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园林与城市建设
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八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由于连年战乱,国势不稳定,所以中国的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城市公园的建设几无建树。北京的先农坛、社稷坛先后于1912年、1914年开放,著名的皇家古典园林颐和园、北海也于1924年、1925年相继开放。这一时期由于军阀连年混战,以及各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积弱积贫,园林事业经营惨淡。
一、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位于今北京市区西北海淀区境内,距天安门20余千米,占地290公顷,是北京较早向公众开放的皇家园林之一。
颐和园原为封建帝王的大内御苑,远在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即在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宫”。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修建了园静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园。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又将好山园更名为“瓮山行宫”。清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工程,之后该园改名为“清漪园”。此时的清漪园,北自文昌阁至西宫门筑有围墙,东、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为屏障,园内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桥廊斋榭、山清水秀、富丽堂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并焚烧了园内大部分建筑,除宝云阁(俗称“铜亭”)、智慧海、多宝琉璃塔幸存外,珍宝被洗劫一空,建筑夷为一片废墟。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起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野蛮破坏,后慈禧又动用巨款重新修复。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乐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辟为公园。1961年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世界古典园林中享有盛誉的颐和园,布局和谐,浑然一体。在高60米的万寿山前山的中央,纵向自低而高排列着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一组建筑,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气派宏伟。以高大的佛香阁为主体,形成了全园的中心线。沿昆明湖北岸横向而建的长廊,长728米,共273间,像一条彩带横跨于万寿山前,连接着东面前山建筑群。长廊中有精美彩绘14000多幅,素有“画廊”之美称。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具有浓重的江南园林特色,被誉为“园中之园”。
占全园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宜人。在广阔的湖面上,有三个小岛点缀,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凤凰墩等秀美建筑,其中位于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舫)中西合璧,精巧华丽,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后山后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处是松林曲径,小桥流水,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山脚下的苏州河,曲折蜿蜒,时狭时阔,颇具江南特色。在岸边的树丛中建有多宝琉璃塔。后山还有一座仿西藏建筑——香岩宗印之阁,造型奇特。苏州街原为宫内的民间买卖街,现已修复并向游人开放。拥山抱水,绚丽多姿的颐和园,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
二、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今北京城的中心地区,与中南海一桥之隔,总面积1063亩(1亩=666.6平方米),其中水面占一半以上,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北京较早向公众开放的皇家园林之一。由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北海的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琼华岛、永安寺、白塔、阅古楼、画舫斋、五龙亭、九龙壁等,有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