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普锐斯上的ES18电动变频压缩机由内置电动机驱动。除了电动机驱动的部件外,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旧款普锐斯上的涡旋压缩机相同。空调变频器提供的交流电(201.6V)驱动电动机,变频器集成在混合动力系统的变频器上。这样,即使发动机不工作,空调控制系统也能工作。这样,能达到良好的空气状况,也减少了油耗。由于采用了电动变频压缩机,压缩机转速可以被控制在空调ECU计算的所需转速内。因此,冷却性能和除湿性能都得到了改善,并降低了功率消耗。压缩机的进气、排气软管采用了低湿度渗入软管,这样,可以减少进入制冷循环中的湿气。压缩机使用高压交流电,如果压缩机电路发生开路或短路,HV ECU将切断空调变频器电路来停止向压缩机供电。为了保证压缩机和压缩机壳内部高压部分的绝缘性能,新款普锐斯采用了有高绝缘性的压缩机油(ND11)。因此,绝对不能使用除ND11型压缩机油或它的同等品外的压缩机油。
1.结构
如图16-2所示,电动变频压缩机包含一对螺旋线缠绕的固定蜗形管和可变蜗形管、无刷电动机、油挡板和电动机轴。固定蜗形管安装在壳体上,轴的旋转引起可变蜗形管在保持原位置不变时发生转动,这时,由这对蜗形管隔开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实现制冷气的吸入、压缩和排出等功能。将进气管直接放在蜗形管上可以直接吸气,从而可以提高进气效率。压缩机中有一个内置油挡板,可以挡住制冷循环过程中与气态制冷剂混合的压缩机油,使气态制冷剂循环顺畅,从而降低机油的循环率。
图16-2 电动变频压缩机内部结构
2.工作原理
电动变频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如图16-3所示。
(1)吸入过程
在固定蜗形管和可变蜗形管间产生的压缩室的容量随着可变蜗形管的旋转而增大,这时,气态制冷剂从进风口吸入。
(2)压缩过程
吸入步骤完成后,随着可变蜗形管继续转动,压缩室的容量逐渐减小。这样,吸入的气态制冷剂逐渐压缩并被排到固定蜗形管的中心。当可变蜗形管旋转约2周后,制冷剂的压缩完成。
(3)排放过程
气态制冷剂压缩完成而压力较高时,通过按压排放阀,气态制冷剂通过固定蜗形管中心排放口排出。
图16-3 电动变频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