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吕胜利
“我国西部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200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为00BJY039,课题负责人吕胜利,课题组主要成员吕晓蓉、吕晓英。
(一)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
1.项目主持和主要参加人员:本项目由吕胜利主持,主要参加人员有吕晓蓉、吕晓英,另外郭蕊莲、周治中、詹述宣、成广任等同志参加了部分调研工作。
2.项目完成基本情况:这项研究以青海省江河源头牧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甘孜和阿坝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及新疆伊犁牧区为代表,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十年跟踪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大量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折,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牧区环境和牧草生长、家畜生产所造成的影响,探讨了出现上述问题的自然和制度两大根本原因,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展望了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前景,并从“外部性”、“生态公共产品”和草地生态功能区的角度,提出了在实现西部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国家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这项研究成果经专家匿名鉴定达到一级水平,于2003年6月结项。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国家级杂志2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转载3篇,1篇论文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三等奖,有2项咨询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两次被甘肃省电视台专题采访并在甘肃卫视、经济频道播放。
3.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研究报告共二篇五章和三个附录,约28.3万字。主要研究内是:(1)探讨了我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评价指标体系及决策支持技术问题。(2)对我国除西藏外,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和四川五大牧业省区及各省区典型牧区草地资源及建设状况、畜牧业生产发展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3)借助大量的气象资料,建立了大量回归方程,对五大牧区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变化趋向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出现了气候暖干化趋势的结论,认为气候温干化是导致我国牧区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最根本的原因之一。(4)分析了我国草地公有的制度安排及其导致草地建设投资不足和草地放牧牲畜超载过牧的问题。(5)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带的甘肃省甘南州、青海省南部江河源头牧区以及中温带草原区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展了1990—2000年草地生产力发展的十年跟踪研究。(6)以上述三个牧区为代表,对今后20年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前景和特点开展了动态模拟。(7)对实现我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八条政策建议。
(二)项目研究成果被采纳、转载、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1.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议被甘肃省政府采纳。2001年由吕胜利担任调研组长并执笔起草的《关干甘南州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甘参字[2001]19号文),2001年11月10日被甘肃省政府领导批示:请省计委研究。建议中的有些内容,被2002年甘肃省政府关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决定所采纳。
2.《退耕还林面积1500万亩适合我省省情》一文,由甘肃省社科院前任党委书记安可君写信推荐,引起省上领导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
3.《为招商引资开发高原天然肉奶食品创造基础条件》在甘肃省参事室《参事建议》登载,其主要内容被甘肃省电视台、广播电台采访播放。
4.阶段性成果《退耕还林还草与西部省区粮食供需动态平衡问题》刊登在《甘肃社会科学》(2001.2),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学》(2001.8)全文转载;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三等奖。
5.《青藏高原青南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对环境和牧草生长的影响》刊登在《开发研究》杂志(2002.2),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学导刊》(2002.7)全文转载。
6.《中国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甘肃社会科学》(2003.2)刊登,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学》(2003.6)全文转载。
7.《西部主要牧区气候暖干化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3.7)。
8.《我国西部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9.《青藏高原东北部草地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刊登在《中国草地》(2002.5)。
10.《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刊登在《草业科学》(2002.9)。
11.《青藏高原东北部草地气候暖干化趋势及对环境和牧草生长的影响》刊登在《四川草原》(2002.3)。
(三)项同研究提出的新观点和在方法上的改进
1.对我国五大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模拟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目前,国内虽然已有不少关于我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以综合定性论述为主,缺乏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成果。因而既要采用动态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又要同时对我主五大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模拟研究,这在国内还未看见报道。因此,就此项目本身而言,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从宏观上研究我国五大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空白。
2.首次在国内提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出现了气候暖干化趋势”的观点。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青海省青南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川西北甘孜和阿坝州、新疆伊犁地区的22个县城1980(1985)~2000年气象资料为代表,借助大量的气象历史资料,建立了大量的回归方程,对五大牧区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对牧草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出现了气候暖干化趋势的结论,认为气候暖干化是导致我国牧区环境恶化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对草地气候变化特点的研究,是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领域。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同时对我国五大牧区气候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我国主要牧区气候变化趋势做出可靠判决,这在国内也尚属少见。
3.论述了西部牧区在全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提出了西部草地应把向全社会提供日益增多的生态公共产品作为重要功能之一。从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区域开发的基本原则、西部地区天然草地资源的优势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西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战略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为全社会提供日益增多的生态公共产品是西部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经济学“外部性”原理以及草地公有的制度安排的分析,提出了以国家向草地建设投资的形式来收购西部天然草地提供的生态公共产品。
4.对我国温带草原带和高寒草原带草地生产力水平进行了测算。通过测算锡林郭勒盟、甘南州以及青南江河源每公顷草地生产的畜产品单位、牧草对生育期内光合有效能量的利用率以及生产的畜产品单位对光合有效能量的综合利用转换效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温带草原带和高寒草原带的草地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了解。
5.提出了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速度今后将趋于缓慢的观点。通过定性判断与动态模拟,认为在气候暖干化趋势的影响下,在目前草畜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下,即使加大草地建设规模,今后20年中我国主要牧区畜牧业增长的速度将可能趋缓。进一步提高草地生产力水平需要加大草畜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特别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家畜个体的生产性能上。
(四)项目今后研究需要改进和加强的问题
一是,这项研究以我国主要牧区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因此,对牧民收入和投资效益未能开展研究。二是,从当前角度看,立项时大部分牧区尚未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因此,对退牧还草工程的绩效也未能进行研究。这些都是今后开展动态模拟中需要加强的研究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