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平面图设计是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用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平面图作依据,应由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技术人员按比例绘制,现将设计的有关问题叙述如下。
1.设计内容
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在图上一般应标明下列内容:
(1)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的一切房屋、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尺寸和方位。
(2)自行式起重机、卷扬机及其他施工机械的工作位置。
(3)各种设备、材料、构件的仓库、堆场和现场的焊接或组装场地。
(4)临时给排水管道及设施的位置、供电设施及电力线路的位置。
(5)场内施工道路及场外交通的连接位置。
(6)为施工服务的其他临时设施位置。
(7)一切安全及防火设施的位置等。
施工平面图应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供应计划所确定的内容来设计。施工平面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系统,反映施工平面布置的施工平面图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施工时间不同,施工平面布置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安装工程平面图一般应反映施工现场场地复杂、技术要求高的施工最紧张时期的施工平面布置情况,如大型设备安装的施工平面图应反映各种机具布置完备临吊前的情况,以便按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设计依据
要设计出符合要求,能指导施工的平面图,设计人员必须在勘察施工现场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以下资料,掌握设计依据。
(1)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原始资料。
(2)土建施工平面图,了解一切已建和拟建的房屋、构筑物、设备及管线基础的位置、尺寸和方位。
(3)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全面内容及现场实测资料。
3.设计步骤
安装工程施工主要围绕拟安装设备的二次搬运、现场组装或焊接、垂直吊装、检测和调试等来进行。特别是大型设备和大口径管道的安装,使用施工机械较多。设计施工平面图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绘出施工现场一切已建和拟建的房屋、构筑物、设备及管线基础和其他设施的位置。
(2)绘出主要施工机械位置。施工现场常用的主要施工机械有自行式起重机、卷扬机等。这些施工机械对地面、附近平面和空间有特殊的要求,而这些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又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它们的位置直接影响设备和大口径管道的卸车、拆卸、清洗、组装或焊接、保温及吊装等施工过程的开展,并影响道路、水、电、气管网及临时设施的布置等,合理布置主要施工机械十分重要。
(3)绘出设备、材料仓库和设备、大口径管道组装及管道预制场地位置。施工现场仓库和组装及管道预制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便于运输装卸和创造良好施工作业环境,并使设备、施工机械、材料等在工地上的运转次数最少,符合施工质量和安全等要求。
(4)布置运输道路。施工现场使用的运输道路尽量利用永久性道路和建好的路基,需要设置时,应考虑是否通过管沟,是否受管线、设备基础和架空部分的障碍。凡是大型设备运输线路上的建筑物、管沟、基础及管线等,如有碍运输的进行,都应在大型设备安装后再施工。布置的道路应保证行驶畅通,使大型设备、大口径管道、构件的运输有足够的转弯半径。为便于运输和不受堵塞,露天施工现场最好布置成环形运输道路。
(5)布置行政、生活及福利用临时设施,主要指办公室、更衣室、食堂、浴室、厕所等。
(6)布置水、电等管线位置。安装工程施工用水管网,一般在建设单位“三通一平”的基础上接分支管线即可解决,布置时,应方便施工使用,并使管线总长度最小,布置的水管直径和水龙头数目的多少应视工程水量通过计算确定。管道可埋于地下,也可作地面铺设,其铺设形式应视当地气候条件和使用期限的长短而定。工地内应尽可能考虑设置消防栓,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安装工程施工用电线路和位置,一般在建设单位“三通一平”的基础上接不同规格的导线及配电箱即可,在施工平面图上应绘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及配电箱的位置。变压器应设在使用负荷的中心地带附近,不宜设在交通要道口,所有输电线路均应按用电容量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敷设的有关规定。
施工平面反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是指导施工平面布置的设计。对于大型、工期较长而场地较为狭小的设备安装工程,需要时应按不同的施工阶段,分别设计平面图,把不同施工阶段工地上的合理布置反映出来,以指导各阶段施工活动的开展。
4.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理布置施工平面,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施工管理。
(2)充分挖掘施工现场潜力,尽可能利用已有建筑物,各种管道、道路是为施工服务,减少暂设工程,节约施工费用。
(3)最大限度减少工地内部的运输距离和供水、供电、供气等管线长度,以减少材料的损耗和节约劳动力。
(4)符合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防火的有关规定。
总之,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设计的施工平面图,应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超重、搬运等施工机械的电缆、钢丝绳等不得妨碍交通;大型设备和大口径管道的组装和焊接场地不得阻塞主要运输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