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仁同志对中国印刷工业的突出贡献
李守仁同志曾担任过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总工程师,1988~1993年他担任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1996年11月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当选为协会会长,1998年12月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协会理事长,2002年8月不幸病故。
李守仁(1935~2002)
李守仁同志在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任职期间,为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著,贡献突出。
一、积极支持“印刷专项”的工作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的工作移交给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设立“印刷专项”。时任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的李守仁同志积极支持“印刷专项”的工作,他重视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的技术改造,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很大支持。他亲自主持了全国直接制版研讨会,通过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引进了全国第一台直接制版机,推动了我国印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二、领导制定了印刷技术发展的二十八字方针
1988年受国家经贸委的委托,李守仁同志组织的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专家调研组,先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对我国印刷工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总结我国印刷工业基本实现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于1999年提出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1996~2010年技术发展的二十八字方针,即“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其实质是以“印前数字、网络化”为龙头,以高新技术继续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动设备器材和印后加工业的全面发展。并编辑出版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1996至2010年发展方向》一书,对二十八字方针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全面的说明。实践证明,十几年来,在印刷工业领域内贯彻实施二十八字方针,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印刷设备及器材工业的大发展,而且对整个印刷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组织行业调研,参与行业规划
完成了“印刷行业‘十五’规划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任务。2000年8月,国家经贸委以投资[2000]419号文,委托协会承担此项任务,协会组织39位专家成立了课题小组,分5个课题,到广东等地进行了调研,于2001年3月提出了课题报告。5个专题报告、双高一优项目建议表和技术创新项目建议表,上报到国家经贸委。不仅为政府制定“十五”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有些项目还列入了国家计划,滚动实施。
完成了“西部大开发中印刷工业如何发展的建议”课题。2001年11月,国家经贸委以产业[2001]408号文委托协会承担此项课题。协会组织21位专家分四个小组,于2002年5月分赴西部地区进行调研,提出了西部地区调研总报告及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分报告,对西部地区印刷工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于2002年10月上报国家经贸委。国家经贸委于2003年1月将该报告和建议抄报国家计委西部开发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总署及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等单位。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促进了西部地区印刷工业的发展。
四、在李守仁同志的领导下,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展览会——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取得了组办出国展的资格
2001年5月,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0多家厂商参展,展览面积4.5万多平方米,其中海外厂商占2万平方米,参观人数达12万人次,其中海外参观人数5000人次。这次展览会办得非常成功,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2002年,对外经贸合作部以外经贸致函[2002]17号文核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出国(境)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组办单位资格。从此,协会开始组织印刷机械设备和印刷器材厂商参加世界著名的印刷展。几年来,协会组织的出境展览面积越来越大,展出产品越来越多,展出效果越来越好,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时,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与国外一些重要印刷展会的组织者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
五、加强行业统计,办好一年一次的信息交流大会
自1995年开始,协会先后对书刊印刷、包装印刷、印刷机械、印刷器材等行业重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自2002年开始,又对印刷设备、印刷器材的进出口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每年年初在印刷媒体上发布调查统计结果。这是目前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发布的比较权威的统计数字,反映了年度全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各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李守仁同志担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会长期间,他和几位老同志开创了北京国际印刷信息交流大会。自1997年开始,协会每年举办一次。交流会选在协会年会期间进行,给参加年会的理事、常务理事们提供一次获取国内外印刷发展信息的机会。国内外主要的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协会、知名厂商及行业专家在会上发布、交流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最新信息。十多年来,交流大会规模越来越大(每次参加人数都有500人左右),内容越来越丰富,很受业界欢迎,已成为有品牌的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印刷信息发布交流的平台。
(本文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