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商业票据印刷业

我国商业票据印刷业

时间:2024-10-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票据印刷行业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商业票据的发展不得不提上海天章信息记录纸厂。上海票据印刷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国外设备和国外印刷技术,到采用国产设备和研究中国特色印刷技术的过程。票据印刷设备的国产化,既使票据印刷设备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开发和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票据具有了可能性。刮开式发票是推动我国商业票据印刷行业发展的一次变革,也是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在票据印刷上的广泛使用。

我国商业票据印刷业 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

一、中国商业票据印刷业发展历程简述

商业票据可分为纸票据和磁卡、智能卡等特种票据。而纸票据按照使用形式不同又分成本式票据和折叠式票据、卷式票据;根据印刷所用纸张不同又分为普通纸张票据、有碳复写纸票据、无碳复写纸票据;根据填写方式不同又分为定额票据、手写票据和机打票据。因此商业票据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同时商业票据的种类和应用也代表了地方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现状。在我国商业票据行业一直以纸票据作为商业票据的主要承印介质来统计。

在商业票据印刷方面,我国的印制方法在20世纪40年代与国外采用的方法完全相同,即采用单张纸凸版铅印的方式印制商业表格。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胶印技术应用迅速发展,商业票据印刷也采用了胶印印刷工艺。1965年,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胶印商业表格印刷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尚未生产采用胶印技术的商业表格印刷机,商业票据的印刷除少量是采用进口国外商业表格印刷机外,主要还是采用单张纸凸版铅印机,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

商业(表格)票据印刷业,是伴随着信息产业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促使了这个行业迅猛发展。

中国的票据印刷行业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商业票据的发展不得不提上海天章信息记录纸厂。上海天章记录纸厂是由原“天章造纸厂”和“上海记录纸厂”于1981年合并而成;上海记录纸厂是国内第一家记录纸生产企业,于1953年印刷出我国第一张仪表记录纸。70年代上海记录纸厂自制了简陋的商业表格印刷设备,进行商业表格印刷的加工,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80年代初期,上海天章记录纸厂引进了日本Mikyashi和Taiy公司的胶印商业表格印刷机从事商业票据的印刷,既代表了上海票据印刷走在了中国票据印刷的前列,又代表了中国票据印刷的先进水平。

到了80年代中后期,济南东港实业有限公司、无锡双龙信息纸有限公司、上海界龙现代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引进商业表格印刷机开拓这个行业;到了90年代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上海伊诺尔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更是大笔投入掀起了商业(表格)票据印刷发展的新浪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我国商业票据印刷设备制造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先是采用先加工打孔白纸,然后采用追印技术印刷的分体式票据加工技术。到后来,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我国已能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商业票据印刷机,使得我国商业票据印刷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票据印刷设备生产格局。

经过30年的努力,在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业内企业达到了1000余家,业务遍及税务银行、财政、保险、证券铁路、邮政、电信海关、流通等相关行业,并且涌现出营业额超过亿元的面向社会的专业化商业票据印刷企业,例如上海伊诺尔印务有限公司、济南东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上海证券印制有限公司等企业。中国的印刷行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分成三大块:长三角(江苏、浙江、上海)、珠三角(广东)、环渤海(北京);而中国票据印刷行业的发展与这类似,同时,上海票据印刷行业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商业票据印刷的重要部分。

目前,上海拥有商业(表格)票据轮转印刷设备的票据印刷企业近三十家,以合资、民营居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年销售额15个亿,在上海整个印刷行业中占百分之三左右,是行业中很小的一个领域。在印刷行业中,票据印刷企业以数码印刷为支撑,推动了整个票据印刷业的延伸、发展。这些企业除了传统的电脑(表格)票据印刷以外,又拓展到了数据处理、打印封装、信函制作、不干胶标签印刷以及RFID电子标签的制作领域。RFID电子标签将印刷业和电子行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上海的票据印刷业在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中,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海伊诺尔印务有限公司、上海东港印刷有限公司、上海安全印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上海票据印刷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率先进入了直邮、RFID电子标签的领域。上海票据印刷企业也即将开发用于航空行李的电子标签制作。

上海的票据印刷业已走上了维护和巩固已经拥有的优势技术和工艺,引进和创新技术工艺,进入了良性发展态势,在固本中创新,在创新中强本,不断开发衍生产品,培育新的市场。上海的票据业已成为上海印刷行业一个重要的分支!

二、我国商业票据印刷设备和生产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和电子服务的进一步普及,我国商业票据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与发展。票据印刷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稳定流通秩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管理效率;为打击假冒票据、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打下了可靠基础。同时票据印刷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票据印刷的发展。

上海票据印刷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国外设备和国外印刷技术,到采用国产设备和研究中国特色印刷技术的过程。在上海至今还有一批引进国外的设备在使用中,如:美国的DIDDE、德国的FORMALL、德国的GOEBEL、荷兰的Drent、日本的Mikyashi、日本的Taiyo等。这些花巨资从国外引进的设备也带来了国外最先进的票据印刷技术,使中国票据印刷技术从无到有,也使中国票据的发展真正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海新闵太阳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紫光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北人富士机械有限公司相继引进日本技术,开始在中国生产制造商业票据轮转印刷机,使中国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开始使用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票据印刷设备。票据印刷设备的国产化,既使票据印刷设备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开发和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票据具有了可能性。票据印刷企业也开始根据中国实际使用的市场需求,设计和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票据格式,如:具备跳印跳号要求的铁路火车票出租车车票、服务业和商业零售业税控发票的印刷。

2001年开始的税务票证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对票据印刷设备印刷的要求,这也加快了我国商业票据印刷设备的发展,使其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使票据印刷设备在印刷和加工方式上真正做到了“全能组合”。刮开式发票是推动我国商业票据印刷行业发展的一次变革,也是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在票据印刷上的广泛使用。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在印制工艺、印制设备、印制技术、投资成本、利润空间、发展潜力等方面,无论是对印刷企业还是设备材料供应商而言都是新事物,既面临着投资与市场发展前景的压力与挑战,同时也是企业把握市场商机的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几年来的票据印刷企业和制造商之间的探索,我国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已经完全融入了商业票据印刷。

现在票据印刷机多采用胶印、凸印、柔性版印刷、号码印刷等多种印刷滚筒在同一个印刷机组上互换的方法,可印刷12色以上,所印的票据(如彩票、保单、发票等)很难伪造。组合印刷同时已经将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以及不同的技术方式整合在一起,即将胶印、凸印、柔性版印刷、凹印、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等印刷方式组合在一起实现票据印刷。组合印刷聚合这些印刷方式的优点,为产品锦上添花。

因此,我国新版的商业票据印刷工艺已经达到商业票据印刷设备的极限,并且短时间内使我国商业票据印刷企业掌握了数字印刷等新技术,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三、我国商业票据印刷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商业票据印刷突飞猛进的时期。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服务虽然促进了商业票据印刷业的发展,但票据的电子化,又是对票据印刷业的冲击。因此,为了使票据印刷业稳步发展,票据印刷行业将着重于多元发展,延伸票据印刷产业,业界认为直邮业务和RFID业务是商业票据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

1.直邮业务

直邮业务是指通过附上很多直接针对具体客户的直邮广告宣传与收件人直接沟通,达到宣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目的。在电信、金融、保险在内的许多行业中,业务计费、缴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计费准确、缴费及时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些相关企业的利润和资金回流,而且关系到用户的满意度及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同时在这些直邮的信件中还可以根据客户消费能力定制各种相对应的消费优惠和广告。与其他营销方法相比,直邮业务费用低廉,而且有一对一的直接效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我国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基本已经掌握了票据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相结合的印刷技术,同时通过近年来保密生产管理方式的提高,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已经具备了进入直邮业务的可能。

直接邮寄随着票据印刷、可变数据印刷、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国外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像税务、公共事业(水、电、煤气等)、银行、移动通信社会保险的可变数据账单打印及直邮业务也发展迅速。随着银行、电信、保险、邮政等行业的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账单打印直邮业务为代表的可变数据印刷业务也逐渐成为国内票据印刷新的业务增长点。直接邮寄的项目发展也驱使票据印刷行业发展与整合相关的配套服务,以直邮业务为基础的数据处理业务近年来持续成长,信封与打印纸账单的用量大幅增加,而且直邮产品的印刷,正由单色向彩色印刷发展,这包括有信封的彩色化及内容物的彩色化(包含彩色账单打印)。据调查得知采用丰富彩色的直邮营销,无论是销售额或是客户满意度均会有极大比例的成长,这种业务在未来几年内估计将以30%~50%的速度增长。

2.RFID业务

我们所讲的RFID业务是指射频识读标签(RFID Label也称智能标签、电子标签)的印制,智能标签是附属在物品上的记录有详细物品信息的卡片或吊牌。

条形码识别系统相比,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很多优势: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无须可见光源;具有穿透性,可以透过外部材料直接读取数据,保护外部包装,节省开箱时间;射频产品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对环境要求低,读取距离远,无须与目标接触就可以得到数据;支持写入数据,无须重新制作新的标签;使用防冲突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射频标签,适用于批量识别场合;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提供位置信息。

由于RFID产品的优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得很快,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例如汽车或火车等的交通监控系统、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门禁系统、金融交易、仓储管理、畜牧管理、车辆防盗等。

RFID在商品防伪、票证防伪领域的应用,不仅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将为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有效监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打击和取缔非法生产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采用RFID产品替代部分票据产品(如门票、车票等)已经成为现实,而部分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已经具备了条码的管理和生产的技术,从而进一步进入RFID产品,可以提升自己的能级和产品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