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告别铅与火的报纸印刷厂经济日报社印刷厂
如果将中国印刷史这60年比作一幅浓墨重彩的图画,其中的一笔应该来自经济日报社印刷厂。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印刷业尚处于铅与火的包裹之中。几十年如一日的铅作业传统,人们眼中的印刷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又脏又累,污染严重”。如何改变这种极端落后的工艺,一直是压在印刷人心间的一块石头。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便诞生于这样的“铅时代”背景之下。1984年下半年,在王府井人民日报社旧址上,一个年排字能力达4000万字、厂房面积6000平方米的铅作业工厂拔地而起,它的身上肩负着《经济日报》、《中国机械报》等大报印刷的政治使命。
“逼上梁山”的变革
《经济日报》在当时的北京地区印量每天为40万份,“七五”末期预计达到80万份,这意味着,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年排字能力要达到2亿字,即在现有排字能力的基础上翻两番,如果延续生产效率低下的铅排工艺,这个目标的实现将遥遥无期。为了保证报纸出版,经常要预拼几十块版,预排几百甚至上千篇文稿,所有架子、案子以及地下都堆满了各种沉重的待用预拼版,几个月清理一次,造成几十万、上百万字从铸字、上架、拣字直到排版的无效劳动。
此时在西方发达国家,报纸印刷已经开始普及高效率、低污染的激光照排技术。以时任厂长夏天俊为首的经济日报社印刷厂领导班子意识到,要突破铅作业的瓶颈,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采用新技术。这一时期,国内已有几家书刊出版及报社印刷厂为解决铅排矛盾先后从日本、英国、美国进口了数十套照排系统,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功能还满足不了报纸排版的要求,需要贴“毛条”(即文字照排之后与图片拼接需要人工剪贴、拼版然后再照相制成胶片再晒PS版)。看到了“洋和尚的水土不服”,经济日报社印刷厂遂将目光转向了正在研发的国产第四代照排系统——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和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开发的华光型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这套经过近10年开发的国产排版系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基本解决了汉字的压缩、还原、排版、输出等技术问题,可以用于新华社新闻稿及一般书刊的编排,正酝酿实现报纸编排功能,需要有一家日报大报配合,进行攻关和实验工作。权衡各种利弊之后,怀着对新技术的渴望,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主动请缨,决定配合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和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共同开发研制华光型报纸编辑排版系统。这一想法得到了原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的赞同和支持。
1985年年中,在确定《经济日报》作为“华光Ⅲ型”大报应用试点之后,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与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签订了购买2套大报版系统、1套书版照排系统的合同,同时向参与攻关单位的科技人员详尽提供了报纸排版的各种要求和条件,要求激光照排不仅要满足铅排的一切功能,而且版面要更加灵活和丰富。双方共同商定了报纸排版的栏数、行数、每栏每行的字数、字间距、行间距、各种字体、字号、版心尺寸、胶片扫描尺寸等各种数据,确认了横排、竖排、并栏、改版、转版等各种基本功能和对花边、网纹以及扫描分辨率等要求。1986年9月30日,第一套大报版激光照排系统顺利运抵经济日报社印刷厂,随后用了20天时间进行安装调试。
经济日报社印刷厂承印的另一份大报《中国机械报》(4版,周3刊)率先成为激光照排的试验田。为积累充足经验,熟悉新工艺,印刷厂决定用代印的白天排版的《中国机械报》进行试验。试验是一版一版的进行(一张报纸四个版,一块版用计算机排,其余仍用铅排),经历两个月艰难曲折的排版及正式出报试验,至12月末四版才全部实现了激光照排排版出报。
在这两个月的试验中,经常出现漏行、串行、掉字现象,有时句号少了一大片,甚至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激光照排机和印字机也出现了扫描抖动、暗盒漏光、走纸不均、电源故障等现象,累计出现的问题、故障不下几百起。包括王选在内的技术人员经常在场,每出现一次事故,都及时查找原因,一个也不放过。经过日以继夜地修改软件,调整硬件,清理操作程序,到了12月,大部分不可预计和不可操控的问题基本都消失了。在当月底出版的《中国机械报》(1987年第一期)头版上,该报总编朱石川以“别了铅版”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社评。
为保证出报的顺利和安全,1987年,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又从铅排报纸中转来四张小报,即用计算机排一张大报、四张小报,经过两个月试验,除偶尔出现个别小问题外,整个系统基本稳定。
数月实战积累,经济日报社印刷厂终于迎来了决胜时刻。3月初,《经济日报》正式拿出一个版面进行计算机排版。经过两个多月的历练,5月22日,四个版面全部改为了计算机排版。然而,偶尔发生的“改后出错”现象仍然困扰着所有人:二校改过的错三校时又出现,这类问题令人防不胜防,为此只能加强校对,报纸版面有任何数据变动,都要全面核对一次。部分编辑部领导认为这种排版方式不安全、压力大,于是提出《经济日报》的排版下马。夏天俊听闻后非常吃惊,认为在此时下马即意味着无限延期,将功亏一篑,于是向总编恳切请求宽限15天,再出现问题自己便引咎辞职。报社领导同意了夏天俊的恳求。此后的15天,夏天俊与所有重要技术人员反复查找原因、堵塞漏洞。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改后出错的现象终于被彻底杜绝。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向编辑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将系统尽快推向成熟,提高激光照排工作效率,除《经济日报》本报外,印刷厂从1987年下半年起每月增排一张外报,到年底共排了18张报纸。在繁忙的编排任务中,这套国产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经受住了考验。
1987年12月1日,电子工业部主持对系统进行了部级鉴定;3日,国家经委主持了对该系统的国家级验收,验收委员会在结论中郑重宣布:这是报纸印刷工艺向现代化迈进的一项重大改革;《经济日报》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日报。
告别铅作业
排字只是激光照排技术的一部分,要想彻底告别铅作业还有很多关键的功课要做。
1.推动树脂版工艺国产化
为配合激光照排系统的上马,必须解决取消凸版排字后的印刷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全部改胶印。胶印轮转机国内不能生产,只能全部进口,按照当时的价格,每台需要几百万美元,对经济日报印刷厂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在1984年首次举办的China Print展会上,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了解到,用液体感光树脂制成的版材已在日本得到应用,可以挂在铅印机上印刷。如果能将这项工艺引进来,厂里原有的4台铅印轮转机就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1985年12月,厂长夏天俊率领几名技术人员到日本实地考察,对日本供应商旭化成生产的液体感光树脂版工艺进行全面了解。在反复进行可行性分析后,经济日报社印刷厂最终确定引进这项工艺。1986年1月,经过有关方面批准,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与日方签订合同,进口APR-SA型液体感光树脂版机1台,配套的轮转机版托72块,以及相应制版材料,总计用汇24万美元;6月,设备进厂安装调试,而这也是我国引进的第1套液体感光树脂版设备。1987年初,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将压纸型、浇铅版等铅印工艺全部取消,改用树脂版印刷,在激光照排系统正式铺开之前,后部印刷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由于感光树脂版材需从日本进口,相比铅版,成本较高,当时铅版的价格是每块7元左右,而树脂版每块要25元。因此使感光树脂生产国产化成为一个亟待攻关的课题。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主动向国家经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小组请求,牵头进行国产感光树脂的开发工作。经过调查,协调小组和《经济日报》决定扶植上海宝山、广东佛山和陕西西安3家化工厂研制感光树脂。1988年,国产感光树脂通过鉴定并投入使用,每块版材成本降至10元以内。而与树脂版材应用密切相关的铝合金版托,以及涤纶薄膜等主要辅材的生产也在经济日报社印刷厂的推动下,先后实现了国产化。
随着树脂版工艺的国产化进程,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加快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1988年7月8日,对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全体职工而言,这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工厂推倒了全部的排字架,彻底告别铅作业时代。这一破釜沉舟的举动使得经济日报社印刷厂成为全国大报印刷厂中第一家彻底取消铅作业的工厂。
结束了一个工艺时代之后,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开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他们翻修了排字房,改建为宽敞明亮、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激光照排车间。1988年底,工厂排印的30多种报刊及所有零活全部采用计算机排版。统计表明,相比1986年,1988年《经济日报》全年排字量达到1.2亿字,增长近2倍;排报种数33种,增长了4倍;年产值555万元,翻了一番。
试验田上的成功耕作,使身为“先驱者”的经济日报社印刷厂成为了中文大报版激光照排系统运用典范。在其样板效应的示范下,自1988年开始,该系统逐步在全国普及推广,到1991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报普及率达95%;1993年,全国地市报普及率达85%以上,并覆盖到了近一半的县级报纸。激光照排技术在报业的推广势如潮水,短短数年间,便由星星之火走向了燎原。报业因此走在了我国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的前列。
1991年3月,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在京西宾馆召开全国重大技术装备成果表彰大会。经济日报社印刷厂获得了三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奖牌,其中两项是激光照排特等奖、金牌和树脂版国产化一等奖、银牌。
2.采用卫星传版
激光照排系统的运用对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多的技术瓶颈迫切要求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加快变革脚步。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图片及版面的远程传送问题。
《经济日报》在外地有12个代印点,以往采用飞机输送铅版或树脂版的方式到代印点,报纸无法在当天发出,要缩短出版时间,必须改革报纸版面的传输手段。激光照排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文字传输的问题,但如何将新闻照片、报纸刊花、广告图片等转变为数据,是个难点。1989年初,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开始尝试图像扫描技术,最初看了几款进口扫描仪,由于线数低、窗口拼接困难,只有采取分段扫描和软件拼接的办法,直至1992年彩报出现后,经济日报社印刷厂才陆续购买了进口的八开机对开大幅面扫描仪。这样一来,基本满足了整版输出及远程传输的需求。此后,为解决扫透射稿、拼接时间长的问题,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又于20世纪90年代初组织专家开发研制了A2幅面的大幅面扫描仪,四开整版加中缝均可放进窗口,不用拼接,且线数提高到了600线/英寸,价格仅为进口同类功能机器的六分之一。此举亦为国产图像扫描技术的发展填补了一项空白。
从1989年末开始,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与邮电部电信总局、传输研究所及其他有关单位开始探讨报纸版面远程传输的技术问题,1990年上半年确定通过邮电部引进的美国休斯公司VEST卫星传输系统,利用亚洲一号的信道,进行卫星版面传输试验。1990年8月29日午夜,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将即将要在30日出版的《经济日报》版面由北京传到广州,试传一次性成功,四版实传时间6分28秒,图文清晰,没有误码。《经济日报》也成为全国第一家采用卫星传版的报纸。此后两年,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对卫星传版技术逐步进行扩点,到1993年,12个代印点全部开通。在其带动下,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社、工人日报等相继开通了卫星传送。
3.建立数据库
在铅作业时代,由于铅版用过之后就必须化掉,报纸版面信息的保存主要依靠存储每天的报纸;而在激光照排时代,数据的保存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可以实现,但因为各种原因,排版数据常常第2天就丢失,报社资料室只能依靠剪刀和浆糊对资料进行存储。为了尽可能地挽回这些数据,从1988年开始,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将每天排的版和新华社发来的新闻稿用软盘储存起来,同时考虑数据库的建设事宜。两年后,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与总参二部合作,用8个月的时间建成了数据库,实现了用计算机方式查索报纸资料。经济日报社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开通计算机资料检索系统的报社。
4.发展彩报
在激光照排系统上马初期,树脂版印刷工艺曾为经济日报社印刷厂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彩报的不断涌现,原有的4台50年代出品的铅印轮转机已经无法胜任新形势的变化、满足新技术的需求,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必须做出抉择。1992年5月,印刷厂一次性订购了4台上海人民机器厂生产的印速达每小时6万份的YP4787胶印轮转机;次年11月,再次订购美国高斯大都市Ⅱ型胶印机一组,可同时印一张彩报、一张套红报及一张黑白报。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彩报印刷的分色制版以及时效性问题,经济日报社印刷厂放弃了传统的上电分机分色的办法,转而使用当时更为先进的电脑彩色拼版系统,并于1992年12月、1993年11月陆续购进了两套彩拼系统。在顺利实现了胶印的过渡之后,树脂版印刷工艺和4台铅印轮转机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从此走进了历史的展台。
继激光照排系统的率先引入之后,胶印技术的全面使用再次将经济日报社印刷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地。
告别落后,需要的不仅仅是眼光,那些屹立在潮头的企业,他们的勇气和付出永远值得我们尊敬。翻过辉煌的一页,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然而,有些片段却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为后人所纪念,为时间所铭记。
20多年后的今天,身处光电世界中的我们也许可以大胆设问,如果没有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当年率先告别铅与火的壮举,这段历史又将怎样书写?
(本文由经济日报社印刷厂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