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刷60年回顾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
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大庆之年。60年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我国的书刊印刷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在改革开放的巨潮推动下,不断转变观念,加强行业管理,深化体制改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回顾60年的奋战历程,从管理不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内文化生活需求的微利行业,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印刷基地之一的世界印刷大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一、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书刊印刷业的组建与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毛主席为会议题词:“认真作好出版工作”。通过这次会议,解放前分散经营的出版工作得到了集中统一。
1950年8月29日~9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在北京召开了新华书店第二届工作会议,通过了出版与发行分工、出版与印刷分工和出版专业化的发展方针,成立了人民出版社、新华书店和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把战争年代由各新华书店经营的印刷厂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经营的国有印刷企业。出版总署将革命老区的印刷厂和印刷所与新解放区依法没收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印刷厂加以整顿,建立起新中国第一批国营印刷企业:共12家,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长春、汉口、重庆等地,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六大区都有了印刷基地。
1950年9月15~25日,出版总署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五项决议》,提出了发展人民事业的基本方针及改进和发展出版、书刊印刷业的意见和措施,并提出公私印刷业要为人民出版事业服务,在“统筹兼顾、分工合作方针的指导下,逐步走上有计划的专业轨道,为以后国营印刷业的发展、私营印刷业的改造指明了方向。
1950年10月28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业分工专业化与调整公私合营关系的决定》,提出统一全国各地书刊售价,消灭偏远地区改价和加成出售的原则,送货数量由出版社决定,印刷工价由印刷厂决定,订货数量由书店决定。
1951年4月,全国第一次新华印刷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版总署直属的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代表参加了会议。当时12家国营印刷厂拥有铅印机128台(对开机2台折一台计算),占全国17%。其中北京新华印刷厂是在没收国民党正中书局印刷厂的基础上经过改组建立起来的,以后经过多次扩建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综合性书刊印刷厂。
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在三年恢复时期按国家计划发展成为出版印刷的重要基地,分别成立了美术印刷厂、外文印刷厂、中青印刷厂、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中央各部委相继建立了专业出版社,并建立了一批专业性强,各具特色的出版社书刊印刷厂,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印刷厂、水电印刷厂、地质印刷厂、人民卫生出版社印刷厂、农业印刷厂、文物印刷厂等。在轻工系统、银行系统、军队系统、铁路系统建立了各自的印刷工业系统,如541、544等印钞厂,2207、1201、1202、1205、1209及各地的部队印刷厂,铁路印刷厂也遍及全国各地,使印刷技术应用到社会各系统,又高度分散,形成了印刷行业在管理上“谁用、谁建、谁管”的混乱局面。
从1949~1952年,出版总署在全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书刊印刷企业,并着手对私营印刷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加强对书刊业的领导,于1952年7月撤销了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设置了印刷事业管理局。根据1952年10月制订的《1953年出版事业建设计划》逐年编制出版计划,并按出版计划、印刷生产计划分配纸张,调度印刷任务,促进出版社与印刷厂签订印刷合同,使出版印刷业纳入了计划发展的轨道。
出版总署还有计划地发展内地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出版印刷事业,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内地建立了行政区印刷中心,于1953年制定了中央一级出版物扩大分区造货的规定,将政治学习用书,中、小学课本,教师参考书,青年修养读物以及大量文学作品、期刊等实行分区造货,划区供应,缓解了北京、上海等地印刷能力不足、纸张及相关材料往返运输的不合理现象,同时也使广西、云南、贵州、青海、黑龙江、内蒙古、西藏印刷业得到发展。
1954年11月出版总署撤销,出版行政业务归口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同年,国家对私营印刷业从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开始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对有条件承印书刊的组织联营、合并,接受国家出版社的委托加工,对不具备承接书刊的印刷厂由地方工业部门根据社会需要转业或承接零件印刷。当时历史悠久、规模大、技术良好的印刷厂,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中华书局印刷厂、北京京华印书局等印刷厂,改组为公私合营企业。1956年,全国私营工商业进入高潮时,私营印刷业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在大跃进高潮期间,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召开了首次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提出要开展以“提高质量,快速出书”为纲的群众运动和印刷工业“为政治服务,为出版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基本上保证了全国书、报、刊(特别是教科书)的自印,促进了国产印刷机械、器材在生产制造上初步实现自力更生,解决了我国印刷工业生产力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据统计,从1953~1960年,上海向内地22个省、自治区调去技术工人约2000人,铅印对开机91台,胶印对开机125台,全张印刷机4台,胶印生产能力约90万色令,占当时上海印刷生产能力的50%,缓解了上海印刷生产力过剩的矛盾,也改善了东西部印刷力量不平衡的状况,推动了西部印刷业的发展。
1963年10月29日,为加强对直属印刷厂的领导和对全国书刊印刷厂的指导,成立了中国印刷公司。主要任务是根据出版事业的需要,规划发展全国书刊印刷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调度生产任务;组织印刷经验技术交流和相互协作;制定印刷业的标准;协助有关方面培训技术干部和做好印刷器材供应的规划平衡和承接印刷技术的援外事项。
1964年7月,文化部召开全国书刊印刷工作会议,讨论了如何挖掘生产潜力,加强经营管理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年)书刊印刷的发展规划,如何提高印刷质量,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等。
1964年12月,文化部的办公会议上批准了在三线建立一个以印制毛主席著作为主要任务的铅印厂的计划,并责成出版局开展筹建工作,即后来的文字六0三厂与六0四厂。
1964年,全国总计有各类印刷企业1800家,职工17万人。其中书刊印刷厂76家,职工36 000人。隶属各部委书刊印刷厂19家。至1965年,我国的书刊印刷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书刊印刷业畸形发展
1966~1976年十年动乱中,书刊印刷的产值虽然有所增加,但总体上是畸形发展。排、印、装比例严重失调,生产管理混乱,科技发展缓慢,加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文化大革命初期,印刷“毛选”“画像”“语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文化部成立了“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1967年12月25日~1968年1月8日,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国毛主席著作用纸生产会议和毛主席著作出版计划会议,制订了出版毛泽东选集4亿册,毛主席语录3.6亿册,毛主席画像5亿对开张的计划,全国书刊印刷企业掀起了保质保量印制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其中北京市接受了大量出版、印刷任务。1968年4月成立了北京市毛主席著作出版、像章制作发行领导小组,6月,领导小组改名为北京市毛主席著作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对北京市印刷及相关工业的投资从1967年的275万元,猛增到1040万元,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新建、扩建厂房和购置新设备上。1968年,在湖北襄樊市新建了文字六0三厂(由上海群众印刷厂内迁),作为印刷毛主席著作的三线厂,全部国产装备,是当时湖北省规模最大的书刊印刷企业。同时在湖北丹江建立了文字六0五厂(由上海华文字模厂内迁),作为专业生产字模的企业,生产的字模供应全国印刷企业。
1967年3月5~12日,召开了“增产印刷毛主席著作所需要印刷机械紧急会议”,决定在国家原定生产印刷机械12 000吨的基础上增加7000吨,将六分之一的印刷机械生产任务安排在纺织机械、矿山机械、通用机械和汽车制造厂完成。为了满足毛主席著作的印刷要求,文化大革命期间除新建、扩建了一批印刷厂外,还新建、扩建了一批设备、器材生产企业。
1970年,成立了隶属国务院的国务院出版口,进行恢复出版业的工作。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印刷业的管理很有限。周恩来总理力挽狂澜亲自过问出版工作,于1972年着手重建出版机构,1973年7月成立了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一批印刷业务机构恢复了工作,使“文革”期间印刷业由于内乱和无政府主义思潮造成的严重混乱状态开始得到规范。
1973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为摸清动乱后书刊印刷业的状况派出四个调查组,分赴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河北、北京、上海、天津五省三市进行调查,制订了《1974~1975年印刷技术改造计划》。针对当时排版、制版手工操作、装订大部分是手工生产和印刷设备陈旧的状况,提出试制新的印刷机械、材料28项。1973年12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根据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的调查情况,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印刷技术改造问题安排落实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应下决心解决印刷技术落后问题:第一阶段,从1974~1975年主要装备北京、上海两地印刷厂;第二阶段,从1976~1980年逐步在全国几个重点地区的主要生产环节上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联动化。对出版部门、一机部,燃化部和轻工部等中央部门所属34家企业,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技术改造。计划投资28 000万元,统配部管设备500余台,扩大老企业面积55 000平方米,在陕西机械学院设置印刷机械专业,在北京成立了印刷机械研究所。
针对当时印刷设备、器材不足提出的二十八项新产品试制任务,如能按期完成,必将对中国书、报、刊印刷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正处于内乱时期,科学技术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太大。二十八项新产品中的一般机械产品,如:高速印报轮转机、B-B式胶印机、无线热熔胶联动机、精装书籍联动线等按期完成。科技含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电子分色机、电子、光学产品没有完成。尽管如此,成绩还是应该肯定的,这一举措为中国印刷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当时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发展不均衡,只是为了满足毛主席著作印刷的需要,一味着眼生产印刷机械,忽视了排版生产能力低下的配套发展,也没有考虑国际先进水平在不断提高,只是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所以造成国际上已消灭了“铅与火”,而我国大部分印刷企业仍是铅排、铅印,难以满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造成一度出现“书荒”,形成了“出书难”,“买书难”的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1.技术改造,提高了书刊印刷技术水平
(1)技术改造,决策英明。
印刷行业是一个微利产业,由于准入门槛低、风险小,解放前私人作坊占一定比例。国家为了发展文化出版事业,有计划地在全国省会城市建立了带“新华”字头的印刷厂,靠国家政策的扶植,在计划经济的保护伞下平稳发展。
1978年,我国有各类印刷企业11 211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被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突然爆发,对书报刊等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然而长期处于停滞甚至衰退状态的印刷业根本无法应付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书刊印刷企业的生产工艺仍然是落后的活字排版、生产量低的铅印和繁杂的手工装订,造成了出书周期长,导致了全国出书难、买书难的局面。当时是出版社的书稿找不到印刷厂排版、印刷,印刷出的书页成台堆放在印刷厂内不能及时装订成册,书刊印装周期长达三五个月,甚至更长,很多期刊印装出来就已经成了过期产品。 印书难成为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出书难的状况,部分出版社建立了印刷厂,即中央级出版社印刷厂,许多街道、乡、镇级装订厂也相继产生。由于政府部门对印刷企业发展失控,印刷企业逐年增多,导致了印刷能力与出版需求失调,扰乱了书报刊印刷市场。对此,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及相关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使书刊印刷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印刷事业,切实改变书刊印刷管理不善、设备陈旧、技术极端落后、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以今天视角观之,在当时改革开放刚刚破题的背景之下,《决定》提出的发展印刷业的思路显然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决定》提出要有计划地对印刷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明确要求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北京市对所属书刊印刷厂进行技术改造,把书刊印刷的技术装备和器材纳入国家计划生产供应渠道。
技术改造这一英明决策,使书刊印刷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书刊印刷企业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
为落实《决定》的指示,国家经委、计委成立了由新闻出版、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部门组成的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印刷及相关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并拨款2亿元以点带面推动印刷技术改造。在政府的支持下,“七五”、“八五”计划中,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坚持“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十六字技术发展方针,不断加大对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并对技术改造项目引进的设备免征进口税,有效地提高了书刊印刷技术、装备水平。
1980年前,全国只有电分机40台,而1980~1985年就引进了220台,到1991年全国已有电分机近400台,文字照排完成了人工照相排版到激光照排,再到彩色桌面系统的改革,胶印设备快速上马,由此国际各大胶印机制造商纷纷在国内设立办事机构向国内销售各种胶印设备及辅助设备,到20世纪90年代初,印刷业经过10年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十六字方针的任务。在这10年间,国家共投资10多亿元对印刷和印刷设备器材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有近100家大中型印刷厂和设备器材厂被列入技术改造计划。期间,技术引进12项(印刷设备10项、造纸技术2项),新产品开发共166个。书刊印刷完成了淘汰铅排、铅印,普及照排、电分,普及胶印,装订联动的目标。
由于印刷装备的改善,到1990年书刊出版周期已由1980年的平均300天缩短到了平均135天;期刊准刊率由原来的93%提高到了96%;激光照排和胶印印刷能力明显提高,当时180个书刊骨干印刷企业的统计,年排版已由90亿字提高到了126亿字,印刷能力达到3070万令。到1997年底,全国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1214家,有电子分色机300多台,激光照排系统1100台,卷筒纸、全开及对开胶印机960台左右,各种幅面凸版印刷机3000台,骑马订联动机1100条,无线胶订联动线250条;排版字总量201亿字,其中,激光照排达到160亿字(占总量的78%)。书刊印刷厂基本完成了“十六字方针”提出的目标。
从1978~1999年,全国引进电子分色机500多台,多色胶印机1000余台,装订联动线60余条。加之国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激光照排的产生、多色胶印机和装订机械的研制、投产并广泛使用,推动了我国印刷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书刊印刷的排、印、装工艺已从沿用了上百年的人工拣字、手工排版,发展为激光照排;从老式的照相制版、铜锌版烂版、晒版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发展到电子分色,目前已使用直接制版(截止到2007年,全国已进口直接制版系统1049台。北大方正也研制出了直接制版系统,并已在部分印刷企业使用)。书刊印刷从铅印发展到胶印;装订从人工或单机折、配、锁、订发展到联动化。
30年前提到消灭铅作业,认为是空话,而30年后的今天真正实现了告别“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并且已全面向数字化印刷时代迈进。
(3)二十八字方针,推进技术进步。
国际印刷业的发展已进入了数字化印刷时代。在新形势下,为推动我国印刷工业持续健康发展,1998年3月,受国家经贸委技改司的委托,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组织完成了印刷专项调整产品结构6个课题的论证,同时提出了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1996~2010年的二十八字技术发展方针,为印刷业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其目的在于更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在印刷业的产业化。二十八字技术发展方针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过程,要求到2010年,全国书刊印刷生产能力比2000年提高50%,多色胶印生产能力比2000年翻一番,印刷成品抽查批质量合格率由95%提高到98%,产品优质品率由20%提高到30%。
从二十八字方针出台之后,书刊印刷企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书刊印刷企业要严格审批,一律不准建新厂),开始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印前技术正在全面普及彩色桌面系统,采用高质量彩色扫描仪、激光照排机以及智能化应用软件,形成高档彩色图像处理、图文整页拼版、高精度输出等为一体的集成化开放式体系,以满足高档、精美、彩色制版的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型印刷企业在逐步采用直接制版技术,配备数字打样设备,实现印前数字化;技术先进多色单张胶印机已在书刊厂普及。印后加工已由多数的手工操作向高自动化无线胶订联动线、骑马订联动生产线和精装联动生产线转变。一些大规模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已经在使用高档的商业轮转印刷机印刷精美图书,越来越多的适应高档、精美、彩色书刊印刷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软件,组版、排版软件,跨媒体出版软件,彩色管理系统软件及印刷企业自动化管理软件等也在许多印刷厂应用。可以说,国内一些大型书刊印刷厂的印刷装备接近国际水平。
今天的书刊印刷业正在深化发展,调整企业规模,加强自身技术改造,为努力提高出书速度,缩短出版周期,提高书刊整体质量而努力。
2.加强管理,促进书刊印刷业健康有序发展
(1)书刊印刷业国家二级企业的审定,为全国书刊印刷业树立了标杆。
1988年,根据全国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国家二级企业申报考核工作的通知》(全企管[1988]3号)的规定,新闻出版署成立“新闻出版署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全国180家书刊印刷企业进行了摸底,在全国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了书刊印刷企业等级标准。自1988~1991年,安徽新华印刷厂、朝阳新华印刷厂、山东新华印刷厂潍坊厂、辽宁美术印刷厂、上海中华印刷厂、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北京新华印刷厂、北京印刷一厂、北京精美印刷厂、文物出版社印刷厂、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等书刊印刷企业在“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通过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审核,被审定为书刊印刷业国家二级企业。
印刷业的国家二级企业审定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全国书刊印刷业确实起到了标杆的作用。而且,书刊印刷业国家二级企业审定工作,得到了全国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的认可。
(2)实施两级定点制度,维护了书刊印刷企业合法经营。
1988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十年中, 由于政府部门对印刷企业发展失控,大大小小的印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境外投资已经在印刷业悄然涌现:1979年,第一家“三来一补”印刷企业深圳市印刷制品厂成立,1983年前后,嘉年、天明美术、粤海旭日、美光等一批外商投资印刷企业相继建立。在浙江苍南小镇龙港、钱库、金乡,民营印刷企业的身影开始显现:1981年前后,一批胆大的农民凭借朴素的商业直觉,毅然投身印刷业,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民营印刷企业家。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内对印刷企业的管理,政府没有为印刷业设定资质条件,没有审批程序,没有面对市场的具体监管措施。使一批资本和技术实力并不雄厚的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因此得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边缘悄悄生存、发展、壮大,导致了印刷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出版业的实际需要。为了生存,少数没有正当活源的印刷企业大搞盗版、非法印刷活动。面对书报刊市场的严重混乱现象,由新闻出版署牵头,会同公安部、文化部、轻工部和国家工商局于1988年11月5日印发了《印刷行业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989年9月印发的《关于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通知》(中办发[1989]13号)要求,采取果断措施,对书报刊音像市场进行一次彻底整顿、清理,严厉打击非法犯罪活动。新闻出版署于1989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书报刊印刷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实行书刊印刷定点制度,并于1990年2月20日~21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书刊印刷定点工作会议”。会议按照《加强书报刊印刷管理的若干规定》确定的原则,讨论了定点企业的分类、选定原则、条件、审批程序以及定点制度有关工作的安排,确定了从1991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书刊印刷定点制度。
会后,发布了《关于实施书刊印刷定点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0年8月13日公布了首批229家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名单;1990年12月4日公布了135家第二批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名单;1990年,总计审批了364家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
书刊印刷定点制度实施了12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充分发挥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的骨干作用、维护合法经营、促进印刷业健康有序发展、制止非法印刷活动、净化书报刊市场都起到了积极、强有力的作用。
2003年底,全国出版物印刷企业9950家,其中国家定点企业285家,省级定点企业838家,两级定点企业1123家。国家定点企业占出版物印刷企业的2.9%,占两级定点企业的25.3%,却完成了两级定点企业排字总量的43.76%,书刊印刷的53.55%,胶印印刷的35.18%,书刊装订的61.15%。国家定点企业之所以能完成这样多的印装任务,是因为坚持了技术进步,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强质量意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生产、技术、财务管理职工队伍。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多年来保证了中、小学课本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能按时、保质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与出版单位有多年的业务关系,有一定的信任度,将出版物交给定点企业印装放心、省心。
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环境,国内出版物印刷已逐步走向市场化。书刊印刷定点制度也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失去了作用。经国务院批准,于2003年取消了书刊印刷定点制度。
(3)《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的颁布,使书刊印刷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1988年,五部、署、局联合印发了《印刷行业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印刷业管理条例》, 新闻出版署颁布了《出版物印刷管理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法规、规章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印刷业的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1998年底,我国已有各类印刷企业18万家,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3 000多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4 000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130 000家。由于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问题日益突出:一是违法、违规活动加剧,如假冒、盗印、非法承印、翻印、加印等;二是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非法经营现象普遍;三是地方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规不究的情况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印刷业管理条例》颁布后,各地结合年检对出版物印刷企业进行了清查、审核、重新换证,同时修订了国家级定点企业条件,重点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年产量、产品质量和遵纪守法方面对国家级定点企业逐项审核。坚持并不断完善各项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如印刷“两证一照”制度、书刊印刷定点制度、出版物印刷许可证制度、《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制度、跨省印刷双向审批制度、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制度、承印验证登记备案制度、书刊印刷产品质量检测认定制度、年检制度等。
通过政府部门和印刷企业共同认真落实《印刷业管理条例》及各项管理制度,保持印刷总量与市场需求基本平衡,调整并优化了印刷结构,印刷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建立起公平、健康有序的印刷市场体系。
2000年上半年,印刷业多头管理带来的行业监管难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对印刷业进行统一归口管理的呼声日渐升温,与此同时,为配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务院对《印刷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2001年7月26日,《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经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8月2日实施。《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中第一次规定了“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第一次规定了“国家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经营印刷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印刷企业,允许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外资企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制定”。同时与《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相配套的三个重要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陆续颁布实施。
1997年《印刷业管理条例》中全面禁止外商独资经营各类印刷企业的条款被取消,新《条例》“允许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印刷企业,允许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外资企业”。这不仅意味着外商独资的包装印刷企业终于能以合法的身份成为中国印刷业的一分子,更表明了中国印刷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
《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后不久便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并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外商投资的热潮。据资料显示,《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颁布后的第二年,全国便有70多家提出设立申请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审批,投资金额累计近5亿美元,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额近1亿美元。
为规范外商投资印刷企业设立和管理,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外经贸部发布了《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暂行规定》,详细规定了设立外商印刷企业的条件及审批程序,要求从事出版物、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中外合营印刷企业,合营中方投资者应当控股或占主导地位。其中,从事出版物印刷经营活动的中外合营印刷企业的董事长应当由中方担任,董事会成员中方应当多于外方。
此外,新闻出版总署先后颁布了《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等系列规定,对各类印刷企业的经营条件、印品承印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至此,以2001年《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为母法,以《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暂行规定》《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以及一系列关于年检、质量等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基本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化、规范化、更具开放性的印刷业管理体系。
近几年来,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印刷业管理条例》,维护了印刷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实现了书刊印刷业持续健康发展。
3.与时俱进,加快书刊印刷业的改革与发展
(1)抓住机遇,加快书刊印刷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很快,已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区域性印刷产业带已具规模。其中以广东为重点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江苏、浙江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两个区域性印刷产业带已形成,以京、津、冀等为重点的环渤海经济区内印刷业正在快速发展成为区域印刷中心;第二,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印刷业的步伐加快。据商务部统计,1997年1月~2007年12月,全国审批外商投资印刷企业1070家、中外合资印刷企业346家、中外合作印刷企业40家、外资印刷企业593家。第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印刷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商业轮转机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在全国展开;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商业轮转83台(不包括半商、窄幅商轮及二手商轮)。截至2007年9月,已进口直接制版系统1049台。第四,多种经济成分印刷企业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我国印刷业已形成了国有、民营、三资印刷企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三资印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成为印刷企业的佼佼者,其骨干作用显著增强。北京、天津、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青海10个省市统计的各类印刷企业比例是:国有和集体印刷企业占21.87%,民营印刷企业占74.71%,外资企业占3.42%。凡是三资企业活跃的地区经济效益都比较好,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承接海外业务产值300多亿元;以上海、江苏、浙江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有印刷企业28 000家,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占全国的31%;以京、津、冀为重点的环渤海地区,已有印刷企业9700多家,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8.65%。
(2)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书刊印刷业要加快发展,也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印刷业的发展。
国有印刷企业曾是我国印刷业的主体,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时期。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观念陈旧,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的弊端日渐突出。国有印刷企业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近年来,一些国有印刷企业在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的多种实践途径,利用国有存量资本引入非公有的增量资本,采用混合所有制的方法改造传统国有性质的出版物印刷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需求。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浙江印刷集团公司、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新疆新华印刷厂、长春新华印刷有限公司、长春第二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国有书刊印刷企业通过改制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资产组织形式,敢于创新,转换了机制,增强了活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了国有印刷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步伐。
(3)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善于用全球战略眼光,从更大范围和更宽视野想问题、办事情,提高应变能力,增强风险意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我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有充分的劳动力资源,要坚持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坚持利用外资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增强我国印刷业的整体竞争力。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内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充分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增强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努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在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印刷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距,同时也蕴藏着很多商机。中西部地区印刷企业要抓住当前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争取印刷生产能力和水平上一个台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力地增加市场对于印刷产品的需求,包括对出版物的需求、对产品包装的需求、对各种票证的需求。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吸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外的资本投资当地的印刷业,提升本地的印刷生产能力和水平,立足于争取本地印刷业务,参与全国市场的竞争。我们鼓励发达地区各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印刷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入股、参股等多种方式投资中西部地区的印刷业。
近期,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对部分印刷企业2006~2007年承接海外印刷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中华商务(广东)印刷有限公司、中国印刷总公司 、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等书刊印刷企业,通过承接海外印刷业务,不仅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同时也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四、值得借鉴的几条基本经验
回顾书刊印刷业走过的60年,有喜有忧,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其中有些基本经验,说起来并不新鲜,但它却给书刊印刷业带来了活力,使企业创造了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这些基本经验是:
1.深化体制改革
60年的实践证明,书刊印刷业特别是国有书刊印刷业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因此,书刊印刷业必须按照中央、所在地方出台的有关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市场的需求及本企业的实际,慎重地选择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改革模式,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化改革。千万不可跟风、轰轰烈烈、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上。其结果是使改革改到一定程度,往前走,走不动,往后退,退不下来,骑虎难下。更不可做口头改革派,天桥把式,光说不练,嘴上天天喊改革,就是不见行动。
2.坚持技术进步
当今,国际上印刷技术发展很快,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实现“光与电”没有多少年,印刷技术又跨进了直接制版、数码印刷的新的发展时代。为使书刊印刷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跟上新闻出版业与市场发展的要求,就得不断引进新技术、更新设备,否则,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最后退出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改进的规划必须深入市场调查,经过充分的论证,做到万无一失。在技术改造中,千万不可互相攀比,片面追求先进,结果使引进的先进设备,英雄无用武之地,造成资金投资的浪费。
3.加强科学管理
首先,要加速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先进的ERP和行之有效的“5S”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改革的大风大浪中挺得住,站得稳。
4.重视诚信建设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同样,诚信也是企业的生命。诚信,就是守信用。企业应以诚信为本。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应该对客户负责,对客户的一切承诺,都应该无条件地兑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客户的信任,才能有回头客。为什么天津金彩美术印刷有限公司十多年来一直印刷高档的雅马哈电子琴说明书,而且是质量免检产品,靠的是诚信;为什么上海当纳利每年都有数个美国的印刷订单,靠的也是诚信。在当前印刷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发展一个新客户相当不容易,失掉一个客户倒是不难。
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诚信企业的目标,需花很大的力气。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企业领导到每一个职工牢固地树立诚信意识,真正做到规规矩矩经营,堂堂正正做人,使客户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信得过,价格信得过,服务信得过,人信得过。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地发展。
5.注重人才培训
人的因素第一。人在生产劳动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同样的先进技术、设备,同样的优质材料,印装出的产品往往差别很大。关键是人才的素质高低不同造成的。凡是有实力的企业都十分舍得投资重视人才的培训,使企业拥有一批技术理论知识扎实,熟悉新技术、新设备并且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具有现代科学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8年,全国现有各类印刷企业102 043家,其中,从事出版物印刷的企业6427家,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的企业43 096家,从事其他印刷品印刷的企业49 211家,从事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业务的企业3263家,从事数字印刷的企业46家。有外商投资印刷企业2394家,其中,中外合资经营印刷企业945家,中外合作经营印刷企业218家,外资印刷企业1231家;出版物印刷企业155家,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2126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113家;投资总额196.10亿美元,注册资本109.88亿美元。
据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对全国出版物印刷企业6290家进行统计:职工年平均人数58.34万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2.03%,职工工资总额108.9亿元,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1.34%。人均年工资1.87万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1.08%。工业销售产值976.9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7.93%。利润总额250.2亿元,比2007年增长23.93%。增加值296.49亿元,比2007年增长6.52%。书刊印刷业基本保持了健康、稳步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
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公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总计分为三层:“核心层”、“外围层”、“产业层”。书报刊印刷已列入“文化产业核心层”之中。伴随着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2009年年初,国家出台的对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部分印刷复制企业搭上了这班车。
2009年7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中有八项重点工作,第一项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创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其中,“印刷复制”已列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当前,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已率先迈入了文化产业行列。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书刊印刷企业要抓住契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经过60年创建、组建、整合、改造、改革,而如今又名正言顺地列入“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书刊印刷企业,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坚持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重视诚信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扩大开放、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干扰,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我国书刊印刷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