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的氢来源问题
获取纯氢、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燃料,可通过重整或改质技术转化而来。这样一来,氢作为二次能源,它的制取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对化石能的依赖,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自然界中,氢能大量存储在水中,虽然取之不尽,但直接使用热分解或是电解的办法从水中制氢,显然经济。因此多数科学家都将目光转向了利用太阳能,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技术障碍。目前,他们正在进行太阳能分解水制氢。例如,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阳光催化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生物制氢等方面的研究。只有到了能以再生性能源廉价地生产出氢燃料,氢燃料电池民用汽车的燃料问题才算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2.存储和运输问题
氢气储存技术(见图9-6),通常氢能以三种状态存储和运输:高压气态、液态和氢化物形态。用压缩气体罐储存的氢,只能供燃料电池汽车行驶150km,这还不如目前最好的蓄电池驱动的汽车。由于氢气是最小的分子,很容易造成泄漏。哪怕是微量的泄漏,都有可能造成极其可怕的后果。而在-253℃的条件下储存液氢的深度制冷技术对于大众市场来说,目前还很不成熟。
目前,高压氢气罐是主流,但液体燃料方面的有机氢化物及水合联氨、固体燃料方面的Mg类及Al类储氢合金以及将高压罐与储氢合金及液体氢气组合而成的“复合罐”等新方案已相继提出。
图9-6 氢气储存技术
储氢合金,此前大多采用稀土类元素及Ti(钛)、Cr(铬)等密度大、成本高的金属。
AlH3及MgH2无论单位体积还是单位质量的氢元素密度均较高,但估计实际配备于车辆时的充填密度将降至50%左右。另外,估计联氨也将在加水后使用,相应地氢元素密度也将下降。液体氢气、高压罐及复合罐的相关数值均包含容器质量。
3.安全问题
氢气是易燃气体,使用时要防止泄漏、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4.成本问题
由于膜的结构、工艺和生产批量等问题的存在,到目前为止,质子交换膜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约为600美元/m2,其中膜的成本占20%~30%,因此,降低膜的成本迫在眉睫。据研究计划报道,其第三代质子交换膜BAM3G,价格为50美元/m2。阻碍燃料电池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还有寿命短、体积大等,归根结底还是技术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