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时间:2024-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物联网国内标准化组织主要有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并领导,从事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的全国性技术组织。

6.3 中国物联网标准制定现状

物联网国内标准化组织主要有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6.3.1 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

为促进我国电子标签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速度,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研究机构、高校的作用,经原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2005年12月2日,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该工作组的任务是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电子标签标准体系的研究,并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标准的预先研究和制定修订工作。

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参与制定的RFID标准主要有《GB 18937—200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标识代码编制规则》《TB/T 3070—2002铁路机车车辆自动识别设备技术条件》以及在上海市使用的《送检动物电子标示通用技术规范》。

工作组目前已经公布的相关RFID标准主要有参照ISO/IEC 15693标准的识别卡和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标准,即《GB/T 22351.1—2008识别卡 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邻近式卡 第1部分:物理特性》和《GB/T 22351.3—2008识别卡 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邻近式卡 第3部分:防冲突和传输协议》。

6.3.2 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

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并领导,从事传感器网络(简称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的全国性技术组织。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是由PG1(国际标准化)、PG2(标准体系与系统架构)、PG3(通信与信息交互)、PG4(协同信息处理)、PG5(标识)、PG6(安全)、PG7(接口)和PG8(电力行业应用调研)等8个专项组构成,开展具体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在2009年12月完成了6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的立项工作,6项国家标准包括总则、术语、通信和信息交互、接口、安全、标识,2项电子行业标准是机场传感器网络防入侵系统技术要求,以及面向大型建筑节能监控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技术要求。这6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现已完成。

除了2009年12月立项的6项国家标准,2010年1月,工作组又申报了4项国家标准的立项,即传感器网络网关技术要求,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智能服务与接口,传感器网络节点中间件规范,传感器网络数据描述规范。其中,传感器网络智能服务和接口,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推动了一个新的工作项目,2010年3月,这项标准已经通过了新工作项目的投票,随即启动国际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6.3.3 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

2010年2月2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TC10)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会在北京召开。TC10的成立,标志着CCSA今后在泛在网技术与标准化的研究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深入化,必将进一步促进电信运营商在泛在网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不断优化设备制造商的技术研发方案,推动泛在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6.3.4 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2010年6月8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的共同领导和直接指导下,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9家现有标准化组织联合倡导并发起成立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紧紧围绕物联网产业与应用发展需求,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的标准战略,加快推进我国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相关国标的制定,同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以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