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确定工艺参数的方法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不仅要保证电弧稳定,焊缝形状尺寸符合要求,焊缝表面成形光洁整齐,无气孔、裂纹、夹渣、未焊透等缺陷,而且要求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接头的形式、焊接位置和焊件厚度等不同情况,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制订工艺规程,焊工应按工艺规程施焊。当需要焊工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时,一般有查表、试验、经验、计算四种方法。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的焊接规范,必须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修正,以制订出更切合实际的规范。
1.查表法
查表即查阅类似的焊接情况所用的焊接参数表,作为制订新工艺参数的参考。由于这些焊接参数已在生产中应用过,一般均可满足焊接质量的要求。
2.试验法
试验是在与焊件相同的焊接试样板上试焊,最后确定规范。试验法通常与查表法结合使用。
3.经验法
经验法是根据焊工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确定最佳焊接规范。如采用MZ-1000型埋弧焊机时,对于厚14mm以下的钢板,采用一般常用的焊丝和焊剂,不开坡口的双面交流自动焊接,根据板厚和焊丝直径,可按经验公式计算:
I=40S+50d+50
式中I——焊接电流(A);
S——钢板厚度(mm);
d——焊丝直径(mm)。对于其他板厚,可适当调节,以满足焊接的要求。同样,电弧电压也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U——焊接电压(V);
I——焊接电流(A);
C——焊丝直径系数。
焊丝φ5mm时,C取1;焊丝φ4mm时,C取2;焊丝φ3mm时,C取2。
计算出来的焊接电压,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加以调节才能满足焊接的要求。
4.计算法
采用计算法确定焊接工艺参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为获得一定几何尺寸的焊缝而进行的尺寸计算,另一种是热计算。尺寸计算方法仅能确定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热计算方法是计算保证焊缝附近区域,以及焊缝的金属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的焊接规范。确保焊缝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参数计算(即尺寸计算)是在焊接各种钢和合金时都要用到的,而热计算主要是在焊接淬火钢时才应用的,因此,本节重点介绍计算法中的尺寸计算。
(1)不开坡口对接焊参数计算。焊缝的主要尺寸是熔深,保证达到要求熔深的焊接工艺参数是根据直线关系,也就是熔深和电流值之间正比关系H=KI进行计算的。
当用双面焊缝要求焊透厚为15mm的焊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产生未焊透的现象,每一种焊缝的计算熔深H应该不小于金属厚度的0.6倍,如图3-15所示,因此H=0.6δ=0.6×15=9mm;比例系数K=1.1mm/100A(参看表3-3)。为了使边缘熔深为9mm,电流(A);因此,可取电流为900A。
图3-15 双面对接焊缝
按照表3-1所列的数据,电压的数值是38~40V;焊接速度通常规定在20~45m/h的范围中。焊接速度在这个范围内的变化很少影响到熔深,但是严重地影响到焊缝宽度。究竟哪一种焊接速度恰当,还需要按所得到的焊缝外形来最后决定。
如果用单面焊缝进行边缘完全焊透的焊接,计算的熔深应取金属厚度的0.8倍,即H=0.8×15=12mm。这时,焊接电流应增加到
(2)角焊、堆焊与开坡口对接焊参数计算。在焊接角焊缝和有坡口的对接焊缝,以及在进行堆焊工作时常常要求计算能保证获得一定数量(即规定的焊缝或焊缝截面)填充金属的焊接工艺参数。这类计算是根据埋弧焊接时,填充金属的数量等于焊丝金属的熔化数量的原则来进行的,因而填充金属的数量正比于焊丝的熔化速度,但反比于焊接速度。填充金属的截面FH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vs——焊丝熔化的线速度或送丝速度(m/h);
Fs——焊丝的截面积(mm2);
vc——焊接速度(m/h)
为了获得所需的焊缝的截面,必须根据现有的焊丝直径来给定送丝速度。
例如,要求计算能保证获得有堆焊截面积为50mm2的堆焊焊缝的焊接工艺参数,所用的焊丝直径为5mm,则焊丝的截面积Fs=19.6mm2。对这种焊丝,正常的送丝速度通常在50~80m/h,电流相应地从550~900A,取送丝速度vs=75m/h,在这种情况下,堆焊速度可由公式FH=Fsvs
v
得到:
同时可以看出,由于堆焊截面积是焊丝截面积的2.5倍,所以送丝速度应该是堆焊速度的2.5倍。
(3)小直径环缝的参数计算,在焊接直径不大的焊件的环缝时会遇到。这种计算式确定熔池的长度L。电弧的功率P和熔池长度L之间有着正比例的关系:
式中L——熔池长度(mm);
K——比例系数,平均为3mm/kW;
P——电弧功率,为焊接电流I和电弧电压U的乘积(W)。例如,采用焊接电流650A和电弧电压36V进行小直径环缝焊接时,熔池的计算长度便为:
总之,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不应拘泥于某一方法,在实际中应结合多种方法确定,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修正,以制订出理想的焊接工艺参数,满足焊接生产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