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着极大困难,工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和轻重不均衡严重影响到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了实现工业化,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曲折前行。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1978年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的主流是直接将前苏联的发展经验拿到中国进行实践,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尽管在这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众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二个时期是1979年至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其特征为:以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为背景;以改善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人民富裕为目标;强调各种工业的均衡发展。这种新的工业化道路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增长的奇迹。
1952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工业化作为中国经济方面的基本国策和目标,是中国工业化大规模推进的开始。1949—1978年的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2.9%。然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有着重大的差异,即发达国家是工业化与市场化相伴而行,中国则是特殊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此外,中国的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强制推行的。在工业化推行的最初,人均GDP只有119元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在50美元左右。到了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也只有379元人民币,远远少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的人均收入。依靠前苏联的支持,中国采纳了前苏联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了获得更多的工业资本,中国被迫采取人为压低农业产品价格、提升工业品价格的“剪刀差”方式快速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特别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缺乏可靠的长期外国援助,以及缺乏交换互补优势产品的国际市场,导致了中国的工业化面临着非常大的阻力。
根据195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出的《共同纲领》,中国恢复和发展的重点是以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为主的重工业,同时,与人民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如纺织业等也要加强建设。
图2-3 《共同纲领》
国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国营工业经济体制、保护和有限度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保护和发展个体手工业。这些措施保障了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将基本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其中,苏联实际参与援建的150个项目中,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等重工业项目有147项,而轻工业只有3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产值从1953年的535亿元,增长到1957年的822亿元,增长了一半多。重工业的比重也从37.3%增加到45%。在这一时期,有17个发电站建成并开始发电,增速达19.2%。中国依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保障了工业的高速发展,并改变了中国工业部门参差不齐的状况,从而确立了中国的工业化基础。这也是中国工业化在历史上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在某些方面还是超额完成,这导致决策者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过于乐观,从而出现了1958—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实现工业产值翻倍,而钢产量则要增加到1.5倍,要求达到3000万吨,进而超过英国的钢产量。三年“大跃进”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都集中于工业的发展建设当中。从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1.3倍,从704亿元增加到1650亿元,技术人员和固定资产也有同比例的增长。石化设备、拖拉机制造、有机合成等产业部门也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工业体系当中。然而,这种片面地强调“以钢为纲”和高速度的发展思路,实际上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比例关系,特别是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关系,出现了工业产值大幅增加,而农业产值大幅减少的怪现象。1960年的全国粮食产量仅有1958年的七成,低于1951年的粮产量,这也导致了农产品的严重短缺。同时,轻工业在这三年增长了8%,而重工业则增长了88%,这也导致中国轻工业产品的供需失衡。
“大跃进”导致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较为严峻的问题,粮食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为了改变这一局面,1961年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重新调整,如缩减工业产量指标、减少大型项目的建设数量,以期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鼓励轻工业的快速发展。经过5年的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结构性失调得到了改善。工业与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正轨,粮食产量基本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工业生产总产值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中国工业发展也取得了许多突破,如1964年,中国钢铁产业的自给率达到了95%,机械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冶金设备、石化设备、工程机械和仪器仪表等10多个行业,乙烯、合成橡胶、塑料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也迅速扩大,石油化工工业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正当中国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时,一场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阻碍了这一工业发展进程。中国的工业和经济指导方针又一次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并提出以“准备打仗”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工业建设。这种方针无视已经被发达国家所证实的规模经济的影响,各种小型工业在全国各地处处开花,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还造成了一种无视技术的倾向,导致中国的工业技术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这次运动结束后,政府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和工业恢复性整顿。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工业比例失调等问题依然存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从1:2上升至1:3,同时,重工业增长了121%,轻工业增长了80%,轻工业的比重从49%下降到了44.2%。
总体而言,尽管各种原因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但是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和工业化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如,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41.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1745.2亿元,年增长率12.9%,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3%。重工业的增速为19.5%,高于轻工业的12.1%,从而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缺乏重工业的局面,许多产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