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低压电缆线路

低压电缆线路

时间:2024-10-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1.12 规定架空电缆承力钢绞线的截面积,是为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

6 低压电缆线路

6.1.1 规定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是为避免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时使电缆的绝缘层损坏导致电缆线间短路烧毁电缆。

6.1.2 规定直埋或穿管敷设的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是因为直埋或穿管敷设的电缆无宽松的空间,电缆接头极易受到挤压而变形,造成烧断电缆。

6.1.3 电缆从盘的上端引出可减少电缆与地的摩擦,避免电缆外层的损坏,采用人工敷设时便于施工人员布放电缆。

6.1.4 电缆敷设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直线敷设,并需考虑日后的维修。

6.1.5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采用三芯电缆外加一根线,当三相系统不平衡时,相当于单芯电缆的运行状态,在金属护套和铠装中因电磁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而发热,造成电能损失,对于祼铠装电缆还会加速金属护套和铠装层的腐蚀。

6.1.6、6.1.11 规定设置方位标志,是为防止外来机械的损伤和方便电缆检修时的查找。

6.1.7 规定电缆的埋设深度,是为避免电缆受到重力或机械的损伤,确保电缆的安全。

6.1.8 汽车牵引力不易控制,容易损伤电缆。

6.1.9 规定电缆接头和终端头保持清洁、干燥、密封良好,是为防止潮气或水进入电缆造成绝缘效果降低而发生故障。

6.1.10 本条规定电缆芯线连接采用压接法,是为使接头紧密、牢固,减小接触电阻并能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6.1.12 规定架空电缆承力钢绞线的截面积,是为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而规定架空电缆固定点间距、固定件进行热镀锌处理以及加软垫保护都是为了确保电缆的安全。

6.1.13 本条规定应加的保护管、管长、固定点、支架和间距都是为了保护电缆,避免损坏。

6.2.1 电缆沟槽底土壤被扰动、使用回填土或受水浸泡、受冻,都会危及电缆的安全。

6.5.1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缆桥架基本采用钢制品,接地或接零的规定,是为了保证供电线路的安全。

6.5.2 本条列出的缺陷,会使电缆的绝缘层损坏,导致电缆芯线短路或接地。

6.5.3 要求安装补偿伸缩节是考虑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或收缩破坏桥架。要求在伸缩缝装设补偿装置是为防止建筑物沉降时发生位移,切断桥架和电缆的措施。要求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是为防止损坏电缆的绝缘层和保护层。

6.5.4 对固定点设置的要求是使电缆固定时受力合理,保证固定牢固,不受意外冲击发生脱位而影响供电。要求对电缆出入口、管子口等处做密封处理,是防止小动物入侵的需要。

6.5.5 设立标志牌,是为日常巡检和维修方便而制定。

6.6.1 本条根据电气装置是可接近的祼导体均应接地或接零的规定而提出来的,目的是防止电缆支架或电缆导管因故带电时造成人身触电。

6.6.2 本条规定电缆直埋敷设要在沟底铺细砂,在电缆上方覆盖盖板,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电缆。

6.6.3 无铠装的直埋电缆,在外来机械的辗压和人为的误挖下,可使电缆护套层和电缆芯线绝缘层损坏,造成电缆芯线短路或接地。

6.6.4 直埋电缆穿越铁路、道路,因车辆的碾压和行驶时的震动,会造成电缆损坏,为保护电缆,规定电缆应穿钢管敷设。规定设置备用管道,是为将来扩容所需。

6.6.5 在有酸、碱强腐蚀地段直接埋设电缆,因电缆被腐蚀而缩短使用寿命。

6.6.10 本条规定电缆支架层间的最小允许距离,有利于电缆的散热,有利于日常巡检和维修。

6.7.3 规定硬塑料管在插接面上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是防止水或泥浆渗入管中。

6.7.7 因电磁感应会使金属管发热将管内电缆烧坏。为此,严禁交流单相电缆单根穿入金属管中使用。

6.7.13 本条设置工作井(人孔井或手孔井)的规定,是为了方便工程施工和维护检修容易操作。

6.8.1 本条是为了防止相互干扰,避免发生故障时扩大影响而作出的规定。

6.8.3 本条根据国家现行标准GB5023.1、5023.7的规定而制定。

6.8.5 导线外护层的颜色不同是为区别其功能不同而设定的,有利于日常的巡检和维修。

6.8.6 本条要求对每个回路的导线在槽内进行分段绑扎,主要为了方便识别和检修。因线槽内的导线往往相互交叉或平行紧挨,故对有抗电磁干扰要求的线路应采取屏蔽和隔离措施。

6.10.1 本条规定采用镀锌钢索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不采用油芯的钢索是为避免积尘。

6.10.2 钢索的固定是否牢靠,关系到电气线路的安全。钢索是电气装置工程的可接近祼露导体,为预防触电事故,规定钢索端头必须接地或接零。

6.10.3 钢索配线的弧垂应满足设计要求,装设花篮螺栓是为了便于调整弧垂。

6.10.4 钢索有中间吊架,可改善钢索的受力状态,防止钢索受震动而破坏线路,为此要求在吊架上要有锁定装置。

6.10.5 为确保钢索上线路固定可靠,根据《电气装置安装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而制定。

6.11.1 要求绝缘电阻大于0.5MΩ,是为了确保导线间和线地间绝缘性能良好,线路通电后的正常运行。

6.11.2 接地线的截面积是根据电缆线路故障时,接地电流的大小而选定。使用铜绞线应先镀锡再焊接,使用镀锡铜编织线便于电缆头焊接地线。

6.11.3 接线准确是指定位准确。不要错接开关的位号或编号,更不能错接相线,以避免送电时引发安全事故。相位一致是并联运行的基本要求,并联运行的线路设计通常采用同规格、型号的电线、电缆,使之处于最经济的合理状态,而施工时同样要使负荷电流平衡达到设计要求,所以要注意长度和连接方法。

6.11.4 本条为保证导线与设备的连接可靠,避免通电后诱发过热效应而发生燃烧事故。

6.11.5 开口端子一般用于实验室或调试用的临时线路上,不得用在永久性的线路上,否则可靠性就无法保证。

6.11.6 本条是为了方便日常维修而制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