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金刚石表面的化学镀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处理金刚石,使金刚石表面具有金属性,从而大大改善金刚石的理化性能,并削弱金刚石的固有缺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金刚石的广泛应用和良好的使用效果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工艺流程
金刚石→粗化与亲水处理→胶体钯活化与敏化→解胶→化学镀
二、金刚石镀件的表面处理
1.粗化与亲水处理
为提高镀层与金刚石粒子的结合强度,金刚石首先必须进行净化、粗化、亲水化处理,流程是:在碱液中煮沸→漂清→酸溶液中煮沸→漂清。碱液处理可去除金刚石表面的有机物和油污,酸的强氧化性使金刚石表面受轻微侵蚀,达到微观粗化的目的,并使金刚石粒子亲水。
2.活化与敏化
氯化钯 0.5g/L 氯化钠 160g/L
氯化亚锡 10~20g/L 温度 20~40℃
盐酸 50~100mL/L 时间 3~5min
活化液的催化活性可由金刚石敏化活化后,进行化学镀沉积金属所需的诱导时间来估计,催化活性越大,金刚石表面化学镀沉积金属速度越快,用肉眼观察时,可看到镀液底部金刚石层由淡黄色变为黑色。
3.解胶
经胶体钯敏化活化处理的金刚石吸附了一层胶体钯的颗粒,同时也吸附了一些Sn2+或Sn4+,解胶处理的目的是将这些Sn2+或Sn4+溶解下来,从而将金属钯显露出来,在化学镀时起催化活性作用。采用稀碱液将Sn2+或Sn4+溶解下来以达到解胶的目的。
三、金刚石上的化学镀
1.金刚石上化学镀
Ni—W—P NiSO4·6H2O 6~10g/L 柠檬酸钠 40g/L
Na2WO4·2H2O 32~38g/L 稳定剂 微量
NaH2PO2·H2O 8~12g/L 温度 85~95℃
pH值 8.0~8.4 搅拌速度 适中
2.金刚石上化学镀铜
其操作步骤与方法同在ABS上化学镀铜。
四、注意事项
①金刚石的选择:人造金刚石因为含有磁性包裹体(触媒金属),一般都具有磁性,包裹体含量越高,磁性就越强。磁性强的金刚石,不仅杂质多、强度低、耐热性差,而且会对电镀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易选用。其原因是磁性包裹体是良好导体,使金刚石颗粒绝缘性变差,出现了微弱的导电性。为了避免磁性杂质的影响,金刚石使用前要进行磁选。
②镀液的回收:电镀结束、工件出槽时,应用蒸镏水在镀槽上方喷淋工件表面,使工件上带出的电解液和夹带的金刚石流回镀槽,以便回收。
③不合格镀层退除:可用浓硝酸在室温下浸泡电镀废品(工件不得带水)几十分钟至数小时(新配酸液退速快,旧酸液退速慢)。当退除效果变差时,应倒去废酸,回收金刚石,集中处理,再次使用。实践表明,酸液内加少量氯化钠,容易造成基体过腐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