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解加工的基本原理

电解加工的基本原理

时间:2024-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型的,其工作原理如图11-17所示,所以电解加工又称为电化学加工。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型的,其工作原理如图11-17所示,所以电解加工又称为电化学加工。

图11-17 电解加工原理

在电解加工机床工作台上夹持工件,调整机床使工件与工具电极两者之间保持较小的间隙(通常为0.02~0.7mm),并在该间隙内通过高速流动的导电的电解液;然后在工件和工具电极之间接上低电压(6~24V)大电流(500~2000A)的稳压直流电,工件接正极(阳极),工具电极接负极(阴极);通电在工件和工具电极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时,工件表面的金属就不断地产生阳极溶解,溶解脱落的微小颗粒物质被高速流动的电解液不断冲走,使阳极溶解得以不断进行。

电解加工开始时,工件的形状与工具电极的形状不同,工件上的各点距工具电极表面的距离不等,因而各点的电流密度不相同,距离较近的地方电流密度较大,该处阳极溶解的速度较快;距离较远的地方电流密度较小,该处阳极溶解的速度较慢;当工具电极不断向下进给时,工件表面上的各点以不同的溶解速度被溶解,工件的型面就逐渐地接近工具电极的型面;当加工完毕时,即可获得与工具电极形状相一致的被加工工件表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