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米茄从某种意义上应该属于拥有机芯制造能力的厂商。我们在瑞士参观,发现斯沃琪集团旗下和ETA厂区等处,有欧米茄的机芯车间。这些车间门口有欧米茄标识,即使是房东也不可以随便进入,完全受欧米茄控制。这里生产的零件,其完全按照欧米茄制定的标准来生产。而且这些标准,实际上高于ETA机芯的标准。
这些生产商被称为真正的手表制造商,它们赢得了许多荣誉。
我国北京手表厂和天津海鸥集团属于真正的手表制造商。但是跟大多数瑞士同行不同,北表虽然能够开发出陀飞轮、三问这样的高复杂机芯,但是机芯设计和制造反而受制于外部。
使用专业机芯厂产品的手表品牌里,有很多是我们最钟爱的。比如,卡地亚历来使用一流的机芯资源,这些资源就包括百达翡丽、积家和伯爵等。有些品牌在开发自己的机芯时,也在使用专业机芯厂的机芯。卡地亚开发了自己的8000 MC机芯,欧米茄于2007年年初推出了自己开发的8500 C机芯。
那些备受推崇的品牌向外输出的机芯使一些品牌身价倍增。真力时的机芯就为众多高级品牌提供机芯。更不用说,像FP、福榭(Vaucher)、新雷曼尼亚(Nouvelle Lemania)这样的机芯厂让多少个高级手表品牌跻身顶级手表行列。
对于刚刚接触机械表的爱好者或者涉表媒体人员,面对某些片面强调自产机芯的伪专家的挑剔,不妨这样回敬:“拥有自己的机芯很自豪,能沉下心来专门制造机芯也值得尊敬。”
机芯制造作为钟表工业的分支,已经存在近一个世纪。这个分支的存在,对钟表工业来说,是件好事。换句话说,从专业机芯厂购买机芯生产手表,未必像很多人想象得那么不好。当考虑到数百万美元的投资用于开发一个自动机芯,联合行动就容易理解了。没有机芯,哪怕是最昂贵的表壳和装饰工艺也是空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机芯值得一书。
很久以前,表其实就是由制表师个人独立完成的作品。谁都知道表是什么。此外,顾客才不关心这表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芯。人们关注的是成品而不是生产过程。就连制表师本人也对机芯的开发过程缄口不言。这也是为什么很长时间以后的制表工业合理化启蒙时期,“机芯”一词的原文从法语的Ebauche才获得了其现在的含义。
1745年的日内瓦关于钟表贸易的法例明确界定了普通表与精表的概念。这个法例把日内瓦当地有缺陷的机芯制造商排除在精表之外。这些机芯只能在城外交易。日内瓦的表厂希望保持它们赚钱的装饰和销售手段。原创、艺术的装饰和珍贵材料的使用,越来越成为决定表价格的因素。而相对便宜却必不可少的机芯,却被不起眼地塞进表壳。它们未来的主人一般也不会对机芯感兴趣。
2.机芯的大批量制造让你我有机会欣赏高级表
首开机芯工业化制造先河的是雅皮(Frederic Japy)。大约在1770年,他开始用最新的机器和技术制造机芯主夹板。1795年,他年产4万件主夹板。10年后,年产量超过18万件。1813年,年产量已达30万件。他的企业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机芯工厂。很多表厂从雅皮购买机芯。价格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雅皮最早的机芯售价为6.5瑞朗。到1815年,售价降为两瑞朗以下。
大规模的机芯生产越来越受到压力。在工业革命时期,手工打造的豪华表与批量生产的工厂机芯之间的沟壑越来越大。由于表厂的工作方法远不如机芯制造厂那么先进,所以真正机芯的消化与机芯的供应不成比例。机芯供过于求意味着机芯厂不得不赔本销售。那些消费机芯的表厂自然很开心了。供求失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更加明显。少量机芯厂倒退到其原来的生产方式,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获得足量产品,但这往往导致了生产过剩和价格狂跌。例如,一个6 3/4法分的椭圆机芯,在1912年的价格是每打288瑞朗,而在1922年则为35瑞朗。就连机芯行业的联合会也未能取得任何改善。到1921年中期,瑞士钟表工业约有3万人失业。很明显,钟表工业不做基础性的结构调整很难渡过这个难关了。
3.瑞士机芯行业,没有联合就没有生存
了解瑞士手表工业的历史,有助于了解现存的手表集团或其品牌的价值。
瑞士的机芯行业经历了分散经营—整合—专业机芯厂与独立制造商并存的过程。
1924年,瑞士钟表联合会(FH)成立。它成了最高的钟表生产商组织。它整合了3/4的在瑞士注册的表厂。1925年,瑞士钟表商会召集FH的代表与机芯厂开会。结果是26个机芯厂决定组织起来。但是这个决定的成果很有限。但是,三大巨头——ASSA、FHF和AM(它们的产量占瑞士机芯产量的80%)决定组成价值1 200万瑞朗的机芯和零件联合公司(Ebauche S.A.)。它们的目标是,扩大机芯工业的效益并兼顾钟表业的整体效益,通过以下方法对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以全部或部分获得资产、实施技术和财务控制及参与机芯制造业的管理。联合公司打算获得全部纯粹的机芯制造公司和那些多元化公司的机芯制造部门。1927—1928年,独立的公司归到联合公司的保护伞下。联合公司于是得到了90%的瑞士机芯市场。成员自主经营的权利在原则上也得到了承认和尊重。联合公司只干预经济和市场事务。它跟Eterna、 Fleurier和Peseux这些有名的机芯厂关系密切。这些机芯品牌今天依然存在。但是到了由于1929年的股票市场崩盘造成的经济危机的生死存亡的时刻,这些关系也没管多大用。这些自由的公司以“给钱就卖”的价格出售机芯,就是为了能活下来。1931年年底,危机到达高峰。ASUAG(德语意为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体)以5 000万瑞朗成立。它把机芯和擒纵机构的制造商聚拢到一起。股东是手表工业组织、银行和国家。
1932年,联合公司公布了它的年度目标。它要联合6家机芯厂或机芯部门,包括Peseux、Fleurier、Unitas、Bettlach和ETA。Eterna的Schild家族从ETA股票得到400万瑞朗。到1950年,不少于68家钟表企业或全部或部分,或多或少自愿地被吸收进联合公司,其中有很多到现在仍是很出名的机芯制造厂。
到了20世纪70年代,钟表工业面临新的压力,这次是电子革命和来自远东的竞争。1979年的金融动荡导致ETA接收AS。1983年,重组在所难免。多家机芯厂破产,其中包括Fleurier、Peseux、Tavannes、Unitas和Venus。同年,联合公司与ASUAG合并。ASUAG当年旗下有君皇Concord、Eterna和浪琴等品牌。1983年年底,ASUAG又与拥有天梭和欧米茄的SSIH合并。1985年,海耶克先生把这个合并变成SMH集团,就是后来的斯沃琪集团的前身。
从瑞士机芯行业的历史变迁我们也不难看出,当今赫赫有名的手表集团斯沃琪集团,由于历史上对机芯行业的整合,其旗下钟表品牌才在钟表爱好者中树立了“性价比很高”的口碑。直到现在,斯沃琪集团在机芯制造上仍充分利用着其集团优势,其高端品牌(如,宝玑)的生产设施,可能还肩负着为集团内其他品牌制造高端机芯的责任。
另外,历峰集团历史上对伯爵(Piaget)和罗杰杜彼(Roger Dubuis)两个品牌的收购,都是出于获得高端机芯制造设施的考虑。再比如爱马仕(Hermes)注资高级机芯制造商福榭,至少也确保了以集团内部价格获得高级机芯的优先权。在这种情况下,爱马仕是传统的机芯制造商才如此受欢迎吗?
4.必须感谢机芯制造业的集约化
先进的机器生产对于动荡的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来说起了积极的作用。它解决了棘手的零件通用的问题。由于时间成本等原因,手工制造每个手表零件几乎是不可能的。机床的出现也使人们不必做每个零件。从专业的制造商那里买宝石、摆轮、游丝和擒纵系统,意味着更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
一个完整的能走时的表机芯包括主夹板、擒纵和游丝加摆轮(调速机构)、发条盒(动力)和表盘加指针(显示机构)。主夹板又包含小夹板和压片,不包含调速机构、动力和显示。机芯也可叫作Chablon,指未组装的机芯的全套部件。最被广泛接受的词莫过于Caliber了。它常可以尽可能确切地指某一特定机芯。Caliber的描述在订货时可以很精确地指某些零件。要知道,如果手表厂都关起门来连机芯带表壳通通自己制造,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对高级手表感兴趣了。当我们听说某计时表的机芯是通用的Valjoux 7750时,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没有那么多的表厂共同分担机芯的成本,我们不知要再奋斗多少年才能买到一只我们看得上的手表。
在手表发展的历史上,机芯的出产速度与高级手表的制造速度一直存在着不平衡。那些使用外厂机芯的品牌消化着专业机芯厂巨大的生产批量。有人曾担心地问,一旦某专业机芯厂不对外供应机芯了,那些不能造机芯的品牌会怎样?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们可以暂时借给机芯厂一些胆子,看看它们是否真想这样。
5.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006年,当时的斯沃琪集团主席海耶克先生宣称,斯沃琪集团将考虑停止对外供应机芯。这番话,被不求甚解的人们误传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海耶克先生说这话的初衷,其实是考虑到经过两次大的洗礼之后,瑞士钟表业形成规模化和集团化。于是历史上的那种Etablisseur(钟表社)组装品牌卷土重来。海耶克先生担心瑞士钟表业过分依赖机芯厂的供应而失去研发能力,便提出了“停止对外厂供应机芯”这种类似警告的说法。注意,当年海耶克提出ASUAG与SSIH合并组建SMH(斯沃琪的前身),相当于拯救了瑞士钟表业,所以他提出停止供应的警告也是站在防止行业退化角度上的考虑。咱们要是把人家想成奸商的话,不就成井底之蛙了吗?
尽管这只是个警告,但是瑞士人早就行动起来了。瑞士人,有个特点,就是齐心。注意,齐心不是从众。齐心是指在很多方面有共识。2009年以来,这种齐心的结果表现出来,先是百年灵推出了原厂制造的自动计时码表机芯,随后是2010年豪雅引进精工旗下SII知识产权的1887机芯,浪琴的柱轮码表机芯,欧米茄8500和9300系列机芯,宇舶的UNICO机芯(居然是当作基础机芯的码表机芯!),然后是卡地亚2012年推出的Calibre de Cartier码表机芯。
同时,集团并购也偏向拥有原厂制造能力的品牌。
6.自制vs. 外协——各有所职
“所谓原厂概念被过度解读了。”
——Patric, 雅典表总裁
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的总部位于弗勒里耶(Fleurier),专门经营“高端”和“尊享”细分市场,并为帕玛强尼和其他高级钟表品牌系列生产优质机芯。
Richard Mille的RM 052夹板
Richard Mille的RM 052手表的先进而又复杂的夹板只有在像福榭这样专业的工厂里才能加工。
Elwin工厂
Elwin工厂是瑞士最专业的螺丝生产厂家,除了向制表大师克里斯多夫·克拉瑞(Christophe Claret)等提供高等级螺丝,还同时向积家、朗格等品牌提供高等级螺丝。
“所谓原厂概念被过度解读了。”雅典表的总裁接受采访时说。雅典表是一家独立的品牌,该品牌在钟表历史上留下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当今被顶级品牌看好的硅材料制造的游丝、摆轮等,最先是雅典表率先研发的。2005年,劳力士、斯沃琪集团和百达翡丽开始推出硅游丝及相关应用。为什么这三巨头先于雅典推出硅游丝?理由很简单,个别品牌单打独斗,永远无法达成革命性的产业成果。瑞士手表这三大巨头还是借助科研机构的实力实现了硅材料在钟表行业的应用。这三大巨头,在玩表的人心目中是对手,但是作为产业的骨干,人家是俱乐部的成员。所以,要求俱乐部的成员“什么都自己造”就显得缺乏常识了。
萧邦的高端L.U.C.系列就使用Elwin生产的螺丝,这种螺丝价格是业界大批量使用螺丝价格的10倍。
(1)即使是自制机芯,有些零件还是要外协的
只有顶级品牌才用得起顶级的零件。以螺丝为例,数字技术的发展革新了螺丝的生产。传统方式生产的螺丝只需要0.3瑞郎,而采用CNC技术生产的螺丝则贵10倍!Elwin就是瑞士的一家擅长生产螺丝的厂家。我们所知道的瑞士的顶级品牌都使用Elwin生产的螺丝。“制表大师喜欢我们的螺丝。”Elwin的工程师说,“因为传统的螺丝在使用的时候,容易拧歪了,这样会影响机芯的品质。而我们的螺丝采用全新的工艺制造,所以特别好用。”
(2)好汉不提当年勇
雅典表在业界的口碑远不止率先使用硅游丝。2011年,雅典推出了自制的UN-118机芯。该机芯中的标准锚型擒纵装置利用雅典表独具创新的钻石硅晶体(Diamonsil,人造钻石和硅的完美合成)制成,并且促进了与Sigatec的创新合作。UN-118机芯证明了硅和钻石涂层硅 (DCS)之间蚀刻技术的完美融合,成为首款容纳Diamonsil材质锚型擒纵装置,以及雅典表自有摆轮和专利游丝的创新系列机芯之一。2006年,雅典表与Sigatec公司成立合资企业,Sigatec公司生产一些机芯的零件给包括雅典表在内的一些手表品牌,康斯登也是其中一个品牌,Sigatec为它们提供擒纵装置。
雅典UN-118机芯示意图
硅游丝
雅典表UN-118机芯
雅典表航海天文台手表采用自制机芯UN-118。依照雅典第一只自制研发的Sonata手表机芯UN-66/67和周年纪念机芯UN-160之步伐,在机芯技术的创新上跨前了一大步。
Diamon-Si材质
除了首创硅游丝,雅典率先在自制机芯上使用了Diamon-Si材质,它属于硅和人造钻石的革命联盟,它是一种非常轻巧但坚硬的材料,既可以减低摩擦力,也不需要为擒纵装置添加润滑油。钻石
Atokalpa工厂
Atokalpa是瑞士少有的为顶级品牌加工高难度零件的工厂,同时为帕玛强尼生产零件。
帕玛强尼独特的表壳
帕玛强尼BUGATTI系列独特的表壳构造和垂直排列的机芯对设计和制造水平要求极高。
(3)小批量的零件往往需要专门定制
瑞士品牌往往批量生产几个款型,也推出“高级定制”的表款。而这些高级定制的表款因为复杂且批量小,所以不得不找最先进的加工中心代工。Sandoz基金会下面的Atokalpa和Lab以及Cadrance & Habillage等为我们熟知的多家顶级品牌代工“高级定制”。而这些加工中心同时生产自己的产品——帕玛强尼(Parmigiani)。在参观这些加工中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Richard Mille(RM 037)、朗格、Maitre Du Temps等品牌的加工件。昆仑表的“金桥”也是帕玛强尼加工的。
变几何结构摆陀
Richard Mille(RM 037)的变几何结构摆陀可根据佩戴者的生活习性(好动与否)标定摆轮的惯性配置。如此复杂的零件,只有帕玛强尼的Atokalpa工厂可以生产。
LAB表壳厂
Maitre du Temps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这是两个顶级大师的联手之作,更是因为它的表壳由瑞士顶级表壳厂LAB制造。LAB厂同时为基金会下属的帕玛强尼生产表壳。
(4)定制零件可以应用最高行业标准
帕玛强尼的福榭机芯厂,有自己的基础机芯设计和制造能力,同时还可以进行钟表行业最严苛的标准打磨和修饰。业界最常用的无非是拉丝打磨、环珠纹打磨、日内瓦花纹打磨,等等,这些在福榭是基本的处理。仅零件倒角打磨一项,一个夹板的耗时就达20~30个小时!只有像帕玛强尼或者其他顶级的品牌才用得起如此昂贵的“外协”。
福榭(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 sa)于2003年1月开业。它标志着Parmigiani mesure et art du temps(由米歇尔·帕玛强尼于1990年创建)分拆成两个姐妹公司:帕玛强尼品牌和制造公司。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的总部位于弗勒里耶(Fleurier),专门经营“高端”和“尊享”细分市场,并为帕玛强尼和其他高级钟表品牌系列生产优质机芯。
这个工厂肩负研发和制造两方面任务。该工厂既负责机芯夹板等零件的CNC加工,也负责这些零件的修饰打磨,以及机芯的组装。甚至很多瑞士名厂的机芯夹板,也是在这里研发和加工的。新工厂于2009年9月投入运营。
The Manufactures Horlogères de la Fondation(MHF):瑞士手工艺和工业技术中心
山度士家族基金(Sandoz Family Foundation)旗下的制表厂群(MHF)车间的核心地带传承着瑞士的精湛技术。作为一个强大而独立的手工艺、工业技术中心,MHF如今在瑞士高级钟表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以下单位组成:
Atokalpa:2000年纳入制表业中心(MHF),汝拉州;
Elwin:2001年纳入制表业中心(MHF),伯尔尼州;
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纳沙泰尔州,弗勒里耶;
Quadrance & Habillage:纳沙泰尔州,弗勒里耶;
Les Artisans Boîtiers(LAB):纳沙泰尔州,拉绍德封;
帕玛强尼公司:纳沙泰尔州,弗勒里耶。
常见问题
Mr. 海耶克先生,你们除了Cal.502 DPE机芯,还有别的502 PDE机芯吗?
Cal.机芯为何物,请详细介绍。还有,Caliber机芯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你们在阅读厂家的新闻稿时,常会看到Cal、Caliber、Calibre等字样,其实,这些词均指机芯。有“型号”之意,就如同Mr. 海耶克先生中的“Mr.”。对待品牌资料中原文Caliber 80110,正确的翻译是80110机芯。如果翻译为Caliber 80110机芯,就犯了糅杂之错。就算我们对海耶克先生无比崇拜,也犯不上称他为“Mr. 海耶克先生”吧。
7.欧米茄属于原厂制造商
在某些手表爱好者心目中,量产似乎永远不及手工,通用机芯不及原厂机芯。参观了欧米茄的工厂,我得出一个结论:量产其实是瑞士钟表工业的灵魂,通用机芯可以达到顶尖的品质。问题是你如何量产,如何通用……
欧米茄总部的选址
1879年欧米茄从钟表社变身为原厂制造商,总部选在比尔市那条河边,充沛的水力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天然能源。以欧米茄的产量,原厂址早已无法胜任。欧米茄在外面设立了多家生产基地,内部称为T1、T2、T3
顶尖的品质固然重要,而要想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手表必须得到普及。而手表的兴盛恰恰缘于它的普及。手表的普及,则有赖于售后服务的到位。遍布全球的售后服务反过来影响着手表的生产方式。谁掌握了这种生产方式,谁就能驾驭手表的市场。欧米茄刚好是最初建立这种适合手表普及的生产方式的品牌之一。这一点,在看过欧米茄博物馆后得到印证。
如果没有欧米茄这样的瑞士骨干企业,钟表可能仍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机械计时工具,多年后的维修保养可能让人疲惫不堪。所以说,如果品质是瑞士钟表的重要特征的话,那么高科技支持的现代化制造工艺,则是品质的前提。
(1)机械化生产的优势首先是质量划一
机械化让手表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但是瑞士钟表工业最初采用机械化的初衷不是为了批量,而是为了质量。“原来的表是手工制造的,当一个零件坏掉,修理的师傅只能自己再做一个。”欧米茄博物馆的馆长说:“找工厂也没用,因为不知道原来那个零件是个什么样子。如果用机器制造,所有的零件都一样,一个坏了用另外一个替换一下即可。”正是这种零件质量的划一,才使得售后服务可以跟进。
(2)注油润滑环节,还是机器靠谱
一个机械机芯常常需要三四种润滑油。而注油量与润滑性能直接相关。注油量少了起不到润滑效果,但多了更要命,不但会因为大油滴吃小油滴的问题造成润滑部位缺油,还造成零件损坏甚至运转困难。瑞士人利用高科技手段发现,机芯润滑最佳效果是微量多点润滑。以红宝石轴承为例,我们在欧米茄的工厂观察到,这个部位的润滑为4点微滴润滑。对于批量大的机芯,如欧米茄8500/8501/8520/8521同轴擒纵机芯等,欧米茄使用数控注射器在显微镜摄影机下注油。一方面注射器的油量恒定,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影像监控注油效果。传统的、手工的点油方法会因人而异,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人,也很难保证他每次点下去的油量是恒定的,尤其是那么细微的油滴。
对于特定型号的机芯,欧米茄甚至采用更先进的微滴喷射注油。这种技术适合小批量生产机芯,不能拿到生产线上制造的机芯。
(3)激光检测比肉眼检测更精确
擒纵机构是钟表的灵魂部位,而摆轮是擒纵机构的重要部件。摆轮的“逛量”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影响摆轮的速率。在所谓的名厂,这个数值靠“大师”肉眼检查。而在欧米茄,这个值是由激光检测的。数值超标的,机器马上挑出来,然后返工。这不是抽检,欧米茄对所有机芯都是逐一检查。
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某名厂的大师检查发现某ETA公司生产的机芯摆轮的逛量过大,而返回ETA工厂后,经过激光检查发现,该摆轮的逛量是在允许值范围内的,是肉眼出了问题。而且这个肉眼还是大师的肉眼。必须承认,以欧米茄这么大的产量,如果做不到逐一检查,那一定对不起消费者;如果用人工逐一检查的话,那估计要惹出官司。
机芯检查
欧米茄在格伦兴的工厂的车间里的零件托盘附有智能芯片,上面记载着各种加工信息。这种智能化使欧米茄得以按需生产,而不必攒够一批订单后再生产。
(4)耐久的品质依靠硅游丝
游丝是擒纵机构的关键部件。400多年前,惠更斯发明的游丝,几经改进已经达到天文台级别的精准。但是游丝的等时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对于长期使用后的疲劳变形等仍掣肘着钟表工业。硅游丝除了具有防磁、防温差、防腐等优点,在组装环节也很方便。硅游丝的生产工艺是全新的感光切割工艺,这是人手无法比拟的。而且日后对维护保养的依赖度极低。在Nivarox-Far游丝工厂,工作人员当面把硅游丝拉伸到了金属游丝注定变形的地步,但是一松手,硅游丝回到了原样。这才是对钟表工业的贡献。
(5)同轴擒纵天文台机芯在格伦兴制造
100多年前,欧米茄的钟表在世界各地销售。在遥远的中国,皇室、贵族和专业部门是欧米茄的客户。维修业务让欧米茄的创始人路易勃兰特认为,划一的零部件质量,可以让生产和维修更加容易、快捷。于是欧米茄开始用现代化的手段成批次地生产零件。而这个主意,给整个瑞士钟表工业带来决定性的机会。
划一的零件质量、统一的加工标准,在确保钟表的精准的同时,也为制造和维修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即便是现在,瑞士钟表能取得丰厚利润仍靠的是批量生产。
坐落于瑞士索罗图恩州的格伦兴(Grenchen),是瑞士钟表生产重镇,这里是ETA的发源地。欧米茄在这里开设了一条全新的机芯生产线,专门用以生产欧米茄自产9300/9301同轴计时机芯。此款机芯以欧米茄独有的同轴擒纵系统装置为核心而制造。
(6)同轴擒纵+镍磷合金擒纵轮+Si14摆轮游丝=革命性的机芯
欧米茄于2007年首度推出品牌自产同轴机芯,9300/9301机芯是这一家族中第一款带有计时功能的机芯。机芯中的同轴擒纵系统配置有以Liga技术打造而成的全新擒纵轮,这种擒纵轮由镍磷合金制成,无磁性,同时具有更低的惯性和更高效的动力传输性能。拥有特殊形状和四枚微型调节螺丝的无磁性Declafor合金摆轮,以多种专利技术打造而成。
同轴擒纵系统与无卡度游丝摆轮配合使用,与带快慢夹的传统杠杆式擒纵系统在功能上有很大不同。手表的振频可通过更改摆轮的转动惯量进行调整,这一调校可由摆轮上的四枚金质微型调节螺丝实现。该设计避免了游丝同快慢夹之间的碰触所产生的干扰,从而确保了同轴擒纵系统为手表带来长久的稳定性。摩擦减少,意味着基本免除了对润滑油的需求,因此,同轴机芯拥有更为长久的保养周期。搭载有9300/9301同轴机芯的手表另装有硅材质游丝,享有长达4年的售后服务保证。
整体柱轮装置通过机芯板桥上的3个孔径优美呈现,它对计时功能的调节透过蓝宝石表背清晰可见。
欧米茄同轴擒纵9300机芯
欧米茄同轴擒纵9300机芯上除了同轴擒纵装置之外,同时配备柱轮计时控制装置和无卡度Si 14硅摆轮游丝。
一枚欧米茄自产9300/9301同轴机芯拥有336个元件,将这些元件最终组装成一枚机芯所需要的超凡精准操作令人叹为观止,人力因素不可或缺。机芯装配过程的很多步骤都需要手工完成,每一枚机芯的品质将由团队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检验。
(7)无卡度游丝是公认的专业配置
无卡度游丝摆轮的调校过程体现了手工与机械的相互结合。调校过程由手工完成,正是这种独特的人工校准使得细微调校能够达到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效和精准。而在装配过程中,团队专业人员使用高科技工具来实现对4枚微型螺丝的手工调校。每一枚机芯在下线时都已经过预先调校,每天误差仅有3秒左右,这里生产的每一枚同轴机芯均获颁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
此机芯工厂采用了瑞士斯沃琪集团合作伙伴ETA内部研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它的电动线性轴具有极强的灵活性。高度自动化生产意味着空前的监控和数据收集水准,同样保证了每一枚机芯都可被追踪。
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编号均标记在机芯的摆轮夹板之上——编号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相连,当一枚机芯返回欧米茄,接受保修和售后服务时,专业客服人员将可获得其生产和装配过程的全部信息。
组装机芯
组装机芯时,不同的工位有不同的难度。按照难度安排工位,既确保组装质量,又提高组装效率。9300机芯经过优化设计,便于组装,且坚固耐用。
8.什么是优秀的原厂机芯
(1)宇宙再“爆炸”——Hublot Big Bang Unico
宇舶表标志性的获奖系列开始配备UNICO自产计时机芯
手表收藏的历史只有30多年。从那时起,人们形成了一些观念,比如,崇尚原厂机芯(Manufacture movement ),还有高复杂功能(Grand complication),更资深的人会关注一些内在的问题,比如,什么是高贵的设计,等等。宇舶表被国王和球王追捧,也同样被专业藏家赏识。这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宇舶表的掌门人本身是资深的藏家,所以在他的主持下,宇舶表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收藏,而且是站在更高层面。
2013年,宇舶表全新产品系列——Big Bang Unico系列手表在年巴塞尔亮相,让人不禁回想起2005年Big Bang初露锋芒引起的“爆炸”效应。这是宇舶表最具标志性的Big Bang设计与品牌完全自主生产的UNICO机芯的完美融合。
Big Bang Unico钛金陶瓷-2
宇舶Big Bang Unico是宇舶表最具标志性的Big Bang设计与自主生产的UNICO机芯的完美融合。计时按钮一改以往Big Bang系列的方形,改用圆形,算是该表的外部识别之一。
Big Bang Unico的设计与Big Bang系列一脉相承并进行重大优化: 45.5毫米直径表壳;表圈依然为宇舶表标志性的6颗H型螺钉锁紧(每颗螺栓的顶部可以选择抛光或者亚光的修饰效果)。另外,全新的旋入式表冠,由压制成型的天然橡胶包裹,末端饰以源自螺钉形状的经典的H形标识。Big Bang Unico自2005年诞生以来,首次采用圆形按钮。每一个按钮都由整合于中央的按钮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如发动机活塞般润滑灵活。分明的棱角与宇舶表经典的“三明治结构”在表壳设计中得以保留。同时对表带附件进行了重大优化:“一键”切换功能,使佩戴者能在各种表带中快速切换——每只表都配有同为新款的菱形纹理天然橡胶表带。镂空表盘使精密的UNICO柱轮计时机芯清晰可见。
(2)UNICO机芯——独特、唯一、与众不同
说宇舶让传统穿越未来,是特别贴切的表述。宇舶在制表技术方面,只选择最好的。如果这个技术来自传统,那么宇舶会继承下来,如果崭新的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品质,宇舶也会采用。比如柱轮结构的计时机芯、比勒顿上弦系统就属于传统的优秀工艺。而Liga工艺,用宇舶制表大师Mathias Buttet的话说,能够制造出最精密的零件,因此也被宇舶所采用。
人们喜欢原厂机芯而非通用机芯,是因为原厂机芯与众不同。
瑞士钟表品牌其实比我们更加迫切拥有原厂机芯,这是因为瑞士是个自强的国家,瑞士钟表业鼓励原创、鼓励自主研发。所以这几年原厂机芯越来越多。而宇舶的原厂机芯,除了自主研发之外,还有着更高的追求。这些追求,出自资深的收藏家的眼光。宇舶的原厂机芯具有两大特点:着眼于传世收藏和先天高贵。
钟表爱好者里对码表机芯常常有这样的议论:从低到高的排序是,基础自动机芯+计时模组、经济型本格自动计时机芯、高贵的柱轮计时机芯。其中能够设计制造柱轮计时机芯的品牌只有三四个。也就是说,市面上有那么多自动计时功能的手表,很多都在用别人的机芯。
基础机芯加计时模组的做法,已经是小马拉大车了,这种组合很难保证机芯的稳定和精准,而且其附加复杂功能的余地已经没有了。经济型本格自动计时机芯虽然具备附加更多复杂功能的潜力,但是由于其廉价零件(如尼龙)的使用以及简易的结构(如心形凸轮而不是柱轮),在操作手感和耐久性方面都不如高贵的柱轮机芯。
UNICO机芯解构图
把擒纵部分设计为一个模组,便于组装和维护,这是新一代机芯的特征。Big Bang Unico机芯把计时部分安装在表盘方向,可以从表盘欣赏到柱轮。更主要的是,作为基础机芯,便于添加其他复杂功能。
UNICO机芯正面
UNICO机芯反面
宇舶的UNICO机芯于2010年诞生,UNICO有独一无二之意,宇舶的UNICO机芯全部独立编号,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定制。UNICO的特点是,擒纵系可单独分开组装,类似一个模块。在售后服务环节,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直接换一个擒纵器。根据专业统计,售后服务部门的返修,80%的原因都是有关擒纵系统的故障,因为擒纵系统最脆弱。如果每次把擒纵拆开维修的话,会浪费客户很多时间,会使客户不满意,所以宇舶的设计能够拆下来的擒纵,换一个新的,这个表马上就可以用。
宇舶这个设计思路就像汽车换个发动机一样。这是当初设计UNICO机芯的一个理念,就是不换机芯,而只换擒纵系统。“因为我们和所有的不太贵的表不一样,如果送去返修的话,就会把整个机芯换掉,因为机芯比较便宜。”宇舶的制表大师Mathias Buttet说,“我们的表都是限量表,都有编号。客户说我就想用这一个编号,不想换,所以我就换一个擒纵系统。”因为宇舶的UNICO机芯100%的零部件都是自制的,所以可以满足客户的任何要求。宇舶的机芯都有编号,一旦换整个机芯编号就不存在了,独一无二就无法保证。
(3)崭新的理念,UNICO更加高贵
UNICO机芯生来就很高贵,属于先进的产品。不是所有的产品从一出生就做到高贵或者先进。机芯本身可以被比喻为“拖拉机”,应该有很强的动力,有很大的潜力。机芯可以带动很多不同的复杂功能。钟表业把UNICO叫作基础机芯,也就是说在未来10~15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功能被附加在机芯上。
设计汽车时,一开始就要求有轿车,同时还要有拖车的功能,这两个功能技术要求都不一样。更容易的做法就是先设计轿车,再加一个勾就是拖车了。因为开始设计的时候是轿车,动力就没有按照托车来设计。有些通用的机芯设计就是这个思路,先设计轿车,再加上别的功能,耗费能源,这样的机芯将来性能不会很好。宇舶做法正好相反,宇舶从最难的地方入手,设计的时候把这个计时表(Chronograph)功能加进去了,因为计时是手表里耗能最多的一个功能,宇舶的“基础机芯”已经包含了最难的这一部分,将来再加其他的功能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功能会更强劲。
(4)创新、优越的设计更加精确而可靠
UNICO研发过程中完全原创的方法和打破传统框架的思维方式成就了UNICO机芯的与众不同之处。例如,计时装置直接由发条盒驱动。这种简化,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硅材质制成的擒纵叉和擒纵轮固定于一个可移动的平台上。UNICO机芯经过结构优化,减少了零件数,提高了稳定性。
专业人士发现,UNICO机芯的摆轮尺寸比较大。这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技术,摆轮越大就越精准; 二是实用,摆轮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
UNICO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设计,就是计时机芯的柱轮装配在机芯正面,即表盘面。懂行的人都知道,有柱轮的机芯才是高贵的机芯。宇舶把这个柱轮装配在表盘一侧,刚好彰显了其高贵特质。同时,如果需要附加其他复杂功能,可以把计时功能从表盘面拆下,换上其他复杂功能模组即可。
宇舶 Big Bang Unico王金款
材质的融合是“宇舶的融合的艺术”理念的体现。即使是贵金属,宇舶也要赋予独特的成分。王金是宇舶独家炼制的恒久不变的贵金属。
9.所有的好表都是瑞士造的吗
德国的朗格和格拉苏蒂、NOMOS等构成了对瑞士同级别手表的强劲竞争;格拉苏蒂2012年推出的Grande Cosmopolite Tourbillon手表可在世界37个时区中的任意两个时区,清楚知道家乡日与夜的时间和路程时间,亦能准确把握夏令时制和标准时间,以便继续向东方顺时前进或向西方逆时返回。利用手表的万年历功能,则可以及时记录旅行者在旅行途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以及向前及向后的时差变化。由此,佩戴者在到达目的地时的所有时间和日期变化,都能得到显示。
日本精工不但把自己旗下SII的专利(甚至是擒纵机构的关键部件)卖给了瑞士同行,更将自己的文化融入表壳的外观造型——精工GS系列有一种叫“信州的雪”的表盘。SEIKO 首款全球定位全新表款具备独家自制专利低耗能全球卫星定位接收器,能利用来自全球卫星定位网的全球定位信号,可以辨识时区、时间与日期等数据。这款手表可辨识全球 39 个时区。
意大利LOCMAN机械手表
产自意大利Elba岛的LOCMAN机械手表,造型方面非常领先
配备四枚指针的1815 Up/Down
1815 UP/DOWN配备四枚指针和动力储存显示,凸显了朗格鲜明纯粹的风格。表名中的数字“1815”代表萨克森精密制表业创始人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出生年份。
意大利设计对钟表消费的影响已经从爱彼的皇家橡树和沛纳海的成功体现出来。意大利市场对现代手表业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大,意大利手表品牌更是独树一帜。除了沛纳海这样的经典乐适品品牌之外,位于Elba岛上的、洛克曼(LOCMAN)更是不可小觑的备受名人青睐的活力制造商或品牌。1997年,洛克曼决定不再为其他品牌生产钟表,而是推出拥有洛克曼自主品牌的首批原创手表款式。洛克曼打算把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制造推向世界钟表市场。
10.法国钟表——对时间同样的热爱
历史上,法国是欧洲钟表诞生的摇篮,为各国宫廷开发了很多精品钟表。在钟表制作的手工或工业领域,法国均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从钟楼上的大钟、壁台上的座钟,一直到手表,法国有着杰出的钟表文化遗产,不过这却并不为所有人知晓。
今天,法国钟表业2/3的业务都集中在弗朗什孔泰地区。该地区也因此而得名:钟表匠之乡(Le pays horloger)。而这个地区,在地理上跟瑞士汝拉山区相邻,甚至法国这边的孔泰奶酪,和山另外一边的瑞士古老奶酪在形态和味道上都是那么接近。法国钟表行业拥有很多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都设立在此地。
法国Pequignet手表
产自法国汝拉地区的Pequignet手表,原厂机芯具有大摆轮、大机芯直径等优点。
钟表业需要尖端的技术,以及应当永远传承下去的精细手工技艺和设计,需要具有高超技艺的人工,而这些人工多是在法国初级培训机构(钟表、微型机械和设计领域的专业技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各种专门的工程师和设计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的培训机构设置的专业非常丰富,不仅受到法国企业的好评和追捧,连瑞士的企业也趋之若鹜,因为相距不远,瑞士的钟表业也吸引了很多高水平的法国钟表匠(瑞士钟表业总计用工人数为4.5万人,其中约2万人为法国人)。
法国的钟表品牌不仅传承了数百年的钟表传统,而且使钟表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一种日常用品,而不仅仅是计时的功能性器具,并且颇具特点,充满诱人魅力,令人感动喜悦……这再一次证明了法国将具有审美情趣与时尚完美结合、将奢华和奇思妙想融为一体的工艺特长。
法国的钟表匠致力于向世人呈现钟表的审美之乐和时间之美。对钟表满怀激情的法国人对设计做出了贡献,然后又一个个制造了其组成零件(机械部件、表壳、表针、表盘、表带、镜片……),将众多的零件组配在一起,给手表赋予了生命。
为了更好地被世人了解,一个集体品牌“巴黎的法国时间(French times in Paris)”注册了国际专利,以标示法国钟表。
法国的钟表业界也有很多为精品品牌或国际知名品牌代加工的企业,这些品牌总部大都设立在瑞士。代加工的零部件有表壳、齿圈、表针、表罩、机械部件等。
与此同时,手表皮表带的制造商也紧跟时尚潮流,开发了多种彩色表带的系列产品。
另外,创新材料的问世或传统材料(钢、金)及宝石或半宝石材料的运用,使法国手表品牌出现了独特的、有创意的系列作品。
法国的钟表品牌突出表达出一种观念:手表已经不只是一种实用的计时物件。对于女人,手表既是时尚的配饰又是首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衣着风格来选择佩戴各式手表;对于男人,手表也是时尚的配件,更是标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要素。因此手表也在竞相表现自己的创意、典雅和法国式的讲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法国钟表品牌,多以时尚配饰为主打产品。而位于旺多姆广场的法国珠宝品牌和他们的钟表,则应该在更高层面的乐适品(Luxury)范畴里讨论。
11.法国乐适品牌使用的机芯
法国的珠宝品牌多历史悠久。其中很多品牌有着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卡地亚Calibre de cartier卡历博计时码表,搭载由卡地亚自主研制的首枚自动上弦计时机芯,囊括从精钢到白K金镶钻,搭配真皮表带或金属表链的8种款式。这些运动型表款强化了Calibre de cartier卡历博手表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该机芯问世的意义远不止自制,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乐适运动表最需要自动计时机芯,因为防水的需要,自动表减少了上弦转动次数,因此防水性能大大提高。而计时功能则是运动表的标志。
柱轮(机芯真正的神经中枢)带来优越的操作手感,精密而准确地协调了计时码表的三大功能(启动、停止、归零)。透过表背镂空的上夹板,可以清晰地欣赏到这一高级计时码表标志。
珠宝品牌与手表品牌从来不是对立的。好的珠宝品牌历来都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美的设计。卡地亚(Cartier)使用的机芯历来都是业界一流的,从百达翡丽为其加工的手表,到持有积家的股份进而长期使用积家的机芯。伯爵的机芯也长期被卡地亚、梵克雅宝等品牌使用。法国的另外一些高级珠宝品牌也在使用优秀的F.P、真力时和芝柏表的机芯。
1867年,芝柏表的创始人Constant Girard以三金桥获得巴黎博览会金奖的同时,宝诗龙(Boucheron)的珠宝也同时获奖。这也似乎预示着,法国高级珠宝品评与专业机芯制造者之间的渊源。2012年,跟Kering 集团(即PPR集团)合作多年的拉绍德封品牌芝柏表,终于被并购到集团内,成为集团内的钟表品牌兼供应商。
上佳机芯
百达翡丽造的卡地亚表是法国珠宝品牌使用上佳机芯的证明。
宝诗龙最基本的产品是ETA的质量最稳定的机芯。它的MEC系列男装部分限量的计时表曾使用过真力时的El Primero机芯。这批表在国内的专卖店迅速售罄。这也说明了我国钟表爱好者的眼力。Lvmh集团后来考虑到本集团品牌的利益,决定不在对集团外品牌供应机芯。宝诗龙用什么机芯以维持其高级珠宝品牌的形象?“反正我们要用最好的机芯。”当年宝诗龙的CEO贝多斯先生(Bedos)说,“我们的珠宝使用最好的材料。我们希望我们的手表同我们的珠宝一样名贵。”宝诗龙甚至开始与真正的钟表制造商合作。目前,宝诗龙与芝柏表联合开发的GP 4000型自动上弦机械机芯已经用在宝诗龙的新表款上。这款机芯的尺寸与ETA 2892接近。而尚美(Chaumet)某款手表也采用拆掉了自动陀的真力时Elite系列机芯。
“我们开发新品量力而行。”贝多斯先生说,“我们提供的产品必须能够享受我们的服务。我们可以生产陀飞轮机芯。但是我们必须在确保这些表能够享受到我们的技术支持的时候才能销售。”宝诗龙对于保持其品牌的核心价值的兴趣大于市场扩张的野心。这间“首饰楼”(Jeweler)目前主要的经营模式还是跟100多年前差不多,即搜寻最好的宝石,为客户订制珠宝。总部与首饰车间在一起。“我们生产手表也是小批量的。”宝诗龙为纪念其成立140周年,发行过铂金的自动表,机芯是FP(Frederic Piguet)。宝诗龙还跟Unicef合作,发行过世界遗产限量版。FP机芯的自动陀雕刻着世遗的图案。这个系列仅剩两只,而且只能在宝诗龙在巴黎的旺多母广场(Place vendome)的总店买到。
(1)专业机芯的爱马仕
在讨论手表分类时我说过,某些表属于乐适品范畴。这些品牌一直在追求质量并保持其一贯的品位,在内在质量方面是很下功夫的。
能成为乐适品本身就意味着有至高的品质。对手表而言,除了品牌,还有对机芯血统的崇拜。爱马仕在2007年向专业机芯厂福榭注资25%,唯“心”论者有了设计和机芯兼优的选择。下面是我采访爱马仕总裁吉奥母·德·赛恩先生(Guillaume De Seynes)的记录:
我:这个合作项目的目的是什么?
赛恩:我们给Vaucher注资,这样就获得了与帕玛强尼同样的优先采购机芯的权力。Vaucher同时向Tiffany&Co.等品牌提供机芯。但只有爱马仕和帕玛强尼享受集团内待遇。
我:对爱马仕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性?
赛恩:这样爱马仕便有了特供机芯厂。而且这个机芯厂的用户全是高级手表生产商。我们在董事会里有两个席位,这样我们对于机芯及整表业务的发言权就多了一些。
我:您能预测爱马仕在机械表领域的发展吗?
赛恩:既然我们给专业机芯厂注资,那么我们机械表的生产比例肯定会增加的。
我:福榭在过去几年间已提供了月相、动力储备等功能性的机芯给爱马仕,在来年的巴塞尔表展将会有什么新的复杂功能手表发表?
赛恩:你们现在就看到了,我们有装配福榭机芯的Cape Cod系列。我们将在2008年有更新的设计推出。
我:多个瑞士制表品牌都已经研发了女装复杂功能机械手表,其中亦包括了帕玛强尼。爱马仕有没有计划在这个方向发展?
赛恩:2008年我们会推出第一个装配ETA机芯的更加运动化的女表。
我:这批Cape Cod表的设计是谁完成的?
赛恩:这批表的设计主要沿袭了Cape Cod最纯正的设计风格,不过由于福榭机芯的尺寸关系,我们对表壳的总体外形做了相应的调整。
我:这些表是瑞士组装的吗?
赛恩:当然了。我们的工厂在瑞士的比尔(Bienne)。如果你去劳力士的机芯厂,就会发现我们离他们不远。
我:你觉得佩戴爱马仕的人群是些什么人?
赛恩:他们追求顶级质量、独特的设计。他们从爱马仕的时装表入门,最后要买爱马仕的机械表。
我:爱马仕会考虑注资ETA吗?
赛恩:不,我们不买任何品牌。现存的机芯厂没有一个是不属于某个品牌的。ETA是非常好的机芯厂,它有很好的业界质量,我们的其他表款将继续使用ETA机芯。
(2)香奈儿(CHANEL)的专业机芯
以珠宝表为定位的香奈儿与瑞士爱彼表于2008年首度携手合作,推出J 12最新款的J 12“3125”机芯自动表(J 12 Calibre 3125)。
香奈儿手表及珠宝总裁菲利普·莫吉诺(Philippe Mougenot)说:“本次香奈儿使用爱彼表独步全球的机芯,结合爱彼表制表传统与香奈儿时尚设计语汇,共同打造独步全球的经典表款。”
爱彼表当时的CEO梅朗(Georges-Henri Meylan)说:“这项合作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双方的企业核心价值有一致之处,两家企业都非常坚持品质、追求完美,并强调家族的独立运作。”
CHANEL AP 3125自动上弦机芯
CHANEL AP 3125自动上弦机芯便是结合AP 3120自动上弦机芯和J12的高科技精密陶瓷的产物,其平衡摆轮夹板及黑色高科技精密陶瓷包覆之自动盘均由香奈儿重新设计。
CHANEL J12 Calibre 3125手表
12 Calibre 3125手表,搭配有三枚指针的自动上链机芯,向手表传统致敬。为制作此款机械机芯,香奈儿和瑞士极负盛名的制表品牌——爱彼合作。J 12 Calibre 3125手表以18K黄金和黑色哑光高科技精密陶瓷打造而成,将完美的线条和卓越的机械合二为一。
12.为什么德国造
瑞士是公认的制表王国。在瑞士一年一度的表展,总少不了德国表,不论是日内瓦SIHH,还是巴塞尔BASELWORLD,或者日内瓦的WPHH。在日内瓦的SIHH上,我们有幸走近了朗格(A.Lange)。让我们听朗格的公关总监爱因霍恩(Arnd Einhorn)先生如何介绍他们对机芯的看法。
我:同为格拉苏第镇出生,朗格区别于其他德国表的特征是什么?
爱因霍恩:你也知道,我们镇上的两家表厂——G.O.和朗格实际上代表了德国制表工业的中心。我们仍坚持使用3/4夹板设计,并且我们的夹板雕刻是标志性的。我们甚至在摆轮夹板上也进行雕刻。我们坚持使用黄金套筒,因为那是一种美,一种难得的美。关于3/4夹板和德国银(German silver),它们可能不是最坚固的,但却是最稳定的。朗格的表上的螺丝均为工作螺丝(Working screw),因为我们的表组装完成后要进行测试和调整,而这些调整完成后需要重新组装。所以,表上的螺丝必须满足这种反复调试的需要。同时,包括螺丝在内的所有零件的修饰都是最高水平的。
我:朗格的表还要坚守诸如鹅颈式微调等制作手法吗?
爱因霍恩:当然!这是我们成功的秘诀。高级手表,特别是机械手表,必须恪守自己的价值。整个高级制表业也是如此。如果探讨计时的技术问题,那我们都不应该再造机械表了。机械表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我们不能忽略人们对机械美的激情。
我:您对新材料的应用持什么看法?
爱因霍恩:目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现代科技而不一定是新材料。那种免维护的新材料的应用只是手表的部分内容。我们不想做时尚先驱。我们还将观察、等待。当新材料成为必需,我们会考虑的。
爱因霍恩
朗格的公关总监爱因霍恩先生说,朗格恪守高级制表的传统价值。“传统的鹅颈式微调是我们成功的秘诀。”
我:朗格在世界五大洲哪里销售最好?
爱因霍恩:你知道我们的分销是有选择性的。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选了部分分销点,没有中国和印度。过去我们在德国、奥地利的销售最好。但2012年以来美国和亚太地区的销售增长明显,所以我们考虑适当增大在这两个地区的销售比例。
13.英国钟表仍然很强
近百年来,英国钟表业越来越不那么大众化、标志化。然而即使是现在,英国对钟表业的贡献,仍是决定性的和不可磨灭的。英国人发明的崭新的独特擒纵(Co-axial escapement)颠覆了使用了250年之久的瑞士杠杆擒纵,为此,发明者丹尼尔还获得了女王颁发的CBE勋章。而且,与瑞士擅长的批量生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国至今还有人使用真正的手工工艺制作手表,而这些手工工艺,在瑞士也濒临失传。罗杰跟他的老师乔治利用欧米茄制造的同轴擒纵,生产了50块“千禧”表。乔治于2011年10月去世,罗杰继续打造具有纯正英国制表工艺的手表。所谓英国制表,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纯手工打造。瑞士钟表则是以批量制造为基础,机器的引进必然导致纯手工工艺的退化。而罗杰所做的,也是乔治所希望看到的,是恢复钟表最辉煌时期的全部工艺并将这些工艺制造出高级手表。
机芯
英格兰人罗杰·史密斯(Mr. Roger Smith)打造的手表于2001年创立独立品牌。1998—2001年,他承担并完成了著名的英籍独立制表大师乔治·丹尼尔(Mr.George Daniels)为迎接千禧年而创作的50枚 Millennium Watch的制作任务,并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R.W.Smith
在乔治的书中,总结了42条手工制表的要义,这甚至比瑞士的日内瓦认证还要严格,至少是在手工工艺方面。比如:
对表盘的工艺要求:
①打造三维艺术效果和技术布局的表盘制作;
②手工玑镂所有图案;
③表盘上的金或银部件的手工焊接;
④银部件的发白处理——用火焰使银部件呈白色;
⑤所有的表盘修饰,描绘和涂覆。
对表针的工艺要求如下:
①打造三维艺术效果、技术布局和制造手段;
②手工硬化、软化和修饰钢表针;
③手工制造和抛光金表针。
14.日本人也追求万年牢和万年准
应SEIKO品牌之邀请,我采访了SEIKO位于雫石和信州的工作坊。采访期间了解到,精工GS(Grand SEIKO)的品牌哲学:精准、可靠、易于使用。这一哲学体现在高振频技术、上弦机构齿轮机构的涂层、长动力发条、机芯设计目的零件不用更换、防磁游丝、Spring Drive、Gps Solar Astron等方面的领先技术。
雫石高级时计工房,业界称SII,其还向瑞士输出专利和部分零件,足以说明其实力。
手工调校
在SEIKO雫石高级时计工房,制表大师完全使用手工制造游丝,而且每枚游丝均经过厂里少数几位制表大师手工调校。
SII生产SEIKO GS机械表全部零件,包括游丝。即便是在瑞士,能够制造全部零件制造商(Manufacture)的数量也不到两位数。大部分钟表品牌使用斯沃琪集团的Nivarox-far提供的游丝。在雫石,SEIKO的制表大师完全使用手工制造游丝,而且每枚游丝均经过厂里少数几位制表大师手工调校。从“心脏”的核心开始,手工伴随始终。这一点决定了SEIKO GS与外形相似的瑞士表对手不同。
GS的游丝,具有业界最高的质素,比如,防磁、长久等时性保持,以及高振频游丝同时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转等品质。对瑞士的游丝制造商来说几乎是瓶颈(瑞士同行借助大学力量另辟蹊径发明了硅游丝)的问题很多被SEIKO解决了,SEIKO与日本某大学的教授合作研发GS游丝和发条,这位教授也被瑞士企业邀请去讲学。
SEIKO在高振频和长动力方面跟瑞士不同,瑞士人意识到技术的极限之后会转而投向新科技和新材料。而SEIKO则会拓展现有技术的极限。SEIKO是最早的开发高振频(36 000次/小时)手表的制造商。直到现在,瑞士也只有很少的品牌使用高振频技术。而SEIKO为了庆祝品牌150周岁,推出限量版的高振频手表。这对动力和擒纵系统要求极高,但是SEIKO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发条为例,现有的机芯只容纳一个发条盒,要实现长动力,SEIKO独辟蹊径,制造出更薄、更宽的发条,因此也更长(发条盒也更厚)。
希望收藏手表的资深人士注意到,SEIKO GS手表往往比较厚。在采访时问到这个问题,厂里的工程师说:“我们的理念,是让每一只GS能够长久使用,而且即使是经过多次维护保养,也不需要更换零件。”正因为如此,GS的机芯零件都非常坚固耐用,经得起长年的维护而无须担心磨损。
独树一帜的精工表
在盛冈,SEIKO的每只Spring Drive计时表都是由一位制表师全程组装而非流水线作业。采用精准耐用的Spring Drive擒纵系统,非对称表盘布局充满动感,K金立体字钉刻度清晰易读。
GS的打磨也值得一提,除了瑞士钟表业传统的打磨工艺以外,GS有着自己独特的打磨。参观过SEIKO的工作坊,我有一种感慨,SEIKO其实是把瑞士日内瓦流派(l’ecole de geneve)品牌拿手的某些打磨工艺用在了貌似中等价位的SEIKO手表里。比如,在SEIKO的工作坊,制表师为一件钢表壳进行多侧面拉丝打磨。而这类打磨在瑞士一般是用在AP或者PIAGET的某些高级表上的。
SEIKO对于钟表的复杂功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精准、清晰易读和长期的稳定可靠要优于任何复杂功能。所以GS手表的表盘总是那么清晰,刻度字钉永远是棒形造型,指针永远像刚刚打磨好的刀剑一样锋利。GS的内在构造也同样高贵且精准。SEIKO对于钟表擒纵的革命以Spring Drive为标志。这得益于SEIKO多年开发石英表的积累。石英表的精准是无争的事实,SEIKO解决了石英表的耗电问题才使得石英组件越来越小。把石英的振频与高贵的柱轮计时机构结合,成就了SEIKO Gs Spring Drive计时表。该表另外一个让业界称叹的技术是垂直离合器。精工是业界较早使用垂直离合器的品牌。柱轮(Column wheel)是传统的机构,同样确保计时秒针的精确启动,同时带来优异的操作手感。Spring Drive计时表还有“三步式”按钮设计,即打开保险—预备—启动,实现瞬间启动从而把人手操作计时的误差最小化。
(1)SEIKO总裁热爱机械手表而且勇于领先
精工CEO服部先生
精工CEO服部先生身材偏瘦、皮肤黝黑、双眼炯炯有神,他有很多文体爱好。他认为技术跨界比机械偏执更有前途。
SEIKO的CEO服部先生身材偏瘦、皮肤黝黑、双眼炯炯有神,他有很多文体爱好。SEIKO的创办人服部金太郎先生的座右铭就是“永远领先别人一步”。服部先生说:“自从创办SEIKO以来,我一直坚持所有零件都自己造,这是SEIKO跟其他表厂最大的不同。”虽然SEIKO对机械手表近乎偏执,但服部先生对现代手表的属性相当清楚。“手表也是表现自我风格的配件,同时伴随自身一同成长和值得信赖的伙伴。”服部先生说,“戴好表,自身与表的光泽相辅相成,展现自信。不论开心或是难过,手表都与我一同走过,就像赋予自信的守护符。”
谈到新材料,他说,钛、碳纤维等素材以前就用过,而陶瓷也被用于ASTRON的表圈。“就性能、耐久性来看,SEIKO Mems技术所生产的零件比硅更优越。”
世界首款GPS手表
SEIKO ASTRON 是世界首款GPS手表,SEIKO动力管理技术和微米工程技术使GPS植入手表成为可能。表圈使用陶瓷材料,限量版表壳为钛合金。
(2)全世界首款全球定位太阳能手表由SEIKO推出
SEIKO全新表款具备独家自制专利低耗能全球卫星定位接收器,能辨识时区、时间与日期等数据。这款手表可辨识全球 39 个时区,同时具有万年历功能。
GPS通常体积过大,不适于制成手表。但SEIKO 通过先进的节能科技造出微型全球定位接收器,几乎不需太多动力便可接收4个以上卫星发出的信号。SEIKO超群的微米工程技术,有办法将这种科技设备嵌入直径仅47 毫米、重量 135 克(高强度钛合金表壳与表链)的精致手表中。也只有SEIKO的尖端集成电路专业技术才能将全世界分成100万个代表不同时区的“方格”。
下次搭飞机旅行时,试试这款ASTRON GPS手表,只要按下按钮,便能自动调整时区。手表自动更正的时间约为 6 秒(100万年仅误差1秒),特别设计制造 2 500只限量表款,采用高强度钛合金表壳与陶瓷表圈。表壳两面采用内凹设计,轻盈耐用。镜片为超防眩镀膜蓝宝石。
15.佳作欣赏——现在让我们试着品评一款表
(1)萧邦宝气
谈乐适运动表(Luxury sportwatch),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鹦鹉螺、皇家橡树和纵横四海。精英运动表首先是高级制表的作品,即,机芯必须是符合高级钟表艺术水准的作品;其次,表的设计也必须在动感与优雅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并且造型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准。按照这个标准,我们自然把萧邦也列进来。确切地说,是萧邦的L.U.C Sport 2000。
L.U.C Sport 2000——精英首选
如果说33~39毫米是正装表的经典之选,那么40毫米则是运动表的当代平均参考尺寸。萧邦的L.U.C运动2000系列以整体的平衡感,诠释了精英人士对运动表的审美情趣。
(2)珍珠陀——优秀的机芯
与众不同的表链
钢链上的拉丝分为两个方向和两个精度,在靠近表耳处的钢链侧面,还刻着微小的L.U.C标志。蝴蝶式折扣保持钢链的整体造型,只有凭L.U.C字样的刻字方能辨别出对接处所在。
以创始人的名字缩写命名一个系列,想必是拿得出手的作品。萧邦的L.U.C系列以1/4自动陀为标志,另根据不同的用途配备不同级别的打磨和修饰。但是关键的设计是摆陀。它使机芯的厚度保持在3.5毫米之内。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做出尽可能复杂的机芯,曾是高级制表业很长时间内的追求。优雅要求手表造型与人体的完美配合。不论是摩凡陀的拱形机芯,还是伯爵的超薄机芯9 P;不论是卡地亚的路易坦克镂空表,还是百达翡丽和萧邦都使用珍珠陀。当然,还有纯粹为珠宝服务的积家101机芯。优雅的时尚要求机芯为手表造型服务。皇家橡树表的厚度也被控制在较薄的范围内。而珍珠陀则是萧邦的答卷。用在这款运动表上的机芯是L.U.C 4.96。除了省略了部分倒角打磨外,黑色的摆陀也是其运动化的标志。而用在正装表上的1.96机芯则是K金摆陀。
相对薄的机芯一方面可以使手表的造型很优雅;另一方面使真正佩戴时很舒适。这个钢链的萧邦由于表头与表链的重量相差不是特别大,所以佩戴感受比较平衡。由于钢链表不适合戴得过紧,故留下的旷量容易导致表头的“自由散漫”。由于L.U.C运动表的平衡配置,整表并不呈现乱跑倾向。这也是体现优雅的一种手段吧。
萧邦L.U.C.4.96机芯
4.96机芯运动版的显性特征是黑珍珠微型摆陀、黑色小夹板螺钉、黑色刻字、运动风格的环形日内瓦棱纹饰等。而其隐性基因则是双发条盒的天文台级精度和65小时的动力。
(3)钢表反而见功力
玩表、收藏,人们往往盯住贵金属的表。的确,品牌自然会把最好的机芯配以尽可能高贵的材料,以提升手表的整体价值。但作为手表的一个特殊分支,运动表的特殊用途要求表身尽可能的坚硬。鹦鹉螺和皇家橡树已经证明了钢表的成功。如果说前两款表证明了尊达大师过人的划时代的整体式设计(Integral design),那么萧邦的L.U.C运动表则体现了一个珠宝家对精英运动表的诠释,它也是由钢和高级机芯制作的“男人珠宝”。
乍一看,L.U.C运动表其貌不扬,通体拉丝,很容易让人想起中档的运动表,而且有理由猜测其机芯可能是石英的,因为L.U.C的机芯比较薄。但是把表戴上,手腕的不经意转动会不时出现一道道细腻的光芒的放射。原来,在表圈、表壳、表链的侧面,还有表链中间链节的侧面,萧邦都细腻地做了抛光处理,甚至在链节的侧面还刻上了萧邦高级系列的标志,即L.U.C标志。萧邦L.U.C运动表表链的外圈链结还处理过一部分,这使该表呈现丰富的层次与肌理。
再细观察,还可以发现钢链的中间链结与外侧链结虽然都是拉丝,但无论是方向和细腻程度均不同。尤其是中间链结,其拉丝效果极其精细,甚至产生一种丝缎般的光泽。这在钢表里不多见。这种细腻的拉丝效果多见于白金等贵金属珠宝上。
北京的收藏爱好者李志华先生说:“萧邦表链上的销钉有特色。它的钉帽是活动的,跟卡地亚的销钉类似。”当年《时尚时间》杂志的顾问张又旭先生说:“表链与表壳的衔接处容易张开一条缝隙。”这多见诸手腕比较细的佩戴者。当表链与表壳之间的夹角增大,那个缝就容易张开。这或许是非日内瓦/洳山谷地区的品牌在金银细工在手表制造是应用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足之处吧。不过通过这个缝,我们刚好也看到不锈钢片冲压成的这一独特衔接件。
(4)机芯也有运动版
萧邦的高级机芯L.U.C系列有代表性的1.96,还有4.96等多个变形版本。L.U.C全系列带有天文台认证,1.96还有日内瓦印记(Poincon de Geneve)。而趋于实用的4.96则没有。4.96还分4.96、4.96 Pro one、4.96 Gmt和4.96 Sport(即运动版)。本书所描述的L.U.C Sport 2000装的就运动版4.96。机芯特征为黑色微型摆陀(俗称黑珍珠)、环形日内瓦棱纹饰(Cotes de Geneve),包括摆夹板在内的小夹板和上弦杆(俗称把铤子)固定器均为黑色。且小夹板上的刻字也是黑色的。“黑珍珠”为重金属,上弦效率极高,将已停摆的表拿在手里,不经意间的动作已经让秒针转了起来。且4.96机芯都是双发条盒,动力储存一律是65小时。
萧邦的L.U.C机芯的正装表款标称是K金摆陀,实际上也是在重金属摆陀上加了一个K金盖。这说明从性能考量,重金属的采用非常必要。而4.96 Prone(即潜水表款的机芯)的摆陀材质是铑。
(5)内敛的高贵
由于整表的直径为40毫米,配合厚实的钢链,整表佩戴感觉平衡而强悍。由于没有过多的棱角和装饰面,故没有那么咄咄逼人。但是,在那些细微的、永远不会磨损到的金属表面,萧邦细心地予以抛光,故随着手腕的转动,总有一丝丝光芒放射。再由于钢链的外节还精心地镂掉部分边缘,让表链充满层次,与两个拉丝的界面和抛光界面共同营造了宽广的表现动态。萧邦的L.U.C Sport 2000是珠宝的华贵与高级制表的艺术结合的产物。该表曾是精英运动表的多元化选项之一。
细微抛光
在表圈外侧、表链外侧、表链中间链结外侧、表壳的外侧均做细微的抛光,多重亮面像钻石一样向着不同的方向反射着光芒。只有佩戴者本人独享其精致的细节。
(6)成熟男子经典表款
爸爸年轻的时候在民主德国学习冶金,节省下来的津贴全都用来给家里买家具和电器。妈妈去苏联访问的时候,省下了零花钱想为爸爸买一只表。但是,苏联的表有些粗笨。妈妈选择了民主德国的表。当时那个牌子就是格拉苏蒂(Glashütte)。爸爸嘟囔了一句:“乱花钱。”直到有一天,我把爸爸的表摔坏了,才从爸爸的抱怨声中知道,他是多么喜欢这只表。
衡量一只表,从机芯、复杂功能等方面审视固然重要。但是,手表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化附加值同样让人慷慨解囊。当我们审视格拉苏蒂的“议员系列六零年代款”(Senator Sixties)时,我感觉到了表背后所附加的厚厚历史的分量。
为了给爸爸还原一只完好的当年的格拉苏蒂,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去逛表店。但是我现在能找到的民主德国时期的格拉苏蒂,已经不是让爸爸魂牵梦绕的格拉苏蒂了。民主德国时期,计划经济下的供应偏向简朴实用。30多年下来,能找到的老格拉苏蒂不过是一些钢表。而且,以现在的眼光,真正“六零年代”的格拉苏蒂直径有点小了(33~35毫米)。但是,那个年代,德国一直生产着过硬的自动机芯,而且表款造型也非常优雅。这是格拉苏蒂的文化传承。
拿到格拉苏蒂新款的“议员系列六零年代款”,我的直觉是,没错,这就是30年前妈妈给爸爸买的那只表的再现。简洁优雅的造型、条形刻度和秀雅的阿拉伯数字、半镂空指针和夜明刻度,与德国银表盘不一样的是,首先,这只表是玫瑰金的;其次,这只表实际的直径是40毫米。这是今天的尺寸。但是那种优雅的风格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是一种寄托着中年知识分子热情的手上信物。
(7)优雅背后故事多
“六零年代”艺术地处理了以下几种关系——当代市场需要的相对较大的表壳与沿用了几十年的优秀的小机芯的关系;自动机芯厚度与优雅造型所要求的超薄表壳之间的关系。
欣赏那些“大表壳+小机芯”的手表,我们常会发现,稍有不慎,就会使这种大小组合显得笨拙和做作。聪明一点的表厂干脆不做透底。艺术一点的则在机芯与表壳之间做些文章。这种造型艺术并不是所有的,哪怕是著名的表厂都掌握的技巧。格拉苏蒂的“议员系列六零年代款”显然不是简单地以工程师的眼光来看。“六零年代”在小机芯与大表壳的处理上做得相当艺术,在机芯与表壳之间增加了与机芯色泽和质感相同的衬圈,这个衬圈比机芯要低一些,给机芯的观赏性让了路。而且衬圈上还刻了“三防”字样,即防水、防磁和防震字样(Water resistant,Antimagnetic,Shock proof)。这个衬圈的存在还为我们欣赏自动陀上镶的K金摆陀边留下了空间,正所谓平面设计上的留白。
格拉苏蒂的自动机芯以其原创的设计、优秀的打磨和坚固的结构著称。这只表的39号机芯是一个有传承的老机芯,因为坚固,所以较同类机芯厚。机芯本身尺寸够大,适合坚固而厚重的表壳。但是,要做成优雅的正装表,格拉苏蒂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做得够薄。
“六零年代”的表盘布局
分别在3、6、9和12点位上秀雅的阿拉伯数字完整地保留了20世纪60年代民主德国的设计风格。这应该是社会主义阵营对装饰艺术(Art deco)再度开发。德国银表盘明亮而不眩目,配红金表壳,温润、简朴而不失华美。
超薄表壳
格拉苏蒂“议员系列六零年代”表款艺术地处理了以下几种关系——当代市场需要的相对较大的表壳与沿用了几十年的优秀的小直径机芯的关系;自动机芯厚度与优雅造型所要求的超薄表壳之间的关系。
从表的侧面看,表盘的镜片为弧形,这将表壳的侧面向下推了约2毫米,大大降低了表壳横切面的厚度。表盘、表针也相应服从了这一设计要求——在外缘做弯曲处理。镜片的曲线与表圈和表耳的曲线一致。在镜片与表圈衔接处以及表圈与表壳衔接处,故意出现了台阶,使看似简单的表款平添了许多细节和层次。不过,其最得意的地方是表背的设计。“六零年代”的表背是透明的,形状为梯形。最高部分刚好覆盖了自动陀的活动范围。其余部分延伸到表壳,保持住表壳的纤薄。如果只看表壳侧面,人们一定以为这是一只手动上弦超薄表。
不用撬开后盖,我们就可以直接欣赏机芯的美妙之处。大直径摆轮带来的是稳定的速率。鹅颈式微调则是两家德国制表厂对高级制表传统的诠释。3/4夹板(和德国银表盘)是格拉苏蒂镇的传统。镂空摆陀上另有K金的格拉苏蒂的字母缩写G。夹板和摆陀多处有镀金刻字。打磨以类似日内瓦梭纹为主(摆陀和夹板)。在放大镜下,还能看到GUB字样。其他部位也做了打磨处理,即方向一致的弧形花纹。整个表底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甚至超过了表盘。
(8)佩戴的亲切
除了附加了父辈知识分子的情怀之外,流畅的侧面线条让手表在西装的袖口之间自由出入,没有大表(特别是厚表)那种经常被卡住的感觉。红金材质配黑色鳄鱼皮表带多了一种温润和慈祥之感。德国银表盘配红金字钉和指针使人无论从哪个方向读时都非常清晰。细小的夜明刻度不是给特种部队夜间突击用的,但是让爸爸在夜间看一眼床头柜上的时间已经足够明亮。在停摆的情况下,转动表冠,只需“唰唰”几下,摆轮就轻快地摆动起来。
大表壳与小机芯
格拉苏蒂的“六零年代款”巧妙地处理了大表壳与小机芯的关系。这只“六零年代款”就是爸爸那代知识分子的手上信物。40毫米就是现在的尺寸。
机芯有两个柱轮,分别用于计时和追针。
万宝龙2013年推出的维莱尔外置陀飞轮追针计时手表illon Rattrapante)是多种高级集大成之作:置于陀飞轮框架摆轮,追针计时功能,以及金琅材质的立体规范指针表盘。表壳为白金材质,限量18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