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交通引导律

交通引导律

时间:2023-10-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细数种种弊端,核心在于没有从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规律的内生机制上综合考虑问题。根据前5章的讨论研究,小城镇的空间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始终处于发展变化或转型之中,并形成了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的自身规律。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6 空间形态演化规律与小城镇规划

根据前5章的讨论,说明空间发展及其形态演化的过程和现象是十分复杂和多变的,但仍隐藏着其成长的秩序和发展的规律。这些秩序和规律在小城镇规划中应该予以遵从或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目前,常用的小城镇规划套路是从城镇性质定位到发展方向确定再到人口规模预测,最终落实到用地规模平衡。所有的这些都严重忽视了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规律在小城镇规划时需要得到充分尊重的规划理念,这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内伤”,结果是小城镇的经济确实发展了、规模确实扩大了,但发展特色消失了、生活环境恶化了、自然生态破坏了、空间形态畸形了,最后城镇规划就成往事了。

细数种种弊端,核心在于没有从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规律的内生机制上综合考虑问题。以往的规划研究着重于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和演变,即使落脚点在城镇上,往往都是基于区域经济的观点来研究观察小城镇的发展;从空间角度,尤其从空间发展角度对小城镇进行总结和研究的少之又少。实际上,不以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的、目标的小城镇规划肯定是无知、没有意义的规划,不以区域统筹、城乡一体为基础的规划一定是目光短浅、视野狭窄的规划,而不落实到空间的规划必然是无用、不可操作的规划,因为空间是小城镇所有经济、社会、环境活动的载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需要空间的支撑,空间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扩张、因生态文明而受控,任何小城镇的研究若避开空间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结论都是苍白无力的。然而,以往众多的空间规划都简单地认为经济和社会活动塑造了小城镇的空间,这是一种浅显的想法或做法。因为很少有人提及与空间规划紧密相关的属性有哪些,以及这些属性是怎么作用于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等深层结构问题,空间规划尤其是小城镇空间规划的焦点依旧在功能分区及空间发展方向两个传统的概念点上徘徊不前。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应是以城镇空间为载体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属性的复合体,只偏重其中一项或者本末倒置都会导致空间规划的“失语”及城镇发展的“疾病”。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单纯以空间性为导向,导致了小城镇空间发展的经济主义、用地选址的老板主义、社会发展的本本主义,造成区域同构现象严重,功能区过于分明,城镇活力丧失,生态受损严重,发展瓶颈众多。而19世纪以来牺牲空间性、偏重历史性的规划行为会犯历史决定论的错误,历史会将空间消解,空间会被误认为是一个呆板、一成不变的领域,空间存在的意义会逐步被遗忘。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财政税收、土地管理、资源利用、投资方向为导向,导致了对空间交换价值的重视,对空间实用价值的忽略,以及城镇社会公平、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的丧失。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化和城市中社会问题及社会活动与城市物质形态的关系,探讨促进城市社会进步的措施和方法,缺乏对文化变迁、社会行为、社会问题对空间的影响和相互关系的探讨。城市地理学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1],主要探讨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和城市内部组织研究,缺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与空间统筹问题的研究。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2],主要探讨经济活动的内容、区位、空间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缺乏社会发展、环境支撑方面的内容。城市生态学研究是以生态系统、人类生态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探讨居民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物质和能量代谢功能及其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在空间上的统筹协调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城镇的全面协调发展缺乏足够的关注。

因此,只有全面和综合考虑城镇的经济、社会、历史、生态属性,并更加关注它们是怎么作用于空间,对空间的影响因子有哪些,各因子不同发展阶段的权重如何,在这些影响因子下的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规律、特征、趋势等深层次问题,空间规划这个命题才能更有现实意义,规划才能在小城镇的发展中有核心话语权,才能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6.1 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规律

根据前5章的讨论研究,小城镇的空间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始终处于发展变化或转型之中,并形成了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的自身规律。研究表明,小城镇的空间发展具有形态演替律、发展分异律、政策调控律、经济导向律、交通引导律、自然约束律、生态门槛律、文化固态律、区位择优律、服务配套等等发展规律。

6.1.1 形态演替律

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研究表明,小城镇的区域、镇(乡)域、镇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化,总体上一般需要经历初始、生长、跨越、成熟四个发展时期(表6-1)。具体来说,在区域层面,需要经历离散、极化、扩散、均衡四个发展阶段,形态从点状零散型向单中心向心型、多中心多核型、多中心网络型的模式发展演化;在镇(乡)域层面,经历散漫、集聚、扩展、统筹四个发展阶段,形态从一镇多集零散型向一镇单核向心型、一镇单核外延拓展型、多核集群网络型的模式发展演化;在镇区层面,经历形成、壮大、扩张、协同四个发展阶段,形态从带状伸展型向团状蔓延型、串珠状轴向拓展型、组团状多核型的模式发展演化。小城镇的空间发展在各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阶段背景、形态模式、发展特征,有着区别于其他阶段特有的状况;同时,各层次空间形态的演化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变化,一般具有不可逾越的特性,因此,形态的演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操之过急只会导致空间发展的畸形。

形态演替律说明空间在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一直处在持续发展变化中,从量变到质变后,空间形态就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演化,这种演化一般是向更高阶段发展,也有少量的可能向前一阶段退化。

表6-1 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阶段与形态模式

6.1.2 发展分异律

该规律体现在同一时空下,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我国东、中、西部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其次是县域、镇(乡)域、镇区自身重点发展区域和一般发展区域的不平衡性。

首先,解放初期,由于饱受战乱而无暇顾及经济建设,我国东、中、西部小城镇的发展起点大体一致,一般小城镇基本都处在空间形态发展的初始期,沿自然条件优越地区分布和发展、经济水平低发展缓慢、城镇间协作少联系较弱、规模小功能单一是该阶段小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东、中、西部小城镇的空间形态发展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分异,东部沿海地区处在发展的跨越期,中部基本处在生长期,西部多数尚处在初始期。同时,我国东、中、西部也存在个别地区或有些小城镇因为自身发展优势十分明显,在城镇发展中异军突起,空间形态所处的发展阶段可能比周边小城镇领先。

其次,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小城镇之间存在发展的差异性。从生长期开始,在区域、镇(乡)域、镇区三个层面,不平衡发展的观念和规划实践导致了空间形态的极化现象,具体体现为县域中心镇的确立、镇(乡)域或镇区工业的发展;在跨越发展期,不断加剧的极化导致了扩散,体现为县域半网络格局的端倪出现、镇(乡)域各类功能区的设立、镇区以工业区为代表的新空间产生;在未来的成熟期,形态是扩散的终极,实质是极化的加强,是更大范围的地域极化。因此,这种不平衡发展在较大的区域内会一直存在,优势地区的发展将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将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上述两个方面的规律特征可以用城镇的自组织原理来做解释: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的系统才能出现自组织,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处于平衡态和近平衡态的体系都难以存在向有序或更高级系统发展演化的推动力,不利于系统的整体优化。同样,小城镇的区域、镇(乡)域、镇区要得到发展,增长极的带动是必不可少的。

发展分异律说明影响空间发展的因素是由于其合成作用力大小的不同,作用于空间的发展动力有差异或不平衡,而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空间发展的阶段和形态上的分异,造成我国小城镇的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县域之间、乡镇之间的差异。

6.1.3 政策调控律

政治政策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是贯穿城镇发展整个过程的,它调控着空间的发展速度和形态的具体状况。合理科学的政治政策可以加速城镇空间的发展和形态演化,否则就严重阻碍空间的有序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是实现小城镇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它将直接影响空间的形态模式和发展演化的速度。虽然从表象上看,通过一定的行政区划调整,小城镇的空间形态就可能直接处在了跨越期或成熟期,但实际上其空间所具有的特征还不能显现、作用尚不能有效发挥,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和调控才能真正成形。

城镇规划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直接作用于空间形态,通过对城镇建设的引导与控制来保持小城镇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化更加合理有序。因此,小城镇规划的科学与否就显得格外重要。

国家政策和法规制度致力于保持小城镇社会经济等的稳步发展,它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小城镇空间的发展和形态演化,以促进小城镇高效有序发展为目的,构筑激励小城镇发展的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这也应成为今后小城镇发展制度创新和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

我国小城镇发展从建国初期的控制发展,到改革开放时的大力发展,到20世纪末的健康发展,再到当前的科学发展,每一阶段或过程无不与政策直接有关。

6.1.4 经济导向律

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空间是城镇生产生活的载体,经济发展是城镇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因素。根据前5章的讨论研究,小城镇的区域、镇(乡)域、镇区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体现出经济对空间发展始终起决定性的导向作用。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它的发展对空间的规模大小、位置、基础设施、环境等的需求导致小城镇用地构成和功能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化。

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时期,乡镇经济产业结构以一产为主,产业类型基本以农业为主导,一般的小城镇主要是在农产品交易和乡村生产生活资料流通基础上形成的,小城镇或者是农村生活生产资料流通、加工的主要平台,或者主要承担着服务、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职责;小城镇的空间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相对独立的特征与农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地域性强等特性遥相呼应。在工业化初期,小城镇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乡镇经济的极化发展、快速发展,农业经济转型与工业化初期发展形成了向心发展、规模扩大、产业用地大量增加、与中心城市间联系密切的空间特性。在工业化中期,小城镇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区域经济的优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小城镇的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导致小城镇在区域层面上的空间地位差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同导致镇区层面上的空间发展模式分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化,小城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网络的重要节点,小城镇间、小城镇与城市间经济运行越来越无障碍,交流更密切,商务、旅游、现代服务、居住等功能会加速由城市向区域转移,空间发展的经济导向会更明显,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小城镇将实现空间形态的多元化与最优化。

6.1.5 交通引导律

交通状况决定了小城镇的区位价值,交通发展改变了小城镇空间的可达性,从而影响小城镇的土地利用方式、功能结构和地域空间形态。

空间拓展方式反映出小城镇空间发展所受吸引力的强弱和方向引导,小城镇的区域、镇(乡)域、镇区层面的空间形态演化特征表明,小城镇空间发展的交通指向性十分鲜明,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研究表明,小城镇的区域、镇(乡)域、镇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直接与交通密切相关。交通方式从传统到现代、交通线网从稀疏到密集、交通速度从低速到高速的发展引导着小城镇的空间由初始期向生长期、跨越期、成熟期发展和转型。缺少了交通,小城镇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空间的发展和形态演化;交通以其自身对城镇以及产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引导空间的发展。

不同的对外交通方式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公路是小城镇最基本的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公路的等级、类型、区位与小城镇的发展规模、速度和地位、作用等密切相关,引导小城镇用地选址与空间拓展。航道及其港口码头与小城镇的产业选择直接有关,也会引导其用地的选址与空间发展。

交通发展日新月异,极大影响着小城镇的空间利用。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现代港口、高铁等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完善,其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的特征,形成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使城镇的产业发展、空间扩展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有序发展,空间发展的网络化形态是必然趋势。

6.1.6 自然约束律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环境契合的人地和谐发展思想。

在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因素作为一个基本的立地条件深深影响着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人类克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强大,但自然地理环境仍是影响小城镇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小城镇发展建设中利用自然、遵从自然、优化自然已逐渐形成共识。发展历史和实践证明自然对于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而言是“有此未必然,无此必不然”的因素,即自然约束律。

在小城镇发展初始期,自然条件对空间形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城镇一般依据自然因势利导发展。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与手段的提升,人类的作用代替了自然的营力,如看似阻拦空间发展的山地丘陵被夷平。然而人为强烈的作用,破坏了自然的平衡稳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城镇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合理、和谐的小城镇空间形态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人类变革自然能动作用的展示。应适应自然,遵从自然,使未来的小城镇空间发展贴近自然,贴近生活。

对小城镇空间发展和形态演化产生约束作用的自然要素主要是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地质等方面。气候通过气温、降水、风等多种动态因子雕琢着小城镇发展的外壳,塑造着与之相适宜的城镇空间形态;地形地貌在折叠起伏中“顺天时、量地利”,展示依山就势的城镇空间布局;资源是小城镇形态演变的自然动力因素,而对资源的掠夺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资源利用与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城镇空间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6.1.7 生态门槛律

生态门槛主要体现在小城镇环境的承载限制、安全布局和生态空间的保护。一个宜居的小城镇在其产业发展、功能组织、用地布局等方面,应有生态的控制与约束,即生态门槛。

目前,环境污染、空间布局缺乏生态安全格局、侵占生态空间和空间容量过载、规模超大等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为未来的环境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指出“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3]。”

一个地域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各地应建立综合的环境承载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支持力指标、环境生产支持力指标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指标;环境承载指标体系将直接影响或控制、引导小城镇的发展规模,构筑产业发展及其生态安全布局模式。

在城镇发展生态安全格局上,应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地域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群体和个体发展模式,统筹城镇生态格局与建设空间布局,引导城镇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6.1.8 文化固态律

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包括自然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价值观念构筑了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准则,由此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空间。上升到城镇空间层面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其空间的物质形态积淀延续了城镇的历史文化;第二,城镇空间随居民整体观念和文化的变迁而发展。这些文化强化了地域的特性,达成空间组织、空间布局等空间形态方面的特色。

早期人类形成的自然文化观,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对自然条件的顺应;随着对自然的逐步认识,表现出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利用所塑造的城镇空间形态。目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文化,产生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空间。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小城镇今天的建设、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已有的基础。我国绝大多数的小城镇,都是依托历史遗留的城镇、集市、村落发展而来的;新建的小城镇,无论规划构思、选址布局等,也都深受地域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地方性,潜移默化地造成不同地区城镇空间形态的差异或特色。

6.1.9 区位择优律

区位是空间位置和区域关系的体现。城镇发展什么、在什么地方发展、空间向什么方向拓展等是城镇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区位择优律是影响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小城镇发展中,各种要素在一定地域的空间范围内集中,由于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必然造成要素间的空间竞争和空间资源的重新分配,从而在区域一体和市场机制下,引导城镇和城镇的产业、功能向更优区位分布。根据前5章的研究,城镇空间增长体现了区位竞争的原则,无论是区域、镇(乡)域,还是镇区层面,小城镇的空间都选择在交通、自然、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较好的区域分布,在适宜的位置布置,并向更好的地段发展或转移。

城镇发展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与人居环境,以提高城镇质量,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小城镇的空间发展和形态演化,不能以经济、交通、自然或其他单一的因素作为区位选择的依据,而以区域一体化为背景,市场机制为导向,从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生态文明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全面考虑、综合择优、科学规划,才应是综合择优区位的最主要途径,才能促进择优区位的正常进行。

6.1.10 服务配套等级律

服务配套等级律主要体现在城镇中心的设置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配置。

小城镇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的用地布局一般有集中与分散两种布局形式。集中式包括集中地段的点块式或线型形态,分散式是依据合理的服务半径所形成的多级别层次体系。目前,大多数的城镇规模较小,分散布局存在出行交通组织复杂、规模效应低下的不足,因此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应相对集中发展,并通过城镇住区级服务体系的配置,构筑合理的社会服务设施网络化布局。规模较大的城镇,一般采用集中式主次中心的空间结构模式,形成多中心多核形态;规模较小的城镇,一般采用集中式单中心形态。

6.2 空间形态演化规律对小城镇规划的干预

通过对形态发展规律的阐述归纳,作者认为,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的规律不是由社会、经济或其他对物质环境的需求和影响因素直接产生的,而是这些因素空间化产生的空间条件和空间关系对空间发展和演化产生作用。

规划实施蕴含在城市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导向型的工作。规划是将空间要素看成空间资源,并通过调整空间资源的分配来影响空间形态发展的外部导向机制。规划预测城市空间的发展态势,引导空间要素合理分布,影响城镇投资立项。在投资充足条件下,规划决定城镇开发的强度,并通过法规和相关管理措施等全过程控制空间发展。规划方案具有前瞻性、引导性、动态性的特点。

小城镇的规划要遵从空间发展和形态演化的规律,并在实施中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只有按照空间规律来实践规划才能获得成功。因此,在规划中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应从认识论上意识到在小城镇规划中充分考虑空间演化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强化从空间角度看待规划问题,正如爱德华·索亚1999年在挪威召开的欧洲规划院校联合会年会上强调的,所有规划师都应该空间地思考、空间地行动(think spatially and act spatially),这种空间思维与行动要在所有领域得到贯彻;第三,社会、经济、生态、历史等相关领域属性是空间规划的前提。规划应从影响因素入手,对这些因素空间化后产生的空间条件和空间关系有全局把握,从本质上理清空间形态演化规律的作用机制。

6.2.1 规划前期——认识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

规划是人类为了营造宜人生活环境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实践都需要理论指导。发展观、价值观是哲学层面的最高指导理论,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才能找到以往规划和实施的偏差之根本所在。

1) 辨析空间形态发展的内涵

发展观必然直接影响发展战略及实施措施的制定。工业生产为导向,GDP业绩考核,城市化率的盲目追随,比豪华、比洋气、比高度、比规模等做法是小城镇各种弊病的根源;“发展”是要牢固树立的,但内涵远在“增长”之上,它是经济、社会、生态、城建等多要素的协调、有序综合的结果,仅局限于某一要素、某一特定部门的分析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空间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场所和载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空间发展提出了要求。经济需求导致投资以获利为准则,各种资本通过投资、建设和使用城镇的物质环境来获取更多资本积累,空间形态呈现出对经济最有利生长点的占据,如小城镇初期发展阶段苏南小城镇大量新建的工业小区就是典型案例。社会因素的需求往往是经济驱动的延伸,是对最有利生长点的填充和完善,特别是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设施的分布,在空间形态上均朝着更有利于资本的积累结构体系延续。这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一定时期内的组合有着较大的合理性,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进空间形态的演化。

空间的形态是经济社会活动场所的空间发展的组织。这些场所的组织在城镇发展中体现在区域的选址、各类功能区的组织,如工业区的分布要在城镇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并有方便的交通将镇区和区域联系;城镇新区的建设要规避对传统街区的破坏,但要与老镇区密切联系,使其保持活力;旅游区的分布要避免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要与镇区互动发展,带动镇区的兴旺等。

空间形态发展的特征是选择空间形态模式的依据,是空间形态模式的适用条件。小城镇的区域、镇(乡)域、镇区空间形态的特征是特定阶段空间形态模式的缩写,空间形态特征的演化规律为城镇向更高级空间形态模式提供了依据,是城镇规划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空间形态演化规律是空间发展的战略依据,每项规律都涉及城镇空间方面的特定内容,因此是城镇空间发展的依据。

2) 认识空间形态演化规律

张勇强提出城市自组织规律表现为“城市空间系统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竞争演化,同时受到系统能内、外涨落的随机启动,相同类型空间逐渐走向集聚和一体化,同时采取时空分离或通过对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化形成不同空间类型之间的协同共存,产生出集体运动的协同关联,以实现整体上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其协同关联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又扩大了城市空间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增殖和割据,使系统步入交叉循环并关联于放大的超循环链圈之中。通过这种有效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超循环过程,城市空间系统经历多种结构与功能的互动,通过渐变、突变,从无序跃变为有序或使有序程度进一步得以提高。于是,城市空间系统便从混沌走向有序,又进一步演化为包含有序空间结构的非平衡混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是一幅城市空间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演化图景[4]”。

这种从“生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是分析和理解空间发展的重要思想工具,也是空间规划的重要方法论依据。对于小城镇,这种研究方法也同样适用,前几章对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特征、规律的研究正揭示了这种自组织规律的内容和存在形式。但目前很多小城镇的规划与实施过程普遍忽视了空间发展的特征、形态演化的规律,同时非理性干预太多,致使城镇发展遭受挫折。如山区小城镇忽略自然因素,盲目追求经济因素,忽略社会因素的布局要求,导致城镇空间发展没有按照区位择优律取向的带状发展,而依然是同心圆式的扩张,忽略了自然灾害的隐患点,导致暴雨、滑坡等灾害近年来屡屡发生,对山区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创伤。因此,编制小城镇规划时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引导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6.2.2 规划组织——运用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

小城镇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空间发展的特征,使规划符合形态发展的规律。

1) 运用空间形态演替律,按阶段科学制定规划

根据空间形态演替律的内容和特征,实事求是地判断空间形态模式的现状发展阶段,按序进入或合理选择下一阶段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空间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形态特征,这是判断空间形态发展阶段的依据。如张家港市1992年小城镇分布(图2-9)与吴江县20世纪70年代小城镇分布(图2-2)、昆山市2002年小城镇分布明显不同(图2-17),表现出来的特征:一是小城镇数量剧增,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大幅扩张,发展快速;二是小城镇在县域范围内呈规模等级分布,以杨舍、港区为城镇中心,其他城镇间纵向联系紧密,横向联系较少,小城镇沿交通线向杨舍、港区镇向心发展。对照区域小城镇空间发展各阶段的模式与特征,可以判定该阶段属于典型的小城镇区域空间形态的极化阶段,下一步将向扩散阶段升级发展,规划中应关注形态模式的转型。

2) 运用空间发展分异律、区位择优律,从更大区域范围确定城镇发展战略

空间形态发展分异律、区位择优律在城镇空间形态上体现为那些优势地区、优势城镇、优势地段必然会优先得到发展。因此,如何确定哪些是具有真正优势的地区、城镇、地段的方法和途径是城镇规划的关键,如何创造、创新不同层面的小城镇优势是城镇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小城镇规划中我们应 “着眼全球思考,立足地方行动”[5],“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6],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区域统筹是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一体和城乡一体的网络化空间形态是空间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规划时要在县域以及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研究小城镇的资源、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用地组织,统筹协调区域与城镇、城镇之间、城镇本身的空间格局,避免城镇间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空间无序、环境污染等现象的再现。

3) 运用政策调控律,创新规划,统筹发展

现代城市一般通过国家及地方的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和规划对城市予以调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重心向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向上海转移,产业发展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调整转型,同时市场经济体系构建、“分税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建制镇设置标准调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等,从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长三角地区以及各级城镇的空间组织及运作机制,对其产业结构的演化和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苏州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进行的以撤市设区、撤区并区、镇乡合并为代表的行政区划调整和经济发展的 “四沿”(沿沪、沿路、沿江、沿湖)战略等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和空间整合或重构起到了指引作用,在历次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引导下,空间形成了目前的“四沿”形态;地方政府通过总体规划及其下位规划定向引导与控制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使发展空间根据规划设定的方向拓展。因此,在城镇规划中,要注意作为地方政府行为和目标导向性的城市规划受到政策的强烈影响,含有政府战略理念或有计划的城镇体系规划将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城镇规划中需要全面思考、深入研究,不能盲目顺从。

4) 运用经济导向律,推进主导产业演进与空间生长

经济因素是空间规划中考虑的关键因素。经济导向律在空间形态上的重要体现就是主导产业的发展演进与最佳适宜发展空间的生长。因此,在小城镇发展与空间规划中要能及时把握主导产业发展与空间生长路径,这符合小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组织规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的小城镇抓住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和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三次发展机遇,适时选择适合主导产业发展的空间,并实施基础设施及环境先行。20世纪90年代初,抓住世界传统产业大转移的机遇,提出与浦东无缝对接的战略思想,与上海相邻的昆山、太仓、吴江三县(市),率先建设开发区进行乡镇企业的升级和改造;20世纪90年代末,抓住全球IT产业转移的新背景,利用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这一“黄金通道”实施发展IT产业战略,大规模建设沪宁沿线小城镇的产业园区;进入新世纪以来,抓住国际重化工向我国转移的时机,在国家沿江开发战略中,率先提出实施沿江“能源、重化工”战略,在沿江城镇开发中处于先导地位。

5) 运用经济导向律、发展分异律,构筑经济发展空间支撑体系

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小城镇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导向律要求空间发展与主导产业的增长空间相适应,因此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战略应科学支撑经济发展战略,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城镇发展的自组织规律。

苏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沿沪、沿路、沿江、沿湖的“四沿”经济发展战略。1996版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四沿”发展。2002年后,打破区(县)行政界线,重构了新的“四沿”经济战略,沿沪——沿上海形成配套加工基地和农副产品基地;沿路——沿沪宁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沿苏嘉杭高速公路发展轻纺业;沿江——沿长江发展冶金、石化等基础工业;沿湖——沿太湖、淀山湖、尚湖等发展旅游业,从而进一步推进了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共同体建设。目前沿沪、沿路实施的成效已是硕果累累;“沿湖”的旅游产业格局已日新月异;“沿江”城镇空间发展带正快速推进,特别是沿江新能源、新型化工、物流等产业已成为苏州产业的独秀。“四沿”中的小城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四沿”经济战略下的网络状空间形态已经形成,而小城镇是网络空间的重要节点,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已基本显现。

6) 运用经济导向律,注重外向型经济对空间集聚的引导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而导致的产业转移要求小城镇必须敏锐地把握发展的机遇。目前,外向型经济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对小城镇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众多外资企业落户于城镇产业园区,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功能空间的拓展,促进了小城镇综合功能和发展质量的提升。这些资本在带动城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空间取向成为影响小城镇形态演变的核心因素。

近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将以接收世界现代服务业转移为主,规划中要根据资本投向的产业类别和产品类型及其销售地域,引导其向城镇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此外,在接收世界高端制造业转移时,要注重引进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企业集团和研发机构,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功能,避免形成外资依赖式的经济孤岛。而对于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将以接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等产业为主,规划中要在保护当地生态资源的前提下,适时适地建立产业园区,吸取国内外发展经验,主动承接转移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 运用自然约束律、生态门槛律,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自然约束律、生态门槛律在城镇空间形态上是对发展规模的限制,对建设空间的调控。具体体现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因此要科学规划。这些表面上看似是消极的限制因素一经用心打造,将成为地区弥足珍贵的财富。如水源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也直接影响城镇空间的区位条件,在小城镇发展中如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牺牲这些地域的社会效应是极不明智的,东部发达地区许多小城镇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必须引以为戒。

小城镇常常由于没有健全的规划、管理和监督机制,在生态敏感区乱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且不易及时发现;即使发现,有些地方也因各种因素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生态门槛律、自然约束律的忽视将造成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的生态灾难,规划和管理应通过空间管制很好地保护好城镇的生态空间。

8) 运用服务配套等级律、交通引导律、生态门槛律、自然约束律,构筑基础设施共建、生态机制共育、资源开发共享的机制

服务配套等级律、交通引导律、生态门槛律、自然约束律这四个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规律表明地区的发展都会涉及基础设施、生态机制、资源开发这些的共同内容。服务配套等级律使得资源禀赋优质区得到优先支持;交通引导律中包括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门槛律、自然约束律涉及生态机制的构建。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域资源的开发都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相邻城镇、区县、城市协作共同开发、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将为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小城镇规划中要切实运用这些规律,创新共建共享共担机制,节约资源、节省投资、避免浪费、提高效应,坚持区域统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9) 运用文化固态律,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相比生态因素,文化这种非物质因素似乎在经济主导时期更容易被忽略,而“每个区域、每个城市都存在深层次的历史与文化差异,它们的空间结构关系、肌理、形态特征等都蕴涵着人们在此长期生活的行为方式和文化积淀,因此就具体的一种空间类型、空间的秩序和意义都与某一特定的地域、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居民相关。它是此时、此地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风俗习惯、价值取向以及经验和文化认同的反映”[7]。林燕平认为:“从历史上看,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8]。田宝江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与认知,除了要考察物质空间要素相互交织、组合构成的空间形式所具有的形态和格局外,还要考察这种空间形式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和社会动因”[9]。吴良镛认为:“文化的意义在于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精神力量,居住者引以为豪,来访者深受感染”[10]。因此,倘若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动较多、邻里感情亲密、风俗传统朴实淳美,这种“学而知之”的丰富生活之地一经推广,则文化的优势最终将成为这一地区的整体优势。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城镇文化层面更多的关注,以强制性的方式保护历史遗存,在小城镇规划中体现文化特色、传承文化精髓,对一些非物质层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如地方戏曲)也应该予以保护;小城镇新区的建设,包括环境、建筑、布局的选择都应该具有地域性,发扬光大文化特色。我们对国际范例和地方个性的矛盾认知要加深,面对普遍存在的这种纠结缠绕的苏醒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地区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10) 运用交通引导律,加强区域性干道的优先组织

交通引导律表明国道、省道等区域性干道、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的规划与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小城镇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大都市地域,可带动其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土地升值,进而形成沿线小城镇的经济增长带、产业发展轴,驱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交通引导律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为城镇建设沿交通线两侧、交通节点四周展开,并且随着地区交通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干道不仅成为引导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主要通道,更是推动区域网络化空间形态形成和网络沿线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催化剂。基于前几章的案例分析,作者认为,相邻的小城镇,在区域性干道等公路引导下,下列情形下易形成发展轴:小城镇较近、最近距离联系相邻小城镇、相邻城镇呈高低等级关系,以上条件也同等影响发展轴的方向、大小和生长速度。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发展轴失去强势竞争位,城镇空间形态将呈现同心圆填充状;如果发展轴始终强有力,城镇将呈现串珠状轴向发展。所以,区域性交通干线的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化趋势。

在小城镇规划中,我们要积极和善于运用交通引导律。第一,由于区域性干道等公路的建设可以大大扩展小城镇的区域市场空间,因此要引导沿线的城镇建立区域性的、全球性的市场概念,推动小城镇经济产业迅速融入区域经济体系。其次,干道组织要明确效果,明晰对拥有区域性干道等公路出入口的城镇将产生集聚的引导作用,而对没有出入口的城镇将产生副作用。这种引导作用表现为新资本在其沿线的大量投入形成产业发展轴,导致沿线城镇间关系、城镇产业和人口分布的全面调整,各类产业和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竞相向交通更为便捷的枢纽节点、公路出入口集聚,并迅速形成依托干道、干道网轴向或网络化发展的态势,促进人口、产业、资金向交通区位具有比较优势的城镇聚集;第三,交通轴线的组织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如将一些流通成本大、物流体系发达的产业调整至区域交通枢纽地附近,依托小城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促进区域的产业转移和城市的功能置换,也为小城镇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11) 运用区位择优律,积极开拓新区位

区位择优律表明空间发展中区位因素对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小城镇的区域、镇(乡)域、镇区三个层次的空间发展都遵循这种区位竞争的原则。在城镇空间形态上则体现为空间最佳生长点因各种动力因素综合作用力的变异而可能产生变化。小城镇规划的落脚点是空间,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空间,这种重合使得规划带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因此,规划中应运用空间择优律,空间地思考、行动,在小城镇规划中要创造或培育、开拓更多优势区位,在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到优势区的区位实效性、时效性,把握空间发展的机遇;同时要善于利用规律,敏锐地创造和引导小城镇最佳区位的发生、发展和发挥作用。

12) 综合运用形态演替律,构筑动态规划

空间发展规律表明,在各个空间形态模式的演变阶段,这些规律对空间产生的各种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效果,是某个阶段各种影响因素相互竞争与不断协调的过程。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构筑动态的规划、重视近期规划的规划模式值得推广。J.B.McLoughlin从城市发展的实现过程出发,提出“规划并不主要涉及人为事务的设计,而是涉及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对社会目标的识别,并通过对环境变化的引导试图实现这些目标,因而规划的目的在于影响和利用变化,而不是描绘未来”[11]。Fridemann认为:“预测、规划以及实证理论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最成功的规划是一种更新与社会学习的过程”。动态规划、重视近期规划都是务实的一种规划态度,城镇规划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科学发展、创新机制、灵动适应”的原则,以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和规划的重点,适时调整和优化。

6.2.3 规划实施——遵从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

由于小城镇发展的长期性,因此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遵从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保证规划的执行力,统筹好各层面小城镇的利益共享与职责共担;其次,要协调好小城镇内部各功能区之间的责利同享。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的实施,使区域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各小城镇也能共享发展成果,并共担发展之成本。

1) 从规律出发,科学实施

当前,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之一,空间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城镇规划中,要遵从区位发展与形态演化的规律,科学实施。如遵从区位择优律,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有选择地发展优势区域、重点城镇或节点地段;遵从经济导向律,在工业区引进产业配套服务及设施;遵从发展分异律,对具备强接收条件的地区进行集中发展,配以基础设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同时在发展主要地段时照顾到其他地段的发展,防止出现核心区过分密集、非核心区衰退的不利局面;遵从交通引导律,组织公路、大江大河沿线地区的小城镇进行有序开发;遵从生态门槛律、自然约束律、文化固态律,对生态敏感区、文化保护区进行空间管制,减少工业、居住等城镇的主要生活生产功能,保证空间的功能,保障空间的质量。

2) 从规律出发,分期建设

小城镇规划中要遵从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在空间发展时序上要统筹协调分期规划与建设进度、重点镇与一般镇的发展、功能更新与城镇新区的建设。

从小城镇区域层面看,在发展的初始期、生长期、跨越期,宜分批培育和整合发展重点城镇,至成熟期后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在小城镇初始期至生长期发展阶段,县域内除了县城镇和自然资源极其优越的少数城镇外,其余乡镇的经济实力都远远滞后于这些城镇,因此应遵从不平衡发展律,有选择地培育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小城镇发展至跨越期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趋向完善,发达的市场和高度开放的经济空间使经济增长极发展更快更好;但同时区域内小城镇空间发展不均,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现象严重。要实现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小城镇必须要走向发展的成熟期,可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发展的区位择优律、经济导向律、交通引导律,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形成区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加强政策因素,在宏观层面上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区域共享的机制,在微观层面上加强经济、社会因素的利用,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统一性,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从镇(乡)域和镇区层面看,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要遵从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宜加强重点地段的集中发展。小城镇由于资金条件限制,规划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宜以某一条主街为轴线,两侧成片开发社会服务设施或居住区;产业开发也宜采取开发一片、建设一片的方式运作。同时,在这种状况下,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重点地段应予以重点关注,进行发展引导,提高局部地段可达性,避免形成“马路城市”的带状形态,促进局部中心的形成,以提高聚集空间效应。在新镇区发展中,宜遵从生态门槛律,新区和老区要保持充分的联系和交流。

3) 从规律出发,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建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协调和优化机制,加强小城镇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的构建。

区域的空间组织是一个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健康长远发展的战略,是实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支撑,是一项属于区域空间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区域和生产主体的利益关系、主体功能区设置与布局的统筹协调关系,因此,要加强空间发展与规划建设工作的整体领导,建立跨区域、跨地区的高效协商机制和协调机构,加强全域空间发展的一体化方向。在此基础上成立由地方主要领导、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工作小组,定期研究、会商、协调对空间发展影响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等重大问题,同时,要明确牵头部门,明细职责,做好空间使用的日常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12]。管理对于规划的实施效果和规划成果的反馈意义十分重大。在后期管理过程中要建立以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规律为依据的评价体系,包括各类指标、统计方法、数理模型的构建。对在建项目、待建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小城镇能够按照空间形态演化规律的要求,在可监控条件下健康发展;同时,对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地方性进行重新审阅,确保规划的创新性和超前性,以便对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6.3 小城镇规划对空间形态影响要素的调控

研究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与特征,分析影响空间发展的自然、政治政策、经济、社会、文化、交通六大要素,在与空间形态演化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后,可利用空间形态所属发展阶段的主导因子,通过强化或调控影响因素的作用力等手段来引导小城镇空间形态向更高级阶段演化。研究表明,在小城镇区域、镇(乡)域、镇区三个层面空间形态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影响每个阶段的主导因子都很类似:初始期,自然、政治政策、经济因素占主导;生长期,交通、经济、政治政策因素占主导;跨越期,交通、经济因素占绝对优势地位;成熟期,交通、自然地理、经济占绝对主导。在低层次的时候应该通过下一层的主导因素来引导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大多处在第一阶段,因此要通过交通及政策引导来积极主动地促使小城镇朝着第二阶段迈进。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现阶段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将城镇空间发展由第二、三阶段向第四阶段推进,这进一步需要产业集群的大力组织与基础设施的配合;小城镇更要注重经济、社会因素的效应,这是第四阶段的重要特点。这一阶段行政界线渐渐模糊,区域统筹是主调,要尽量避免行政限制、条块分割、政府主导的片面观念;要更多地了解市场,看清国内外的发展态势,积极主动承接高等级城市的产业转移,加强区域间的互助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累积到一定的发展规模后,小城镇才能突破城市门槛,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新城或中等城市。

6.3.1 自然——约束因素

从发展历史看,自然对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经历由强变弱再逐渐变强的过程,说明人类在小城镇发展建设中与自然的关系从依赖自然、漠视自然再到遵从自然。苏南地区小城镇多坐落在水网密布的平原上,源于水运曾经是其主要的交通方式,水网密布的地区自然而然地成为区域节点而发展起来;现今城镇却因为水网的分隔呈现用地碎片化,影响用地规模和生态环境保护。水系、山体或灾害地段已成为城镇空间发展的门槛,如小城镇经济能力较弱,则很难筹集到足够资金去克服门槛成本。规划应当把自然环境作为小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调控因素,避免不适宜开发的土地,并使自然环境成为塑造小城镇形态轮廓的背景;同时为了保证宜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小城镇内部的河道、山体等自然资源应当予以保护,以形成富有特色的开敞空间环境。

6.3.2 政治政策——推动因素

政治政策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计划调控,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保障小城镇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治政策因素通过调控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中的空间拓展行为,从而推进小城镇的空间发展和形态演化。政治政策因素是小城镇发展需要敏锐把握的关键因素,如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土地政策、人口政策、产业政策等都自上而下地大力鼓励小城镇发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历史上,每一次政策的调整都给小城镇发展带来全方位的巨变,因此,城镇的发展与规划要紧跟时代,需要全面正确地解读国家策略和发展目的,及时抓住发展契机。实际上,小城镇规划本身也直接参与了城镇发展政策的制定,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文本规定着小城镇的空间利用、发展方向等。

6.3.3 经济——核心因素

经济发展是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内在本质,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空间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投影。不容置疑,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本身需要空间作为载体,并由此推动了空间的拓展,因此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属性。在小城镇规划中,一方面空间的发展和形态演化需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否则就会与实际脱节,现实发展就会突破规划的限制,使之成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发展要立足现状、面向未来。空间规律可以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即空间能够有效地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使经济社会发展向稳定、健康方向发展;小城镇各层次规划对经济要素的调控正是利用了空间的这一特性,如通过交通设施的中心集中来强化核心区职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方向来推进小城镇发展方向等。

6.3.4 社会——基础因素

社会因素是反映人的组织关系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水平与布局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并具有强烈的导向和限制作用。在小城镇规划中,在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针对人的组织关系,要特别注意对居住混合和居住亚文化区的统筹协调,使居民有较强的归属感,促进城镇空间的向心集聚和多核网络的构筑。针对社会服务设施的先导作用,一方面可通过不同等级设施的服务半径来调控物质实体的集聚和分散,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物质空间相互契合;如小城镇在初始期发展过程中工厂随意布局,“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不利于小城镇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环境保护,后来通过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的引导与调控,鼓励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减少社会服务设施的层级性配置,采取网络化的设置形态,促进区域一体、城乡一体化的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

6.3.5 文化——特色因素

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文化现象是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特色在空间环境上的具体反映。文化是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的特色因素。有人说过,“环球文化的总汇乃蛮横的文化侵略”[13]。城镇强大的生命力在于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大到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建筑的文化特性,可以成为使人振奋精神、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最具民族特色的也最有世界价值”[14]。文化体现在街道、节点、开放空间等环境中,在小城镇中表现尤其明显。当前,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很多都是依托旧城区展开的,然而新的功能与旧城空间必然会产生矛盾,在经济浪潮前,旧城风貌格局的保护显得特别弱势,常常在建设过程中破坏了旧城的空间格局,截断了古镇的格局脉络,于是一大批具有历史文脉特色的小城镇消失了。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要克服经济发展带来的外部性,传承发展小城镇历史的空间要素、宜居的空间格局。

6.3.6 交通——引导因素

交通是小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最为显现的外在动力。交通对空间形态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首先,交通及其沿线的城镇与地区构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系统,城镇是交通网络上的中心地或重要节点,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网建设的支撑与引导;其次,交通引导律表明,交通要素是导致小城镇轴向扩张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对交通轴线、节点的利用或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交通引导来发展小城镇。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根据区域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以支撑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交通网络;另一方面,在小城镇发展中,要充分利用交通的功效,通过依托、引入或自行建设交通线(公路)、节点(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站点、轨道交通站点、港口码头),充分提高和增强交通这种动力。

参考文献

[1] 段进,季松,王海宁.2002.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段进.1999.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吴良镛.2009.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

[4] 顾朝林,等.1999.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5] 梁德阔.2003.小城镇空间结构变迁的形式和动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5(2):72-77.

[6] 吴良镛.1998.世纪之交论中国城市规划发展[J].城市规划,(1):10-13.

[7] 何依.2003.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历史文化城镇篇[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吴良镛,等.2002.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9]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1997.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1999.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李培祥.2006.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68.

[12] 刘荣增.2010.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密集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68.

[13] 吴良镛.2003.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390.

[14] 王炎炯.2000.苏南小城镇镇区建设中的新问题及新思路[J].小城镇建设,(6):64-65.

[15] 侯红娅.2001.我国小城镇镇区规模的实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6] 王兴利.2003.小城镇镇区功能分区与用地合理布局[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5(1):19-20.

[17] 高宏宇.2007.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1):44-49.

[18] 朱东风.2005.城市空间研究回顾与展望——兼论城市空间主客体性的融合[J].现代城市研究,(12):62-67.

[19] 谭颖.2004.苏州地区城镇形态演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 武进.1990.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1] 王士兰,陈前虎.2001.浙江省中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化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8(1-6):704-718.

[22] 黄亚平.2002.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3] 杨山.2004.南京城镇空间形态的度量和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3(1):7-11.

[24]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2009.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5] 孙施文.2007.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6] 周春山.2007.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7] 张勇强.2006.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8] 李小建.2006.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9] 陆大道.1995.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37-140.

[30] 崔功豪,魏清泉,陆宗兴.200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36.

[31] 张鹏举.1999.小城镇形态演变的规律及其控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18(3):229-233.

[32] 王艳玲.2006.区域整体观与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33] 张丽萍.2009.小城镇空间布局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5):98.

[34] 辜胜阻,等.1994.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96.

[35] 汤铭潭.2004.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6] 浦善新.1997.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一)[J].村镇建设,(3):42-45.

[37] 浦善新.1998.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二)[J].村镇建设,(1):33-36.

[38]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1994.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39]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3.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三分册)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0] 朱霞.2003.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综合篇(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1] 陈锦富.2003.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综合篇(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小城镇规划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9-60.

[43] 傅崇兰.2003.小城镇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5.

[44] 景仁刚,邹春来,樊晓刚.2008.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以成都市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和气候为例[J].四川建筑,28(2):30-32.

[45] 张俊.2006.1978年后中国小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化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32-35.

[46] 袁中金,杨朝辉.中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4(3):361-369.

[47] 袁中金,王勇.2001.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5.

[48] 费孝通.1984.小城镇大问题——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第一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9]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1994.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50] 李立.2007.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1] 朱通华,张泉源.1995.小城镇巨变的八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52] 王志强.2007.小城镇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3] 段进,比尔·希列尔,等.2006.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4] 袁中金.2007.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5] 张勇强.2006.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6]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2006.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57] 段进.1999.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58] 叶玉瑶.2006.城镇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城镇规划,30(1):61-67.

[59] 熊国平.2006.当代中国城市形态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0] 段进.2006.城市空间发展论[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61] 樊树志.2005.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62] 王伟强.2005.和谐城市的塑造——关于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3] 顾朝林.2005.概念规划——理论·方法·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4] 洪银兴,刘志彪.2003.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5] 刘荣增.2003.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66] 朱熹钢.2002.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7] 顾朝林.2000.集聚与扩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68] 张京祥,崔功豪.2000.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J].人文地理,(2):15-18.

[69] 仇恒佳,卞新民.2006.环太湖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81-85.

[70] 赵和生.1999.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71] 陆大道.1988.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72] 于涛方,吴志强.2006.“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4-11.

[73] 张俊.2006.1978年后中国小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化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 32-35.

[74] 张尚武.1998.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整体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75] 耿红,杨惜敏.2003.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探索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12.

[76] 朱霞.2003.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综合篇(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3-87.

[77] 周榕,文国玮,刘淑英.2003.城乡一体规划的新探索——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J].规划师,(11):50-54.

[78] 沈山,安宇,戴先杰.2005.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研究回顾与前瞻[J].经济地理,(3):302-306.

[79] 顾朝林.2003.城市化的国际研究[J].城市规划,(6):19-25.

[80] 陈易,王兴平,刘荣增.2002.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回顾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7):63-65.

[81] 陈易.2002.政策调控与城市化进程研究——以无锡城市化发展为例[J].经济地理,(1):41-45.

[82] 期刊资料室.2002.建国以来的几次乡镇规模调整[J].乡镇论坛,(10):6.

[83] 石忆邵,王云才.2006.21世纪上海村镇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6):443-446.

[84] 朱东风.2007.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51-56.

[85] 王志强.2005.江苏小城镇发展构想[J].小城镇建设,(8):91-93.

[86] 王志强.2005.江苏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动力研究[J].城市规划,(7):34-38.

[87] 陈一鸣,全海涛.2007.试划分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J].经济问题探索,(11):166-170.

[88] 浦善新.1998.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二)[J].小城镇建设,(1):33-36.

[89] 石楠,刘剑.2009.建立基于要素与程序控制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J].城市规划学刊,(2):1-9.

[90] 周国华,朱翔,罗文章.2001.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3):47-50.

[91] 杨月,朱建达.2011.苏州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经济动力机制初探[J].小城镇建设,(5):46-49.

[92] 陈泳.2006.当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3):36-44.

[93] 孟鹏,郝晋珉,郭文华,等.2004.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小城镇发展的区位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资源科学,(6):145-151.

[94] 冯艳芬,曹学宝,夏丽华,等.2004.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46.

[95] 毛强.2012.“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渊源、现实背景及其应对政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4):73.

[96] 景仁刚.2008.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J].四川建筑,28(2):30-33.

[97] 姚秀利.2008.快速交通引导下的区域城镇空间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S1):43-49.

[98] 蓝万炼,盛玉奎,张连波.2008.论现代交通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5-19.

[99] 朱建达.2012.我国镇(乡)域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模式与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2):33-37.

[100] 高克昌,孟国才,韦方强,等.2005.德宏“7.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分析及其对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3):251-257.

[101] 刘兰芳.2009.湖南省山洪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及安全减灾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0):5-10.

[102] 刘樟富.2010.浅析山洪泥石流灾害防御工作的对策与措施[J].浙江水利科技,(1):49-50.

[103] 秦泽湘.2010.科学防治桃江县山洪地质灾害[J].湖南水利水电,(2):53-55.

[104] 肖敏.2010.新化应战“5.6”特大山洪[J].国土资源导刊,(6):73-74.

[105] 周一群.2007.苏州城市空间组织演变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106] 陈珍珍.2008.快速城市化地区城镇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107] 谢丹.2009.苏州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108] 李梅.2009.苏州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动力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109] 刘家贤.2010.快速城市化地区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发展研究——以昆山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110] 周颖.2011.吴江市域城镇空间组织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111]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概况[EB/OL].http://www.gov.cn/test/2005-07/27/content_17541_2.htm,2005-07-27.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5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www.mohurd.gov.cn,2005-06-01.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www.mohurd.gov.cn,2007-06-22.

[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http://www.gdcic.net,2008-06-24.

[115] 建设部村镇建设司. 1997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http://www.pm86.com/viewnews-4442.html,1997-06-01.

[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999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www.mohurd.gov.cn-,1999-06-01.

[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EB/OL].http://www.mwr.gov.cn/ztbd/zgszygb/19980101/15239.asp,1998-01-01.百度文库.小城镇交通特征研究[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a33674e2524de518964b7de9.html,2010-05-18.

[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19] 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0]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4.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2]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3]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9.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4]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1.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5]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0.2010中国建制镇统计资料[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7] 江苏省统计局.2003.江苏省乡镇社会经济统计卡(2003)[R].南京:江苏省统计局.

[12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2009.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29] 张家港市统计局.2005.张家港统计年鉴 [C].苏州:张家港市统计局.

[130] 昆山市统计局.2011.昆山统计年鉴[C].苏州:昆山市统计局.

[131] 吴江市统计局.2011.吴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3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小城镇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3] GB 50188—2007,镇规划标准[S].

[134] 昆山市交通志编纂委员会.1994.昆山市交通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35] 孔德润.1991.巴城镇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6] 吴江年鉴编辑部.1993.吴江年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37]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吴江县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38] 林州市志编纂委员会.2004.林州市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39] 德清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德清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40] 唐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3.唐河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41] 迁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4.迁安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42] 四川绵竹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绵竹县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43] 鹿寨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6.鹿寨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44] 连玉明.2005.中国国力报告2005[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145] 国务院.2010.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R].

[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5.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R].

[147] 江苏省人民政府.2002.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2—2020)[R].

[148] 苏州市人民政府.2004.苏州市总体规划(2004—2020)[R].

[149] 昆山市人民政府.2002.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R].

[150] 昆山市人民政府.2009.昆山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R].

[151] 昆山县人民政府.1986.昆山县县域规划(1986—2000)[R].

[152] 昆山市淀山湖镇人民政府.1996.昆山市淀山湖镇总体规划(1996—2010)[R].

[153] 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2005.昆山市巴城镇总体规划(2005—2020)[R].

[154] 常熟市人民政府.2001.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R].

[155] 张家港市规划局.2003.张家港市锦丰、大新片区总体规划(2003—2020)[R].

[156] 平乐镇人民政府.2010.桂林市平乐镇总体规划[R].

[157] 彭家坪镇人民政府.2007.彭家坪镇总体规划[R].

[158] 吴江市震泽镇人民政府.2001.吴江市震泽镇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R].

[159] 吴江市震泽镇人民政府.2007.震泽镇总体规划(2007—2020)[R].

[160] 吴县市甪直镇人民政府.1999.甪直古镇保护与整治规划[R].

[161] John F.1996.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 Cambridge & London:MIT Press.

[162] Macky R R.2003.Twenty-five year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J].Regional Studies.

[163] Ravetz J. 1996. Towards a sustainable city region[J].Town and County Planning, 65(5): 152-154.

[164] Roger S, Gary H. 2000.Global City Regions:Their Emerging Forms[M].London&New York:Spon Press.

[165] Peter G H. 1996. The World Cities[M]. 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66] Walter I. 1972.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M]. London: MIT Press.

[167] John M L. 2000.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M].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168] Friedman C W. 1979. Territory and Function: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Planning[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9] Norton S G, Bruce M K, McGee T G. 1991.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in Transition is Asia[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70] Lo, Fu-chen,Yeung et al. 1996. Emerging World Cities in Pacific Asia[M].Hong Kong: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图表来源说明

第1章

图1-15、图1-16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5.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R].

表1-1、表1-2 资料来源:洪焕椿.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M].198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表1-3 资料来源:樊树志.2005.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75-176.

表1-5 资料来源:(1)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浦善新.1998.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二)[J].村镇建设,(1):33-36.

(3)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1994.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4)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概况[EB/OL].http://www.gov.cn/test/2005-07/27/content_17541_2.htm,2005-07-27.

表1-6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浦善新.1998.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二)[J].村镇建设,(1):33-36.

(3)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1994.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表1-7 资料来源:(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小城镇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9-60.

(2) 傅崇兰.2003.小城镇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5.

(3)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浦善新.1998.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二)[J].村镇建设,(1):33-36.

表1-8、表1-18 资料来源:(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小城镇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9-60.

(2) 顾朝林.1999.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3)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9.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5.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R].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www.mohurd.gov.cn,2007-06-2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http://www.gdcic.net,2008-06-24.

表1-17、表1-20、表1-2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10.2010中国建制镇统计资料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1-19 资料来源:GB 50188—2007,镇规划标准[S].

第2章

图2-2 资料来源:费孝通.1984.小城镇 大问题——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第一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图2-17 资料来源:昆山市规划局.2002.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R].

图2-22 资料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02.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2—2020)[R].

图2-24 资料来源:国务院.2010.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R].

图2-2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5.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R].

图2-26、图2-27 资料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02.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2—2020)[R].

图2-28 资料来源:(1)昆山市规划局.2002.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R].

(2) 昆山市规划局.2009.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R].

表2-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1.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2-2、表2-5 资料来源:浦善新.1998.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二)[J].村镇建设,(1):33-36.

表2-3、表2-9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1994.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表2-7、表2-8 资料来源:(1)吴江年鉴编辑部.1993.吴江年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吴江县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表2-10 资料来源:根据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现状基础资料汇编相关数据整理自制.

表2-11 表格来源:张俊.2006.1978年后中国小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化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32-35.

表2-12、表2-13 资料来源:(1)昆山市统计局.1994.昆山统计年鉴1994 [C].苏州:昆山市统计局.

(2) 昆山市统计局.2003.昆山统计年鉴2003 [C].苏州:昆山市统计局.

表2-14 资料来源:张尚武.1998.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整体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表2-15 资料来源:连玉明,武建忠.2000.中国国力报告2005[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表2-17至表2-19 资料来源:昆山市统计局.2011.昆山统计年鉴2011 [M].苏州:昆山市统计局.

表2-21 资料来源:吴江市统计局.2011.吴江年鉴 2011[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表2-22 资料来源:吴江市统计局.2010.吴江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2-23 资料来源:吴江市统计局.2011.吴江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2-24 资料来源:吴江市统计局.2009.吴江统计年鉴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3章

图3-32 资料来源:张家港市规划局.2003.张家港市乐余、南丰片区总体规划(2003—2020)[R].

表3-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1999.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3-7 资料来源:吴江市统计局.2009.吴江统计年鉴[C].苏州:吴江区统计局.

第4章

图4-10(a) 资料来源:段进,季松,王海宁.2002.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4-11(a) 资料来源:甪直镇人民政府.1998.甪直古镇保护与整治规划[R].

图4-22 资料来源:昆山市统计局.2007.昆山统计年鉴2007[C].苏州:昆山市统计局.

第5章

图5-1 资料来源:上海市闵行区规划局.2006.闵行新区总体规划[R].

图5-38 资料来源:朱霞.2003.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综合篇(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5-39、图5-41 资料来源:段进,季松,王海宁.2002.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5-64 资料来源:平乐镇人民政府.2010.桂林市平乐镇总体规划[R].

图5-65 资料来源:彭家坪镇人民政府.2007.彭家坪镇总体规划[R].

表5-1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表5-2 资料来源:(1)张家港市统计局.2002.张家港统计年鉴2002[C].苏州:张家港市统计局.

(2) 张家港市统计局.2005.张家港统计年鉴2005[C].苏州:张家港市统计局.

表5-3 资料来源:(1) 建设部村镇建设司.1998.1997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J].城乡建设,(6):20.

(2) 建设部办公厅.2000.中国建设年鉴2000[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3)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2.2001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J].城乡建设,(8):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www.mohurd.gov.cn,2007-06-22.

表5-4、表5-5 资料来源:辜胜阻.1994.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96.

表5-6 资料来源:(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2009.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8)[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5-7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2003.江苏省乡镇社会经济统计卡(2003)[R].南京:江苏省统计局.

表5-8 资料来源:(1)昆山市统计局.2006.昆山市统计年鉴(2006)[C].苏州:昆山市统计局.

(2) 昆山市统计局.2007.昆山市统计年鉴(2007)[C].苏州:昆山市统计局.

表5-10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2003.江苏省乡镇社会经济统计卡(2003)[R].南京:江苏省统计局.

表5-11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1.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5-1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5-17 资料来源:(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小城镇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顾朝林.1999.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3)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9.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5-18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5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www.mohurd.gov.cn,2005-06-01.

表5-19 资料来源:(1) 顾朝林.1999.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EB/OL].http://www.mwr.gov.cn/ztbd/zgszygb/19980101/15239.asp,1998-01-01.

表5-21 资料来源:(1) 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4.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5-22 资料来源:(1) 高克昌,孟国才,韦方强,等.2005.德宏“7.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分析及其对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3):251-257.

(2) 刘兰芳.2009.湖南省山洪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及安全减灾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0):5-10.

(3) 刘樟富.2010.浅析山洪泥石流灾害防御工作的对策与措施[J].浙江水利科技,(1):49-50.

(4) 秦泽湘.2010.科学防治桃江县山洪地质灾害[J].湖南水利水电,(2):53-55.

(5) 肖敏.2010.新化应战“5.6”特大山洪[J].国土资源导刊,(6):73-74.

表5-24 资料来源:景仁刚.2008.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J].四川建筑,28(2):30-33.

【注释】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1997.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2.

[2]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1999.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

[3]中共中央.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11-12.

[4]张勇强.2006.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56.

[5]吴良镛.1998.世纪之交城市规划发展[J].城市规划,(1):12.

[6]吴良镛.2002.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48.

[7]段进.1999.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67.

[8]李培祥.2006.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68.

[9]刘荣增.2010.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密集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68.

[10]吴良镛.2003.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390.

[11]② 张勇强.2006. 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60.

[12]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1986.小城市总体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34.

[13]吴良镛.2003.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403.

[14]吴良镛.2003.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4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