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振兴中国印刷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范慕韩同志
范慕韩同志,1917年2月18日生于山西省繁峙县西义村,193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5月19日在京逝世。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二战区新军政治部宣传科文书,黄河出版社编辑,晋西北新军工卫旅政治部宣传干事,延安陕北公学教研室教员,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工矿科科员,工业局矿业科科长,工业职业学校教导主任,边区建设厅研究室研究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边区工矿局重工业科科长,张家口民生电业公司秘书处长,晋察冀边区工商处秘书主任,大连聚兴商行副经理,东北军工部材料处处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担任东北兵工局副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基建司司长,国家计委军工局局长、计委委员、计委副主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陕西机械学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家机械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委机械工业调整办公室主任;1983年办理离休手续以后,仍担任国家经委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海洋石油设备领导小组、拆船领导小组、军转民领导小组和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五个小组组长,中国石油设备协会第一届理事长,第二、三届名誉理事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第一至第三届会长,国家计委第二咨询组组长等职。范慕韩同志离休前后,工作比以前更为繁忙,特别在担任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组长和主持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工作期间,他不负振兴中国印刷工业之使命,为振兴我国印刷工业做了大量有开创性的工作,他高风亮节、事迹动人,至今为后人赞誉和传颂。
范慕韩(1917~1996)
一、范慕韩同志提出并倡导大印刷观,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改造我国的印刷工业
1982年,范慕韩同志担任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组长。当时,我国印刷工业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处于管理分散、部门分割、互不协调的状态。报纸、书刊印刷基本上是“谁用、谁建、谁管”的封闭状态。范慕韩同志根据我国印刷工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印刷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大印刷观”。他说,“由于总结了历史经验,在80年代初的印刷技术改造执行中,紧紧地把印刷和相关工业捆在一起,统一规划、同步进行,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这一点上我们对大印刷观念有了共识,印刷要依靠相关工业、相关工业要为印刷服务,共同为振兴印刷工业尽力。”他还说,“所谓大印刷意识,第一是指与印刷相关的工业部门,要紧密结合,使印刷与设备器材工业同步发展,印刷工业能得到本国相关工业的支持。形象地说,我们可以把印刷工业比作一架飞机的机体,印刷设备制造工业作为右翼,印刷器材工业作为左翼,只有把机体和左右翼紧密组合起来,方能形成一架高效能的飞行器,并且能够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印刷工业和相关工业的结合,就是大印刷工业体系。”
今天,我们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证明:范老提出并倡导的大印刷观,在当时一段时期内,对于突破部门和行业的界限,把印刷、印刷设备和印刷器材组织在一起,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印刷工业体系,发挥了重大理论指导作用。
二、范慕韩同志经过调查、加工、提炼,总结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十六字方针
范慕韩同志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从我国当时印刷工业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归纳并提出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十六字方针。
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振兴我国印刷技术装备的“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发展规划。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精心组织科研队伍,长期深入基层调研,全方位协调有关方面的工作,积极争取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为我国印刷工业告别“铅与火”,完成以电子计算机激光照排和电子分色为核心的一系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印刷技术的“二次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张劲夫同志在《我国印刷技术第二次革命》一文中写道:“完成这项工程不仅需要科学家的睿智创新,还需要管理者的科学组织与协调。王选是这个英雄集体的杰出代表,是‘千里马’,周培源、范慕韩等同志积极支持他们,努力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是‘伯乐’。这是我们党领导组织科技创新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三、范慕韩同志开创了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China Print),并亲自主持举办了前四届展览,而且一届比一届好,规模越来越大
目前,China Print 已成为国际名牌印刷展览会。China Print 2009展览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比第六届展会的面积增长了20%;参展企业1284家(其中海外316家),比上届增长了30%,大大提振了印刷工业企业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20年来,China Print的创办与发展,不仅解决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问题,推动了协会基本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大大推进了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进步。在这个问题上,业界专家、名家、老同志无不翘首称赞范老的高瞻远瞩和先见之明。
四、范慕韩同志是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主要领导人
1992年,他挑起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重任。为此,他亲自考察馆址,审查设计方案,宣传建馆意义,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收到中国港澳台、日本、美国、德国等地区和国家有关部门及内地捐款两千多万元。他自己也把家传珍藏的肖像铜版捐赠出来。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式开馆。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建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王仿子语重心长地说,“没有范老就没有中国印刷博物馆”。
五、范慕韩同志为振兴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做了许多有开创性的工作
范慕韩同志是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的创始人,历任第一、第二、第三届会长。在他的领导下,协会确立了“为会员服务,为企业服务,促进行业发展”的协会宗旨,为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
他主编了《印刷科技实用手册》,全书360万字(上下册);他主持编写了《中国印刷工业人物志》第一、第二卷,而后协会又按照范老遗志,继续编辑出版了第四、第五、第六卷《中国印刷工业人物志》,为表彰、宣扬不同历史时期的印刷工业的突出人物及业绩,激励后人为把我国建设成印刷大国、印刷强国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范慕韩同志于1988年亲自创办《印刷工业动态》(半月刊),他经常为“动态”撰写文章,并亲自审阅每期稿件,他经常告诫协会工作人员,我们要有一个“动态”的观念来与会员联系、交流,以便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多年来,遵循范老的办刊思想,至2009年底,共出版“动态”512期,受到会员和业界的好评。范慕韩同志于1993年提出创办协会会刊《印刷工业》,按照范老遗志,2006年5月《印刷工业》创刊,开始为双月刊,自2008年7月改为月刊,至2009年底,共出版31期,在为广大会员服务,为全行业的发展服务,促进中国印刷工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宣传、指导作用。
六、范慕韩同志勤奋好学,晚年带病撰写《漫谈文字与印刷》
范慕韩同志逝世后,范老夫人左逸同志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范老晚年带病撰写的专著《漫谈文字与印刷》。全书分五章,叙述了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同时夹叙了文字与印刷的相互关联。这是一部既谈史学又谈世事、内容非常丰富的著作,是范老亲自查阅资料、分析整理后撰写的。它记述了范老研究考证印刷史料及论述大印刷观的精辟见解,有其宝贵的学术价值。从这部著作中,可以看出范慕韩同志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书中纵论古今文字之演变,对中国印刷事业的发展有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薄一波同志曾说过:范慕韩同志在经济部门长期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他是个勤奋的人,亲自查阅资料,分析整理,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在范慕韩同志生命的最后十多年中,他就印刷工业发展所发表的文章多达70多篇,涉及印刷业界的许多领域,论述最多的有印刷业界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机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等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诸如: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对全行业基础资料的调查;组织全行业制订加快我国印刷及设备工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协会应加强信息交流工作;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搞好咨询服务工作;促进制造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联系,用经济办法促进名牌产品的生产,鼓励竞争,不保护落后;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及质量标准;要大力帮助企业扩大出口;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发展印刷的根本,协会要把培养印刷人才作为主要任务;组织编写中国印刷近代史等。总之,范慕韩同志以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深刻的思考能力,着眼于行业大局,善于提出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不仅治标而且治本的问题,以供大家探讨、思索全行业的发展,这也是范慕韩同志长期在国家机关工作所形成的特有风格。
(本文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