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资源的特点
1.水量稳定
祁连山区多年降雨量稳定,年际变化幅度很小,这就使得产于祁连山区的水资源量多年具有稳定的特征,出山口径流丰枯相差较小。稳定的水源是走廊平原区农业稳产高产的保障,因此河西走廊自古无大荒。
2.地低水高
祁连山区水资源对走廊居高临下,各条河流出山后河水经过灌区,自流灌溉,十分便利,东西长达1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东段,自流灌溉面积达180万亩,八条大支流都形成有几万亩到数十万亩规模不同的自流大灌区。
3.临近水源
河西走廊东段傍依祁连山脚,河流一出山就进灌区,其间没有洪积戈壁隔开。引水距离近,引水渠线短,投资较小,水工建筑物管理方便,渠道渗漏和蒸发损失较少,水资源引用率高。
4.水量易于控制,流域调节功能大
八条大支流上除杂木河未建水库外,其余七条大支流在出山口以上均建有水库,产于山区的水量在出山口以上就被水库拦截,按需下放于灌区,被人很好地进行了控制,不至于使宝贵的水资源浪费。中游灌区回归的两股水流,也有红崖山和金川峡两座水库拦蓄;高山有冰川调节,中高山有森林调节。这些天然产物和人工水库构成资源调节系统,基本上能够按照灌溉需要施行计划配水。如果再建成杂木河水库,增加古浪河、西营河、金塔河水库的库容,调节功能更大,即使遇中等丰水年,也不弃水。
5.水质优良
祁连山区来水的矿化度低,一般为0.3g/l~0.4g/l,属于优质地表水,适宜农业、工业和生活等用水。因河流上游地势高,气温低,人口稀少,农业生产规模不大,工业和交通也不够发达,上游水源遭受污染的威胁不大。今后再加强公众的水源保护意识,卓有成效地保护水源,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6.水热同步
石羊河的支流皆属小河流,水量不多,不能够实行多年调节,灌溉农业完全仰仗当年来水量,而来水期大致与农时对应,再配以一定的水库调节,水热同步,变化过程与农作物生长过程吻合。在非农季节,山区积雪和河网积冰,也待到春暖时才消融。
7.水文地质条件优越
走廊区地下水的运动与河流关系密切,河水出山进入走廊过程中,通过河床、渠系、田间大量渗入地下含水层,形成地下水,而地下水在运动中又以泉水的形式补给下游河流。从中游到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互相转化多次,这给重复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条件。
8.无出入境水量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上游自产流区直至下游的水源消失区,均在甘肃省境内,为此既无入境水量也无出境水量,这就避免了因行政区划的不同分属而带来的省与省之间水事纠纷,也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良好的行政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