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镁合金的氧化处理
镁具有低密度、高强度等特点,用于结构材料的镁合金有镁铝、镁锌、镁铝锌系合金。
镁是化学活性很强的金属,在空气中,镁表面极易形成氧化物。但在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除铬酸、氰氟酸以外的酸性介质或含氯粒子的溶液中易腐蚀,和其他金属接触可发生电偶腐蚀。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防护性能,通常采用化学和电化学氧化,化学氧化膜厚度0.5~3μm,电化学氧化膜厚度10~40μm。化学氧化膜薄而质软,电化学氧化膜脆而多孔,所以,一般作为打底层。
一、化学氧化
1.化学氧化工艺
镁合金化学氧化工艺见表20-1。
2.氧化液维护及调整
氧化液的维护及调整,主要指溶液pH值的调整及氧化过程中被消耗组分的补加,以及有害杂质的处理。不同工艺,氧化液维护及调整方法不尽相同,但对相同体系溶液来说,有很多共性。如在重铬酸盐体系中,随着氧化的进行,溶液pH值会逐渐上升,溶液中的Cr6+不断地被消耗,同时积累Mg2+。调整pH值时,通常用对应的酸进行调整,如工艺3、工艺4、工艺6的溶液可以分别用硫酸、乙酸和铬酐调整。补加溶液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补加,若氧化膜表面挂灰严重,应部分更换或全部更换新溶液。有些溶液对杂质比较敏感,应保持溶液的清洁,如工艺9的溶液受Cl-影响较大,应避免Cl-带入到溶液中。
表20-1 镁合金化学氧化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续表
3.后处理
为提高氧化膜的抗蚀能力,氧化后需进行填充处理,工艺见表20-2。
表20-2 镁合金氧化处理后的后处理工艺
二、电化学氧化
(1)电化学氧化工艺见表20-3。
(2)工艺特点。
①HAE阳极氧化法。对镁合金均适用。不需前处理的酸洗工艺。由于使用温度低,因此,需用冷却装置,溶液的维护和管理容易。所得膜层硬度高,耐热性、耐蚀性和涂层的结合力均良好。
②Dow-17阳极氧化法。与HAE法类似。但膜层硬度略低于HAE法膜层,膜具有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
③Dow-9阳极氧化法。该法对零件尺寸影响较小,膜的耐蚀性好,适于含稀土元素的镁合金及其他类型镁合金的氧化处理。
④Caustic阳极氧化法。该溶液中含有稀土元素,镁合金成膜速度快,可采用低电流密度处理。所得膜的电绝缘性及耐蚀性良好,硬度高,可不经涂装处理。
(3)氧化溶液使用注意事项。
表20-3 镁合金电化学氧化工艺
氧化溶液的使用寿命取决于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
①氧化溶液应集中使用。既可节约能源,又能防止溶液因频繁加温而引起分解速度加快。
②工件处理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清洗干净,以防油污、酸性介质等带入而污染溶液。
③严格掌握工艺条件,工作时防止溶液沸点温度过高和溶液无休止地沸腾,以免引起溶液中有效成分的无谓分解。为此,氧化后期可采用间歇加温,或调小加温的电源功率,使溶液由剧烈沸腾改为缓和的沸腾,从而减缓溶液的分解速度。
④定期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溶液沸腾之前,先捞去液面上覆盖的碳酸盐及其皂化物。氧化后在溶液尚未完全冷却之前,清除沉入槽底的氧化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