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 模拟知了声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描述
三极管VT1﹑VT2等组成低频振荡器,其输出端B通过电容C3和R5加至VT3管的基极。管VT3﹑VT4管等组成一音频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R7﹑C4的数值决定,并受低频振荡器输出电压的控制。当VT2管由导通变为截止时,VB也由低电平迅速变为高电平,这一正跳变脉冲加至VT3管基极﹑发射极之间,使VT3管正偏压增大时,音频振荡频率增高;反之,当VT2管由截止变导通时,使VT3管正偏压减小,音频振荡频率变低。于是,这一频率高低变化的音频信号经扬声器后,即可发出连续不断的“知了”声响。
项目目标
1.熟悉由三极管组成的振荡器的原理
2.熟悉电路的原理分析,并学会自主安装、调试并写出结果
项目实施
任务一 了解产品的功能
模拟“知了”声电路由多谐振荡器与音频振荡电路2个比较典型的单元电路组成,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训内容。该电路集声光于一体,趣味性强,又贴近生活实际,而且成功率高。
任务二 简单原理分析
学一学 指示灯电路的基本原理
由多谐振荡器和音频振荡器组成的模拟“知了”声的电子线路;如图2-7-1中,VT1、VT2 2个晶体三极管及R1、R2、R3、R4、C1、C2、VD1、VD2等阻容元件和发光二极管构成多谐振荡器。输出信号从B点通过电容器C3、电阻R5送到VT3管的基极。VT3、VT4管以及R6、R7、C4和扬声器等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R7、C4的数值决定并受多谐振荡器输出电压的控制。当VT2管由导通变为截止时,B点电压由低电平迅速变为高电平,这一正跳变脉冲加到VT3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当VT3管正偏压增大时,音频振荡频率增高;反之,当VT2管由截止变为导通时,使VT3管正偏压减小,音频振荡频率变低。于是这一频率高低变化的音频信号经过扬声器后,可发出连续不断的“知了”声音,发光二极管也同时闪烁,增加动态美感。
读一读 模拟知了声电路原理图
图2-7-1 模拟知了声电路原理图
任务三 准确检测元器件
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是电子技能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让同学们较好地掌握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方法,务必在课中进行一定的练习。
识一识 各个元件的认识
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6个问题。
1.色环电阻器如何识读
2.电解电容器的工作极性如何判别,质量好坏如何检测
3.涤纶电容器的容量怎么识读
4.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性如何判别
5.三极管的管脚与类型怎样判断
6.扬声器的极性如何判别,直流电阻值怎么测
任务四 读懂工艺要求
学一学 电路板的工艺要求
1.电阻、二极管均采用水平安装(发光二极管除外),并贴紧万能板。电阻的色环方向应该一致
2.三极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立式安装,底面离万能板距离为6±2mm
3.电容器、电位器、按钮直立式安装,底面离万能板距离不大于4mm
4.所有插入焊盘孔的元器件脚及导线均采用直脚焊,剪脚留头在焊面以上0.5~1mm
任务五 整机装配与调试检测
试一试 整机装配与调试
接通电源,2个发光二极管轮流闪烁,扬声器发出模拟“知了”的声响。用万用表检测VT2的集电极电位,现象是万用表指针来回偏转;用示波器观察VT2的集电极电位,现象是直流电位上下跳动。
任务六 掌握故障排除方法
修一修 电路板的故障
(1)发光二极管闪烁,扬声器不响:检查扬声器和音频振荡器电路工作是否正常。具体检查方法如图2-7-2。
图2-7-2 检查扬声器和音频振荡器方法
(2)扬声器发出连续不断的响声,模拟声音不是“知了”声且发光二极管不闪烁,则是多谐振荡器不工作。具体方法如图2-7-3。
图2-7-3 检查扬声器模拟声不是“知了”的方法
拓展训练
(1)发光二极管闪烁正常,扬声器仍旧发出连续不断的响声,这个排故障的思路是怎样的,故障点会在哪里?
(2)C3和R5在电路中是将前级振荡信号耦合至后级。在C3和R5的这条支路中串联一个开关S1,断开开关S1,前后级各自振荡,VD1、VD2正常闪烁,扬声器会发出怎样的叫声?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