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镁及镁合金的前处理
为改善和提高镁及镁合金的装饰性、硬度、耐磨性、抗蚀性、导电性和可焊性等性能,常在镁及镁合金部件上电镀适当的金属。
镁及镁合金极易氧化,为了保证镀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必须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预处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效方法主要是浸锌处理和化学镀镍两种方法,前者处理效果较后者更好。使用的挂具用不锈钢或磷青铜制作,除接点外其余部位均需绝缘。
一、浸锌处理
(1)除油。可按铝及铝合金部件电镀前的除油方法进行处理。
(2)侵蚀。镁及镁合金的侵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见表5-11。
(3)活化处理。
磷酸(H3PO4,85%) 200mL/L 温度 16~30℃
氟化氢铵(NH4HF2) 90g/L 时间 0.5~2.0min
表5-11 镁及镁合金侵蚀侵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4)浸锌工艺。
硫酸锌(ZnSO4·7H2O) 30g/L
焦磷酸钠(Na4P2O7·10H2O) 120g/L
碳酸钠(Na2CO3) 5g/L
氟化锂(LiF) 3g/L或[氟化钠(NaF)5g/L]
pH值 10.2~10.4
温度 80~85℃
时间 3~10min
配制浸锌溶液最好用氟化锂,氟化锂饱和溶液的浓度为3g/L。在塑料袋中放入过量的氟化锂,就能达到自动调节的目的。镁合金一般采用两次浸锌,也就是经一次浸锌后,再于活化液中脱锌,然后再作第二次浸锌,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预镀铜工艺。
氰化亚铜(CuCN) 40g/L 氟化钾(KF) 30g/L
氰化钾(KCN) 总量 68g/L pH值 9.6~10.4
氰化钾(KCN) 游离 7.5g/ L温度 55~60℃
先在5~10A/dm2电流密度下冲击,后降至2.5A/dm2。注意预镀铜时,要带电入槽。
预镀铜后,即可进行电镀所需的其他镀层。
二、化学镀镍法
1.除油和侵蚀
除油、侵蚀工艺与浸锌处理法相同,但仍需要进一步侵蚀,工艺如下:
铬酐(CrO3) 60g/L 温度 室温
硝酸(HNO3) 90g/L 时间 20~60s
该法适合于一般镁合金。
2.化学镀镍
镀液的组成及工艺条件见表5-12。为提高附着力,镀后在200℃下恒温热处理1h。
表5-12 化学镀镍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