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

时间:2023-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假山施工是具有明显再创造特点的工程活动。本项目共分3个任务来完成:掇山工程施工;塑山工程施工;置石工程施工。图6.1是某公园自然山石假山工程施工平面图和正立面图,图6.2是自然山石假山施工东、西立面图和假山基础施工图。要想成功完成掇山工程施工,就要正确分析影响掇山工程的因素,做好掇山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掇山方法,学会并指导掇山工程施工。在园林假山工程中,横纹使用时称青云片。

项目6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

【项目目标】

掌握自然山石假山工程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园林工程中常见的自然山石分类、假山的材料和假山设计要点;

掌握自然山石假山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步骤;

掌握自然山石假山工程施工的验收养护。

【项目说明】

山水是园林景观中的主体,俗话说“无园不山、无园不石”。假山工程是利用不同的软、硬材料,结合艺术空间造型所堆成的土山或石山,是自然界中山水再现于景园中的艺术工程。假山施工是具有明显再创造特点的工程活动。在大中型的假山工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假山设计图进行定点放线和随时控制假山各部分的立面形象及尺寸关系,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所选用石材的形状、皴纹特点,在细部的造型和技术处理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小型的假山工程和石景工程有时则并不进行设计,而是直接在施工中临场发挥,一面施工一面构思,最后就可完成假山作品的艺术创造。本项目共分3个任务来完成:掇山工程施工;塑山工程施工;置石工程施工。

任务1 掇山工程施工

知识点:了解掇山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掇山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和验收标准。

能力点:能根据施工图进行掇山工程施工、管理与验收。

任务描述

掇山工程的施工,主要是通过吊装、堆叠、砌筑操作,完成假山的造型。由于假山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因此在山体施工中也就相应要采用不同的堆叠方法。而在基本的掇山技术方法上,不同结构形式的假山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图6.1是某公园自然山石假山工程施工平面图和正立面图,图6.2是自然山石假山施工东、西立面图和假山基础施工图。希望通过学习后能掌握自然山石假山工程施工图纸,并会掇山的总体布局和山体的局部理法,根据假山结构设计要求,正确进行假山施工。

图6.1 某居住小区自然山石假山工程平面图、正面图

图6.2 某居住小区自然山石假山东、西立面图及假山基础施工图

任务分析

要想成功完成掇山工程施工,就要正确分析影响掇山工程的因素,做好掇山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掇山方法,学会并指导掇山工程施工。其施工步骤为:定点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勾缝、收顶与做脚。具体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正确认识掇山工程施工图,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②能够利用掇山工程的知识编制切实可行的掇山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③能够根据掇山工程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指导工作。

④做好掇山工程的成品修整和保护工作。

⑤做好掇山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任务咨询

一、假山的概念和分类

1)假山的概念

假山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堆叠起来的山,是仿自然山水经艺术加工而制成的。一般意义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部分。

(1)假山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山水景物的统称。假山一般体量比较大,可观可游,使人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如图6.3所示。

(2)置石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性造景和做附属性的配置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置石体量一般较小而分散,主要以观赏为主。

图6.3 自然山石假山结合水体

2)假山的分类

根据使用的土、石料的不同,假山可分为:

(1)土山 指完全用土堆成的山;

(2)土多石少的山 山石用于山脚或山道两侧,主要是固土并加强山势,也兼造景作用;

(3)土少石多的山 土形四周和山洞用石堆叠,山顶和山后则有较厚土层;

(4)石山 完全用石堆成的山。

二、假山的材料

山石的分类如下:

(1)太湖石(南太湖石) 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的石块,因主产于太湖而得名。其中以洞庭湖西山消夏湾太湖石一带出产的湖石最著名。好的湖石有大小不同、变化丰富的窝或洞,有时窝洞相套,疏密相通,石面上还形成沟缝坳坎,纹理纵横。湖石在水中和土中皆有所产,尤其是水中所产者,经浪雕水刻,形成玲珑剔透、瘦骨突兀、纤巧秀润的风姿,常被用作特置石峰以体现秀奇险怪之势,如图6.4所示。

图6.4 太湖石

图6.5 房山石

(2)房山石(北太湖石)  房山石属砾岩,因产于北京房山县而得名,如图6.5所示。又因其某些方面像太湖石,因此也称北太湖石。这种石块的表面多有蜂窝状的大小不等的环洞,质地坚硬,有韧性,多产于土中,色为淡黄或略带粉红色,它虽不像南太湖石那样玲珑剔透,但端庄深厚典雅,别有一番风采。年久的石块,在空气中经风吹日晒,变为深灰色后更有俊逸、清幽之感。

(3)黄石与青石 黄石与青石皆墩状,形体顽夯,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色橙黄者称黄石,色青灰者称青石,系砂岩或变质岩等。与湖石相比,黄石堆成的假山浑厚挺括、雄奇壮观、棱角分明、粗犷而富有力感,如图6.6、图6.7所示。

图6.6 黄石

图6.7 青石

(4)青云片 青云片是一种灰色的变质岩,具有片状或极薄的层状构造。在园林假山工程中,横纹使用时称青云片。多用于表现流云式叠山,变质岩还可以竖纹使用如作剑石,假山工程中有青剑、慧剑等。

(5)象皮石 象皮石属石灰岩,在我国南北广为分布。石块青灰色,常夹杂着白色细纹,表面有细细的粗糙皱纹,很像大象的皮肤,因而得名。一般没有什么透、漏、环窝,但整体有变化。

(6)灵璧石 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灵璧县磐山,石产于土中,被赤泥渍满。用铁刀刮洗方显本色。石中灰色,清润,叩之铿锵有声,石面有坳坎变化。可顿置几案,也可掇成小景。灵璧石掇成的山石小品,峙岩透空,多有婉转之势,如图6.8所示。

图6.8 灵璧石

(7)英德石 英德石属石灰岩,产于广东英德县含光、真阳两地,因此得名。粤北、桂西南也有。英德石一般为青灰色,称灰英。也有白英、黑英、浅绿英等数种,但均罕见。英德石形状瘦骨铮铮,嶙峋剔透,多皱褶的棱角,清奇俏丽。石体多皴皱,少窝洞,质稍润,坚而脆,叩之有声,也称音石,在园林中多用作山石小景。

(8)石笋和剑石 这类山石产地颇广,主要以沉积岩为主,采出后宜直立使用形成山石小景。园林中常见的有:

①子母剑或白果笋:这是一种角砾岩。在青色的细砂岩中,沉积了一些白色的角砾石,因此称子母石。在园林中作剑石用称“子母剑”。又因此石沉积的白色角砾岩很像白果(银杏的果),因此也称白果笋。

②慧剑:色黑如炭或青灰色、片状形似宝剑,称“慧剑”。

③钟乳石笋:将石灰岩经熔融形成的钟乳石用作石笋以点缀园景。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有用这种石笋作特置小品的。

(9)木化石 地质学上称硅化木。木化石是古代树木的化石。亿万年前,被火山灰包埋,因隔绝空气,未及燃烧而整株、整段地保留下来。再由含有硅质、钙质的地下水淋滤、渗透,矿物取代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木头变成了石头。

以上是古典园林中常用的石品。另外还有黄蜡石、石蛋、石珊瑚等,也用于园林山石小品。总之,我国山石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三、假山布置

(一)山石材料的选用

选石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识石和用石技巧。

(1)选石的步骤

①需要选到主峰或孤立小山峰的峰顶石、悬崖崖头石、山洞洞口石,选到后分别做上记号,以备使用。

②要接着选留假山山体向前凸出部位的用石和山前山旁显著位置上的用石以及土山坡上的石景用石等。

③应将一些重要的结构用石选好,如长而弯曲的洞顶梁用石,拱券式结构所用的券石、洞柱用石、峰底承重用石、斜立式小峰用石等。

④其他部位的用石,则在叠石造山中随用随选,用一块选一块。

总之,山石选择的步骤应是:先头部后底部、先表面后里面、先正面后背面、先大处后细部、先特征点后一般区域、先洞口后洞中、先竖立部分后平放部分。

(2)山石尺度选择 在同一批运到的山石材料中,石块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宽有窄,在叠山选石中要分别对待。对于主山前面比较显眼位置上的小山峰,要根据设计高度选用适宜的山石,一般应尽量选用大石,以削弱山石拼合峰体时的琐碎感。在山体上的凸出部位或是容易引起视觉注意的部位,也最好选用大石。而假山山体内部以及山洞洞墙所选用的山石,则可小一些。

大块的山石中,敦实、平稳、坚韧的可用做山脚的底石,而石形变异大、石面皴纹丰富的山石则可以用于山顶,做压顶的石头。较小的、形状比较平淡而皴纹较好的山石,一般应该用在假山山体中段。山洞的盖顶石,平顶悬崖的压顶石,应采用宽而稍薄的山石。层叠式洞顶的用石或石柱垫脚石,可选矮墩状山石;竖立式洞柱、竖立式结构的山体表面用石,最好选用长条石,特别是需要做山体表面竖向沟槽和棱柱线条时,更要选用长条状山石。

(3)石形的选择 除了作石景用的单峰石外,并不是每块山石都要具有独立而完整的形态。在选择山石的形状中,挑选的根据应是山石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和石形对山形样貌的影响情况。从假山自下而上的构造来分,可以分为底层、中腰和收顶三部分,这三部分在选择石形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假山的底层山石位于基础之上,若有桩基则在桩基盖顶石之上。这一层山石对石形的要求主要应为顽夯、敦实的形状。选一些块大而形状高低不一的山石,具有粗犷的形态和简括的皴纹,可以适应在山底承重和满足山脚造型的需要。

中腰层山石在视线以下者,即地面上1.5 m高度以内的,其单个山石的形状也不必特别好,只要能够用来与其他山石组合刻造出粗犷的沟槽线条即可。石块体量也不需很大,一般的中小山石互相搭配使用就可以。

在假山1.5 m以上高度的山腰部分,应选形状有些变异、石面有一定褶皱和孔洞的山石,因为这种部位比较能引起人的注意,所以山石要选用形状较好的。

假山的上部和山顶部分、山洞口的上部,以及其他比较凸出的部位,应选形状变异较大,石面皴纹较美,孔洞较多的山石,以加强山景的自然特征。形态特别好且体量较大的,具有独立观赏形态的奇石,可用以“特置”为单峰石,作为园林内的重要石景使用。

(4)山石皴纹选择 石面皴纹、皱褶、孔洞比较丰富的山石,应当选在假山表面使用。石形规则、石面形状平淡无奇的山石,选作假山下部、假山内部的用石。

作为假山的山石和作为普通建筑材料的石材,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可供观赏的天然石面及其皴纹。“石贵有皮”就是说,假山石若具有天然“石皮”,即有天然石面及天然皴纹,就是可贵的,是制作假山的好材料。

在假山选石中,要求同一座假山的山石皴纹最好是同一种类,如采用了折带皴类山石的,则以后所选用的其他山石也要是相同折带皴类山石的;选了斧劈皴的假山,一般就不要再选用非斧劈皴的山石。只有统一采用一种皴纹的山石,假山整体上才能显得协调完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杂乱感,增加整体感。

(5)石态的选择 在山石的形态中,形是外观的形象,而态却是内在的形象。形与态是一种事物无法分开的两个方面。山石的一定形状,总是要表现出一定的精神态势。瘦长形状的山石,能够给人有力的感觉;矮墩状的山石,给人安稳、坚实的印象;石形、皴纹倾斜的山石,让人感到运动;石形、皴纹平行垂立的山石,则能够让人感到宁静、安详、平和。为了提高假山造景的内在形象表现,在选择石形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其态势、精神的表现。

(6)石质的选择 质地的主要因素是山石的密度和强度。如作为梁柱式山洞石梁、石柱和山峰下垫脚石的山石,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大的密度。而强度稍差的片状石,则不能选用在这些地方,可用来做石级或铺地。外观形状及皴纹好的山石,有的是风化过度的,其在受力方面就很差,有这样石质的山石就不要选用在假山的受力部位。

(7)山石颜色选择 叠石造山也要讲究山石颜色的搭配。不同类的山石色泽不一,而同一类的山石也有色泽的差异。“物以类聚”是一条自然法则,在假山选石中也要遵循。原则上的要求是,要将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山石尽量选用在一处,以保证假山在整体的颜色效果上协调统一。在假山的凸出部位,可以选用石色稍浅的山石,而在凹陷部位则应选用颜色稍深的山石。在假山下部的山石,可选颜色稍深的,而假山上部的用石则要选色泽稍浅的。

(二)山体局部理法

叠山重视山体局部景观创造。虽然叠山有定法而无定式,然而在局部山景的创造上(如崖、洞、涧、谷、崖下山道等)都逐步形成了一些优秀的程式。

(1)峰 掇山为取得远观的山势以及加强山顶环境的山林气氛,而有峰峦的创作。人工堆叠的山除大山以建筑来突出加强高峻之势(如北海白塔、颐和园佛香阁)外,一般多以叠石来表现山峰的挺拔险峻之势。山峰有主次之分,主峰居于显著的位置,次峰无论在高度、体积或姿态等方面均次于主峰。峰石可由单块石块形成,也可多块叠掇而成。

峰石的选用和堆叠必须和整个山形相协调,大小比例恰当。巍峨而陡峭的山形,峰态应尖削,具峻拔之势。以石横纹参差层叠而成的假山,石峰均横向堆叠,有如山水画的卷云皴,这样立峰有如祥云冉冉升起,能取得较好的审美效果。

(2)崖、岩 叠山而理岩崖,为的是体现陡险峭拔之美,而且石壁的立面上是题诗刻字的最佳处所。诗词石刻为绝壁增添了锦绣,为环境增添了诗情。如崖壁上再有枯松倒挂,更给人以奇情险趣的美感。

(3)洞府 洞,深邃幽暗,具有神秘感或奇异感。岩洞在园林中不仅可以吸引游人探奇、寻幽,还具有打破空间的闭锁、产生虚实变化、丰富园林景色、联系景点、延长游览路线、改变游览情趣、扩大游览空间等作用。

山洞的构筑最能体现传统假山合理的山体结构与高超的施工技术。山洞的结构一般有梁柱式和叠梁式两种,发展到清代,出现了戈裕良创造的拱券式山洞,使用钩带法,使山洞顶壁浑然一体,如真山洞壑一般,而且结构合理,扬州个园夏山即是此例。洞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有单梁式、挑梁式、拱券式等,如图6.9至图6.11所示。

图6.9 单梁式

图6.10 挑梁式

图6.11 拱梁式

精湛的叠山技艺、创造了多种山洞形式结构,有单洞和复洞之分;有水平洞、爬山洞之分;有单层洞、多层洞之分;有岸洞、水洞之分等。

(4)谷 山谷是掇山中创作深幽意境的重要手法之一。山谷的创作,使山势宛转曲折,峰回路转,更加引人入胜。大多数的谷,两崖夹峙,中间是山道或流水,平面呈曲折的窄长形。凡规模较大的叠石假山,不仅从外部看具有咫尺山林的野趣,而且内部也是谷洞相连,不仅平面上看极尽迂回曲折,而且高程上力求回环错落,从而造成迂回不尽和扑朔迷离的幻觉。

(5)山坡、石矶 山坡是指假山与陆地或水体相接壤的地带,具平坦旷远之美。叠石山山坡一般山石与植被相组合,山石大小错落,呈出入起伏的形状,并适当地间以泥土,种植花木,看似随意的淡、野之美,实则颇具匠心。

石矶一般指水边突出的平缓的岩石。多数与水池相结合的叠石山都有石矶,使崖壁自然过渡到水面,给人以亲和感。

(6)山道 登山之路称山道。山道是山体的一部分,随谷而曲折,随崖而高下,虽刻意而为,却与崖壁、山谷融为一体,创造假山可游、可居之意境(图6.12是自然山石掇山示意图)。

(三)假山的基础设计

假山基础必须能够承受假山的重压,才能保证假山稳固。不同规模和不同重量的假山,对基础的抗压强度要求是不相同的。而不同类型的基础,其抗压强度也不相同。

1)基础类型

(1)混凝土基础 它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础。这种基础材料易得、施工方便、抗压强度大。由于其材料是水硬性的,因而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且能适应多种土地环境。目前,这种基础在规模较大的石假山中应用最广泛。

(2)浆砌块石基础 它是用水泥砂浆或石灰砂浆砌筑块石而成的基础。这种基础抗压强度较大,能适应水湿环境及其他多种环境,也是应用比较普遍的假山基础。

(3)灰土基础 它是用石灰与泥土混合而做成的基础。其抗压强度不大,但工程造价较低。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灰土的凝固条件不好,应用有困难。

(4)桩基础 它是用混凝土桩或木桩打入地基做成的基础。桩基础主要用在土质疏松的地方。在古代,假山下多用木桩基础,混凝土桩基础则是现代假山工程中偶尔应用的基础形式。

(5)灰桩基础 它是在地面均匀地打孔,再用石灰填满孔洞并压实而构成的一种假山基础形式。桩孔里的石灰吸潮后膨胀凝固,从而使地面变得坚实。这种基础造价低廉、施工简便,但抗压强度不大,一般用做小体量假山的简易基础。

图6.12 自然山石掇山示意图

(6)石钉夯土基础 它是用尖锐的石块密集打入地面,再在其上铺一层灰土夯实而成。这种基础造价很低,但抗压强度不大,一般用来作为低矮假山的基础。

2)基础设计

假山基础的设计要根据假山的大小而定。低矮的小石山一般不需要基础,山体直接在地面上堆砌。高度在3 m以上的大石山,需要设置适宜的基础。通常,沉重、高大的大型石山,应选用混凝土基础或块石浆砌基础;重量和高度适中的石山,可用灰土基础或桩基础。

下面介绍4种假山基础的设计要点:

(1)混凝土基础设计 最底下是夯实的素土地基,素土夯实层之上,可做成30~70 mm厚的砂石垫层,砂石垫层上即为混凝土基础层。在陆地上,混凝土层的厚度可设计为100~200 mm,其强度等级可采用C10、C15。在水下,混凝土层的厚度则应设计为500 mm左右,强度等级应采用C20。

(2)浆砌块石基础设计 地基应做素土夯实处理,夯实的地基上可铺30 mm厚粗砂做找平层,找平层上用1∶2.5或1∶3水泥砂浆砌一层块石,厚度为300~500 mm,水下则应用1∶2水泥砂浆砌筑。

(3)灰土基础设计 灰土是用石灰和素土按3∶7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铺一层厚度为30 cm的灰土,并夯实到15 cm厚时,则称为一步灰土。设计灰土基础时,要根据假山高度和体量大小来确定采用几步灰土。一般高度在2 m以下的假山,其灰土基础可按一步素土加一步灰土设计;2 m以上的假山,则应设计为一步素土加两步灰土。

(4)桩基础设计 在古代,常用直径为10~15 cm,长为1~2 m的杉木桩或柏木桩做桩基础,木桩下端为尖头状。当代假山已基本不用木桩基础,只在地基土质松软时偶尔采用混凝土桩基础。做混凝土桩基础,先要设计并预制混凝土桩,其下端也为尖头状。

(四)山体内部结构设计

1)结构形式与结构设计

山体内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4种,即环透式结构、层叠式结构、竖立式结构和填充式结构。

(1)环透式结构 环透式结构的假山石材多为太湖石,在叠山手法上,为了突出太湖石玲珑剔透的特征,一般多采用拱、斗、卡、安、搭、连、飘等手法。所以,采用环透式结构的假山,其山体孔洞密布,显得玲珑剔透。

(2)层叠式结构 层叠式结构的假山石材一般用片状的山石,一层层山石叠砌为山体,山形朝横向伸展,常有“云山千叠”般的飞动感。所以,假山结构若采用层叠式,假山立面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3)竖立式结构 竖立式结构的假山石材,一般多是条状或长片状的山石,山石全都采用立式砌叠。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形成假山挺拔、雄伟、高大的艺术形象。但要注意山体在高度方向上的起伏变化和在平面上的前后错落变化。

(4)填充式结构 填充式结构的假山的山体内部是由泥土、废砖石或混凝土材料填充起来的,因此,其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填充的做法。带土石山和个别石山,或者在假山的某一局部山体中,都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2)结构设施及其应用

为了保证假山结构的安全稳定,有时需要设置一些起辅助固定作用的内部结构设施,常见的假山内部结构设施有平稳垫片、铁吊架、铁扁担、铁爬钉、银锭扣等。

(1)平稳垫片 平稳垫片就是指质地坚硬、一边薄一边厚的石片,用它垫假山石底部,可起到固定山石、保持山石平稳的作用。它是假山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设施,是在每一座石假山的施工中都要用到的。

(2)铁吊架 铁吊架是用扁铁条打制的铁件设施,主要用来吊挂坚硬的山石。

(3)铁扁担 铁扁担可以用扁铁条、角钢、螺纹钢条来制作,其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种铁件主要用在假山的悬挑部位和作为假山洞石梁下面的垫梁,以加固洞顶的结构。

(4)铁爬钉 铁爬钉可用熟铁制成,也可用粗钢筋打制成两端翘起为尖头的铁爬钉,专用来连接质地较软的山石材料。

(5)银锭扣 银锭扣由熟铁铸成,其两端成燕尾状,故又称为燕尾扣。银锭扣有大、中、小3种规格,主要用来连接边缘比较平直的硬质山石。

以上所述结构设施,都应与水泥砂浆结合使用。

(五)山洞结构设计

1)假山山洞的形式

(1)单口洞 即只有一个洞口的洞室。一般做成某种具有实用功能的石室。

(2)单洞与复洞 单洞是只有一条洞道和两个洞口的假山洞。小型假山一般做成单洞。复洞是有两条并行洞道,或者还有岔洞和两个以上洞口的山洞。大型假山可设计为复洞,也可设计为单、复洞时分时合的形式。

(3)单层洞与多层洞 洞道没有分为上下两层的称为单层洞。洞道从下至上分为两层以上的称为多层洞,即洞上有洞,下层洞与上层洞之间由石梯相连。

(4)平洞与爬山洞 平洞是洞底道路基本为平路的山洞。爬山洞则是洞内道路有上坡和下坡,并且坡度较陡的山洞。

(5)旱洞与水洞 旱洞是洞内无水的假山洞。水洞是洞内有泉池、溪流的山洞。

(6)采光洞和换气洞 采光洞和换气洞是假山山洞内附属的两种小洞,主要是用来采光和通气。

(7)通天洞 假山内上下相通的竖向山洞称为通天洞。

2)假山山洞的布置

(1)洞口的布置 洞口布置最忌造成山洞直通透亮和从山前一直看到山后,因此,洞口的位置应相互错开。洞口的外形要有变化,特别是黄石做的洞口,其形状容易显得方正呆板,不太自然。所以要注意使洞口形状多一点圆弧线条的变化。

(2)洞道的布叠 洞道布置在平面上要有曲折变化,其曲折程度应比一般的园路大许多,同时,洞道也应有宽窄变化。洞顶不得太矮且要有许多高低变化。

(3)洞内景观的处理 洞内景观应尽量设置得丰富些,如扬州个园黄石秋山的主山洞,洞内有采光洞,且设有石桌、石凳、石床、石枕,布置得如同居室一般。为了提高观赏性,洞内还可设置一些趣味小品,如石灯、石笋、泉眼、溪涧等。

3)洞壁与洞底设计

洞壁是假山洞的承重结构部分,对山洞以至整座假山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1)洞壁的结构形式 洞壁的结构形式有两种,即墙式洞壁和墙柱式洞壁。墙式洞壁是以山石墙体为基本承重构件的。山石墙体是用假山石砌筑的不规则山石墙。墙柱式洞壁是由洞柱和柱间墙体构成的洞壁,在这种洞壁中,洞柱是主要的承重构件,而洞墙只承担少量的洞顶荷载。

(2)洞壁的设计 墙式洞壁的设计要根据假山山体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来进行。例如,如果假山山体是采用层叠式结构的,那么洞壁石墙也应采用这种结构。要用山石一层一层不规则地层叠砌筑,直到设计的洞顶高度,这就做成了墙式洞壁。

墙柱式洞壁的设计关系到洞柱和柱间墙两种结构部分。

①洞柱设计:洞柱可分为直立石柱和层叠石柱两种。直立石柱是用长条形山石直立起来作为洞柱,柱底应有固定柱脚的座石,柱顶应有起联系作用的压顶石。层叠石柱是用块状山石错落地层叠砌筑而成,柱脚、柱顶也应有垫脚座石和压顶石。

②柱间墙设计:由于柱间墙只承担少量的洞顶荷载。因此柱间墙的布置比较灵活、方便,而且可以用较小的山石砌筑成薄墙,同时可加强洞壁的凹凸变化,使洞内形象更加自然。

(3)洞底设计 洞底路面可铺设不规则石片,在上坡和下坡处则设置块石阶梯。洞内路面宜有起伏,并应随着山洞的弯曲而弯曲。

4)山洞洞顶设计

(1)盖梁式洞顶 盖梁式就是石梁的两端直接放在山洞两侧的洞柱上,呈盖顶状。这种洞顶整体性强,结构比较简单,也很稳定,因此盖梁式是造山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受石梁长度的限制,采用盖梁式洞顶的山洞不能做得太宽,而且洞顶的形状往往太平整。为使洞顶自然,应尽量选用不规则的条形石材作洞顶石梁。

(2)挑梁式洞顶 挑梁式洞顶是用山石从两侧洞壁、洞柱向洞中央相对悬挑伸出并合拢而做成洞顶的。挑石的悬出长度,应为石长的1/2~3/5,挑石的头部应略为向上仰,其后端则一定要用重石压实。洞顶的山石之间,可用1∶2.5水泥砂浆作黏合材料,使洞顶山石结合成为整体。

(3)拱券式洞顶 拱券式洞顶是用块状山石作为券石,以水泥砂浆作为黏合剂,顺序起拱而做成拱形洞顶。这种结构形式多用于较大跨度的洞顶。

(六)山顶结构设计

山顶是假山立面最突出、最能集中视线的部位,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很有必要。根据山顶常见的形象特征,假山顶部的基本造型可分为峰顶、峦顶、崖顶和平山顶4种类型。

1)峰顶设计

常见的假山山峰收顶形式有分峰式、合峰式、斧立式、剑立式、斜立式和流云式。

(1)分峰式峰顶 分峰式峰顶就是在一座山体上用两个以上的峰头收顶。在处理分峰时,主峰头要突出,其他峰头应有高有低,有宽有窄。

(2)合峰式峰顶 合峰式峰顶实际上是两个以上的峰顶合并为一个大峰顶,次峰、小峰的顶部融合在主峰的边坡中,成为主峰的肩部。在设计时,要避免主峰的左右肩部成为一样高一样宽的对称形状。

(3)斧立式峰顶 斧立式峰顶的峰石上大下小,犹如斧立,是直立状态的单峰峰顶。

(4)剑立式峰顶 剑立式峰顶的峰石上小下大,单峰直立,峰顶不分峰。剑立式收顶形式主要用于假山山体为竖立式结构的峰顶。

(5)斜立式峰顶 这种收顶形式峰石斜立,势如奔趋,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动态感,最适宜山体结构,也采用斜立式的假山。

(6)流云式峰顶 这种收顶形式峰顶横向延伸,如层云横飞。采用流云式收顶的假山,其山体结构形式必为层叠式结构,不然峰顶与山体将极不协调。

2)峦顶设计

峦顶的假山顶部设计成不规则的圆丘状隆起,像低山丘陵景象。这种山顶的观赏性较差,一般不在主山和比较重要的客山上设计这种山顶,只在假山中的个别小山山顶偶尔采用。

3)崖顶设计

崖顶石向前悬出并有所下垂,致使崖壁下部向里凹进,这种山崖的收顶方式称悬垂式,也称悬崖式。悬崖顶部的悬出,在结构上常见的是出挑与立石相结合的做法。

为保证结构稳定,在做悬崖时应做到“前悬后压”,使悬崖的后部坚实稳定,即在悬挑山石的后端砌筑重石施加重压,使崖顶在力学上保持平衡。

4)平山顶设计

平顶的假山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很常见。庭园假山之下如做有盖梁式山洞洞顶,其洞顶之上就多是平顶。在现代园林中,为了使假山可游、可憩,有时也做平顶的假山。常见的平山顶有平台式山顶和亭台式山顶两种。

(1)平台式山顶 平台式山顶就是将山顶设计成平台状,平台上可设置石桌、石凳,便于休息、观景。平台边缘则多用小块山石砌筑成高度为30~70 cm的矮石墙,以此来代替栏杆。

(2)亭台式山顶 亭台式山顶就是在平台式山顶上面设置亭子,这种山顶是用来造景、休息和观景的。设计时要注意使亭柱不要落在下方悬空之处,应落在其下面的洞柱上。

任务实施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前要求技术人员熟读假山施工图纸等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由于假山工程的特殊性,一般只能表现出山形的大体轮廓或主要剖面,此时施工人员应按照1∶10~1∶50的比例制成假山石膏模型,使设计立意变为实物形象。

(2)现场准备 施工前必须反复详细地勘察现场,主要内容为“两看一相端”。一看土质、地下水位,了解基地土允许承载力,以保证山体的稳定。二看地形、地势、场地大小、交通条件、给排水的情况及植被分布等,一相端即相石。做好“四通一清”,尤其是道路必须保证畅通,且具备承载较大荷载的能力,避免石材进场对路面造成破坏。

(3)材料准备 选用的黄石在块面、色泽上应符合设计要求,石质必须坚实、无损伤、无裂痕、表面无脱落。峰石的造型和姿态,应达到设计的艺术构思要求。

石材装运应轻装、轻吊、轻卸。对于峰石等特殊用途或有特殊要求的石材,在运输时用草包、草绳或塑料材料绑扎,防止损伤。石材运到施工现场后,应进行检查,凡有损伤的不得作面掌石使用。

石材运到施工现场后,必须对石材的质地、形态、纹理、石色进行挑选和清理,除去表面尘土、尘埃和杂物,分别堆放备用。

(4)工具与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工程量,确定施工中所用的起重机械。准备好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做好起吊特大山石的使用吊车计划。同时要准备足够数量的手工工具。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设专人对其维修保养,并使所有进场设备均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

(5)施工人员配备 假山工程是一门特殊造景技艺的工程,一般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假山师傅,组成专门的假山工程队,另外还有石工、起重工、泥工、普工等,人数在8~12人。根据该工程的要求,由假山施工工长负责统一调度。

二、定点放线

①在假山平面设计图上按1 m×1 m的尺寸绘出方格网,在假山周围环境中找到可以作为定位依据的建筑边线、围墙边线或园路中心线,并标出方格网的定位尺寸。

②按照设计图方格网及定位关系,将方格网放大到施工现场的地面。利用经纬仪、放线尺等工具将横纵坐标点分别测设到场地上,并在点上钉下坐标桩。放线时,用几条细线拉直连接各坐标桩,表示方格网。然后用白灰将设计图中的山脚线在地面方格网中放大绘出,将山石的堆砌范围绘制在地面上,施工边线要大于山脚线500 mm,作为基础边线。

三、挖槽

基槽应根据基础大小与深度开挖,挖掘范围按地面的基础施工边线,挖槽深度为800 mm厚,采用人工和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槽,挖出的土方要堆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保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作业面,如图6.13所示。

四、基础施工

现代假山多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基础,浆砌块石基础也称毛石基础,砌石时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前要对原土进行夯实作业,夯实度达到标准后,即可进行基础施工,施工方法及要求同一般的园林工程基础。

五、拉底

所谓拉底,就是在山脚范围内砌筑第一层山石,即做出垫底的山石层。一般这一层选用大块的山石拉底,具有使假山的底层稳固和控制其平面轮廓的作用,因此被视为叠山之本。具体施工时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脚沿线砌成一圈垫底石,埋入土下约20 cm深做埋脚,再用满拉底的方式,即在山脚线的范围内用毛石铺满一层,垫成后即成为本假山工程的底层,如图6.14所示。

图6.13 人工清理基槽

图6.14 大块石拉底

六、中层施工

中层叠石在结构上要求平稳连贯,交错压叠,凹凸有致,并适当留空,以做到虚实变化,符合假山的整体结构和收顶造型的要求。这部分结构占体量最大,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一块石料的特性有所了解,观察其形状、大小、重量、色泽等并熟记于心,在堆叠时先在想象中进行组合拼叠,然后在施工时能信手拈来并发挥灵活机动性,寻找合适的石料进行组合。掇山造型技艺中的山石拼叠实际上就是相石拼叠的技艺。

操作的流程:相石选石→想象拼叠→实际拼叠→造型相形。中层施工关键在于假山师傅的技艺定,如图6.15所示。

图6.15 中层施工

七、勾缝

勾缝一般用1∶1的水泥砂浆,用小抹子进行,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水平方向勾明缝,竖直方向采用暗缝。勾缝时不宜过宽,最好不要超过2 cm,如缝隙过宽,可用石块填充后再勾缝。一般采用“柳叶抹”做勾缝的工具。砂浆可适当掺加矿物质颜料随山石色,勾缝时随勾随用毛刷带水打点,尽量不显抹纹痕迹。暗缝应凹入石面1.5~2 cm,外观越细越好。

八、收顶与做脚

收顶是假山最上层轮廓和峰石的布局,由于山顶是显示山势和神韵的主要部分,也是决定整座假山重心和造型的主要部分,所以至关重要,它被认为是整座假山的魂。收顶一般分为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尖曰峰,圆曰峦,山头平坦则曰顶。总之收顶要掌握山体的总体效果,与假山的山势、走向、体量、纹理等相协调,处理要有变化,收头要完整。

做脚就是用山石堆叠山脚,它是在掇山施工大体完成以后,于紧贴拉底石外缘部分拼叠山脚,以弥补拉底造型的不足。

九、假山养护

掇山完毕后,重视勾缝材料的养护期,没有足够的强度时不允许拆支撑的脚手架。在凝固期间禁止游人靠近或爬到假山上游玩,防止发生意外和危险。凝固期过后要冲洗石面,彻底清理现场,包括山体周边山脉点缀、局部调整与补缺、勾缝收尾、与地面连接、植物配置等再对外开放,供游人观赏游览。

任务考核

巩固训练

在某休闲公园内,选择适当位置建造一处假山,其假山结构参照假山施工图(图6.2)。让学生根据假山的施工工序参加全部的假山施工过程并完成任务。

一、材料及用具

根据该工程施工特点,主要材料包括黄石、毛石、普通水泥、白水泥、石子、粗砂、中砂、细砂等。

主要的工具及设备包括斧头、钎子、铁锹、镐、锤子、撬棍、小抹子、毛竹片、放线尺、脚手架、经纬仪、水准仪、挖掘机、运输车辆、打夯机等。

二、组织实施

①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假山施工;

②按下列施工步骤完成施工任务:

定点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勾缝、收顶与做脚。

三、训练成果

①每人完成一份训练报告,并参照上述任务考核进行评分;

②根据假山构造设计要求,完成施工。

拓展提高

FRP假山施工工艺

FRP(Fiber 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是玻璃纤维强化树脂的简称,它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与玻璃纤维结合而成的一种重量轻、质地韧的复合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由不饱和二元羧酸与一定量的饱和二元羧酸、多元醇缩聚而成。在缩聚反应结束后,趁热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单体配成黏稠的液体树脂,俗称玻璃钢。

一、FRP工艺的特点

(1)优点 成型速度快,质薄而轻,刚度好,耐用,价廉,方便运输,可直接在工地施工,适用于异地安装。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树脂液与玻纤的配比不易控制,对操作者的要求高;劳动条件差,树脂溶剂为易燃品;工厂制作过程中有毒和气味;玻璃钢在室外强日照下,受紫外线的影响,易导致表面酥化,寿命为20—30年。

二、FRP塑山施工程序

泥模制作→翻制石膏→玻璃钢制作→模件运输→基础和钢骨架制作→玻璃钢(预制件)元件拼装→修补打磨、油漆→成品。

(1)泥模制作 按设计要求制作泥模。一般在(1∶15)~(1∶20)的小样基础上制作。泥模制作应在临时搭设的大棚(规格可采用50 m×20 m×10 m)内进行。制作时要避免泥模脱落或冻裂。因此,温度过低时要注意保温,并在泥模上加盖塑料薄膜。

(2)翻制石膏 一般采用分割翻制,这主要是考虑翻模和今后运输的方便。分块的大小和数量根据塑山的体量来确定,其大小以人工能搬动为好。每块要按一定的顺序标注记号。

(3)玻璃钢制作 玻璃钢原料采用191号不饱和聚酯及固化体系,一层纤维表面毯和五层玻璃布,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为脱模剂。要求玻璃钢表面硬度大于34,厚度4 cm,并在玻璃钢背面粘配钢筋。制作时注意预埋铁件以便供安装固定之用。

(4)基础和钢骨架制作 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大小根据山体的体量确定。框架柱梁可用槽钢焊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必须确保整个框架的刚度与稳定。框架和基础用高强度螺栓固定。

(5)玻璃钢(预制件)元件拼装 根据预制大小及塑山高度先绘出分层安装剖面图和立面分块图,要求每升高1~2 m就要绘一幅分层水平剖面图,并标注每一块预制件4个角的坐标位置与编号,对变化特殊之处要增加控制点。然后按顺序由下往上逐层拼装,做好临时固定。全部拼装完毕后,由钢框架伸出的角钢悬挑固定。

(6)打磨、油漆 接装完毕后,接缝处用同类玻璃钢补缝、修饰、打磨,使之浑然一体。最后用水清洗,罩以相应颜色玻璃钢油漆即成。

任务2 塑山工程施工

知识点:了解塑山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塑山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和验收标准。

能力点:能根据施工图进行塑山工程的施工、管理与验收。

任务描述

岭南地区的园林中常用人工方法塑石或塑山,这是因为当地原来多以英德石为山,但英德石很少有大块料,所以也就改用水泥材料来人工塑造山石。做人造山石,一般以铁条或钢筋为骨架做成山石模胚与骨架,然后再用小块的英德石贴面,贴英德石时注意理顺皴纹,并使色泽一致,最后塑造成的山石也比较逼真。

某公园要做一塑山,其施工图分别为:塑石假山施工平面图(图6.16),塑石假山施工立面图(图6.17)塑石假山施工结构图(图6.18)。根据塑山结构设计要求,正确进行假山施工。希望通过学习能够熟读人工塑造山石施工图纸,正确指导人工塑造山石工程施工。

图6.16 塑石假山平面图

图6.17 塑石假山立面图

图6.18 塑石假山结构图

任务分析

人工塑造山石是指以天然山岩为蓝本,采用混凝土、玻璃钢等现代材料和石灰、砖石、水泥等非石材料经雕塑艺术和工程手法人工塑造的假山或石块。其施工步骤为:基础放样、基槽开挖、基础施工、骨架设置、钢丝网铺设、打底塑形、塑面、设色。具体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正确认识大树古树移植施工图,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②能够利用大树古树移植的知识编制切实可行的大树古树移植施工组织方案。

③能够根据大树古树移植的施工特点,进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指导工作。

④做好大树古树移植的成品修整和保护工作。

⑤做好大树古树移植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任务咨询

一、人工塑造山石的概念及特点

1)人工塑造山石的概念

这是除了运用各种自然山石材料堆掇外的另一种施工工艺,这种工艺是在继承发扬岭南庭园的山石景园艺术和灰塑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用真石搬山、置石同样的功能,北京动物园的狮虎山、哈尔滨太阳岛的假山即由此工艺塑造而成,如图6.19和图6.20所示。

图6.19 北京动物园狮虎山

图6.20 哈尔滨太阳岛人工塑造山

2)人工塑造山石的特点

(1)优点

①好的塑山无论在色彩上,还是在质感上都能取得逼真的石山效果,可以塑造较理想的艺术形象,雄伟、磅礴、富有力感的山石景,特别是能塑造难以采运和填叠的原型奇石;

②人工塑造山石所用的砖、石、水泥等材料来源广泛,取用方便,可就地解决,无须采石、运石之烦,故在非产石地区非常适用此法建造假山石;

③人工塑造山石工艺在造型上不受石材大小和形态的限制,可以完全按照设计意图进行造型,并且施工灵活方便,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在重量很大巨型山石不宜进入的地方,如室内花园、屋顶花园等,仍可塑造出壳体结构的、自重较轻的巨型山石;

④人工塑造山石采用的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塑山工程的施工工期短,见效快;

⑤可以预留位置栽培植物,进行绿化等。

(2)缺点

①由于山的造型、皴纹等细部处理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手工制作,因此对于塑山施工人员的个人艺术修养及制作手法、技巧要求很高;

②人工塑造的山石表面易发生皲裂,影响整体刚度及表面仿石质感的观赏性;

③面层容易褪色,需要经常维护,不利于长期保存,使用年限较短。

二、人工塑造山石的分类

人工塑造山石根据其结构骨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钢筋结构骨架塑山和砖石结构骨架塑山两种。

1)钢筋结构骨架塑山

以钢材、铁丝网作为塑山的结构骨架,适用于大型假山的雕塑、屋顶花园塑山等,其结构如图6.21所示。

先按照设计的造型进行骨架的制作,常采用直径为10~12 mm的钢筋进行焊接和绑扎,然后用细目的铁丝网罩在钢骨架的外面,并用绑线捆扎牢固。做好骨架后,用1∶2水泥砂浆进行内外抹面,一般抹2~3遍,使塑造的山石壳体厚度达到4~6 cm即可,然后在其外表面进行面层的雕刻、着色等处理。

图6.21 钢筋结构骨架塑山

图6.22 砖石结构骨架塑山

2)砖石结构骨架塑山

以砖石作为塑山的结构骨架,适用于小型塑山石,其结构如图6.22所示。

施工时首先在拟塑山石土体外缘清除杂草和松散的土体,按设计要求修饰土体,沿土体外开沟做基础,其宽度和深度视基地土质和塑山高度而定,接着沿土体向上砌砖,砌筑要求与挡土墙相仿,但砌筑时应根据山体造型的需要而变化,如表现山岩的断层、节理和岩石表面的凹凸变化等。再在表面抹水泥砂浆,修饰面层,最后着色。其塑形、塑面、设色等操作工艺与钢骨架塑山基本相同。

实践中,人工塑造山石骨架的应用比较灵活,可根据山形、荷载大小、骨架高度和环境的情况不同而灵活运用,如钢筋结构骨架、砖石结构骨架混合使用,钢骨架、砖石骨架与钢筋混凝土并用等形式。

任务实施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在工程进场施工前派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做好“四通一清”,本工程临时用电设施由业主解决,在现场设置二级配电箱,实现机具设备“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施工用水接入点从现有供水管网接入,采用48 mm钢管接至现场。场区内用水采用DN25水管,局部地方采用软管,确保施工便捷,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

(2)技术准备 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假山施工图纸等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并会同设计、监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明确施工任务,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学习有关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

(3)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设专人对其维修保养,并使所有进场设备均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

(4)材料准备 根据各项材料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者堆放。

确认砂浆、混凝土实际配合比、钢筋的原材料试验,取拟定工程中使用的砂骨料、石子骨料、水泥送配比实验室,制作设计要求各种标号砂浆、混凝土试验试块,由试验机械确定实际施工配合比。同时,根据设计使用的各种规格钢筋按规范要求取样,制作钢筋原材料试件、钢筋焊接试件,送试验室进行测试,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行采购供应,并确定焊接施工的焊条、焊机型号等。

(5)人员准备 按照工程要求,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由于人工塑造山石假山工程的特殊性,要求技术工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艺术修养和施工水平。

二、基础放样

假山施工首先是定位与放线,按照假山施工平面图中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如图6.16所示。一般选择与地面有参照的可靠固定点作为放线定位点,利用经纬仪、放线尺等工具将横纵坐标点分别测设到场地上,如图6.23所示。在每个交点处立桩木并在坐标点上打桩定点,假山水池放样要求较细致的地方,可在设计坐标方格网内加密桩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假山平面图,用白灰在场地地面上放出边轮廓线。然后根据设计图中的标高设计,找出在假山北侧路面上的标高基准点±0.00,利用水准仪测设定出坐标桩点标高及轮廓线上各点标高,可以确定挖方区、填方区的土方工程量。

图6.23 基础放样

三、基槽开挖

基槽开挖前,对原土地面组织测量并与设计标高比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降低成本,尽量不土方外运而就地回填消化。考虑基槽开挖的深度不大,在挖土时采用推土机、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基槽时,用推土机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槽的两侧,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挖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在基槽开挖施工中应注意:挖基槽要按垫层宽度每边各增加30 cm工作面;在基槽开挖时,测量工作应跟踪进行,以确保开挖质量;土方开挖及清理结束后及时验收隐蔽,避免地基土裸露时间过长。

四、基础施工

在做假山基础时,应先将地基夯实,然后再按设计摊铺和压实基础的各结构层,只有做桩基础可以不夯实地基,而直接打下基础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要进行第二次定位放线。第二次放线应依据布置在场地边缘的龙门桩进行,要在基础层的顶面重新绘出假山的山脚线。同时还要绘出主峰、客山和其他陪衬山的中心点位置。如果山内有山洞,还要将山洞每个洞柱的中心位置找到,并打下小木桩标出,以便于山脚和洞柱柱脚的施工。

本工程基础施工主要为水池部分施工,根据施工结构图、假山水池剖面图,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素土夯实→200厚粗砂垫层→150厚C10垫层混凝土→底板钢筋绑扎、池壁竖筋预留→抗渗混凝土浇筑→养护→池壁绑扎钢筋→池壁浇混凝土→养护、拆模→SBS卷材施工→100 厚C10混凝土保护层施工。

在基础施工时,须将给排水管道及电缆线路预埋管等穿插施工进行预埋,且要注意防腐。详细做法详见项目七中任务一水池喷泉工程施工。

五、骨架设置

人工塑造山石假山骨架可根据山形、体量和其他条件选择分别采用的基架结构,如砖基架、钢架、混凝土基架或者是三者的结合。本工程假山骨架采用的是钢骨架,如图6.18所示假山骨架示意图。

用5×5的角钢做假山骨架的竖向支撑,用3×3的角钢做横向及斜向支撑,根据图6.16所示假山平面图及图6.17所示假山立面图所需的各种形状进行焊接,制作出假山的主要骨架,作为整个山体的支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山体外形的塑造,根据假山造型的细节表现,预先制作分块骨架,加密支撑体系的框架密度,使框架的外形尽可能接近设计的山体的形状,附在形体简单的主骨架上,变几何形体为凸凹的自然外形,如图6.24所示。

由于本工程的假山是与水景、水池结合应用,故在骨架制作完成后,对所有的金属构件刷防锈漆两遍。

六、钢丝网铺设

铺设钢丝网是塑山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绑扎钢筋网时,选择易于挂泥的钢丝网,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避免出现松扣、脱扣,相邻绑扎点的绑扎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网片歪斜变形,不能有浮动现象。钢丝网根据设计要求用木锤和其他工具成型,如图6.25所示。

图6.24 塑山钢骨架设置

图6.25 钢丝网绑扎

七、打底塑形

塑山骨架及钢丝网完成后,在钢丝网上抹水泥砂浆,掺入纤维性附加料以增加表面抗拉的力量,可减少裂缝,水泥砂浆达到黏稠度易抹黏网的程度为好,然后把拌好的水泥砂浆用小型灰抹子在托板上反复翻动,抹灰时将水泥砂浆挂在钢丝网上,注意不要像抹墙那样用力,手要轻,要轻轻地把灰挂住即可,技巧主要是要用灰与网留有空间的力来完成。抹灰必须布满网上,最为重要的是各型体的边角一定填满抹牢,因为它主要起到形体力的作用,如图6.26所示。然后于其上进行山石皴纹造型。在配制彩色水泥砂浆时,颜色应比设计的颜色稍深一些,待塑成山石后其色度会稍稍变得浅淡,尽可能采用相同的颜色。

以往常用M7.5水泥砂浆作初步塑形,用M15水泥砂浆罩面最后成型。现在多以特种混凝土作为塑形、成型的材料,其施工工艺简单、塑性良好。

八、塑面

图6.26 打底塑形施工

塑面是指在塑体表面进一步细致地刻画山石的质感、色泽、纹理,必须表现出皴纹、石裂、石洞等。质感和色泽根据设计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适当的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泥调成砂浆,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处理。纹理刻画宜用“意笔”手法,概括简练;自然特征的处理宜用“工笔”手法,精雕细琢。这些表现完成主要技巧是用刮、劈、砍、抢等手段来完成,砍出自然的断层,劈出自然的石裂,刮出自然的石面,抢出自然的石纹,山石山体所表现的真实性与技法、技巧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观察自然的结果,来源于自然山石的表现,如图6.27所示。

塑面修饰重点在山脚和山体中部。山脚应表现粗犷,有人为破坏、风化的痕迹,并多有植物生长。山腰部分,一般在1.8~2.5 m处,是修饰的重点,追求皴纹的真实,应做出不同的面,强化力感和棱角,以丰富造型。注意层次,色彩逼真。主要手法有印、拉、勒等。山顶,一般在2.5m以上,施工时做得不必太细致,以强化透视消失,色彩也应浅一些,以增加山体的高大和真实感。

九、设色

图6.27 塑面施工

设色主要包括泼色工艺和甩点工艺两种。

(1)泼色工艺 这种工艺采用水性色浆,色浆的配比详见表6.1。一般调制3~4种颜色,主体色、中间色、黑色、白色,颜色要仿真,可以有适当的艺术夸张,色彩要明快,调释后从山石、山体上部泼浇,几种颜色交替数遍,着色要有空气感,如上部着色略浅,纹理凹陷部色彩要深,直至感觉有自然顺条石纹即可,这个技巧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表6.1 色浆的配比表

续表

(2)甩点工艺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处理雕塑形体是比较简单和粗糙的,用甩点工艺来遮盖不经意的缺陷。最后可选用真石漆进行罩面,采用水性真石漆用水调释后,用喷枪、喷壶喷至着色后的山体上,主要作用是更能表现颜色的真实性,同时使颜色透进水泥层,来达到不掉色、防水的作用。

应注意光泽,可在石的表面涂还氧树脂或有机硅,重点部位还可打蜡。青苔和滴水痕的表现也应注意,时间久了,会自然地长出真的青苔。另外还应注意种植池的问题。种植池的大小应根据植物(含土球)总重量决定池的大小和配筋,并注意留排水孔。

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推出,打底塑形、塑面和设色往往合并处理。如将颜料混合于灰浆中,直接抹上加工成型。也有先在加工厂制作出一块块仿石料,运到施工现场缚挂或焊挂在基架上,当整体成型达到要求后,对接缝及石脉纹理进一步加工处理,即可成山。

十、养护

在水泥初凝后开始养护,要用麻袋片、草帘等材料覆盖养护,避免阳光直射,并每隔2~3 h浇水一次。浇水时,要注意轻淋,不能直接冲射。如遇到雨天,也应用塑料布等进行遮盖。养护期不少于半个月,在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浇水养护,采取防冻措施,如遮盖稻草、草帘、草包等。假山内部钢骨架等一切外露的金属构件每年均应做一次防锈处理。

十一、竣工收尾

①假山造型有特色,近于自然。

②假山的石纹勾勒逼真。

③假山内部结构合理坚固,接头严密牢固。

④假山的山壁厚度达到3~5 cm,山壁、山顶受到踹踢、蹬击无裂纹损伤。

⑤假山内壁的钢筋铁网用水泥砂浆抹平。

⑥假山表面无裂纹、砂眼,无外露的钢筋头、丝网线。

⑦假山山脚与地面、堤岸、护坡或水池底结合严密自然。

⑧假山上水槽出水口处呈水平状,水槽底、水槽壁不渗水。

⑨假山山体的设色有明暗区别,协调匀称,手摸不沾色,水冲不掉色。

任务考核

巩固训练

在某校园内,选择适当位置建造一处假山,用钢骨架与砖石骨架的混合骨架景石,并按工艺要求,在学校绿地内完成塑造施工。让学生根据假山的施工工序参加全部的假山施工过程并完成任务。

一、材料及用具

根据该工程施工特点,主要材料包括普通水泥、白水泥、石子、粗砂、中砂、细砂、钢筋、钢丝网、SBS防水卷材、防水剂、铁红、铁黄、放线材料等。

主要的工具及设备包括斧头、钎子、铁锹、镐、挖掘机、运输车辆、打夯机、脚手架、经纬仪、水准仪、放线尺等。

二、组织实施

①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假山施工;

②按下列施工步骤完成施工任务:

基础放样、基槽开挖、基础施工、骨架设置、钢丝网铺设、打底塑形、塑面、设色。

三、训练成果

①每人交一份训练报告,并参照上述任务考核进行评分;

②根据假山构造设计要求,完成施工。

拓展提高

GRC假山施工工艺

GRC(Glass Fiber Reinforced Cement)是玻璃纤维强化水泥的简称。它是将抗碱玻璃纤维加入到低碱水泥砂浆中硬化后产生的高强度的复合物。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了用GRC建造假山,为假山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靠的物质保证,为假山技艺开创了一条新路,使其达到了“虽为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

一、GRC工艺塑石的特点

①用GRC建造假山石,石的造型、皱纹逼真,具岩石坚硬润泽的质感,模仿效果好。

②用GRC建造假山石,材料自身质量轻,强度高,抗老化且耐水湿,易进行工厂化生产,施工方法简便、快捷、造价低,可在室内外及屋顶花园等处广泛使用。

③GRC假山造型设计、施工工艺较好,可塑性大,在造型上需要特殊表现时可满足要求,加工成各种复杂形体,与植物、水景等配合,可使景观更富于变化和表现力。

④GRC建造假山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结束过去假山工程无法做到石块定位设计的历史,使假山不仅在制作技术,而且在设计手段上取得了新突破。

⑤具有环保特点,可取代真石材,减少对天然矿产及林木的开采。

二、GRC建造假山程序

GRC建造假山的制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为席状层积式手工生产法;二为喷吹式机械生产法。现就喷吹式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其操作工艺流程为:

模具制作→假山石块制作→石块组装→表面处理→成品。

(1)模具制作 根据生产“石材”的种类、模具使用的次数和野外工作条件等选择制模的材料,常用模具的材料可分为软模(如橡胶膜、聚氨酯模、硅模等)和硬模(如钢模、铝模、GRC模、FRP模、石膏模等)。制模时应以选择天然岩石皱纹好的部位为本和便于复制操作为条件,脱制模具。

(2)GRC假山石块的制作 将低碱水泥与一定规格的抗碱玻璃纤维同时均匀分散地喷射于模具中,凝固成型。在喷射时应随吹射随压实,并在适当的位置预埋铁件。

(3)GRC的组装 将GRC“石块”元件按设计图进行假山的组装,焊接牢固,修饰、做缝,使其浑然一体。

(4)表面处理 主要是使“石块”表面具憎水性,产生防水效果,并具有真石的润泽感。

任务3 置石工程施工

知识点:了解置石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置石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和验收标准。

能力点:能根据施工图进行置石工程的施工、管理与验收。

任务描述

置石即人们习惯通称的“建造假山”,实际上包括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置石是以山石(自然石和用水泥等材料塑造的石块)为材料做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其特点是以观赏为主,体量较小且分散。置石相对于掇山,工作量要小得多。

某公园置石工程施工平面图和正立面图(图6.1),置石施工东、西立面图(图6.2),见本项目任务一。根据置石设计要求,正确进行置石施工。根据该施工图设计,完成置石工程的施工。

任务分析

要想成功完成置石工程施工,就要正确分析影响置石工程的因素,做好置石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置石方法,学会并指导置石工程施工。其施工步骤为:定位放线、选石、景石吊运、拼石、基座设置、景石吊装、修饰与支撑。具体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正确认识置石工程施工图,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②能够利用置石的知识编制切实可行的置石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③能够根据置石工程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指导工作。

④做好置石工程的成品修整和保护工作。

⑤做好置石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任务咨询

一、置石工程

1)山石种类和选石的要点

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置石常用的石种大致如下:

(1)湖石 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通空灵巧,适宜特置或叠石。

(2)石笋 变质岩类,产于浙赣交界的常山、玉山一带。颜色有灰绿、褐红、土黄等,宜作点景、对景用。

(3)英石 产于广东英德县。成分为碳酸钙,该石材千姿百态,意趣天然,为园林造景的理想用石。

(4)黄石 主要产于常熟虞山。其石形体顽憨,棱角分明,雄浑沉实。

(5)化石 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动、植物化石。

(6)人工塑石 利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假山材料进行塑石,其优点为造型随意;体量可大可小,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

置石的选石要点:要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例如,未经切割,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类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具有动物等象形的石头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石头最为珍贵。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部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不伦不类、杂乱不堪。造景选石无贵贱之分,应该“是石堪堆”。就地取材,随类赋型,最有地方特色的石材也最为可取。置石造景不应沽名钓誉或用名贵的奇石生拼硬凑,而应以自然观察之理组合山石成景才富有自然活力。

总之,在选石过程中,应首先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要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建筑物的体量、外部装饰、绿化等因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必须从整体出发,以少胜多,这样才能使置石与环境相融洽,形成自然和谐之美。

2)园林置石常用的方法及其特点

一般置石的布局要点有:造景目的明确、格局谨严、手法洗练、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层次丰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比例合宜、假中见真、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常用的几种置石的方法及其特点如下:

(1)特置 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起来使用。

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本身应具有比较完整的构图关系。古典园林中的特置山石常刻题咏和命名。特置在我国园林史上也是运用得比较早的一种置石形式。例如,现存杭州的绉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冠云峰,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等都是特置石中的名品。这些特置石都有各自的观赏特征,绉云峰因有深的皱纹而得名;玉玲珑以千穴百孔、玲珑剔透而出众;瑞云峰以体量特大姿态不凡且遍布窝、洞而著称;冠云峰兼备透、漏、瘦于一石,亭亭玉立,高矗入云而名噪江南。可见特置山石必须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并不是什么山石都可以作为特置用的。

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等特点。

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协调,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特置山石还可以结合台景布置。台景也是一种传统的布置手法,利用山石或其他建筑材料做成整形的台,台内盛上土壤,底部有排水设施,然后在台上布置山石和植物,或仿作大盆景布置,让人欣赏这种有组合的整体美。

(2)对置 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也有情的感染。

(3)散置 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做法。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立面组合要力求石块组合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要赋予石块自然特性的自由。

(4)群置 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布置称为群置,或称聚点、大散点。群置常布置在山顶、山麓、池畔、路边、交叉路口以及大树下、水草旁,还可与特置山石结合造景。群置配石要有主有从、主次分明,组景时要求石之大小不等、高低不等、石的间距远近不等。群置有墩配、剑配和卧配3种方式,不论采用何种配置方式,均要注意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虚实相间。

群置的关键手法在于一个“活”字。布置时应有主宾之分,搭配自然和谐,同时根据“三不等”原则(即石之大小不等,石之高低不等,石之间距不等)进行配置。北京北海琼华岛南山西路山坡上有用房山石作的群置,处理得比较成功,不仅起到护坡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山势。

(5)山石器设 用山石作室内外的家具或器设是我国园林中的传统做法。山石几案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又可与造景密切结合,特别是用于有起伏地形的自然式布置地段,很容易和周围环境取得协调。山石器设一般布置在林间空地或有树庇荫的地方,为游人提供休憩场所。

山石器设在选材方面与一般假山用材不相矛盾,应力求形态质量。一般接近平板或方墩状的石材在假山堆叠中可能不算良材,但作为山石几案却非常合适。只要有一面稍平即可,不必进行仔细加工,顺其自然以体现其自然的外形。选用材料体量应大一些,使之与外界空间相称,作为室内的山石器设则可适当小一些。

山石器设可以随意独立布置,在室外可结合挡土墙、花台、水池、驳岸等统一安排,在室内可以用山石叠成柱子作为装饰。

二、山石与园林建筑、植物相结合的布置

1)山石踏跺和蹲配

山石踏跺和蹲配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装饰美化手法,用于丰富建筑立面,强调建筑出入口。中国传统的建筑多建于台基之上,出入口的部位就需要有台阶作为室内外上下的衔接部分。这种台阶可以做成整形的石级,而园林建筑常用自然山石作成踏跺,不仅具有台阶的功能,而且有助于处理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石材宜选择扁平状的,以各种角度的梯形甚至是不等边的三角形,则会更富于自然的外观。每级在10~30 cm,有的还可以更高一些。每级的高度和宽度不一定完全一样,应随形就式,灵活多变。山石每一级都向下坡方向有2%的倾斜坡度以便排水。石级断面要上挑下收,以免人们上台阶时脚尖碰到石级上沿。同时石级表面不能有“兜脚”。用小块山石拼合的石级,拼缝要上下交错,以上石压下缝。踏跺有石级规则排列的,也有相互错开排列的,有径直而上的,也有偏斜而入的。

蹲配常和踏跺配合使用。高者为“蹲”,低者为“配”,一般蹲配在建筑轴线两旁有均衡的构图关系。从实用功能上来分析,它兼备垂带和门口对置的石狮、石鼓之类装饰品的作用。蹲配在空间造型上则可利用山石的形态极尽自然变化。

2)抱角、镶隅和粉壁置石

建筑的墙面多成直角转折,这些拐角的外角和内角的线条都比较单调、平滞,故常以山石来美化这些墙角。对于外墙角,山石成环抱之势紧抱基角墙面,称为抱角。对于墙内角则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经过这样处理,本来是在建筑外面包了一些山石,却又似建筑坐落在自然的山岩上。山石抱角和镶隅的体量均须与墙体所在的空间取得协调。

一般园林建筑体量不大,所以无须做过于臃肿的抱角。当然,也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手法用小巧的山石衬托宏伟、精致的园林建筑。山石抱角的选材应考虑如何使石与墙接触的部位,特别是可见的部位能吻合起来。

粉壁置石即以墙作为背景,在面对建筑的墙面、建筑山墙或相当于建筑墙面前基础种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因此也有称“壁山”“粉壁理石”。

3)廊间山石小品

园林中,为了争取空间的变化、使游人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色,廊的平面设计往往做成曲折回环的半壁廊。在廊与墙之间形成一些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小天井空隙地,可以发挥山石小品“补白”的作用,使之在很小的空间里也有层次和深度的变化。同时诱导游人按设计的游览顺序入游,丰富沿途的景色,使建筑空间小中见大,活泼无拘。

4)门窗漏景

门窗漏景又称为“尺幅窗”和“无心画”,为了使室内外景色互相渗透常用漏窗透石景。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山石小品之类,使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

5)山石花台

(1)山石花台的作用 山石花台是用自然山石堆叠挡土墙,形成花台,其内种植花草树木。其主要作用有三:

①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排水通畅,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②可以将花草树木的位置提高到合适的高度,以免太矮不便观赏;

③山石花台的形体可随机应变,小可占角,大可成山,花台之间的铺装地面即是自然形式的路面。这样,庭院中的游览路线就可以运用山石花台来组合。山石花台布置的要领和山石驳岸有共通的道理,不同的只是花台是从外向内包,驳岸则多是从内向外包,如为水中岛屿的石驳岸则更接近花台的做法。

(2)特置山石布置特点

①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的特点。

②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

③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应用范围: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立性的石景,常在园林中用作入门的障景和对景,或置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也可以和壁山、花台、岛屿、驳岸等结合使用。新型园林多结合花台、水池或草坪、花架来布置。

任务实施

一、施工准备

(1)施工设备 景石施工常常需要吊装一些巨石,因此其施工设备必须有汽车起重机、吊称起重架、起重绞磨机、葫芦吊等起重机械。除了大石采用机械进行吊装之外,多数中小山石还是常要以人抬肩扛的方式进行安装,因而还需一定数量的手工工具。

(2)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应在施工之前全部运进施工现场。主要有假山石,填充料:砂石、卵石、毛石、块石、碎砖石,配制各种砂浆、混凝土,用于基础或垫衬。

二、景石组景手法

景石组景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格局谨严,手法精练。根据造景作用和观赏效果的不同,景石组景手法有特置、群置、散置、景石与植物及景石与建筑协调等。

三、施工过程

定位放线→选石→景石吊运→拼石→基座设置→景石吊装→修饰与支撑。

(1)选石 选石是景石施工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要点为:

①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例如,未经切割过,并显示出风化的痕迹的石头;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样的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

②最佳的石料颜色是蓝绿色、棕褐色、红色或紫色等柔和的色调。白色缺乏趣味性,金属色彩容易使人分心,应避免使用。

③具有动物等象形的石头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石头最为珍贵。

④石形选择要选自然形态的,纯粹圆形或方形等几何形状的石头或经过机器打磨的石头均不为上品。

⑤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部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不伦不类,杂乱不堪。

⑥选石无贵贱之分,应该:“是石堪堆”。就地取材,有地方特色的石材最为可取。

总之,在选石过程中,应首先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应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建筑物的体量、外部装饰、绿化、铺地等诸多因素。

(2)景石吊运 选好石品后,按施工方案准备好吊装和运输设备,选好运输路线,并查看整条运输线路是否有桥梁,桥梁能否满足运输荷载需要。在山石起吊点采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时,要注意选择承重点,做到起重机的平衡。景石吊到车厢后,要用软质材料,如黄泥、稻草、甘蔗叶等填充,山石上原有的泥土杂草不要清理。整个施工现场要注意工作安全。

(3)拼石 当所选到的山石不够高大,或石形的某一局部有重大缺陷时,就需要使用几块同种的山石拼合成一个足够高大的峰石。如果只是高度不够,可按高差选到合适的石材,拼合到大石的底部,使大石增高。如果是由几块山石拼合成一块大石,则要严格选石,尽量选接口处形状比较吻合的石材,并且在拼合中特别要注意接缝严密和掩饰缝口,使拼合体完全成为一个整体。拼合成的山石形体仍要符合瘦、漏、透、皱的要求。

(4)基座设置 基座可由砖石材料砌筑成规则形状,基座也可以采用稳实的墩状座石做成。座石半埋或全埋于地表,其顶面凿孔作为榫眼。

埋于地下的基座,应根据山石预埋方向及深度定好基址开挖面,放线后按要求挖方,然后在坑底先铺混凝土一层,厚度不得少于15 cm,才准备吊装山石。

(5)景石吊装 景石吊装常用汽车起重机或葫芦吊,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及时分析山石主景面,定好方向,最好标出吊装方向,并预先摆置好起重机,如碰到大树或其他障碍时,应重新摆置,使得起重机长臂能伸缩自如。吊装时要选派一人指挥,统一负责。当景石吊到预装位置后,要用起重机挂钩定石,不得用人定或支撑摆石定石。此时可填充块石,并浇注混凝土充满石缝。之后将铁索与挂钩移开,用双支或三支方式做好支撑保护,并在山石高度的2倍范围内设立安全标志,保养7 d后才能开放。

置石的放置应力求平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石组中石头的最佳观赏面均应当朝向主要的视线方向。对于特置,其特置石安放在基座上固定即可。对于散置、群置一般应采取浅埋或半埋的方式安置景石。景石布置好后,应当像是地下岩石、岩石的自然露头,而不要像是临时性放在地面上的。散置石还可以附属于其他景物而布置,如半埋于树下、草丛中、路边、水边等。

(6)修饰 一组置石布局完成后,可利用一些植物和石刻来加以修饰,使之意境深邃,构图完整,充满诗情画意。但必须注意一个原则:尽量减少过多的人工修饰。石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人文景观的“意境”多以石刻题咏来表现。石刻应根据置石来决定字体形式、字体大小、阴刻阳刻、疏密曲直,做到置石造景与石刻艺术互为补充,浑然一体。植物修饰的主要目的是采用灌木或花草来掩饰山石的缺陷,丰富石头的层次,使置石更能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但种植在石头中间或周围泥土中的植物应能耐高温、干旱,如丝兰、麦冬、苏铁、蕨类等。

四、施工要点

(1)特置山石施工要点 特置山石布置的关键在于相石立意,山石体量与环境应协调。通过前置框景、背景衬托,以及利用植物弥补山石的缺陷等手法表现山石的艺术特征。

①特置石应选择体量大、造型轮廓突出、色彩纹理奇特、颇有动势的山石。

②特置石一般置于相对封闭的小空间,成为局部构图的中心。

③石高与观赏距离一般介于(1∶3)~(1∶2)。如石高3~6.5 cm则观赏距离为8~18 m在这个距离内才能较好地品玩石的体态、质感、线条、纹理等。

④特置山石可采用整形的基座,也可以坐落于自然的山石面上,这种自然的基座称为磐。峰石要稳定、耐久,关键在于结构合理。传统立峰一般用石榫头固定。石榫头必须正好在峰石的重心线上,并且榫头周边与基磐接触以受力。榫头只定位,并不受力。安装峰石时,在榫眼中浇灌少量黏合材料(如纯水泥浆)。待石榫头插入时,黏合材料便可自然充满空隙。

在没有合适的自然基座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混凝土基础方法加固峰石,方法是:先在挖好的基础坑内浇筑一定体量的块石混凝土基础,并预留出榫眼,待基础完全干透后,再将峰石吊装,并用黏合材料黏合。

特置山石还可以结合台景布置。台景也是一种传统的布置手法。其做法为:用石料或其他建筑材料做成整形的台,内盛土壤,底部有排水设施,然后在台上布置山石和植物,模仿大盆景布置。

(2)群置山石施工要点 布置时要主从有别,宾主分明,搭配适宜,根据“三不等”原则(即石之大小不等,石之高低不等,石之间距不等)进行配置。构成群置状态的石景,所用山石材料要求不高,只要是大小相同、高低不同、具有风化石面的同种岩石碎块即可。

(3)散置山石施工要点

①造景目的性要明确,格局严谨。

②手法洗练,“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

③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散而有物,寸石生情。

(4)成品保护 景石安置后,在养护期间,应支撑保护,加强管理,禁止游人靠近,以免发生危险。

任务考核

巩固训练

根据所学的施工工艺,设计一组用置石堆砌的假山工程,并按施工要求,在学校绿地内完成置石假山的堆砌。

在某休闲公园内,选择适当位置进行置石施工,其假山结构参照假山施工图(图6.2)。让学生根据置石的施工参加全部的施工过程并完成任务。

一、材料及用具

置石施工图、假山石、碎石、水泥、中砂、经纬仪、水准仪、水准尺、葫芦吊、手锤、斧头、镐、铁锹、钢卷尺等。

二、组织实施

①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施工;

②按下列施工步骤完成施工任务:

定点放线、景石调运、拼石、基座设置、景石吊装、修饰。

三、训练成果

①每人交一份训练报告,并参照上述任务考核进行评分;

②根据置石构造设计要求,完成施工。

拓展提高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和存在的误区

一、置石的作用

1)置石的人文作用

我国人民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有“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的说法,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能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2)置石的使用作用

(1)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现代社会人们想回到自然中去,由于条件限制或不想“苦其筋骨,劳其体肤”,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

(2)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并构建地形骨架。例如,苏州留园东花园的“冠云峰”以及上海豫园玉华堂前的“玉玲珑”,都是自然式园林中局部环境的主景,具有压倒群芳之势。周围的配景置石起陪衬主题的作用,并营造局部环境地形骨架,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湖石“冠云峰”作局部环境的主景)。

(3)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

(4)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5)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

(6)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作铭牌石(也称指路石,如世博园之粤晖园入口迎宾腊石上刻“粤晖园”三字);

②作驳岸、挡土墙、石矶、踏步、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

③利用山石能发声的特点,可作为石鼓、石琴、石钟等;

④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如石屏风、石榻、石桌、石凳、石栏,或掏空形成种植容器、蓄水器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

⑤利用山石营建动物生活环境,如动物园用山石建造猴山、两栖动物生活环境;

⑥作为名木古树的保护措施或树池。

(7)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山石踏跺和蹲配;

②抱角和镶隅;

③粉壁置石;

④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

⑤漏窗、门洞透景石;

⑥云梯。

此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护栏和镶嵌门窗、装点建筑物入口。

(8)用山石营建岩石园、岩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专类园。

二、现代园林置石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

现代园林置石在继承传统园林置石理念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置石风格特色,建造了众多现代置石作品,其中不乏美的佳作,但也有一部分是不成功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布局缺少总体设计上的审美把握,显得堆砌罗列,杂乱无章,极不自然,缺少自然的意态神韵之美。

(2)盲目模仿,照搬照抄,没有个性,如风靡一时的假山、置石风。

(3)不考虑环境大小,置石体量不当,或局促闷塞,或空旷无物。

(4)刻意追求形状的相似,导致置石趋于形象媚俗。如有些园林中刻意仿制十二生肖、寓言、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如大闹天宫之类,这些刻意拼凑出来的置石形象,都是媚俗的表现。这类叠石或置石不是培养人们积极的眼睛,而是培养人们消极的视觉,它带给人们的不是创造性的想象,而是萎缩性的记忆,在审美上是不可取的。

(5)置石的放置浮浅搁置,石组不够均衡稳定,缺乏自然感。

(6)置石在环境中的位置过于居中,给人严整对称、矫揉造作之感。

(7)视觉效果不佳,返工率高。

(8)人工痕迹明显,无法达到“宛自天开”。

(9)盲目追求名石、奇石,不顾环境的要求,不能把置石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铺地等有机结合,创造多样统一的空间。

学习小结

目标检测

一、复习题

(1)假山选石应掌握的要点是什么?

(2)请列举出常用假山石的种类。

(3)简述塑山的施工要点。

(4)假山堆叠施工拉底时应该注意哪些要求?

(5)假山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二、思考题

(1)在园林施工中如何将假山和水景组合在一起?

(2)在建园过程中如何突出假山的位置和特点?

三、实训题

(1)某公园拟设计一组太湖石小景,要求根据置石布局原理完成设计,并画出环境总平面图,置石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

(2)某公园一角拟设计一座黄石假山,要求假山石用地范围30 m×25 m,并结合水景如自然式水池、跌水、瀑布等进行设计,要求完成总平面图、假山平面图、4个方向的立面图、假山结构图。

(3)用小块假山石和水泥等材料,制作一个山石盆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