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2)测定圆筒在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下的主应力,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小型弯扭组合实验台。
(2)DH3818静态电阻应变仪。
(3)电子计算机。
(4)游标卡尺及钢尺。
图5.1中:
L——测点到横臂中线的垂直距离;
S——加力点到圆轴中线的距离。
图5.1
三、实验装置
如图5.1(a)所示为弯扭组合实验台。它由空心圆轴和固定横杆组成,空心圆轴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横杆相连,轴与杆的轴线彼此垂直,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四、实验原理
在横杆自由端加砝码,使圆轴发生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测定圆轴表面A点处的弯曲正应力σ及扭转剪应力τ。其应力状态如图5.1(b)所示。其应力唱应变的关系为
由式(5.1)可知,必须有3个独立的数据才能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也就是要在该点上沿不同的方向贴3个应变计才行。如图5.2所示,B点处于主方向未知的双向应力状态,设沿任意3个方向θ1,θ2和θ3贴3个工作片,测出3个方向的应变εθ1,εθ2和εθ3,则有
图5.2 二向应力状态时的贴片
可解出3个未知量εx,εy和γxy,再由εx,εy和γxy可求出主应变ε1,ε2和主方向与x轴的夹角φ,即
将主应变ε1,ε3代入式(5.4),则
即可求得主应力的大小。实际上,为了简化计算,3个应变计与x轴的夹角θ1,θ2和θ3总是选取特殊角,如-45°,0°和45°,即3个敏感栅制在同一基底上,称为三轴45°应变化。此时,主应力和主方向的计算公式为
本次实验在A点处贴一片三轴45°应变化,贴片时使R0应变片与空心圆轴母线一致,另外两个应变片R45,R-45与R0片各成夹角正负45°,如图5.1(c)所示。用电阻应变仪测量空心圆轴变形后的3个应变值,即可由式(5.5)和式(5.6)分别计算出实测主应力的大小及夹角。
五、实验步骤
(1)测量并记录实验台空心圆轴的d,D,L,S。
(2)接线:将3片应变片的引出线按半桥方式分别接在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的3个通道上,接桥如图5.3所示。
图5.3
(3)打开电子计算机电源,打开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电源。
(4)双击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图标进入应变测试主界面,计算机自动查找机箱,单击“确定”按钮。选择菜单“采样”→“平衡操作”,单击“确定”按钮。反复平衡两次,再选择菜单“采样”→“单次采样”,单击“采样”按钮。这时,应变仪各通道所采数据均应显示为零。若不为零,再反复平衡、采样,直至所采数据均显示为零。
(5)开始测试:
测试采用增量法,每次在小型弯扭组合试验台砝码盘上各加一个砝码(即增量ΔF=30 N),然后选择计算机屏幕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主界面下拉菜单“采样”→“单次采样”,单击“采样”按钮,记录数据;共加5级砝码,记录数据后,卸下全部砝码即完成一次测试。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再加载反复做3次,将与每次ΔF对应测得的Δεj取平均,作为应变实测结果进行计算,下标i分别为1,3;下标j分别为-45°,0°,45°。
六、实验结果处理
(一)实验值计算
令
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代入式(5.5)、式(5.6)即可算出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方向。
(二)理论值计算
(1)分别计算弯曲正应力Δσ理及剪应力Δτ理,即
其中
(2)求主应力及主平面方向的理论值,则
(三)计算相对误差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