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与手法

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与手法

时间:2023-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园林建筑常常在园林组景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或划分限定,或导引指向,从这一点上来说,园林建筑在空间组织和引导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点增加了园林建筑在形态设计、空间处理上的难度,决定了园林建筑设计与城市中其他公共建筑设计的不同。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一样在设计前期首先要有好的构思和立意,这既关系到设计的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何种组景、构图手法的依据,所谓“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2 园林建筑设计原理

[教学要求]

■了解园林建筑的个性特征;

■掌握园林建筑的设计内容与原则。

[知识要点]

■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能力。

2.1 园林建筑的特征及设计原则

2.1.1 园林建筑的个性特征

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动诸如结构、材料、施工等物质手段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艺术技巧等精神要素为人营造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从上文的介绍可知,园林建筑具有其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独自特点以及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决定了园林建筑在设计全过程中的原则、方法、技巧等与其他建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1)强调游憩功能 任何建筑都有自己的功能,只是侧重点不同,园林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游览、休憩和身心放松的需要,因此更强调游憩的功能,即便是具备多种综合功能的园林建筑,其游憩功能往往也是第一位的。

(2)形态灵活多变 由于园林建筑受到游乐、休闲多样性及观赏性的影响,在设计方面有更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正如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述:“惟园林书屋,一室半室,按时景为情,方向随宜,鸠工合见。”多数园林建筑设计条件宽松,在建筑面积、尺度、体量的规模上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在建筑形式、形态上可方可圆、可长可短、可高可低,几乎无章可循、不一而足,所谓“构园无格、营建无规”,因此,园林建筑在形态上灵活多样、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图2.1 可观赏性的园林建筑

(3)强化景观效果 在第一章中已提到园林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塑造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在于创造并保存人类生存的环境与扩展自然景观的美,艺术性是园林建筑的固有属性。建筑往往是园林中的主要画面中心,是构图中心的主体,没有建筑就难以成景,难言园林之美。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重要的建筑物常常作为风景园林的一定范围内甚至整个园林的构景中心,这一点与环境中的雕塑作品有相同之处。因此,园林建筑自身在视觉上的可观赏性是需要强化的(图2.1)。

(4)注重空间组织 园林不管规模大小,为增加空间层次、景深和丰富景观效果,往往规划设计成多个不同功能特色的空间集合,为游人营造一个流动的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不同的空间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即园林景观的动态序列。园林建筑常常在园林组景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或划分限定,或导引指向,从这一点上来说,园林建筑在空间组织和引导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5)突出诗画意境 自然风光的环境气氛和特质是固有的,聪明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善于利用园林建筑富有艺术性的形式、风格及布局来进一步渲染和突出某种特定的环境情调,并通过多种组景手法和诸如诗词、匾额、楹联等文学媒介激发人的共鸣和联想,以加强和突出园林的诗情画意。

(6)传递天地情韵 园林建筑为游人提供了丰富多变的室内及内外过渡空间,同时流通的、外向的空间设计手法提供了进行内外视觉、听觉交流的通道,人们可以在园林建筑中充分感知大自然的气息,和天地进行交流,而且这种感知和交流是有指向性、选择性和创意性的,在这里,园林建筑无疑是人与自然信息传递的使者,是使人感知自然神韵的空间载体。这一点增加了园林建筑在形态设计、空间处理上的难度,决定了园林建筑设计与城市中其他公共建筑设计的不同。

(7)尊重自然生态 园林建筑生于自然,源于自然,无论从形式、用材、色彩、构造均与自然协调一致,以保护自然为宗旨,因地制宜,在山川自然中“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峦之势”,如中国传统建筑“木柱矗立于支持它们的高台之上,有似小山岗上的高树,远远突出的弧形屋面的线条好像杉树的花枝”(李若瑟语),符合自然生长发展的规律,与自然相映相融,共生共荣。

(8)建筑环境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地、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存在”的连续体,即“万物一体”,这是我国古代环境观念中的精华。这种思想也反映在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与营建之中,建筑选择了环境,环境也选择了建筑,建筑与环境协调并存,风景园林中的建筑很少像现代建筑那样突兀、张扬地显示自身的存在,而是与周边环境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强化和升华了自然美,有效提升了环境品质,成为优美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2.1.2 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基于以上园林建筑8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加强研究,认真分析,强调和突出园林建筑的自身特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与原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强化风景园林的景观品质和环境效果。

1)构思与创意

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一样在设计前期首先要有好的构思和立意,这既关系到设计的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何种组景、构图手法的依据,所谓“造园之始,意在笔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创造和创新是设计领域永恒的主题,因此,创意是园林建筑设计构思过程的灵魂,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造性地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图2.2和图2.3所示,两个建筑作品虽构思和设计手法相似,但立意不同,所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也不同。

图2.2 黄帝陵祭祀大殿内景

图2.3 某水景设计

在进行园林建筑的构思与创意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在重视建筑功能的同时,强调构思和立意;

②在强调景观效果的同时,突出艺术的创意;

③园林建筑的构思与创意始终以环境条件为基础。

2)相地与选址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庭园的总体设计,首先重视利用天然环境、现状环境,不仅为了节省工料,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富有自然特色的庭园空间。明代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建筑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选址与一座园的营造道理是相通的,用地环境选择得合适,施工用料方案得法,才能为庭园空间设计、具体组景创造优美的自然与人工景色提供前提。古时的环境及用地分为山林、城市、村庄、郊野、宅傍、江湖等,近现代也仍然是这些,只是城市中的园林类型增多,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越来越差,人工工程环境越来越多。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创造和发展自然式庭园风格,需要在研究传统庭园理论的同时,寻求适应城市条件的新的设计方法。人们认识到在现今城市设计中,保护已有自然环境(水面、树林、丘陵地)和尚存的历史园林庭园的重要性。因为自然山林、河湖水面、平岗丘陵地势、溪流、古树都是发展自然式园林和取得“构园得体”的有利条件,在这方面陕西黄帝陵的选址较有代表性(图2.4)。

图2.4 黄帝陵入口山门

因此,在园林建筑的相地与选址中应符合如下原则:

①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既尊重大的环境,也要注意细微的因素,如一草一木;

②选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倡“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设计思想,做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③关注其他环境因素,如气候、朝向、土壤、水质等。

3)组合与布局

风景园林、庭园的使用性质、使用功能、内容组成以及自然环境基础等,都要表现到总体布局和建筑群体组合方案上。由于性质、功能、组成、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组合与布局也各具特点,并分为各种类型,主要有自然风景园林和建筑园林。建筑园林、庭园中又可分为:

图2.5 以草坪为主体的生态园林

①以山为主体;

②以水面为主体;

③山水建筑混合;

④以草坪、种植为主体的生态园林(图2.5)。

在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上有如下类型:

①以独立建筑物与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

②以建筑群体组合为主体的开放性空间;

③建筑围合的庭院空间;

④混合式空间组合。

组合与布局问题是园林建筑设计与方法的中心问题,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中国传统园林或以建筑功能为主的庭园,常以厅堂建筑为主划分院宇,延续庑廊,随势起伏;路则曲径通幽;低处凿池,面水筑榭;高处堆山,居高建亭;小院植树叠石,高阜因势建阁,再铺以时花绿竹。在具体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布局中注意加强对比,如体量的对比、形式的对比、明暗虚实的对比等;

②注意园林建筑空间的流通和渗透,如相邻空间的流通和渗透、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和渗透等;

③丰富空间序列与层次,这也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总原则之一。

4)因景与借景

计成在《园冶》中写道:“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可见,借景在园林建筑规划与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借景的目的是把各种在形、声、色、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园林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本景空间中,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具特色和变化。借景的主要内容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等。

在借形组景中,园林建筑主要采用对景、框景、渗透等构图手法,把有一定景观价值的造景要素纳入画面之中。

环境中声音多种多样,在我国古典园林营造中,常常远借寺庙的晨钟暮鼓,近借溪谷泉声、林中鸟语,秋夜借雨打芭蕉,春日借柳岸莺啼,凡此种种,均可为园林建筑空间增添几分诗情画意。

借色成景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也十分常见,可借明月之色、云霞之色、冰雪之色、植物之色等。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图2.6)、承德避暑山庄的“月色江声”“梨花半月”等,均以借月色组景而闻名。自然风景名胜之中,云雾霞光之色常能大大增加景物的意境和美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是最贴切的描述。环绕园林建筑四周的各种植物花卉,其色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借植物之色是季相造景的关键,如北京的著名景观“香山红叶”(图2.7)。甚至远山雪峰之色也被借入园林建筑组景和诗画创作之中。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组景中,把形与色、远与近、动与静、自然与人文等多种因素巧于因借、完美组合的造景原则。

图2.6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

图2.7 北京“香山红叶”

在园林造景中利用植物香气以怡悦身心、营造气氛、增添游园情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广州兰圃的馥郁兰香、拙政园的“荷风四面”(图2.8)等都是借香组景的范例。

在园林建筑的因景与借景中应符合如下原则:

①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借景的主要原则是因景而借、借景有因,根据环境的特色、气氛及造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组景手法和借景要素来达到借景目的。

②为了达到借景的目的,注意风景园林及园林建筑的选址也非常重要。

图2.8 拙政园的“荷风四面”

③注意处理好借景对象及本景建筑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当的得景时机和欣赏视角,做到和谐自然。

5)尺度与比例

图2.9 尺度宜人的园林建筑

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尺度在园林建筑中是指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物体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容忽视的。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园林建筑是人们休憩、游乐、赏景的所在,空间环境的各项组景内容,一般应具有轻松活泼、富于情趣和使人回味的艺术气氛,所以尺度必须亲切宜人(图2.9)。园林建筑的尺度除了要推敲建筑本身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相互关系外,还要考虑空间环境中其他要素如景石、池沼、树木等的影响。一般通过适当缩小构件的尺寸来取得理想的亲切尺度,室外空间大小也要处理得当,不宜过分空旷或闭塞。另外,要使建筑物和自然景物尺度协调,还可以把建筑物的某些构件如柱子、屋面、踏步、汀步、堤岸等直接用自然的石材、树木来替代或以仿天然的喷石漆、仿树皮混凝土(图2.10)等来装饰,使建筑和自然景物互为衬托,从而获得室外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园林建筑的尺度是否恰当,很难定出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艺术意境要求有不同的尺度感。在研究空间尺度的同时,还需仔细推敲建筑比例,一般按照建筑的功能、结构特点和审美习惯来推定。现代园林建筑在材料、结构上的发展使建筑式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必一味抄袭模仿古代的建筑形式。除了建筑本身的比例外,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的协调(图2.11)。

图2.10 仿树皮混凝土效果的景观

图2.11 具有整体协调性的园林一角

针对不同情况的造景需要,园林建筑的设计尺度和比例要求亦不相同。除遵循一般视觉规律以外,园林建筑在具体设计中还应注意下面的原则:

①规模大小不同的风景园林,园林建筑的尺度感要求不同,因而比例也不同。

②园林建筑自身的尺度感也很重要,应注意推敲门、窗、墙身、栏杆、踏步、廊道等各部分细部的尺度及和建筑整体的关系,力求给人以亲切舒适之感。

③园林建筑的比例尺度应与周边环境如小品、植物等的大小及形态相协调。

④园林建筑有观景与被观的区别,其尺度处理在内外空间的联系与过渡方面,应注意根据不同视距、视角的差异来设计。

6)色彩与质感

色彩与质感的处理与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有密切的关系。色彩有冷暖、浓淡的差别,色彩的感想和联想及其象征的作用可给人以各种不同的感受。质感表现在景物外形的纹理和质地两个方面。纹理有曲直、宽窄、深浅之分;质地有粗细、刚柔、隐现之别。质感虽不如色彩能给人多种情感上的联想、象征,但质感可以加强某些情调和气氛,古朴、活泼、柔媚、轻盈等的获取与质感处理关系很大。总之,色彩和质感是园林建筑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共存,只要善于去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们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构图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其艺术感染力。

园林建筑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形、色、声、香是园林艺术意境中的重要因素,而园林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更多表现在形和色上。我国南方建筑风格体态轻盈,色彩淡雅,北方则造型浑厚,色泽华丽。随着现代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建筑风格更趋于多姿多彩,简洁明丽,富于表现力。因此,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色彩与材料的配合。同一色彩用于不同质感的材料效果相差很大。它能够使人们在统一之中感受到变化,在总体协调的前提下感受到细微的差别。颜色相近,统一协调;质地不同,富于变化。充分运用材料的本色,可减少雕琢感,使色彩关系更具自然美。我国南方民居和园林建筑中常以不加粉饰的竹子作装饰,其格调清新淡雅、纯朴自然、极具个性。

②把握色彩的地域性、民族性。色彩的选用习惯和审美意义是由多数人的感受所决定的。但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的影响,不同的民族与人种对色彩也有着不同的喜好。气候条件对色彩设计也有很大影响。我国南方多用较淡或偏冷的色调,北方则多用偏暖的颜色(图2.12、图2.13)。潮湿、多雨的地区,色彩明度可稍高;寒冷干燥的地区,色彩的明度可稍低。同一地区不同朝向的室内色彩,也应有区别。朝阳的房间,色彩可以偏冷;阴暗的房间,色彩应稍暖一些。

图2.12 色彩偏冷的南方建筑

图2.13 色彩偏暖的北方建筑

③照明方式及光色也是影响园林建筑色彩与质感特征的重要因素。各式各样的灯具及不同的光源,都会使园林建筑的色彩和质感发生变化,从而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该因素。

7)结构与形态

建筑结构既是园林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园林建筑的结构美、形态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园林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当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和造型取得一致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图2.14 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的飞云楼

如位于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的飞云楼(图2.14),相传始建于唐代,现存者系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楼面阔5间,进深5间,外观3层,内部实为5层,总高约23 m。底层木柱林立,支撑楼体,构成棋盘式。楼体中央,4根分立的粗壮天柱直通顶层。这4根支柱,是飞云楼的主体支柱。通天柱周围,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层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飞云楼体量不大,但有4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给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觉。各层屋顶也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此楼楼顶以红、黄、绿五彩琉璃瓦铺盖,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楼身上悬有风铃,风荡铃响,清脆悦耳。飞云楼楼体精巧奇特,充分体现了园林建筑的造型美和结构美。

园林建筑在结构和形态方面的设计中还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结构与形态是相辅相成的,是体现园林建筑风格与特征的重要方面,在设计中应合理选择和运用。

②园林建筑的形态很重要,而结构是形式的载体,在设计中应注意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

③园林建筑的结构与形态应与周边环境的尺度及形态相协调。

8)可解与可索

认知学派是景观分析与评价的学派之一,它把包括园林建筑在内的景观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识空间来评价,强调建筑对人的认知及情感反应上的意义,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求去解释人对园林建筑的审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园林建筑既要具有可被辨识和理解的特性——“可解性(Making sense)”,又要具有可以被不断地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可索性(Inuolu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园林建筑的景观质量就高。相关学者还将进化论美学思想同情感学说相结合,提出景观审美的“情感—唤起”模型,从而进一步开拓了景观审美过程的研究。研究发现,良好的景观不仅仅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各种反应,好的景观往往明显地加速疾病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中高楼林立的建筑景观则延缓病体的恢复,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可见,可解性与可索性是园林建筑具备良好景观价值的重要特征,围绕这两个方面,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可解性与可索性是相关联的两个因素,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应同时兼顾,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

②园林建筑的可解性与可索性与建筑的形态、空间、序列、风格特征及设计意图有直接关系,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

③园林建筑的可解性与可索性应与周边环境的整体相协调。

2.2 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与手法

2.2.1 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

1)设计过程的合理性

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工作过程通常是“调查—分析—方案—实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建筑内涵的丰富、环境的变迁及理论与技术的更新,园林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设计过程的复杂性也相应地增加,这就存在设计过程合理性的问题。

在这方面前人已做过许多探讨,如奥姆斯特德已经在设计过程中仔细地分析自然过程,麦克哈格也在其《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阐述了自然要素与设计的关系;盖底斯也论述过城市调查(City Survey)的作用,包括用图纸来描述地貌、气候、土壤、人口分布等。近现代,特别是系统思想的应用,人们着眼于提出整体统一、连贯综合、明确、可解读的设计过程。环境运动、生态意识觉醒、公众参与要求增长、环境意外事件(bombshell)这四方面的警示,对设计过程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涉及生态问题的园林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四方面的能力要求:

①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②预测能力。

③辩护能力。

④沟通能力。

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应当有意识地反映自然过程,体现上述各方面的合理性,在考虑多种可能性时,不仅仅限于理解,更应侧重于创造新的形式。所以合理的规划设计过程,应当是导出最佳方案的有效途径。

2)系统方法应用于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曾用于探索解决复杂问题的合理过程方面的理论,主要是系统方法和决策原理。系统方法概括起来有4个特征:

①在较大的可能范围中考虑问题的来龙去脉。

②运用模型。

③反馈作用。

④交叉制约的组织方式。

系统方法的另一特性就是它可以把自然过程中起作用的机制阐释成一种表达方式,运用于实际中。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主要是基于在较大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并能用模型来分析各种环境因素,揭示人与自然、空间、文化间相互交叉制约的复杂关系,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使规划设计过程步步深入,最终达到理想的环境设计目标。

3)园林建筑规划设计过程的阶段和步骤

要做好一个园林建筑的设计,从总体上需要给设计过程划分一个明确的阶段。在这里,我们把它划分为4个阶段,即构想阶段、分析阶段、方案阶段和管理控制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各自的特征和内容。

构想阶段确立所有工作遵循的基础。除了从目标或问题出发以外,要描述工作方法,识别参与者,解析用地和争议问题,把头脑中的理解和感觉转化为行动的努力,所以又称“收集”阶段。

分析阶段包括研究和分析两步,用信息—认识和模型—分析事实的抽象表达来说明。

方案阶段由可能性、预测和方案3个步骤组成。

管理控制阶段是一个作用与反馈、构想与整理的循环,也是文化因素中法律、道德等作用最明显的阶段,由于人为因素调控的加强,体现了设计过程的动态性、持续性与复杂性。

总的来说,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可以概括为以上4个阶段和以下8个步骤:收集、信息、模型、可能性、预测、方案、管理、持续设计。

(1)构想阶段——收集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背景调查和资料收集,解决设计主题的问题,如自然保护、资源保护、防灾、比较利用、集中与分散、文化保护等。其次是解决设计对象与参与者问题。最后解决由设计过程到方法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一般的工作方法发展到有针对性的方法。设计要努力符合技术的、自然生态的、文化生态的、综合的合理性方法要求。

(2)分析阶段——信息和模型

①信息:信息分为4类,即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空间因素及人。自然因素有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生物等;文化因素有政治、经济、政策、法律、民俗、宗教、科技、艺术等;空间因素有城市、建筑、形式、边界、大小等;人的因素有人的心理、生理、感知、意识、行为、创意、思想等。在分析这4类因素时,还得更细致地分类调查和分析,如特殊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特殊土地利用要求、现有法律条例和影响土地使用的立法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居民社会文化构成、公众观念等。

②模型:模型是关于现实有用的信息的抽象表达,把巨大的信息简化到可操作的程度,用于理解、预测和控制,通常有描述模型、预测模型和规划模型。描述模型简单地表达有关现状环境或过程的特征方面的信息,给人们以整个运转过程一个全貌的概念,多用于初级阶段。预测模型表达对分析的一个最佳判断,让形式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预测模型多由专业人员完成。规划模型是把合理性规划设计过程,经过线性策划,发展和演进多种可能性,并从中选出最高分值的一种。

(3)方案阶段——可能性、预测性、方案

①可能性:可能性是整修设计过程的结果,在推进设计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选择,如正确的、错误的等,但事实中可能性往往是程度的不同,而不是绝对的可能或不可能,我们必须通过分析比较,并考虑其有效性。

②预测:预测是对各种形式生态元、生态位的变迁,生态链的运行方式进行估计。在预测过程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影响预测模型(Impact prediction models)”。卡尔·施坦尼兹(Carl Steinitz)及其哈佛大学横向联合研究组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在其代表性的工作波士顿都会区城郊发展研究中,施氏的预测模型的信息系统包括定量化和整体化两个方面,用了28种数学模拟来预测城郊增长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结果,把用于城市规划的经济模型方法与用于区域规模的生态方面关注的类似方法结合起来考虑。施氏方法的最大特征在于用大量模型定量化和整体化模拟来预测影响,并且主要使用计算机辅助处理资料,与现代科技结合十分密切。当然,抽象性是另一特征,并且需要大量各个专业人员的横向协作。

③方案:方案就是基于上述步骤所确定下来的对策、途径和结果。

(4)管理调控的过程 管理过程的实践,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靠监测提供基础信息。通过获得这些信息对设计进行改进完善,在设计和管理这两个过程中提供反馈的联系途径,其过程可概括为:管理控制阶段与过去的设计之间概念性的区别,在于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把握的意识上,自然界处理不确定性的波动,基本上是靠局部个体到整体的反馈和重新调节。管理过程有些类似,但比简单的自然系统要复杂一层,是人为因素、文化因素等作用下不断再设计的过程,产生创造性作用,反映自然和文化的双重过程。管理调控也是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4)生态设计方法应用于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

(1)关于生态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求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通常而言,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掠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活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园林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

(2)生态设计原理 生态设计方法应用于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包含以下4方面的原理:

①地方性: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的自然过程,尽可能使用当地材料。

②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4条:

a.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

b.减量(Reduce):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

c.再利用(Reuse):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d.再生(Recycle):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首尾相接的闭合循环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

③让自然做功: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这一原理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自然界没有废物。

b.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当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地控制。

c.边缘效应: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d.生物多样性: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

④显露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所有这些,都在促使我们回到古老艺术:视觉生态——一种景观美学,它反映了人对土地系统的完全依赖,重新唤起人与自然过程的天然的情感联系,在生态—文化与设计之间架起桥梁。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生态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设计的内容。

所以,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化的环境和社区的建设中。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2.2.2 园林建筑的群体结构与组合手法

图2.15 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案例

风景园林中少不了建筑,建筑在东西方风景园林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西方古典园林的布局中,建筑占主导地位,园林是延伸部分,服从于建筑,使园林“建筑化”,建筑是相对孤立的,并不过分强调同外部环境互相渗透。而中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在总体布局中,园林环境统率建筑,巧妙地使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去,迫使建筑园林化,要求建筑随高就低,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建筑本身与自然融为一体(图2.15)。明代计成在《园冶·屋宇篇》对园林建筑有如下描述:“凡家宅住房,五间三间,循次第而造;惟园林书屋,一室半室,按时景为情。方向随宜,鸠工合见;家居必论,野筑惟因。随厅堂俱一般,近台榭有别致。前添敞卷,后进余轩;必有重椽,须支草架;高低依制,左右分为。当檐最碍两厢,庭除恐窄;落步但加重庑,阶砌犹深。升拱不让雕鸾,门枕胡为镂鼓;时遵雅朴,古摘端方。画彩虽佳,木色加之青绿;雕镂易俗,花空嵌以仙禽。长廊一带回旋,在竖柱之初,妙于变幻;小屋数椽委曲,究安门之当,理及精微。奇亭巧榭,构分红紫之丛;层阁重楼,出云霄之上;隐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槛外行云,镜中流水,洗山色之不去,送鹤声之自来。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堂占太史,亭问草玄,非及云艺之台楼,且操班门之斤斧。探其合志智,常套俱柴。”因此要充分认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需从总体布局、组景手法、空间序列及过渡等几个方面入手。

1)园林景观的总体空间结构和布局

园林的使用性质、使用功能、内容组成以及自然环境基础等,都要表现到总体结构和布局方案上。由于性质、功能、组成、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结构布局也各具特点,并分为各种类型。但它的总体空间构园理论是有共同性的。

(1)总体结构的几种类型 类型有自然风景式园林和建筑式园林。建筑园林、庭园中又可分为:以山为主体;以水面为主体;山水建筑混合;以草坪、种植为主体的生态园林。

①自然风景园林布局的特征:如自然环境中的远山峰峦起伏呈现出节奏感的轮廓线,由地形变化所带来的人的仰、俯、平视构成的空间变化,开阔的水面或蛇曲所带来的水体空间和曲折多变的岸际线;以及自然树群所形成的平缓延续的绿色树冠线等。巧于运用这些自然景观因素,再随地势高下,体形之端正,比例尺度的匀称等人工景物布置,是构成自然风景园林结构的基础,并体现出景物性状的特点(图2.16)。

②建筑园林布局的特征:中国城市型或以建筑功能为主的庭园,常以厅堂建筑为主划分院宇,延续庑廊,随势起伏;路则曲径通幽;低处凿池,面水筑榭;高处堆山,居高建亭;小院植树叠石,高阜因势建阁,再铺以花卉林竹。

(2)总体空间布局

①景区空间的划分与组合:把单一空间划分为复合空间,一个大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空间。其目的是在总体结构上,为庭园展开功能布局、艺术布局打下基础。划分空间的手段离不开庭园组成物质要素,在中国庭园中的屋宇、廊、墙、假山、叠石、树木、桥台、石雕、小筑等,都是划分空间所涉及的实体构件。景区空间一般可划分为主景区、次景区,每一景区内都应有各自的主题景物,空间布局上要研究每一空间的形式、大小、开合、高低、明暗的变化,还要注意空间之间的对比。如采取“欲扬先抑”,或收敛视觉尺度感的手法,先曲折、狭窄、幽暗,然后过渡到较大和开阔的空间,这样可以达到丰富园景,扩大空间感的效果(图2.17)。

图2.16 自然风景式园林

图2.17 欲扬先抑效果下的园景

②园林建筑静态空间艺术布局:园林空间艺术布局是在园林艺术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安排的艺术,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又变化的美好境界。静态空间艺术是指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的审美感受,其主要类型有:按照活动内容,静态空间可分为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等;按照地域特征分为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等;按照开朗程度分为开朗空间、半开朗空间和闭锁空间等;按照构成要素分为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依其形式分为规则空间、半规则空间和自然空间;根据空间的多少又分为单一空间和复合空间等。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有意识地进行构图处理就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注意风景界面与空间感,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构成的。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有空旷感,所谓心旷神怡。以峭壁或高树夹持,其高宽比为6∶1~8∶1的空间有峡谷或夹景感。由六面山石围合的空间,则有洞府感。以树丛和草坪构成的≥1∶3空间,有明亮亲切感。以大片高乔木和矮地被组成的空间,给人以荫浓景深的感觉。一个山环水绕、泉瀑直下的围合空间则给人清凉世界之感。一组山环树抱、庙宇林立的复合空间,给人以人间仙境的神秘感。一处四面环山、中部低凹的山林空间,给人以深奥幽静感。以烟云水域为主体的洲岛空间,给人以仙山琼阁的联想。还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咫尺山林,给人以小中见大的空间感。大环境中的园中园,给人以大中见小(巧)的感受。由此可见,巧妙地利用不同的风景界面组成关系,进行园林空间造景,将给人们带来静态空间的多种艺术魅力。

利用人的视觉规律,在静态空间中可以创造出预想的艺术效果。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 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 m,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150~270 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 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为1 200~2 000 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或宽度的1.2倍,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3个位置,即垂直视角为18°(景物高的3倍距离)、27°(景物高的2倍距离)、45°(景物高的1倍距离)。如果是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3个视点距离位置为游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欣赏场地。

对于远视景,除了正常的静物对视觉的要求以外,还要为游人创造更丰富的视景条件,以满足游赏需要。借鉴画论三远法,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图2.18 仰视效果下的景观效果

a.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为大于45°,60°,90°时,由于视线的不同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威严感。若小于90°,则产生下压的危机感。中国皇家宫苑和宗教园林中常用此法突出皇权神威,或在山水园中创造群峰万壑、小中见大的意境。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中心建筑群,在山下德辉殿后看佛香阁,仰角为62°,产生宏伟感,同时,也产生自我渺小感(图2.18)。

b.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瞰大地,为人们的一大乐趣。园林中也常利用地形或人工造景,创造制高点以供人俯视,绘画中称之为鸟瞰。俯视也有远视、中视和近视的不同效果。一般俯视角<45°,<30°,<1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当小于0°时,则产生欲坠危机感。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居天都而有升仙神游之感,也产生人定胜天感(图2.19)。

c.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利用创造平视观景的机会,将给人以广阔宁静的感受、坦荡开朗的胸怀。因此园林中常要创造宽阔的水面、平缓的草坪、开敞的视野和远望的条件,这就把天边的水色云光、远方的山廓塔影借来身边,一饱眼福(图2.20)。

图2.19 俯视效果下的景观效果

图2.20 平视效果下的景观效果

远视景都能产生良好的借景效果,根据“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对远景的观赏应有选择,但这往往没有近景那么严格,因为远景给人的是抽象概括的朦胧美,而近景才给人以具象细微的质地美。

③观赏点和观赏路线:观赏点一般包括入口广场、园内的各种功能建筑、场地,如厅堂、馆轩、亭、榭、台、山巅、水际、眺望点等。观赏路线依园景类型,分为一般园路、湖岸环路、山上游路、连续进深的庭院线路、林间小径,等等。总之以人的动、静和相对停留空间为条件,有效地展开视野和布置各种主题景物。小的庭园可有l~2个点和线,大中园林交错复杂,网点线路常常构成全园结构的骨架,甚至从网点线路的形式特征可以区分自然式、几何式、混合式园。观赏路线同园内各区、景点除了保持功能上方便和组织景物外,对全园用地又起着划分作用。具体规划设计中一般应注意下列4点:

a.路网与园内面积在密度和形式上应保持分布均衡,防止奇疏奇密。

b.线路网点的宽度和面积、出入口数目应符合园内的容量,以及疏散方便、安全的要求。

c.园入口的设置,对外应考虑位置明显,顺合人流流向,对内要结合导游路线。

d.每条线路总长和导游时间应适应游人的体力和心理要求。

④运用轴线布局和组景的方法:人们在一块大面积或体型环境复杂的空间内设计园林时,初学者常感到不知从何入手。历史传统为我们提供两种方法:一是依环境、功能作自由式分区和环状布局;二是依环境、功能作轴线式分区和点线状布局。轴线式布局或依轴线方法布局,可以通过轴线明确功能联系,两点空间距离最短,并可用主次轴线明确不同功能的联系和分布,沿轴线伸延方向,利用轴线两侧、轴线结点、轴线端点、轴线转点等组织街道、广场、尽端等主题景物,地位明显、效果突出,同时依轴线施工定位,简单、准确、方便。

西方整形式(几何式)风景园林结构布局,和西方运用轴线布局的传统是有直接联系的。通常采用笔直的道路与各功能活动区、点相连接,有时全园沿一条轴线作干道或风景线(图2.21)。

图2.21 西方几何式风景园林结构布局

2)园林景观组景手法

中国传统造园常用的组景手法归纳起来包括主景与次(配)景、抑景与扬景、对景与障景、夹景与框景、前景与背景、俯景与仰景、实景与虚景、内景与借景、季相造景等,这也是园林建筑空间处理的主要依据。

(1)主景与配景(次景) 造园必须有主景区和次要景区。堆山有主、次、宾、配,景园建筑要主次分明,植物配植也要主体树和与次要树种搭配,处理好主次关系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主景升高或降低,主景体量加大或增多,视线交点、动势集中、轴线对应、色彩突出、占据重心等。配景对主景起陪衬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在园林中是主景的延伸和补充(图2.22)。

(2)抑景与扬景 传统造园历来就有欲扬先抑的做法。在入口区段设障景、对景和隔景,引导游人通过封闭、半封闭、开敞相间、明暗交替的空间转折,再通过透景引导,终于豁然开朗,到达开阔的园林空间,如苏州留园。也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区设隔景小空间(图2.23),经过婉转通道逐渐放开,到达开敞空间,如北京颐和园入口区。

图2.22 黄帝陵之桥山倒影

图2.23 环境雕塑中的主景与配景

(3)实景与虚景 园林或建筑景观往往通过空间围合状况、视面虚实程度形成人们观赏视觉清晰与模糊,并通过虚实对比、虚实交替、虚实过渡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例如:无门窗的建筑和围墙为实,门窗较多或开敞的亭廊为虚;植物群落密集为实,疏林草地为虚;山崖为实,流水为虚(图2.24);喷泉中水柱为实,喷雾为虚;园中山峦为实,林木为虚;青天观景为实,烟雾中观景为虚,即朦胧美、烟景美,所以虚实乃相对而言。如北京北海有“烟云尽志”景点,承德避暑山庄有“烟雨楼”,都设在水雾烟云之中,是朦胧美的创造。

图2.24 山水虚实对比案例

(4)夹景与框景 在人的观景视线前,设障碍左右夹峙为夹景,四方围框为框景。利用山石峡谷、林木树干、门窗洞口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从而达到深远层次的美感,也是在大环境中摘取局部景点加以观赏的手法(图2.25、图2.26)。

图2.25 虚实对比的造景手法

图2.26 风景园林建筑中利用窗洞作框景

(5)前景与背景 任何园林空间都是由多种景观要素组成的,为了突出表现某种景物,常把主景适当集中,并在其背后或周围利用建筑墙面、山石、林丛或者草地、水面、天空等作为背景,用色彩、体量、质地、虚实等因素衬托主景,突出景观效果(图2.27、图2.28)。在流动的连续空间中表现不同的主景,配以不同的背景,则可以产生明确的景观转换效果。如白色雕塑易用深绿色林木背景,水面、草地衬景;而古铜色雕塑则采用天空与白色建筑墙面作为背景;一片春梅或碧桃用松柏林或竹林作背景;一片红叶林用灰色近山和蓝紫色远山作背景,都是利用背景突出表现前景的手法。在实践中,前景也可能是不同距离多层次的,但都不能喧宾夺主,这些处于次要地位的前景常称为添景(图2.29)。

图2.27 利用对植树列作夹景的对景手法

图2.28 利用白粉墙作石景的背景

图2.29 利用白粉墙作植物的背景

(6)俯景与仰景 园林利用改变地形建筑高低的方法,改变游人视点的位置,必然出现各种仰视或俯视视觉效果。如创造峡谷迫使游人仰视山崖而得到高耸感,创造制高点给人的俯视机会则产生凌空感,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视觉效果(图2.30、图2.31、图2.32)。

(7)内景与借景 园林空间或园林建筑以内观为主的称内景,作为外部观赏为主的为外景。如亭桥跨水,既是游人驻足休息处,又是外部观赏点,起到内外景观的双重作用(图2.33)。

图2.30 风景园林建筑中的添景

图2.31 俯视的小区景观效果

图2.32 俯视的园林水景效果

园林具有一定范围,造景必有一定限度。造园家充分意识到景观之不足,于是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把游人的目光引向外界去猎取景观信息,借外景来丰富赏景内容。如北京颐和园,西借玉泉山,山光塔影尽收眼底;无锡寄畅园远借龙光塔,塔身倒影收入园地。故借景法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园林景观效果。

(8)季相造景 利用四季变化创造四时景观,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用花表现季相变化的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树有春柳、夏槐、秋枫、冬柏,山石有春用石笋、夏用湖石、秋用黄石、冬用宣石(英石)。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西湖造景春有柳浪闻莺(图2.34)、夏有曲院风荷(图2.35)、秋有平湖秋月(图2.36)、冬有断桥残雪(图2.37)。南京四季郊游,春游梅花山、夏游清凉山、秋游栖霞山、冬游覆舟山。用大环境造景名的有杏花邮、消夏湾、红叶岑、松柏坡等。

其余造景手法还有朦胧烟景、分景、隔景、引景与导景等。

3)园林景观空间的序列与景深

人们沿着观赏路线和园路行进时(动态),或接触园内某一体型环境空间时(静态),客观上它是存在空间程序的。若想获得某种功能或园林艺术效果,必须使人的视觉、心理和行进速度、停留的空间,按节奏、功能、艺术的规律性去排列程序,简称空间序列。早在1 100年前中国唐代诗人灵一诗中:“青峰瞰门,绿水周舍,长廊步屐,幽径寻真,景变序迁……”就已提出了景变序迁的理论,也就是现在西方现代建筑流行的空间序列理论。中国园林传统风景园林组景手法之一步移景异,通过观赏路线使园景逐步展开。如登高→下降→过桥→越涧→开朗→封闭→远眺→俯瞰→室内→室外——使景物成序列曲折展开。园内景区空间一环扣一环连续展开,如小径迂回曲折,既延长其长度,又增加景深。景深要依靠空间展开的层次,如一组组景要有近中远和左中右3个层次构成。只有一个层次的对景是不会产生层次感和景深的。

图2.33 落水的仰视效果

图2.34 柳浪闻莺

图2.35 曲院风荷

图2.36 平湖秋月

图2.37 断桥残雪

景区空间依随序列的展开,必然带来景深的伸延。展开或伸延不能是平铺直叙地进行,而要结合具体园内环境和景物布局的设想,自然地安排“起景”“高潮”“尾景”,并按艺术规律和节奏,确定每条观赏线路上的序列节奏和景深延续程度。如二段式的景物安排: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潮→尾景。三段式的景物安排: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潮→转折→收缩→尾景。

园林对于游人来说是一个流动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不同的空间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就是园林景观的动态序列。

景观序列的形成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例如风景景观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风景序列是由多种风景要素有机组合,逐步展现出来的,在统一基础上求变化,又在变化之中见统一,这是创造风景序列的重要手法。以植物景观要素为例,作为整体背景或底色的树林可谓基调,作为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树种为主调,配合主景的植物为配调,处于空间序列转折区段的过渡树种为转调,过渡到新的空间序列区段时,又可能出现新的基调、主调和配调,如此逐渐展开就形成了风景序列的调子变化,从而产生不断变化的观赏效果。

(1)景观序列的起结开合 作为景观序列的构成,可以是地形起伏,水系环绕,也可以是植物群落或建筑空间,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总应有头有尾,有放有收,这也是创造景观序列常用的手法。以水体为例,水之来源为起,水之去脉为结,水面扩大或分支为开,水之溪流又为合。这和写文章相似,用来龙去脉表现水体空间之活跃,以收放变换而创造水之情趣。例如北京颐和园的后湖、承德避暑山庄的分合水系、杭州西湖的聚散水面等。

(2)景观序列的断续起伏 这是利用地形地势变化而创造景观序列的手法之一,多用于风景区或郊野公园。一般风景区山水起伏,游程较远,我们将多种景区景点拉开距离,分区段设置,在游览步道的引导下,景序断续发展游程起伏高下,从而取得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效果。例如泰山风景区从山门开始,路经斗母宫、柏洞、回马岭来到中天门就是第一阶段的断续起伏序列;从中天门经快活三里、步云桥、对松亭、异仙坊、十八盘到南天门是第二阶段的断续起伏序列;又经过天街、碧霞祠,直达玉皇顶,再去后石坞等,这是第三阶段的断续起伏序列。

(3)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园林植物是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路等,必将出现绚丽多姿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如扬州个园内春植翠竹配以石笋,夏种广玉兰配太湖石,秋种枫树、梧桐,配以黄石,冬植蜡梅、南天竹,配以白色英石,并把四景分别布置在游览线的4个角落,在咫尺庭院中创造了四时季相景序。一般园林中,常以桃红柳绿表春,浓荫白花主夏,红叶金果属秋,松竹梅花为冬。

(4)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园林建筑在园中有时只占有1%~2%的面积,但往往它是某景区的构图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需要,对建筑群体组合的本身以及对整个风景园林中的建筑布置,均应有动态序列的安排。对一个建筑群组而言,应该有入口、门庭、过道、次要建筑、主体建筑的序列安排。对整个园林而言,从大门入口区到次要景区,最后到主景区,都有必要将不同功能的景区,有计划地排列在景区序列轴线上,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展示层次,又有多样变化的组合形式,以达到应用与造景之间的完美统一。

2.2.3 园林建筑空间的内外联系与过渡

1)联系与过渡是园林建筑空间设计的关键

中国传统园林多是通过建筑、花木、山石、水体等物质元素的堆砌、叠加、变化来营构、浓缩自然山川景色,但由于用地大多局促,面积规模较小,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层次丰富、空间深远、小中见大、虚实相间、园中有园的景观效果,则需要运用上文提到的各种造景手法和景观元素,在赏景与被赏过程中,实现内外空间的联系与过渡是园林建筑设计的关键。而这些造景手法主要通过门窗、墙体、洞口等各种景观元素的变化来成,因此门窗、墙体、洞口等又是实现园林建筑空间内外联系与过渡的关键。可以说,园林建筑空间设计的特点体现在窗与洞口的设计与处理手法之中(图2.38)。下面以窗为例来介绍园林建筑空间处理的主要特点。

2)园林建筑中窗的型制与作用

图2.38 作为内外景观的双亭桥

窗是建筑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体元素,它既可采光、通风,起到沟通内外的作用,也可防风、防雨,起到防护作用。园林中的窗相对于其他建筑的窗,其功能更加多样,类型更加丰富,位置更加灵活,空间更加层次化,审美更加艺术化,它是园林中主要的造景元素之一。中国传统园林中窗的类型复杂多样,按其位置、型制、尺度可以分为长窗、半窗、槛窗、横风窗、支摘窗、漏窗、牖窗、景窗等不同类别,这其中,又以漏窗、牖窗的形式、构造最为简单,其空间化、景观化、艺术化也最为突出。

漏窗、牖窗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独特创造,它们一般位于园林建筑、廊道和院落的墙体上,墙后都有景色可借可漏,高度一般以人的视线所及为限,1.3~1.5 m,大小根据位置、形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这些窗子不仅使园林内外空间相互流通和畅通视线,还实现了空间上、时间上的相互渗透和交融,通过漏窗,院内修竹摇曳多姿,光影扑朔迷离,景色或隐或现,空间或明或暗,所谓“擅风光于掩映之际,揽而愈新”。园林中的漏窗组成较为简单,一般由窗框、窗芯、边条3部分组成,窗框通常为2~3道线脚,窗芯图案形式则较为复杂多样。下面对江南园林中漏窗的型制、图案形式、材料构造、空间艺术、景观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

(1)漏窗的型制 园林中的漏窗型制多样,位置灵活多变,或在走廊的旁侧,或在尽端,或在院墙的转角处,处处因景而异,不拘一格,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门窗磨空,制式时裁,不惟屋宇翻新,斯谓园林遵雅”。

园林中漏窗窗框形状较为丰富多样,有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海棠形、花瓶形、石榴形、如意形、钟形以及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还有两个或多个形体结合使用的(图2.39、图2.40)。在数量上,多数园林的漏窗还是以方形、多边形居多。虽然漏窗的形状复杂多样,但其使用总的说来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其形状尺度、间隔多为相同或相近,这样可以产生韵律、节奏感;而形状较为独特的扇形、花瓶形、如意形,由于体形优美,多是单独出现在廊道的转折处或视线易于集中的地方,这样可以形成视觉和审美焦点。

图2.39 颐和园借景玉泉山的塔

图2.40 江南园林中的漏窗

(2)漏窗的窗芯图案 园林中的漏窗,窗芯花纹、图案数量众多,形式灵活多样,取材范围广泛,仅就苏州而言,据不完全统计就有数百种之多,这些花纹图案的构成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两类。

①几何形体:几何形体图案多由直线、弧线、圆形等组成,有单独使用一种形体的,也有混合使用的。混合使用一般都是以一种形体为主,这样可以避免无序、混乱。直线型图案常见有方形、万字形、冰裂纹、多边形、定胜等(图2.41);弧线型则有钱鳞、海棠、如意、秋叶、葵花等;而两种或两种以上线条结合构成的图案形式有万字海棠、六角梅花等(图2.42)。此外还有四边为几何图案,中间为琴棋书画等物的式样,如苏州狮子林小方厅后院正面墙壁上的4个漏窗。

图2.41 石榴形漏窗

图2.42 贝叶形漏窗

②自然形体:自然形状的图案取材范围较为广泛,多以植物花卉、虫鱼鸟兽、人物故事等为题材。属于植物花卉题材的有梅、石榴、葡萄、竹、松、葫芦、芭蕉等(图2.43)。属于虫鱼鸟兽的有蝙蝠、虎、狮、松鹤、云龙等。属于人物故事的则多以三国、水浒、佛教等故事为题材。

在各式构图题材的图案中,总的说来,直线组成的图案简洁、大方、朴实,而曲线型图案则较为复杂丰富、生动活泼。

图2.43 莲花形漏窗

(3)漏窗的文化表征 园林生长于一定地区气候、地理、历史、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土壤中,是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展现。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形式和社会文化生活密切联系。它们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审美艺术观的集中体现。历史上中国人民一直向往和追求一种和平、宁静、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理念在园林中无处不在,如将漏窗的图案形式做成“福、寿、禄、喜”等代表吉祥、幸福的文字,简洁、明确地表达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图2.44、图2.45)。

图2.44 方形漏窗

图2.45 直线形窗芯图案

在江南私家园林中,许多园林主人是达官贵人或文人大夫,他们有的官场遭受排挤、郁郁寡欢,有的淡泊名利,不想出仕为官。他们隐逸在园林山水之中,饮酒赋诗弹琴起舞,追求清逸脱俗、洁身自爱、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并且将个人的精神追求通过实物体现出来,如上文的苏州狮子林小方厅后院墙面上漏窗的琴棋书画图案。

(4)漏窗的空间效果 园林中漏窗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园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结构、装饰部件,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园林中的一个主要造景元素。这些漏窗型制丰富多彩,位置灵活多变,或位于廊道上,或位于楼阁上,或在观赏建筑的侧面上,“处处邻虚,方方侧景”,时时处处给游人带来景色的变化和空间的层次感。对这种空间感受唐代柳宗元曾作过精辟的概述“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园林中漏窗所产生的空间效果主要有小中见大、虚实相生、层次复合多变等方面,以下具体一一详述。

①小中见大:园林用地一般较为局促、狭窄,并且多处于市井之中,四周用围墙封闭,并无多少邻院景色和自然风光可借,要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创造出模拟自然山水、层次丰富、四季鲜明的景色的确需要多种手法和元素的综合运用。除去植物、山石、水体以及建筑等实体元素外,墙体的高低、突兀变化也是重要手段,正是通过这些墙体的曲折变化将园中空间分隔成多个子空间,并且为避免空间的隔绝,保持空间的畅通,在墙体适当的位置开设各式漏窗和牖窗,从而达到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的空间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或聚或离,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变幻莫测,游人沿着曲折狭长的廊道前进,透过侧面样式不一、排列规整的漏窗这些小型空间,园中景色豁然开朗,一幅幅美景映于眼前,游人信步闲游,步移景异,当走到廊道的尽端或转折之处,一面窗洞将墙后景色展现出来,这种处理方式既保证前后、内外空间的渗透性统一,又小中见大,将园中美景尽收眼底。如苏州狮子林西南隅空间,沿廊道曲折前进,途中故意做了三次转折,从而与直面墙体形成一个半六角形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地面饰以传统的小青砖铺地,尺寸精细纤美,中间种植几茎青青翠竹,挺拔直立,苍翠欲滴,竹下耸立几块峰石,整个空间静谧、葱郁,给人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栖旷宁静之感。另外在半六角形的3个边上分别设有各式漏窗、门洞,游人途经此地,透过这些尺寸较小的各式漏窗,小中见大,院内空间层次丰富,景色别有洞天。

②虚实相间: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概括,山水空间的艺术描写,是在有限的空间中模拟再现自然山水,“缩千里江山于方寸”,创造“虽由人作,苑自天开”的艺术景象。这种在有限的空间模拟自然山水,在虚实变化的基础上体现空间的多重复合,是通过园林中的各种实体和虚体要素表达出来的。在园林中,墙、廊是实体,而墙、廊上的漏窗、门洞则是“实中有虚”;而从漏窗、洞门中透出的景物则体现出“虚中有实”。于是洞门、漏窗美化装饰了墙体,而山石树木又美化装饰了漏窗,这种虚实变幻的空间效果、多重层次重合的空间结构,使园中景物小中见大,景中有景,变化无穷。这种虚实相间的效果又可分为虚中有实和实中有虚两种层次。

a.实中有虚:“取势在曲不在直,命意在虚不在实”体现出空间结构的多重复合是园林中窗子的一大美学特征。园林中许多漏窗或在廊道旁侧,或在走道尽端,行走其间,阳光透过窗间隙缝或洒在墙面,或徜徉于地面上,留下斑斓、颤动的金色落影,这些虚体的变幻的光影落在实体的白色墙面或灰色地面上,实中有虚,谱写出一曲时空交响乐。如苏州留园古木交柯,园中心一面实墙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形状、尺度相似的漏窗,这些窗子将园中各种景色尽漏其中,而且阳光透过漏窗,在地面、墙面上产生有韵律、节奏变化的实中有虚、虚实相互的空间效果。透过这些窗子,园中景物或密或疏,或实或虚,或明或暗,或静或动,给人一种梦幻迷离之感(图2.46)。

图2.46 弧线形窗芯图案

b.虚中有实:园林中各式漏窗不仅分割庭院主体空间,而且产生框景、点景、借景的景观作用,透过这些虚体空间看到窗后各种实体景色,几片峰石、几竿修竹、数个楼台亭阁等尽入眼帘,正是通过这种虚中纳实的手法,从而达到虚中有实的空间效果。

这种以虚纳实的对比手法其实也是园林中的一种借景手法,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曾作详细叙述“触景生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伟石近人,别有一壶天地,修篁弄影,疑来隔水笙簧……处处邻虚,方方侧景”。而清代李渔更是进一步发展窗的各种式样,创造性地设计出“尺心画”“无幅窗”。他在《闲情偶寄》中利用各种窗洞、墙洞的虚实来框点出外面实体的景色,“尺幅者”是“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尺幅千里”之意,“无心者”有“框无心之谓也”的意味。园林中的漏窗正是通过窗芯的虚体部分来纳入园中实体的景色,从而创造出虚中有实的空间效果。

“处处邻虚,方方侧景”在虚实互补的基础上,体现出园林空间的多重复合变化,是园林中漏窗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和造景手法,正是这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互补的变化使园中景色似界非界,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产生空间的无尽层次感和美感。

(5)漏窗的景观作用 景中有画、画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园林美景的集中所在。游人在园中信步漫游,沿着廊道曲折前进时,通过牖窗、漏窗欣赏外面景物,且走且观,景随步移,步随景动,在陶醉忘我之际漫游到廊道的尽端,蓦然回过神来,又透过对面的门洞、漏窗、牖窗,窥到别处的风光,立即平添几分兴趣,无形之中拓展了空间范围,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种空间深邃、意味深长的感觉。漏窗所引起的这些景观作用大致可以概括为漏景、框景、借景、成景等各种造景艺术手法。

图2.47 祥云式窗芯图案

园林中由于用地规模的局限,通常借助墙体、廊道将园林母体空间分隔成多个子空间,要将这些子空间相互畅通,隔而不死,虚实相间,则是通过位于墙体、廊道上的一些门洞、牖窗、漏窗框借用外部景色,将其“漏”入眼帘,园中芳草顽石、粉墙绿荫、修竹数竿、蕉叶片片,时时处处展现在眼前,从而达到计成所说的“处处邻虚,方方侧景”的景观效果(图2.47)。有的时候,为创造更深层次的景观,拓展空间范围,常借园外邻家之景、城市之景或自然风光。借用邻家景色较为简单,一般是在院墙上适当位置开设各种形式的漏窗,将园外之景漏入园内。这种漏窗高度以人体的视线高度为标准,由于窗芯图案具有一定遮挡性,从而既将园外景色借入园内,又保证园内空间一定的私密性。

借用城市、自然景色是相对复杂的一种,一般在园中位置较高的地方建立亭、楼、阁等观景建筑,并将各式漏窗设于外部景色较好的方向上,“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充分借用各种自然景色,使园内、外景色相互融合,空间相互流通,将园中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空间中。如苏州拙政园萧绮亭位于园内山坡上,通过侧面的窗子将园外自然景色借入园内,从而达到视线上的通透,空间上的幽远,景色上丰富的作用。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漏窗型制多样,图案丰富多彩,构造精美,色彩淡雅,尺度合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韵味,在通过这些门窗进行借景、漏景、框景的同时,这些漏窗自身也同时成为一种美学装饰、一种景观元素,增加园林空间景色的美。

中国传统园林是在有限的空间模拟自然山水,在虚实变化的基础上展现空间的多重复合,而这些复合空间、多重景色正是通过门洞、牖窗,特别是漏窗的使用来实现的。这些门洞、牖窗、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创造,也是古代园林艺术家们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

思考练习

1.园林建筑有哪些个性特征?

2.如何实现园林建筑空间的内外联系与过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