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企业第一套管理制度在兰炼诞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兰炼就算得上是一个大企业了,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管理要求也很高。如何管理好这样一个企业,是军人出身的徐今强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炼油厂,怎么管理,谁都没有经验。真是万事开头难啊!
徐今强想到建厂生产以来,兰炼产品试制攻关中形成的一些作风;
他想到三年困难时期,兰炼历经多种严峻考验后凝聚起来的一种品质;
他还想到面对国防急需,兰炼人凸显出来的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为国争光的一种精神。
想着,想着,他觉得应该把这些意会到的东西具体地理论性地总结出来,形成制度规范,再把它应用到企业管理链条的每个环节。
想清楚了,他就亲自着手起草管理要则及其大概思路。起草到兴奋处,徐今强哼起了沪剧,他拖着沪剧里最为舒缓的音调,哼着哼着,一个电话,他把党委班子成员召到家里来,把家变成了会议室,大家纷纷献策,积极建言。接着,党委会决定成立一个制度起草领导小组,徐今强亲自任组长。
很快,许多规章制度逐一出台了:
岗位责任制;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班组经济核算制度、车间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等。
还有“巡回检查”制度;
“十交五不接”制度;
“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把兰炼管理的各部门、生产运行操作的各工种和各班组组成一个整体,把生产经营纳入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链条中。
兰炼历史上第一个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就这样问世了。为其他炼化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也奠定了新中国石化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
徐今强要求各级领导率先学习和熟悉制度,然后再向职工宣讲制度。他组织学习制度抓落实,开展人人都来背制度的竞赛。
徐今强常常不打招呼就下到车间,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随时抓典型。
丙烷脱沥青车间在检修一台大型蒸汽泵时,成立了以经验丰富的老钳工张秉承为首的专门小组。他们在检修前,查记录,订方案,仔细做好配件、工具的准备工作;检修时,拆一件,洗一件,量一件,核对一个数据,做到件件有记录,摆放有规矩,如有磨损则更换;组装时,一项一项按照技术流程办。最终达到高标准。
徐今强悄悄来到现场细心地看完了全过程。
晚上,他把相关人员找到家里,及时总结这次检修经验,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了文明检修8标准。1963年春,一场声势浩大的“文明检修”活动在兰炼全面铺开。
这以后,兰炼检修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计划检修完成率和设备完好率。
为此,石油部曾专门召开大会表扬并推广兰炼的做法,后来,全国石油系统都学习兰炼的经验。
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全国的经济形势也逐步好转,兰炼的生产管理都转入稳定轨道。
在管理上,徐今强自有一套办法;在人才使用上,也有超强的魄力和胆识。
在以徐今强为党委书记兼厂长的领导班子里,除了总工程师龙显烈是共产党员外,其余的总会计师、总机械师、总建筑师都是党外知识分子。但这些党外知识分子“老总”们在工作中却有职又有权。徐今强挂帅的兰炼党委给这些知识分子以充分的信任和极大的支持,在当时那样的政治气候中,能够这么做,是需要何等的气魄、胆识和胸怀。面对个别人的非议,徐今强在党的会议上拍着桌子大声说:“在共产党领导下,让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为企业服务,有什么不好?别人不敢用他们,我用!”“要用,就得信任,就得放手,就得给权力。”这些知识分子,特别是有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听到这里深受感动,他们主动和徐今强交朋友,给徐今强提出企业管理方面的建议,给徐今强翻译国外企业先进管理方法的文章。对于这些建议和文章,徐今强总是很认真地思考、很仔细地研究。
知识分子要的就是一个尊严、一份尊重,如果能给他们提供做事的舞台的话,那么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