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剑锋从磨“利”出 “特”式服务辟新途——记广州保利特
广州保利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从最初的照排机代理开始,伴随着我国印前领域从桌面出版系统、数码打样、色彩管理到数字化工作流程将近21年的技术演变逐步成长为涵括大型印前行业系统集成、色彩管理、印刷材料运营,集研发、集成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一、一切源于“恋旧”情节
保利特并非出生在一个经过“环境孵化”、“市场占卜”等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足的环境中,当时保利特的管理团队成员基本都出身于北大方正,或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其老本行基本都与印前设备或技术相关,所以选择从代理照排机开始,也许就是所谓的“恋旧”情节吧,这也恰恰体现了保利特慎重与务实的精神——从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领域开始、不让最本质最实在的技术结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保利特的业务范围也紧随市场需求逐步扩大。2000年开始涉足数码打样设备的代理;2002年开始策划CTP代售和研发项目,并于2004年与国际知名品牌签订协议共同研发生产国产CTP设备,但此项合作在2005年后终止,保利特走上独立研发之路;2006年5月保利特推出自主研发产品ALPHA CTP,并在小范围市场内进行试推广;2007年8月,保利特正式推出创新的服务/销售理念——“全流程服务 CTP设备租赁”,将全流程的服务无缝嵌套在租赁模式中,并主要采取租赁的方式进行市场推广。
二、CTP服务送温暖行动
如果说从代理照排机开始是保利特人的“恋旧”情怀在起作用,选择CTP领域则是保利特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以客户需求为先的经营理念催生的结果。
2002年,保利特公司与几家同行一样,敏锐地看到CTP在未来中国印刷市场上的巨大发展空间,并率先投身于国产CTP技术的研发和制造。2006年研制成功的ALPHA9000热敏CTP经过两年市场的验证,获得了一致好评,如今已升级到第四代产品,无论是速度、质量,还是稳定性、流程软件和可控性等都达到了国际同类品牌产品的水准,生产基地也具备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能力。保利特为中低端客户群体输送了一股暖流。
随着CTP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加入到中低端CTP的研发队伍,而保利特则出了一步出人意料的棋——跃过常规设备销售或融资租赁的市场推广模式,独辟蹊径走“全流程服务+CTP设备租赁”的市场路线,提出“让企业以低风险实现数字制版技术的升级”。这一全新理念一经推出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有大力欢迎的,也有持怀疑态度的,但保利特选择让市场来揭开底牌——仅仅两年的时间,保利特以租赁形式达成的CTP服务合约已达百余套,保利特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全流程服务解决方案以完全符合市场口味的方式迅速占据了部分市场。
2007年8月,保利特正式推出创新的服务/销售理念——“全流程服务+CTP设备租赁”,以“差异化、和谐的竞争方式摆脱当前国内CTP市场上恶性竞争的局面,通过低门槛介入让更多小企业享受CTP带来的好处,提前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为理念,以“帮助客户减少风险承受、提高业务要求、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能”为目标,将CTP真正融入到印刷流程中,有效地帮助客户解决了CTP引入过程所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难题。如今,除了西藏外,保利特的租赁服务已经惠及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以其高达60%~70%的中小印前企业客户群体占领CTP服务一大领域。
可以说,保利特依托自身过硬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服务理念,为广大中小印前企业输送了又一股暖流。但是,保利特人只谦虚地将自己比拟成“捷达”——适合出租公司和广大中低端消费群体,但是追求“宝马”的品质——让所有客户用得放心,中小企业群体有需求,保利特就送去温暖!
三、乘风破浪正当时
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是很多人心头的伤,现在提及仍会触痛。但对于保利特而言,金融危机却被赋予了另一个标号——机遇,极大的机遇!
金融危机下市场重新整顿,大型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底蕴,也许能较为轻松地应对成本压力,但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而言,其资金薄,产业链单一,危机中急需解决的就是降低成本或有效的成本控制问题。保利特的“全流程服务+CTP设备租赁”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保利特坚信,3~5年之内,CTP的普及趋势势不可挡,保利特必定稳稳抓住此次机遇,迅速占领市场,让自身达到又一个巅峰阶段。
而5年之后市场会怎样,保利特不会随便预测。保利特会秉承将近20年来的一贯作风——从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领域开始、不让最本质最实在的技术结束——把每3~5年出现的行业技术升级需求当成每一次“乘风破浪”的机遇,顺应市场的需求调整自身发展,以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增值赢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