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属的磷化处理

金属的磷化处理

时间:2024-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磷化处理主要指黑色金属,尤其是钢铁件的磷化处理。钢铁件在含有Zn2+、Mn2+、Ca2+、Fe2+或碱性金属离子盐的溶液中进行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比较稳定的盐膜。处理温度为80~100℃,成膜速度快,磷化膜厚度可达10~30g/m2,能耗大,处理过程中沉渣多。主要用于钢铁件的防锈及耐磨减磨处理。铁系磷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Fe2+,膜薄,膜重0.3~1.0g/m2,膜本身耐蚀性不高,但与涂层的结合力较好,常用于涂装底层。

第一节 金属的磷化处理

磷化处理主要指黑色金属,尤其是钢铁件的磷化处理。钢铁件在含有Zn2+、Mn2+、Ca2+、Fe2+或碱性金属离子盐的溶液中进行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比较稳定的盐膜。磷化膜通常用于涂装打底、钢铁防腐蚀层、冷加工润滑、减磨润滑及电绝缘等。

一、磷化种类

1.按磷化温度分类

(1)高温磷化。处理温度为80~100℃,成膜速度快,磷化膜厚度可达10~30g/m2,能耗大,处理过程中沉渣多。主要用于钢铁件的防锈及耐磨减磨处理。

(2)中温磷化。处理温度为50~75℃,处理时间5~15min,磷化膜厚度可达1~7g/m2,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磷化工艺。主要用于防锈、冷加工润滑、减磨等。

(3)低常温磷化处理温度为10~40℃,成膜速度慢,能耗小,磷化膜厚度只有0.2~7g/m2,处理过程需加入促进剂,以提高成膜速度。

2.按磷化溶液组成分类

(1)锌系磷化。

锌系磷化分为锌系、锌钙系、锌锰系。锌系磷化液中的金属离子为Zn2+,膜的组成为Zn2Mn(PO4)2·4H2O、Zn3(PO4)2·4H2O;锌锰系磷化液中的金属离子为Zn2+和少量的Mn2+,膜的组成为Zn2Fe(PO4)2·4H2O、Zn3(PO4)2·4H2O;锌钙系含有一定的Ca2+,膜层中含有一定的Zn2Ca(PO4)2·2H2O等。

(2)铁系磷化。

铁系磷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Fe2+,膜薄,膜重0.3~1.0g/m2,膜本身耐蚀性不高,但与涂层的结合力较好,常用于涂装底层。

(3)锰系磷化。

锰系磷化又可分单一锰系、锰锌系、锰铁系。磷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有Mn2+,磷化膜较厚,膜重10~43g/m2,膜层润滑性和抗磨性良好,应用于耐磨及减磨层。

二、磷化膜组成及性质

磷化膜组成及性质取决于基体材质和工件表面状态。磷化液组成及磷化工艺条件见表21-1。

表21-1 磷化膜组成及工艺条件

img409

续表

img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