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甘肃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问题透析
综合上述分析,从全国看,甘肃装备制造业在专业化程度,区域分工,市场占有、规模、效益等方面目前均处于劣势地位。仅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个大类行业在区域分工上及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2个大类行业在市场占有上排名较为靠前。从省内看,除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处于全省工业的前列外,整体规模和效益尚处于全省的中等水平。但是,虽其优势不够突出,但发展前景较好,发展潜力大,具有一定潜在优势。从装备制造业内部看,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个大类行业具有明显优势,竞争力较强,对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大。
分析潜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规模偏小,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具体表现为总量规模偏小、产品有“优”无“势”、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38个大类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装备制造业中最高,也仅有1.91%,列第13位,与排在第一位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相差20.38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仅有49户,大中型企业仅占全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的17.6%,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也仅有1户。企业规模小,配套协作少,分工协作程度低,大中小企业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专业化与分工协作关系。缺少起领军作用的核心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核心企业带动周围配套企业的产业群。企业自身承受能力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发展后劲受到较大影响。
(二)创新能力不足,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和企业不多
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少,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经费为1.32亿元,科技投入强度0.99%,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国际上通常的投入比例4%-6%相比,相距甚远。
(三)企业外向度低,参与国际分工的实力弱
2005年完成出口交货值8.21亿元,占销售产值的7.41%,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比全国低26.48个百分点。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弱
资本保值增值率集中体现着企业的发展能力,2006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8.9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89个百分点,在装备制造业中仅有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高于全省水平。体现企业资产获利能力的总资产贡献率也仅为4.6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7个百分点,而反映企业经营风险大小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6.4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78个百分点。一方面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弱,盈利能力不高,另一方面,企业负债高,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低,所有这些都是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偏小的深层次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