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咖啡厅吧台卫生控制
【学习目标】
1.掌握咖啡厅吧台卫生标准要求,能够高效、细致地进行吧台卫生的操作;
2.能够独立承担咖啡厅开业及关门的工作,为咖啡师、客人提供卫生舒适的环境。
【知识链接】
1.郭光玲.咖啡师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本任务中用到的关键名词:光亮、清新、规整、有序
【前置作业】
采访一位咖啡师,填写下列表格的内容。
【想一想】
如何防止咖啡渍残留?
如何养成自觉保持吧台清洁的习惯?
各种咖啡厅污渍该如何清洗,如咖啡渍、糖浆渍、油渍?
【情景设计】
实习咖啡师Eric总是开门时见到咖啡师最早出现在咖啡厅的吧台,并且比较忙碌地进行工作,而且他的工作也很有条理性。工作的过程中,咖啡师还很主动地将自己周围的卫生弄好,并且始终保持一种最好的形象面对客人。下班之前,咖啡师也是最迟离开咖啡厅的,因为他总是很仔细、认真地对吧台的卫生进行检查,并一丝不苟地进行清洁工作。看来,要作为一名优秀的咖啡师,搞好卫生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品质。
【相关知识】
一、咖啡师容易犯的卫生错误
咖啡师如果在工作中卫生意识差,不注重处理卫生细节问题,是对客人的消费和健康的不尊重。许多咖啡师在制作咖啡的时候只为制作咖啡而制作咖啡,对于卫生的问题往往会忽略。咖啡师容易犯的卫生错误主要有:
(1)抹布使用混乱。一块抹布既抹操作台,又抹咖啡机和蒸汽棒上的牛奶,更有甚者还会用来抹咖啡杯。
(2)咖啡杯和咖啡羹的清洁较为随意。不注重使用清洁剂及百洁布清洗咖啡杯,将水淋淋的咖啡杯放到咖啡机上面或消毒柜中。
(3)使用过的配料摆放随意或不密封好,也不清理不常用的配料。
(4)不清洁咖啡杯碟。由于客人有时不使用咖啡杯碟,看似干净的碟子拿回去不清洁,二次使用。
(5)营业结束不清洁磨豆机和咖啡机。由于咖啡厅的工作一般都会持续到比较晚,因此经常比较粗心,没有处理剩余的咖啡渣。
(6)咖啡渣桶经常残留咖啡渣,致使咖啡渣过夜,惹出很多蚊虫。
(7)将咖啡粉随意撒到地上,不清洁吧台范围的地板卫生。
(8)随意清洁奶缸,致使奶缸中残留大量的奶渍,导致奶缸发臭。
(9)使用过的抹布清洗不干净、不消毒。
(10)不定期清理冰箱,导致冰箱中有异味。
(11)不检查工作台的死角,导致到处都有咖啡渍,日积月累不容易清洗。
(12)将咖啡渣随意排入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
(13)工作台的物品摆放混乱,这样导致物资管理混乱。
二、咖啡师的职责
(1)根据销售状况每月从食品仓库领取所需原辅料。
(2)按每日营业需要从仓库领取咖啡杯、银器、棉织品、水果等物品。
(3)清洗咖啡杯及各种用具、擦亮玻璃杯、清理冰箱。
(4)清洁咖啡店各种家具,拖抹地板。
(5)将清洗盘内的冰块加满以备营业需要。
(6)摆好各类原辅料及所需的饮品以便工作。
(7)准备各种装饰水果,如柠檬片、橙角等。
(8)将空瓶、罐送回管事部清洗。
(9)补充各种原辅料。
(10)营业中为客人更换烟灰缸。
(11)从清洗间将干净的咖啡杯取回咖啡店。
(12)将咖啡、配料、牛奶放入冰箱保存。
(13)在营业中保持咖啡店的干净和整洁。
(14)把垃圾送到垃圾房。
(15)补充鲜榨果汁和浓缩果汁。
(16)准备白糖水以便调咖啡时使用。
(17)供应各类咖啡及饮料。
(18)使各项出品达到咖啡厅的要求和标准。
(19)每月盘点原辅料。
【任务描述】
尝试自己独立负责咖啡厅的开店和关店工作,并进行一天工作的记录。
【实操物品】
本次实操中,我们要建立相关的模拟实操氛围,包括咖啡厅模拟氛围、清洁工具及物品、各种原材料,相关图示请看下表。
续表
【任务实施】
关于学: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咖啡师,主动自觉地进行卫生清洁工作,是每一次教学结束或经营结束后应主动细致地去完成的。所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种卫生的意识,能够随时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关于教:教师要实施本次任务是比较难设定固定的情景的,特别需要强调对实操中随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行业不规范的操作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使其做好自己的卫生清洁工作。
工作流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技术要点
咖啡厅的卫生工作中最常见的是咖啡渍的清洁工作,要防止咖啡粉及咖啡渣的随意洒落。抹布的清洁保养也很重要,每次营业中和结束后,都要详细地检查抹布是否洁净,并且要使用消毒工具将抹布清洗,与食物接触的抹布还要进行高温消毒,其他抹布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干燥。物品的摆放要规则有序,使用后的物品要归放到原来的位置,保持物品的完整和有序。所有杯具在消毒前都要抹干水分,以防止水渍和咖啡渍残留在杯中,影响视觉效果。
工作记录
续表
【小 结】
培养学生随时清理卫生的意识,才能保持吧台的整洁有序,为客人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对于平时实操中出现的各种不注重卫生、乱摆乱放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制止,杜绝学生养成不检点的行为。
在开业时要注重对物品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检查好需要使用的原材料的清洁程度,与食物接触的物品要做到卫生的万无一失。营业中,咖啡师不但是成品的制作者,同时也是卫生的责任人,不能只为制作成品而制作,应该意识到卫生也是咖啡厅出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营业结束后,咖啡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收拾自己的制作工具和物品,以保证第二天工作时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知识拓展】
五常法的管理
一、五常法的定义
1.常整理
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本周有必要与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需要留下来,其他的都清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注意: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这是五常法的第一步。
2.常整顿
把留下来的必须用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整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注意:这是提升效率的基础。
3.常清扫
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常清洁
维持上面3S的成果。
5.常提高
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
目的:培养好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二、怎样推行五常法运动
1.常整理
如何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大致可用如下的方法来区分:
(1)不能用、不用的,废弃处理。
(2)不再使用。
(3)可能会再使用(一年内),很少用的,放储存室。
(4)6个月到1年用一次的,少使用。
(5)1个月到3个月用一次的,经常用。
(6)每天到每周用一次的放工作场所旁边。
以上第(1)(2)项应即时清理出工作场所,做废弃处理;第(3)(4)(5)项应即时清理出工作场所,改放储存室;第(6)项留在工作场所的近处。
2.常整顿
把不用的清理掉,留下的有限物品再加以定点定位放置。除了空间宽敞以外,更可免除物品使用时的找寻时间,且对于过量的物品也可即时处理。做法如下:
(1)腾出空间。
(2)规划放置场所及位置。
(3)规划放置方法。
(4)放置标示。
(5)摆放整齐、明确。
效果:
(1)要用的东西随即可取得。
(2)不光是使用者知道,其他人也能一目了然。
3.常清扫
工作场所彻底打扫干净,并杜绝污染源,领导者带头来做。做法:
(1)打扫从地面、墙板到天花板的所有物品。
(2)机器工具彻底清理。
(3)发现脏、污问题。
(4)杜绝污染源。
一切的组织活动都是靠人来推动的,假如“人”缺乏遵守规则的习惯,或者缺乏自主自律的精神,推行五常法易流于形式,不易持续。提升主要靠平时经常的教育训练,企业参与管理才能收到效果。常提高的实践始自内心而形之于外,由外在的表现再去塑造内心。
常整理:从心中就有“应有与不应有”的区分,并把不应有的去除的观念。
常整顿:从心中就有“将应有的定位”的想法。
常清扫:从心中就有“彻底清理干净,不整洁的工作环境是耻辱”的想法。
常清洁:心中随时保持清洁,保持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常提高:心中有不断地追求完善的习惯。
五常法推行技巧主要采取承包制,即将门店所有的设备、物品及场地分别承包给该门店的员工,做到每一样设备、每一件物品、每一寸场地都有专人负责,都可以找到责任人,可以进行奖惩处理。
五常法是提升个人素质的有效手段。一个人要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做事就必须有条理,要有清洁的良好习惯。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五常法的精神去处理生活、工作中的事情,是完善自我、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