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汽锅炉的升压
(一)升压操作
锅炉点火后,要考虑不能使整体产生很大的温度差,不应出现局部过热的总原则来定升火时间。一般锅壳式锅炉为5~6h,水管锅炉为3~4h,快装锅炉为l~2h。对水容量大、水循环差及重型炉墙的锅炉,升温时间应适当长些。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锅筒的锅炉,升火时可在下锅筒适当放水,上面补充给水,以促进上下锅筒之间的水循环,减少温度差。
锅炉中水温逐渐上升,内部开始产生蒸汽,锅内的空气从空气阀或抬起的安全阀排出,即冒出蒸汽时,应把空气阀或抬起的安全阀关闭,此时可加强通风和加强火力,准备升压。升压期间,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操作。
(1)当汽压上升到0.05~0.1MPa时,应冲洗水位表。冲洗时,要戴好防护手套,但不要戴湿手套;脸部不要正对水位表;动作要缓慢,扳动旋塞时用力要适当。
冲洗水位表不是仅仅开启放水旋塞,而是汽、水旋塞都要单独冲洗,才有好的冲洗效果。正确的冲洗法为四个步骤亦即“四步法”可以归纳成“下中中上上下”六字决。
第一步(下):开启放水旋塞,将水位表与外界大气接通,并冲洗汽、水通路和玻璃管(板);
第二步(中):关闭水旋塞,单独冲洗汽通路;
第三步(中、上):先开水旋塞,再关汽旋塞,单独冲洗水通路;
第四步(上、下):先开汽旋塞,再关放水旋塞,使水位表恢复正常。
以上4个步骤操作完毕,如果水位迅速上升,并有轻微波动,表明水位表正常;如果水位上升很缓慢,表明水位表有堵塞现象,应重新冲洗和检查。
(2)当汽压上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
冲洗的方法是:拧动三通旋塞,到使存水弯管与外界大气接通并与压力表隔断的“冲洗”位置,将存水弯管内的凝结水和污物冲洗出去;然后,再拧动三通旋塞,到使锅筒与外界大气及压力表都隔断的“存水”位置,重新存凝结水;最后再拧动三通旋塞,到使压力表与锅筒接通并与外界大气隔断的“工作”位置。冲洗完毕,压力表应迅速指示压力值,表明存水弯管畅通,否则应重新冲洗和检查。同时,还要校对两个压力表的指示值是否相等。
(3)当汽压上升到接近0.3MPa时,应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检修时拆卸过的人孔盖、手孔盖和法兰的连接螺栓,当温度升高后会伸长变松,需要再拧紧一次。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宜过猛,禁止使用长度超过螺栓直径20倍的扳手,以免将螺栓拧断。在汽压继续升高后,不可再次拧紧螺栓。
(4)当汽压上升到0.2~0.4Mpa时,对水容量比较大的卧式锅壳锅炉,因为水循环差,可以通过排污阀放水,然后再开启给水泵上水,如此可加强锅内水循环。
(5)当汽压上升到工作压力的2/3时,应进行暖管工作,以防止送汽时发生水击事故。暖管需要的时间,根据蒸汽温度、季节气温、管道的长度、直径和保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对工作压力0.8Mpa以下的锅炉,暖管时间约0.5h左右。
暖管操作顺序是:①开启管道及分汽缸上的排水阀(与疏水阀并联),排除全部凝结水,直至正式供汽时再关闭。②缓慢少量开启主汽阀或主汽阀上的旁通阀半圈,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全开。如管道发生震动或水击,应立即关闭主汽阀,同时加强疏水。待震动消除后,再慢慢开启主汽阀,继续进行暖管,暖管时,应注意管道及其支架的膨胀情况,如有异常声响等现象应停止暖管,及时消除故障。③慢慢开启分汽缸(集气罐)进汽阀,当排水阀排出蒸汽时,即告暖管完毕,关闭排水阀,开启疏水阀前后的截止阀,使管道汽压与分汽缸汽压相等,同时注意排除凝结水。④各汽阀缓慢开启至全开后,应回转半圈,防止汽阀因受热膨胀后卡住,不能灵活开关。
(二)升压注意事项
1.监视压力和调整燃烧
观察压力表的指示情况,根据压力上升情况调整燃烧。锅筒上压力表应互相对照,随时检查压力表性能是否良好。各指针摆动不灵活,功能有问题时,应替换上备用压力表。
2.水位的监视
检查两组水位表的指示水位是否相同,经常观察水位变化情况。
3.正确使用省煤器
省煤器无旁通烟道,在给锅炉上水之前,必须启动给水泵,使流经省煤器的水经回水管路返回水箱进行循环;
省煤器有旁通烟道的,则在给锅炉上水之前,可让烟气通过旁通烟道,而不加热省煤器。当锅炉向外供汽后,烟气由旁通烟道改经省煤器时,其操作顺序如下:①由省煤器向锅炉给水。②打开省煤器主烟道入口闸板,再打开主烟道的入口闸板。③关闭旁通烟道入口闸板,再关闭出口闸板。
4.安全阀定压及排放检查
修理或新用的锅炉初次进行升压时,应对安全阀的整定压力进行调整定压,调整定压方法见本章第六节,已经定好压力的锅炉,在蒸汽压力达到安全阀整定压力的75%以上时,应进行手动排放检验。
二、蒸汽锅炉的送汽
(一)通汽
锅炉房内如果仅有一台锅炉运行,将锅炉内的蒸汽输入到蒸汽母管(或分汽缸)的过程称为通汽。锅炉通汽有以下两种办法:
(1)自动冷炉开始时即将主汽阀开启,使锅炉和分汽缸及管道同时升压。
(2)在锅炉升压时,将主汽阀及其旁路阀关闭,直至接近工作压力时,再开启旁路阀进行暖管。待管道中的压力与锅炉压力相同时,再开启主汽阀。
通汽后应注意如下各项:
(1)疏水阀、旁通阀以及其他各种阀门的开闭状态要正确。
(2)由于通汽后,汽压下降,应及时调整燃烧。
(3)要边观察给水设备运行状态,边监视水位,使其保持正常。
(4)要再次检查连锁装置等控制仪表。
(二)并汽
锅炉房内如果有几台锅炉同时运行,蒸汽母管(或分汽缸)内已由其他锅炉输入蒸汽,再将新升火锅炉内的蒸汽合并到蒸汽母管(或分汽缸)的过程称为并汽(俗称并炉)。锅炉并汽的操作顺序是:
(1)开启蒸汽母管(或分汽缸)和主汽管上的疏水阀门,排出凝结水。
(2)当锅炉汽压低于运行系统的汽压0.05~0.1MPa时,即可开始并汽。并汽必须掌握好时机,若新升火锅炉的汽压高于运行系统汽压时,当主汽阀开启后,大量蒸汽迅速输出,既破坏了额定的运行系统压力,又迫使升火锅炉出力骤增,压力骤降,从而产生汽水共腾现象,会引起蒸汽带水,造成主汽管和分汽缸的水冲击。若升火锅炉的汽压低于运行系统气压太多时,当主汽阀开启后,运行系统的蒸汽会倒流入升火锅炉内,影响正常运行。
(3)缓慢开启主汽阀的旁路阀进行暖管,待听不到汽流声时,再逐渐开大主汽阀(全开后再倒转半圈),然后关闭旁路阀,以及蒸汽母管(或分汽缸)和主汽管上的排水阀,让疏水阀投入正常疏水工作。
(4)并汽时应保持汽压和水位正常。若管道中有水击现象,应进行疏水后再并汽。
(5)并汽后,开启省煤器主烟道挡板,并关闭旁路烟道挡板。无旁路烟道时,关闭回水管路,使省煤器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