 工具、设备和材料

(1)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一间以上,配备测量工作台10张,每台配备高精度测量仪器。

(2)资料:具有质量控制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

(3)量具:检测常用量具,包括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高度游标卡尺、深度千分尺、螺纹环规、螺纹千分尺、螺纹塞规、表面粗糙度样板、量块、R规等。

(4)材料:机械零件或企业生产的产品。

(5)其他:扳手、锤子、毛刷、布碎等。

6.6 劳动组织

老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每组的小组长(即负责人),每组对应使用一套检测工量具及检测零件,每位同学轮流检查零件,所有同学在检测前都要接受安全教育,组长检查自己组员在检测前的准备情况,如有问题要整改。组长向老师领取相关检测工具,学生独立操作整个检测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和组长现场指导并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给予学生评价并进行总结。

6.7 信息交流

检测中使用的方法及技巧、检测机的故障以及检测中的技巧运用都可以进行共享交流。

7.教学评价

7.1 教学考核评价标准

本课程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考核评价表

img88

续表

img89

总评成绩为各学习情境的平均成绩,或以其中某一学习情境成绩作为考核成绩。

7.2 职业资格证书与考核

本课程无职业资格证书与考核要求。

7.3 在企业实习学生考核

必须完成《实习生考核手册》、《实习日志》,要求按时到岗到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生产,通过企业的培训能胜任相应生产岗位;指导老师随时对实习学生查岗,了解实习学生的工作情况与表现,最后由企业和指导老师双方给予学生考核评价。

8.实施建议

8.1 学习组织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针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教学的目的、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利用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等,具体讲解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实用性。

(3)课堂模仿操作。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学生都应模仿操作,使学生体验和掌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学生课内实践。根据课堂所教内容和典型工作任务要求,设计类似工作任务,让学生练习。

(5)综合工作任务实训。在每个典型工作任务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工作任务,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8.2 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及理论讲解,学生刚开始的学习阶段以模仿操作为主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理解常规检具检测、自制检具检测、测量机检测、产品检查分类标志、检具及仪器的保养等整个流程。

8.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挖掘现有课程资源的功能和作用。要加强图书、实训、电教等设备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同时,除了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具学具、图书资料、实验设施等,还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和每个学生作为不可替代的重要课程资源的作用。

(2)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等多元多维的呈现。在课程教学中参与到综合实践中来,在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成为新的课程资源。

(3)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在课程的校本化再开发进程中,积极倡导要努力结合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挖掘课程资源。

(4)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也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网络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

8.4 参考资料及学材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习情境编写工作页。

(2)参考资料如下。

①《机械制造质量控制技术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宁广庆。

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主编:薛彦成。

③《公差与技术测量》,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顾必忠。

8.5 其他说明

课程编码:                  编制人:陈子强

参与企业:深圳市华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编制人:代建东

课程性质:核心课程、必修课          审核人:卓良福、邱道权

授课对象:数控专业三年级学生         编制时间:2012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