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构造与安装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构造与安装

时间:2024-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图3-2所示,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主要由垫板,底座,立杆,纵、横扫地杆,纵、横水平杆,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斜撑,之字撑,以及可调托撑、次楞和主楞等组成。可调托撑与主楞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如图3-2所示,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主要由垫板,底座,立杆,纵、横扫地杆,纵、横水平杆,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斜撑,之字撑,以及可调托撑、次楞和主楞等组成。

图3-2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基本构造示意图

1-主楞;2-模板底板;3-次楞;4-可调托撑

1.立杆的构造与安装

(1)每根立杆的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垫板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2)模板支架的立杆间距应根据计算确定,楼板模板支架的立杆间距通常为0.8~1.2m。

(3)梁和板的支架立杆,其纵、横向间距应当相等或成倍数。

(4)当梁底立杆均在梁宽范围以内时,应按照如下方式设置梁底立杆:

①当梁底采用1排支撑立杆时,立杆宜设在梁的中心线处;

②当梁底采用2排支撑立杆时,立杆宜设在离梁横断面外边缘1/4处;

③当梁底采用3排支撑立杆时,立杆宜设在离梁横断面外边缘1/6处;

④当梁底采用4排支撑立杆时,立杆宜设在离梁横断面外边缘1/8处。

(5)处于梁底下的支架立杆,必须按荷载计算结果进行设置。如需要采取加密措施时,因立杆间距过密而不便于施工操作,也可采用双立杆支架;双立杆每层高度内相邻立杆的接头应错开设置,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避开架体中间1/3高度范围内,立杆接头应采用对接扣件,且上、下各加一个旋转扣件。

(6)梁底下的支撑立杆应与梁侧及板下立杆之间设置贯通的纵、横向水平杆,并通过扣件与相交的立杆进行连接。

(7)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或横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伸,延伸长度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杆距边坡上边缘不得小于0.5m。

(8)立杆严禁搭接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进行对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9)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端的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杆上。

(10)支架立杆应垂直设置,如设计另有规定,支架立杆与垂线确需成一定角度倾斜或支架立杆的基础表面倾斜时,应采取确保支点稳定的可靠措施。

(11)可调底座、可调托撑的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2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可调托撑与主楞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12)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500mm。

(13)满堂模板支架的搭设高度不应超过30m,对于超过30m的模板支架应另行专门设计。

2.扫地杆、水平杆的构造与安装

(1)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水平杆应当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支架立杆上。

(2)纵向扫地杆距地面的高度不得超过200mm,横向扫地杆应设置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可调托撑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各设置一道水平杆。

(4)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应在每一步距处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杆。

(5)水平杆的步距应根据计算决定,通常为1.2~1.8m。

(6)当模板支架的高度在8~20m时,应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沿纵、横方向各加设一道水平杆;当模板支架的高度超过20m时,应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沿纵、横方向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7)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方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8)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结构施工时,应充分利用框架柱、剪力墙等结构的作用,框架柱、剪力墙等结构的模板及支架不应过早拆除,应和梁板模板支架形成刚性连接的一个整体。同时,宜在框架柱、剪力墙等结构混凝土具备了足够强度后,再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

(9)扫地杆、水平杆宜采用搭接接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800mm,应等间距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扫地杆、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主楞、次楞的构造与安装

(1)支架顶部可调托撑上方的主楞、次楞为木材的,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中Ⅱa级材质的规定。

主楞木方截面不应小于100mmX100mm,次楞木方截面不应小于50mmX100 mm。

(2)主楞、次楞为型钢或钢管的,其材质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相关规定。

4.连墙件的构造与安装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3,或高大模板支架的高宽比大于2,或支架高度超过5m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间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9m,竖向间距应为2~3m。

在无建筑结构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模板支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2~3跨。

5.剪刀撑的构造与安装

(1)楼盖为无梁楼盖、密肋梁楼盖、模壳楼盖、叠合箱网梁楼盖等结构形式的,宜按照如下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的搭设构造要求设置剪刀撑。

①如图3-3、图3-4所示,当支架的搭设高度小于8m时,在支架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步水平杆、底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图3-3 模板支架高度小于8m时的剪刀撑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3-4 模板支架高度小于8m时的剪刀撑布置轴侧图

②如图3-5、图3-6所示,当支架搭设高度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形斜撑,连续式"之"字形斜撑设置在中间单元体的四个立面,互相连接,平面成"井"字形布置;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图3-5 模板支架高度小于8~20m时的剪刀撑布置平面示意图

③如图3-7、图3-8所示,当支架搭设高度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还应将所有"之"字形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连续式竖向剪刀撑设置在中间单元体的四个立面上,互相连接,平面成"井"字形布置。

图3-6 模板支架高度在8~20m时的剪刀撑布置轴侧图

图3-7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20m时的剪刀撑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3-8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20m时的剪刀撑布置轴侧图

(2)楼盖为主次梁框架、大截面梁转换层框架、高大跨度梁楼盖、预应力梁等结构形式时,应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剪刀撑。

1)普通型。如图9所示,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为5~8m。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对于高大模板支架,应在扫地杆部位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图3-9 普通型水平、竖向剪刀撑布置图

1-水平剪刀撑;2-竖向剪刀撑;3-扫地杆设置层

2)加强型

①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X0.9m~1.2mX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②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X0.6m~0.9mX0.9m以内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③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X0.4m~0.6mX0.6m以内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3.2m。

④除按照"普通型"设置水平剪刀撑外,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5m,如图3-10所示。

图3-10 加强型水平、竖向剪刀撑布置图

1-水平剪刀撑;2-竖向剪刀撑;3-扫地杆设置层

(3)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水平杆的夹角应为45°~60°,剪刀撑斜杆宜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8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5)以下情况下,需在原有剪刀撑设置的基础上另行增设剪刀撑,以增强架体的稳定:

①当单根立杆承受荷载≥12kN时,应沿此立杆的排列方向设置竖向剪刀撑。

②楼盖高度有错层变化,下部架体相连,上部架体有相应的高低差时,应在架体高度变化处增设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③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地基有不同的沉降变形趋势时,应在地基变化处增设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④地基的高低差超过一个步距的,应在此变化处增设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6.其他要求

(1)对高大模板支架的结构材料应按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①现场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②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由监理见证,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③现场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确保使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在40~65N。m之间。

(2)模板支架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的钢结构架体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3)模板、钢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载放置在模板支架上时,应均匀堆置,放平放稳。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荷载要求。

(4)模板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立杆底部不得松动悬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也不得用作缆风绳的拉接。

(5)施工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①立杆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

②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

③底座位置应正确,可调托撑的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

④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⑤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

⑥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6)混凝土浇筑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②浇筑混凝土时,应先浇筑墙、柱等竖向结构构件,然后浇筑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宜在墙、柱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当浇筑区域结构有高差时,宜先浇筑低区部门,再浇筑高区部分。

③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 mm。

④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架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观测时要注意安全,严禁进入架体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