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与分析低碳钢、灰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各种力学现象。
(2)测定低碳钢的τs,τb和灰铸铁的τb。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电子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试件
试件的形状如图3.1所示。
图3.1
图3.1中:
L0——试件平行长度部分两条刻线间的距离,称为原始标距。
d0——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直径。
四、实验原理
圆轴承受扭转时,材料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因此,常用扭转试验来研究不同材料在纯剪切作用下的扭转力学性能。
(一)低碳钢的扭转实验
低碳钢扭转时,其T唱φ曲线如图3.2所示。图3.2中,OA段为一倾斜直线,表示扭矩T与扭转角φ成正比。对应于OA段,试件横截面上的应力也按线性分布,如图3.3(a)所示。
当扭矩超过Tp后,试件外缘材料逐渐进入屈服阶段,而形成一环形塑性区,如图3.3(b)所示。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求得τs与Ts的关系为
将式中dA用环状面积元素2πρdρ表示,则
故剪切屈服极限τs为:
式中
图3.2
图3.3
变形过了C点,试件由外向内开始强化,扭矩又开始上升。当外缘切应力达到剪切强度极限τb时(D点),试件由外向内破断,载荷下降。此时,试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大致如图3.3 (c)所示,此时可近似地认为整个横截面上的切应力都达到剪切强度极限τb,即
但是,为了试验结果相互之间的可比性,根据国家标准枟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枠(GB/T10128—2007)的规定,低碳钢扭转剪切屈服极限(屈服点)和剪切强度极限(抗扭强度)可计算为
(二)铸铁的扭转实验
铸铁扭转时,其T唱φ曲线近似一直线如图3.4(a)所示。这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也近似按线性分布,如图3.4(b)所示。
图3.4
因此,其剪切强度极限τb可计算为
五、实验步骤
(一)低碳钢的扭转实验
(1)测量试件实验段中部直径。用游标卡尺分别在试件的中央和两端(共3处),测一对正交方向,取平均值作该处直径,然后取3处直径最小者,作为试件直径d。
(2)根据计算机的提示,设定试验方案,试验参数。
(3)将试件装入试验机夹头,用粉笔沿试件表面画一纵向线,以观察试件的变形情况。再按“扭矩清零”键和“扭转角清零”键。
(4)按“运行”键,开始试验。用≤30°/min的主动夹头转速对试件加载,观察计算机上显示的扭转曲线。当首次扭转角增加而扭矩不增加(保持恒定)时,扭矩为屈服扭矩Ts。测出Ts后,将主动夹头调高转速继续对试件加载,直至试件破断为止,即可测出最大扭矩Tb和最大扭转角度数。
(二)铸铁的扭转实验
(1)、(2)、(3)与低碳钢扭转实验相同。
(4)用不大于30°/min的转速对试件加载直至试件破断为止,即可测出最大扭矩Tb和最大扭转角度数。
六、实验结果处理
按前述的有关公式分别计算τs和τ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