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角形展开法
三角形展开法是将立体的表面分成一定数量的三角形平面,然后再求出各个三角形每边的实长,并把它的实形依次画在平面上,从而得到整个立体表面的展开图。必须指出:用放射线法作展开图时,也是将锥体表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但这些三角形均围绕着锥顶。而用三角形法展开时,三角形的划分是根据构件的形状特征进行的。用三角形法展开时,必须首先求出各素线的实长,这是准确地做好展开图的关键。
若构件表面既无平行线,又无集中于一点的斜边时,如各种过渡接头及表面较复杂形状的金属构件,均可用三角形法作出展开图。用三角形法作展开图的大体步骤如下:
①画出主视图、俯视图或其他必要的辅助图。
②用三角形分割构件表面。
③求出各棱线或各素线的实长,若构件端面不反映实形时,必须先求出实形。
④按求出的实长线和断面实形,依三角形的先后次序画展开图。
[例1]正四棱锥体的展开。
正四棱锥体的侧面由四个等腰梯形组成,相对两面对称且大小相等,如图3-42所示。各面在主、俯视图中均不反映实形。如果用辅助线按对角线方向分割,则棱锥体的四个侧表面被分成8个三角形,只要求出每个三角形的边长,便能画出这些三角形的实形,按照次序将它们画在平面上,即为四棱锥体的展开图。
①用已知尺寸画出主视图和俯视图。
②用三角形分割构件表面,即在俯视图上用细实线连结对角线。
③求实长。以主视图h为对边,取俯视图1—5、1—6、2—7为底边,作出直角三角形,则其斜边即反映各线的实长。
图3-42 正四棱锥体的展开
④作展开图。以1—5线为接口,按俯视图的三角形次序作展开。画水平线1—2等于主视图底边a,以1为圆心,对角实长线f1为半径画圆弧,与以2为圆心,棱边实长线e为半径所画圆弧相交于6点。再以6为圆心,俯视图c长为半径画圆弧,与以1为圆心,实长线e为半径所画圆弧相交于5点。以直线连结各点,得前板的展开。以此类推,即可依次画出各三角形,并以直线顺次连结,便可得所求的展开图。
[例2]底口倾斜的方圆过渡接头的展开。
如图3-43所示,构件因主视图左右不对称,用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时,左面一组素线4B、5B,必须以左边的接管为直角边高度。而求右面一组素线1A、2A的实长时,应取其总高,见图3-43(b),实长求得后,可从三角形1AB开始向两边展开。
①用已知尺寸a、b、d、h1及β角画出主视图和俯视图。
②将俯视图半圆周分为6等分,得等分点1、2、3、…、7。连结1、2、3、k点与B;k、5、6、7与C点,则分左右不同高度的斜圆锥曲面为若干个小三角形平面。求出各三角形的实形后作展开。
图3-43 底口倾斜的方圆过渡接头的展开图
③求实长。由于构件底口倾斜,使其左右两侧高度不等。用直角三角形法求右侧过渡线和各辅助线实长时,以h1垂直高为对边,以各线的水平投影为底边,四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各线的实长。同理,左侧各线实长则是以h2垂直高为对边,以各线的水平投影为底边的另四组直角三角形,则斜边反映各线的实长。
④作展开图。构件因底口倾斜,只前后对称,左右并不对称,故以左侧短边为接口,从右侧开始展开。
画AB等于右侧底口边长a,以A、B为圆心,实线长B1为半径,分别画圆弧相交于1点。再以A、B为圆心,实长线B2、B3、B4为半径分别画圆弧,以1为圆心,顶圆等分弧长为半径向两侧依次画弧,与前弧分别相交得2、3、4。以4为圆心,实长线4C为半径画弧,与以B、A为圆心,底口斜边L长为半径画弧,交点为C、D。依次求出各点。通过各点分别连成直线和光滑曲线,即求得底口倾斜的方圆过渡接头的展开图。
[例3]上口倾斜的圆方过渡接头的展开。
图3-44为上口倾斜、下口水平的上圆下方过渡接头。由于上口倾斜,俯视图上的上口投影为椭圆,同时,各三角形的实形与实长线均因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
①用已知尺寸先画出主视图和俯视图。
②在主视图上画出上口半圆周并做6等分,由各等分点做上口垂线,得交点2'、3'、4'、…、6'。俯视图上口的投影为椭圆,做此椭圆时,由主视图上的1、2'、3'、…、7向俯视图的中心线投影。然后以中心线各交点分别量取主视图中的2—2'、3—3'、…、6—6'长,得1、2、3、…、7各点,用光滑曲线连结即得椭圆。连结各素线为若干小三角形平面,然后求出各三角形的实形后作展开。
③用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在垂直直角边上量取主视图各线的投影高,在其水平直角边上量取俯视图的投影长,则斜边即为实长。
④作展开图。该构件上口倾斜,左右不对称,但前后是对称的。可根据求得的实长线,从三角形1AD开始向两边作展开图,展开的方法同例2。
[例4]方圆过渡裤形管的展开。
图3-45为方口圆底裤形管,两腿对称,结合线为等腰梯形。这种裤形管与圆方过渡接头类似,展开法也基本一致。因两腿对称,可只作出一腿视图进行展开。图中已知尺寸为a、d、…、h1及L。
图3-44 上口倾斜的圆方过渡接头展开图
①用已知尺寸画出主视图、左视图和顶底断面图。4等分底断面半圆周,等分点为l、2、3、4、5。由2、3、4引上垂线,得与1—5的交点为2'、3'、4'。连结2'、3'于B',3'、4'于E',分方圆过渡曲面(斜圆锥面)为8个小三角形面,各辅助线均不反映实长。
②求实长。用换面法求主视图各辅助线和左右轮廓线实长,如实长图所示;再用旋转法求出主视图B'E的实长。
图3-45 方圆过渡裤形管的展开图
③作展开。画水平线BC等于顶口a,以B、C为圆心,实长B1为半径,分别画圆弧相交于1点。B为圆心,实长B2、B3为半径画同心圆弧,与1为圆心,断面等分弧长作半径顺次画弧交得2、3点。以3为圆心,实长E3作半径画圆弧,与以B为圆心、主视图B'E作半径画圆弧交点为E。用同样方法求出4、5、6、A及右侧各点。通过各点分别连成直线和光滑曲线,即得所求展开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