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氯碱生产安全与防护

氯碱生产安全与防护

时间:2023-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氢氧化钠(烧碱)生产装置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下。操作人员与氯气接触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时必须佩戴空气式呼吸器。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的爆炸物质,由于液氯在使用中的汽化过程,剩余液氯中的三氯化氮含量比例上升,如果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发生爆炸。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过程存在的安全危害;

2.掌握生产过程劳动防护知识。

能力目标

1.能针对烧碱生产过程存在的安全危害,进行严格操作控制;

2.能够对生产过程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第一时间自救和呼救。

素质目标

1.提升化工操作安全责任意识;

2.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一)任务布置

通过对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技术的学习,分析查找离子膜电解法烧碱生产过程的安全危害。

(二)任务总结

氯碱生产单元的工艺装置属于特种设备范围的居多,工艺条件、物料的特性、动静密封点的数量均增添了工艺设备被破坏爆炸的风险。而一旦发生爆炸,不仅是设备本身遭到破坏,而且常常要破坏周围的设备及建筑物,甚至产生连锁反应,酿成灾难性事故。氢氧化钠(烧碱)生产装置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1)腐蚀性:氢氧化钠(烧碱)为强腐蚀性物质,对人体皮肤及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接触氢氧化钠(烧碱)的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防止发生化学灼伤事故。

(2)毒害性: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且高度毒性的气体,人吸入少量的氯气就会发生中毒。操作人员与氯气接触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时必须佩戴空气式呼吸器。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乙醚、氨、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氯气也有强腐蚀性质,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生产中必须防止氯气的泄露。车间作业环境中的氯气浓度必须小于1mg/m3

(3)爆炸性:氢气为无色无臭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爆炸极限(体积比):4.1~74.1。氢气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有限空间或其他高浓度作业场所,须有人监护。生产场所、储存间内的电气设备、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4)氯内含氢:隔膜电解槽的隔膜是由石棉纤维配制浆液经真空吸附在阴极网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氢气,氯气与氢气混合在一定比例时会发生爆炸。氯气与氢气的爆炸极限为5%~87.5%(体积比),因此对氯气中的氢含量要严格加以控制。隔膜电解槽工艺指标规定氯气中的氢含量单槽小于1%,氯气总含量小于0.4%。

(5)盐水含铵:氯化钠盐水中含的铵离子、总铵在电解过程会与氯发生反应生成三氯化氮随着氯气带出,在液氯生产中积聚在液氯之中。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的爆炸物质,由于液氯在使用中的汽化过程,剩余液氯中的三氯化氮含量比例上升,如果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发生爆炸。

(6)触电:电解过程在高直流电压、高直流电流强度下进行,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绝缘用品,穿绝缘靴子,戴绝缘手套,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7)化学灼伤: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绝大部分为生产性事故造成的,占95%。既有工厂设备失修、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又有劳动者素质(工作粗心、违章操作、缺乏防护常识)等原因。化学灼伤约占各类灼伤病例数的5%或更多。化学灼伤是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致伤,该类物质是常温或高温的,直接对皮肤刺激、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有的化学物质可经皮肤、黏膜吸收中毒;有时灼伤面积很小而合并化学中毒致死,所以更要重视。

(8)其他:氯碱生产单元的工艺装置有塔类、冷却换热类、罐类、泵类等设备,其中大部分属于压力容器,

对于压力容器,由于其使用条件比较苛刻,要承受大小不同的压力载荷(在许多情况下还是脉动载荷)和其他载荷,工作介质又往往具有腐蚀性,环境比较恶劣;比其他设备容易超负荷,容器内的压力会因操作失误或发生异常反应而迅速升高,导致容器被破坏;其局部区域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如在容器开孔的周围和其他结构不连续处,常常因局部应力过高和反复的加载卸载而造成破坏;焊接容器在制造时留下的一些微小的难以发现的缺陷,更会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扩展,或在适当的条件下突然发生损坏,因此,其设备事故率往往要高于其他设备。压力容器一旦发生爆炸,不仅是设备本身遭到破坏,而且常常要破坏周围的设备及建筑物,甚至产生连锁反应,酿成灾难性事故。

思考题

1.烧碱生产方法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2.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参数有哪些?如何控制?

3.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4.简述离子膜和离子膜电解槽的相关知识。

5.烧碱生产过程安全操作要点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